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时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时练(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2-05 10:01: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时练(含答案)
一、单选题
1.(2022八下·宁明期末)20世纪70年代是新中国外交发展的突破期和转型期,实现了由区域性强国向有全球性影响的大国的转变。能说明这一结论的史实是中国(  )
A.与苏联等国建立外交关系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D.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2022八下·宁明期末)习近平主席说:“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将......更多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历史上,新中国首次向世界“贡献中国智慧”是提出(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求同存异”方针
C.“一带一路”战略 D.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
3.(2022八下·伊通期末)我国代表团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各国团结与合作的会议是(  )
A.日内瓦会议 B.联合国代表大会
C.万隆会议 D.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4.(2022八下·武鸣期末)针对当前乌克兰局势,中国根据乌克兰问题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中国立场……中国关于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的基本立场是一贯的。这说明中国在对外活动中(  )
A.与世界各国合作共赢 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与其他国家互相尊重 D.以联合国为中心展开外交活动
5.(2022八下·西双版纳期末) 1971年10月25日,大会表决刚结束,很多国家的代表欢呼、鼓掌。有媒体评论:中国受到联大三分之二以上国家的祝福,使联合国发生根本变化。以上描述的是(  )
A.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中国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
C.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D.中国军队先后多次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6.(2022八下·西双版纳期末)探寻历史事件的逻辑关系,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面是小王同学围绕中国现有的“外交成就”整理的笔记,其中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历史史实 历史结论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
B 求同存异 促进了中国同欧洲国家的友好交往
C 中日邦交正常化 亚洲实现了永久和平
D 中美建交 消除中美两国的隔阂
A.A B.B C.C D.D
7.(2022八下·双城期末) 1953年,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社会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包括(  )
①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②互不侵犯 ③互不干涉内政
④独立自主 ⑤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8.(2022八下·双城期末)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的国际会议是(  )
A.巴黎和会 B.万隆会议 C.联合国大会 D.华盛顿会议
9.(2022八下·神木期末)周恩来在某次国际会议的补充发言中说:中国代表团参加会议的目的“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这次会议是(  )
A.亚信峰会 B.第26届联合国大会
C.万隆会议 D.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
10.(2022八下·丹东期末)1955年,万隆会议隆重召开。会议取得圆满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
A. 中国重返联合国 B.帝国主义国家放弃了挑拨
C.“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D.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二、材料分析题
11.(2022八下·邻水期末)八年级某班学生围绕“新中国的外交”这个主题搜集了不同时期的资料,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亚洲发生了两大事件。一件以东北亚的朝鲜为焦,点,一件以东南亚印尼的避暑城镇万隆为中心。新中国以不同的方式参与了这两个事件。一个是战争方式,其结果是东北仍然是中国人的,未受侵犯,中国的国际威信由此大为提高。一个是会议协商,它促使亚洲和非洲的政治家们连续来北京作友好访问。
----摘编自《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一1965年)》
材料二:1971年“乔的笑”(如下图)
材料三:经过1986年6月30日至1987年3月23日期间的中葡四轮谈判后,1987年4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和葡萄牙共和国总理分别代表中葡两国政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西大厅正式签署《中葡联合声明》。
材料四:为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我国举办了一系列重要的国际会议,为我国的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条件,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新的重大贡献。
(1)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所说的“两件大事”分别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周恩来为“会议协商”作了什么贡献?
(2)结合所学,材料二“乔的笑”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葡谈判针对的是哪一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是哪一构想的成功实践?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举出一例我国举办的重要国际会议。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的今天,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外交布局?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对印度和缅甸进行了友好访问。
材料二: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既没有去刻意争取对共产主义的支持,也没有激烈反美、反西方的言论。但他达到了此行的重要目的,使许多代表相信了他是一个心怀善意、通情达理而真挚诚恳的人,并相当成功地使人相信了中国共产党奉行和平的政策。
(1)1953年、1954年周恩来总理和印、缅等国代表会谈,共同倡导了什么原则?这一原则现在还适用吗?请说明理由。
(2)材料二中周恩来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是提出了哪一方针?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提出这一方针的背景。
(3)以上材料和分析共同体现了我国奉行哪一外交政策?
