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复习 课件(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复习 课件(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12-05 15:31: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1张PPT)
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复习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
1-我们的地球模型
聚焦:地球是球状的,是运动的,超过40亿岁。不同的模型适合表达不同的知识。
地球与宇宙中的相关现象和规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我们常常通过制作模型与模拟实验进行宇宙科学领域的学习。
海陆分布模型
地球结构模型
地球自转模型
1.三分陆地七分海洋(陆地的形状、大小、位置各不同,被海洋分割)
2.四大洋七大洲(分布不均:南大洋北大洲)
1.横切线-赤道(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
2.吸管--地轴(地球绕地轴自转,地轴倾斜指向北极星,赤道与地轴垂直)
3.地轴是穿越地心和南北两极的一条假想的直线。
经线
纬线
指向南北
英国格林尼治0°经线或本初子午线
(20°W--160°E)我们在东半球
指向东西
赤道在中间最长
我们在北半球
从外到内:地壳(薄)、地幔、地核(厚)
2-昼夜交替现象
聚焦:太阳东升白昼开始,太阳西落夜幕降临。昼夜不停交替,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现象。
×
“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这种说法本来就是错误的。
“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地球自转”这一假设不仅解释了地球上昼夜交替现象,而且解释了地球上一年四季的现象。
确定地球昼夜交替的现象是由地球不停自转产生的。
“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这种说法不会出现昼夜交替现象。
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同一瞬间阳光只能照亮半个球体。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白昼,没有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黑夜。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叫做晨昏线(在地球仪上是垂直的)。由于地轴是倾斜的,所以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昼夜长短不同,在地球的南北两极地区,太阳终年斜射,昼夜长短变化最大。南北极圈内还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
确定地球和太阳的运动状态,才能解开昼夜交替成因之谜
3-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模拟实验告诉我们,对昼夜现象的解释有很多种可能。
天文学家及观点 主要观点 相关证据
托勒密地心说《天文学大成》 1.地球是球体。 2.地球处于宇宙中心,且静止不动。 3.所有的日月星辰都绕着地球旋转,并且每天都做一次圆周运动。 1.如果大地是平面的话,所有的人都会同时看到太阳或星辰的出没,但事实并非如此。2.如果地球转动就必然会带动其他物体,如云彩等等一起转动,人们看见却是云彩,鸟类在自由运动。3.因为人们看到的是这些天体每天都在有规律的东升西落。
哥白尼日心说《天体运行论》 1.地球是球体。 2.地球是运动的,24小时自转一周。 3.太阳是不动的,而且处于宇宙的中心,地球以及其他的行星都一起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 1.如果在帆船桅杆顶端放一个光源,当船驶离海岸时,岸上的人会看见亮光逐渐降低,直至最后消失,这说明地球表面是球形的。2.伽利略用自制的望眼镜观察到木星的卫星以木星为中心旋转,而不是围绕地球旋转,否定了地球是宇宙的中心的说法。3.1851年,法国物理学家莱昂·傅科在巴黎先贤祠悬挂一枚摆锤,利用摆的摆动方向不变的原理,发现地面的刻度盘与摆的摆动方向发生偏移,证实地球在自转。
1.地球自转一周后,经历了一次完整的白天和完整的黑夜,昼和夜交替了一次。
2.不同地区的昼夜交替是不同时的。
4-谁先迎来黎明
聚焦:地球不停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现象,不同地区的昼夜交替是不同时的。
圆圈-地球 红纸-太阳
自西向东(逆)-北京先
自东向西(顺)-乌鲁木齐先
车向前-树向后
相对运动-运动方向相反
转椅顺时针运动-周围景物逆时针运动
转椅逆时针运动-周围景物顺时针运动
太阳和其他天体东升西落--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
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所以东边比西边先迎来黎明。北京在乌鲁木齐的东边,所以北京先迎来黎明。
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横跨经度15度,时间正好是1小时(360度正好24小时)。
我国统一采用北京时间,也就是东八区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
自转一周,每个地方只能迎来一次黎明。
5-影长的四季变化
聚焦:日影变化与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有关。
一天日影变化:早上和傍晚,太阳位置低,影子长;中午时,太阳位置高,影子就短。(长-短-长)
圭表度量正午时刻日影长度以定节令,直立标杆-表;南北平放的刻板-圭,圭与表垂直。
物体正午时分日影在四季有规律的变化着:从夏到冬,逐渐变长,冬至最长;从冬到夏,逐渐变短,夏至最短。春分、秋分日影适中。(夏短冬长)
夏至:正午太阳仰角最大,白昼最长,夜最短。
我们北半球:夏昼长夜短,冬昼短夜长,春分、秋分昼夜平分
冬至:正午太阳仰角最小,白昼最短,夜最长。
太阳入射光与水平面夹角:太阳位置高仰角大,太阳位置低仰角小。
6-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
聚焦:地球除了绕地轴自转的同时还围绕着太阳公转。
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一年
地轴倾斜方向:不会改变
地球公转轨道:椭圆
地球公转方向:自西向东(逆时针)
地球公转一周是一年,在一个公转周期中会发生四节变化,四季交替与地球公转有关。关于四季的成因,人们常常以为地球距离太阳近时是夏季,地球距离太阳远时是冬季,这个观点对吗?
1.地球公转轨道距离与时间
2.同一时间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近日点是一月,北半球的冬天。
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就是夏天,南北球就是冬天。
斜着身子公转
极昼与极夜是极圈内特有的自然现象,是由于地球在沿椭圆形轨道绕太阳公转时,还绕着自身的倾斜地轴旋转而造成的。
四季成因: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倾斜方向不变,导致阳光有规律的直射某一地区。阳光的直射和斜射造成地球上不同地区温度不同,形成四季。
7-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聚焦:地球不停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现象,地球在公转过程中产生了四季变化。
白光合,晚呼吸
冬眠、迁徙、洄游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