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课件(共4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课件(共4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2-05 10:57: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931年—1945年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日本是中国的闹钟,
时刻让中国惊醒。
——《读者》
1894年
1900年
1931年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日本侵华战争
学习目标
1.知道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以及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
2.知道华北危机、一二·九运动以及西安事变;
3.分析理解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一、
东北沦陷
抗战起点
二、
华北危机
亡国灭种
三、
西安事变
时局扭转
一、东北沦陷 抗战起点
一、东北沦陷 抗战起点
在课本P86-87页○表格中所列信息
事件 九一八事变
时间
地点
借口
策划者
经过
结果
影响
1931年9月18日
沈阳
柳条湖事件
日本
①炸毁铁路,制造 事件;
②炮轰 城,占领沈阳;
③占领 ,建立 。
东三省沦陷
①成为……起点;
②揭开……序幕。
柳条湖
沈阳
东三省
伪满洲国
【圈画课本,梳理细节】
一、东北沦陷 抗战起点
800米
7500米
【读图分析,合作探究】
日本侵略军为何在侵略东北前先制造了柳条湖事件?
02
02地理位置
柳条湖距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东北重镇沈阳很近,便于日军在事件后迅速对这两个战略要地进行攻击。
舆论导向
01
为了给侵略战争制造借口,欺骗世界舆论。
一、东北沦陷 抗战起点
【合作探究,史料论证】
日本为什么会发动九一八事变?
材料一: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如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 ——《田中奏折》
材料二: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波及日本,促使其国内阶级矛盾尖锐,日本统治集团急于利用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来摆脱国内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材料三:20世纪30年代初,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忙于应付本国的经济危机,无暇东顾;中国内部,蒋介石政府集中重兵“围剿”红军,无心北顾。这给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以可乘之机。
蓄谋已久
转嫁
本国
危机
有机可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日军在沈阳外攘门上向中国军队进攻
被日军炮火摧毁的北大营
9月19日,日本侵占沈阳
进攻东北的日军
结果
日军占领沈阳。
一、东北沦陷 抗战起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日本扩大侵略
①占领了东北三省。
东三省沦亡
东北军十几万人撤至山海关内。短短4个多月,东北100多万平方千米的锦绣河山,全部沦于敌手。
1931年《申报图画周刊》
一、东北沦陷 抗战起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日本扩大侵略
当九一八事变爆发时,东三省日军共3万人,而驻扎在东三省的东北军有20万人。然而仅仅四个月,日本吞下了三倍于国土的中国领土,只能无奈地望着白山黑水渐渐远去。是什么使东北这么快沦陷呢?
一、东北沦陷 抗战起点
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1931年8月16日,蒋介石密电张学良:“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吾兄万勿一时之愤,
置国家民族不顾。”---《文史资料选集》
九一八事变后,又电令东北军:“即使勒令缴械,占入营房,均可听自便。”
——《革命文献》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九一八事变前
九一八事变后
日本扩大侵略
一、东北沦陷 抗战起点
“攘外必先安内,统一方能御侮。未有国不统一而能取胜于外者。”
中国“枪不如人,炮不如人,教育训练不如人,……拿什么和日本打呢?若抵抗日本,顶多三天就亡国了 ——冯玉祥《我所认识的蒋介石》
“中国亡于帝国主义,我们还能当亡国奴,……若亡于共产党,则纵肯为奴隶亦不可得。” ——蒋介石在南昌的讲话
认为共产党威胁更大
日本国力大大强于中国,抗日必亡
攘外必先安内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蒋介石为什么采取不抵抗政策?