13.(2021八下·镇平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世纪50年代,亚洲发生了两大事件。一件以东北亚的朝鲜为焦点,一件以东南亚印尼的避暑城镇万隆为中心。新中国以不同的方式参与了这两个事件。一个是战争方式,其结果是东北仍然是中国人的,未受侵犯,中国的国际威信由此大为提高。一个是会议协商,它促使亚洲和非洲的政治家们连续来北京作友好访问。
——摘编自《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1965年)等》
请回答:
(1)写出“两大事件”的名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朝鲜为焦点”的事件对新中国的主要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的,指出以“万隆为中心”的事件对中国发展与亚非国家关系所起的作用。
14.(2021八下·吉林期末)阅读下列林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个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材料二: 1971 年10月25日,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来等国提出的……提案,在……大会上进行表决,当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结果出来时,会场上沸腾了……
材料三:中国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同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材料一中提到的万隆会议有什么特殊性?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什么方针“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2)根据所学判断材料二中提到的是什么会议?当时通过的提案内容是什么?
(3)材料三提到了中国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关系,这种友好关系是在什么外交政策和原则的基础上进行的?
(4)你对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最深刻的体会是什么?
15.(2020八下·商城期末)某班以“新中国外交成就”为主题准备小论坛,请你帮助完成。
(1)你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取相关资料?
(2)请你帮助完成“新中国外交成就”知识卡片(下表)
时间 外交成就
20世纪50年代
 
20世纪70年代
 
21世纪 加入世贸组织
(3)在谈到中美关系时,有同学认为美国常给中国制造麻烦,我们不应该和美国建立外交关系;也有同学认为中美之间虽然有矛盾和斗争,但有更广泛的合作领域,应该增进了解,扩大共识,发展建设性合作关系。对此,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4)通过探究新中国外交发展的风雨历程,你认为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三、列举题
16.(2016八下·平川期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解析】【分析】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并发挥重要作用,D符合题意;
A,与苏联建交是在20世纪50年代,A不符合题意;
B,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不符合题意;
C,1955年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相关知识点。
2.【答案】A
【知识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历史上,新中国首次向国际社会“贡献中国智慧”是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周恩来总理在访问印度、缅甸时与两国总理(尼赫鲁、吴努)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五项原则不仅成为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而且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A符合题意;
B,1955年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晚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B不符合题意;
C,21世纪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晚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C不符合题意;
D,21世纪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晚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3.【答案】C
【知识点】万隆会议及“求同存异”外交方针
【解析】【分析】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可知,1955年,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形成“万隆精神”,ABD三项排除,选项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万隆会议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
4.【答案】B
【知识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解析】【分析】“中国根据乌克兰问题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中国立场……中国关于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的基本立场是一贯的”表明中国在对外活动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故B符合题意;
题干未体现中国与世界各国合作共赢,故A不符合题意;
题干未体现与其他国家互相尊重,故C不符合题意;
中国在对外活动中以联合国为中心展开外交活动说法错误,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外交政策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我国一向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5.【答案】C
【知识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解析】【分析】1971年10月25日,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很多国家的代表欢呼、鼓掌、拥抱,向中国表示祝贺,他们所庆祝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返联合国。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了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C符合题意;
A,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排除A;
B,1954年中国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排除B;
D,材料没有体现中国军队先后多次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重点掌握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的时间和影响。
6.【答案】A
【知识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周恩来总理在访问印度、缅甸时与两国总理(尼赫鲁、吴努)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中国外交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界碑,它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成为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而且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故A表述正确,符合题意;
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表述错误,排除B;
中日邦交正常化,亚洲实现了永久和平,表述错误,排除C;
中美建交,消除中美两国的隔阂,表述错误,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中美关系、中日建交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7.【答案】D
【知识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53年,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在国际社会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来分析题肢回答,这就是课本基础知识,需要学生准确记忆。
8.【答案】B
【知识点】万隆会议及“求同存异”外交方针
【解析】【分析】B.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5年,第一届亚非会议即万隆会议召开,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的国际会议 ,故选项B符合题意;
A.巴黎和会,不符合题意;
C.联合国大会,不符合题意;
D.华盛顿会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需要学生准确记忆。
9.【答案】C
【知识点】万隆会议及“求同存异”外交方针
【解析】【分析】1955年,亚洲和非洲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会议,由于帝国主义的破坏和与会各国间矛盾错综复杂,会议出现尖锐分歧,周恩来及时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ABD三项和题干会议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万隆会议上周恩来及时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万隆会议的知识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准确识记万隆会议的史实。
10.【答案】C
【知识点】万隆会议及“求同存异”外交方针