1931年10月,许世英代表蒋介石声称“如果日本能担保中国本土十八省的完整,则国民党可同意向日本……让出东北。”
让出局部保全局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日本扩大侵略
九一八事变后,为支援和配合其对中国东北的侵略,日本海军陆战队于1932年1月28日进攻上海。中国驻军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奋勇抵抗,日本被迫三易主将,数次增兵,死务逾万。由于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破坏淞沪抗战,19路军被迫撤离上海。1932年5月5日,中日签订《上海停战协定》,规定日军可以留驻上海。
一·二八事变
蔡廷锴
蒋光鼐
一、东北沦陷 抗战起点











活埋中国
人的万人坑
刺杀幼童之
后,集薪待焚
731部队拿
活人做试验
日军推行奴化教育
日军残杀
东北义勇军
日军虐杀
中国平民
一、东北沦陷 抗战起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九一八事变后各方态度
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
注意:东北义勇军是东北人民在国破家亡情况下自发组织的抗日武装的总称,人数最多时曾达三十万人左右。在武器装备、军事训练各方面处于劣势的情势之下,东北义勇军将士不顾一切,为了挽救危亡揭竿而起,并以血肉之躯和敌人以死相拼。
①东北各族民众与未撤走的东北军爱国官兵:
一、东北沦陷 抗战起点
一、东北沦陷 抗战起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九一八事变后各方态度
杨靖宇将军
杨靖宇将军率领我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他身经百战,出生入死,屡立战功,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紧急情况下,最后孤身一人与大量敌人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壮烈牺牲。杨靖宇将军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②中国共产党:
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在日本侵略者留下的战场实录中有这样的记载:“讨伐队已经向他(杨靖宇)逼近到一百米、五十米,完全包围了他。讨伐队劝他投降。可是,他连答应的神色都没有,依然不停地用手枪向讨伐队射击。交战20分钟,有一弹命中其左腕,啪嗒一声,他的手枪落在地上。但是,他继续用右手的手枪应战。因此,讨伐队认为生擒困难,遂猛烈向他开火。”
  将军阵亡后,岸谷隆一郎下令将其遗体解剖,试图发现饥饿严寒条件下野外生存并战斗的秘诀,结果在将军肠胃中发现的只有树皮、草根和棉花;侵略者大受震骇,惊为天人。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九一八事变后各方态度
1936年初,东北各抗日部队开始改编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与日军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
“红枪白马女政委”赵一曼 (1905-1936)
曾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率军民与日寇浴血奋战,为国捐躯。
激昂遗书
赵一曼在慷慨就义之时,留下了对儿子的期盼:"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一、东北沦陷 抗战起点
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局部抗战开始
1. 下图是2015年6月9日《参考消息》登载的一篇文章的标题。“十四年抗战说”是把哪一事件作为抗日战争的开端( )

A. 九一八事变 B. 八一三事变 C. 西安事变 D. 七七事变
A
2. 20世纪30年代初,一群东北作家流亡到内地,他们创作的一批描写东北遭到异族蹂躏的作品迅速流行。这批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 )
A. 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B. 东北沦陷局部抗战
C. 全国性的抗战爆发
D.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B
一、东北沦陷 抗战起点
【当堂训练】
答题关键:“十四年抗战说”
1931的九一八事变开始
1945年抗战胜利结束
答题关键:时空
时间—20世纪30年代初
地点—东北
二、华北危机 亡国灭种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背景
日本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魔爪伸向华北。
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国民政府对日采取不抵抗的妥协政策,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义勇军进行曲》
华北危急!
二、华北危机 亡国灭种
【阅读课本 理清事由】
华北五省:
河北、山东、山西、察哈尔、绥远
二、华北危机 亡国灭种
结合课本P88页填写表格信息。
学生
三、西安事变 时局扭转
三、西安事变 时局扭转
【读图学史】
在课本P89页圈画表格所示信息。
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 时间
目的
人物
性质
一次爱国性质的“兵谏”
1936年12月12日
逼蒋抗日
张学良、杨虎城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经过
各大报纸 对西安事变进行了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事态如此发展,将会引起国内、国际时局的怎样变化呢?
三、西安事变 时局扭转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西安事变后的复杂局势远远超出张、杨的预想——
日 本
英美
亲日派何应钦
亲美英派宋美龄等
我们这就准备赴西安与张、杨谈判,想办法争取放蒋!
讨伐张学良,至蒋于死地。哈!哈!蒋介石呀蒋介石你也有今天。你放心吧,等你死了,委员长的宝座我替你坐着。
哼!哼!哼!我一定要挑拨中国人打内战。让他们自相残杀吧!等到他们打到筋疲力尽的时候,中国就是我的了。
喔,上帝!如果中国被日本占领了,我们在华的利益还能有保证吗?一定要促使中国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三、西安事变 时局扭转
张学良致电中共中央,要求派代表到西安共商团结抗日大计。
【讨论时间】
面对如此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如何处置蒋介石成了棘手的问题,是“放蒋”?“杀蒋”?结合当时的国内情况,共产党怎样处置蒋介石合适?请说出你的理由。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中共的态度和努力
中共的态度
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联蒋抗日。
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西安事变捉住了蒋介石,必须杀之!!!
局势动荡,倘若处死蒋介石,中国必纷争四起、群雄割据,使日本有机可乘,有利于日本进一步侵略中国,所以,蒋
不可杀。
共产党不计前嫌,以民族利益为先的博大胸怀。
三、西安事变 时局扭转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中共的态度和努力
中共的努力
派周恩来到西安参加谈判,与各方面进行协商。
应张学良电邀,中共中央派周恩来,叶剑英、秦邦宪赴西安谈判
三、西安事变 时局扭转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结果
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蒋介石飞返南京,蒋介石被困西安前后14天,南京也在混乱中度过了14天。
西安事变纪念馆(张学良公馆)
西安市建国路69号。
三、西安事变 时局扭转
材料一: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大关键,中国未来命运的大转圜。 --《中央日 报》
材料二:就内战来说,十年的内战,以什么来结束内战 就是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结束了内战.... ——毛泽东
材料三:西安事变.....是一次全国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
一美 国记者史沫莱特
②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①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共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 (2019·深圳)1936 年,一批爱国将领提出了八项主张(见下表)。由此判断,当时中国发生了 ( )
A. 卢沟桥事变 B. 华北危机 C. 九一八事变 D. 西安事变
D
4. (2019·广东)“妥协”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用让步的方法避免冲突或争执”。下列事件通过“妥协”方法解决的是( )
A. 九一八事变 B. 华北事变
C. 西安事变 D. 卢沟桥事变
C
三、西安事变 时局扭转
【当堂训练】
答题关键:时空+内容
时间—1936年
答题关键:明确事件的解决方式
【梳理线索 课堂小结】
东北沦陷
抗战起点
01
03
从九一八事变
到西安事变
02
华北危机
亡国灭种
西安事变
时局扭转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送蒋到南京,蒋背信弃义,软禁了张学良。后国民政府撤往台湾,蒋介石将张学良转至台湾继续软禁。1975年,蒋介石逝世。1990年起张学良逐渐得以恢复人身自由。1995年离台,侨居美国夏威夷。2001年10月14日下午2时50分,在美国夏威夷首府檀香山,享寿101岁,成为世界上最长寿的将军。
张学良和赵一荻在张学良90大寿合影
作为一个军人,我是应该被枪毙;但是依我的良心,我没有做错!
——张学良
西安事变后的张学良——
张学良的幽禁岁月
2001年,张学良在美国夏威夷逝世,享年101岁。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被迫出国“考察”。1937年,秘密潜回香港打算参与抗日,但被国民党逮捕,并于1949年及其子女、卫士、秘书一共8人在戴公祠被军统局人员杀死,后被证实这次屠杀行动的终极命令者是蒋介石。
西安事变后的杨虎城——
市民自发为杨虎城将军等烈士送行
西安事变后被迫出国
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无数的民族英雄用生命探索着救亡图存的道路;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千古功臣用自己的一生为代价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而今,2020年开年的一场新冠疫情,逆行战士的挺身而出,为众人抱薪,终守得云开见月明,山河无恙,国泰民安。基辛格在《论中国》中说: “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
中国人中有最真诚最无畏的爱国主义者,任何峰尖浪口时刻,总有人挺身而出,引领这个民族渡过危险与苦难。
少年强则国强,同学们,终有一天,你们也会长大,也将担负起民族使命,希望到那一天,你们也能成为最勇敢的人,满目星河,守护祖国!
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后进逼华北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
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
蒋、汪等叛变革命内战爆发
张、杨发动西安事变










合作 内战 合作
抗日战争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国共开始第二次合作
国民革命


国共
历程:
随堂演练
1.右图中的建筑物位于沈阳北郊柳条湖地区,它记录了日本侵略中国的史实,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与该建筑物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七七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西安事变 D.南京大屠杀
2.歌词:“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
反映的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进入了( )
A.局部抗战阶段 B.全面抗战阶段
C.局部反攻阶段 D.全面反攻阶段
B
A
3.1936年12月13日,《西北文化日报》登载了一则重要新闻,标题为:“争取中华民族生存,张杨昨发动对蒋兵谏”。该新闻报道的事件应是( )
A.黄埔军校的建立 B.百日维新
C.重庆谈判 D.西安事变
4.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派到西安调停的是(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张学良 D.杨虎城
D
B
5、歌曲《松花江上》唱到:“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九一八事变发生在( )
A、1930年皇姑屯 B、1931年沈阳
C、1933年山海关 D、1931年长春
6、“九一八事变” 爆发后蒋介石采取的方针是( )
A、抵抗 B、不表态
C、片面抗战 D、不抵抗
B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