【解析】【分析】C.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由于帝国主义破坏,会议面临着难以继续的危险,为此,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故选项C符合题意;
A. 中国重返联合国,不符合题意;
B. 帝国主义国家放弃了挑拨 ,不符合史实;
D.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理解识记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需要学生理解识记,不要死记硬背。
11.【答案】(1)抗美援朝战争,万隆(亚非)会议。贡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2)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问题:澳门问题。构想:“一国两制”。
(4)国际会议:“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等。外交布局: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
【知识点】抗美援朝;“一带一路”;“一国两制”;澳门回归;万隆会议及“求同存异”外交方针;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亚洲发生了两大事件。一件以东北亚的朝鲜为焦,点,一件以东南亚印尼的避暑城镇万隆为中心。新中国以不同的方式参与了这两个事件。一个是战争方式,其结果是东北仍然是中国人的,未受侵犯,中国的国际威信由此大为提高。一个是会议协商,它促使亚洲和非洲的政治家们连续来北京作友好访问”, 结合所学可知,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打着联合国的旗号,指挥联合国军入侵朝鲜。把战火烧到了中国的国土上,新中国的安全面临着严重威胁;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总司令员率领下,开赴朝鲜战场,同朝鲜军民一下,抗击美国侵略军,故称抗美援朝战争。1955年周恩来参加万隆会议,针对帝国主义国家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的分歧,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1971年10月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乔冠华开怀大笑的原因是中国重返联合国。
(3)从16世纪开始,欧洲殖民者趁着新航路的开辟,相继对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1553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1987年中葡谈判完成。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这一问题的解决,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
(4)新世纪以来,中国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的今天,我国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多边的外交布局。
故答案为:(1)抗美援朝战争,万隆(亚非)会议。贡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2)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问题:澳门问题。构想:“一国两制”。
(4)国际会议:“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等。外交布局: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抗美援朝、万隆会议、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国两制、新中国的外交成就。依据课本知识分析材料,依据材料实际组织答案。解答时注意认真研究题目,明确题目要求和答题方向是抗美援朝、万隆会议、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国两制、新中国的外交成就,综合运用基础知识作答,做到准确无误,思维发散,多角度多方面作答。
12.【答案】(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现在仍然适用。
原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求同存异。帝国主义攻击共产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
(3)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知识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及“求同存异”外交方针
【解析】【分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1953年、1954年周恩来总理和印、缅等国代表会谈,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现在仍然适用,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依据材料二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依据材料二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万隆会议上, 帝国主义攻击共产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 ,为此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3)依据材料信息,可以看出,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共同体现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故答案为:(1)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现在仍然适用。
原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求同存异。帝国主义攻击共产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
(3)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点评】(1)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第二问是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再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回答;
(2)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第二问是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在第一问的基础上,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
(3)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读懂材料含义进行分析理解回答。
13.【答案】(1)抗美援朝战争(朝鲜战争);万隆会议(亚非会议)。
(2)维护了国家安全;巩固了新政权;为经济建设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3)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知识点】抗美援朝;万隆会议及“求同存异”外交方针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信息“20世纪50年代”“ 一件以东北亚的朝鲜为焦点,一件以东南亚印尼的避暑城镇万隆为中心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爆发于朝鲜的朝鲜战争或抗美援朝战争,还有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的万隆会议;
(2)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维护了国家安全;巩固了新政权;为经济建设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3)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故答案为:(1) 抗美援朝战争(朝鲜战争);万隆会议(亚非会议)。
(2) 维护了国家安全;巩固了新政权;为经济建设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3) 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点评】(1)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理解回答,注意时间即地点,这是解题的关键;
(2)(3)属于同一类型,都是要求学生依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回答,解答时,在第一题的基础上,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理解识记回答。
14.【答案】(1)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求同存异”
(2)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3)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外交事业需要杰出的外交家;综合国力是国家之间交往的根本保证;中国作为大国应当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的外交政策有利于国家的发展;等等。
【知识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及“求同存异”外交方针;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这是它的特殊的地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2)依据材料二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召开于1971年10月的第26届联合国大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这次会议上,通过了 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的提案;
(3)依据材料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中国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关系,这种友好关系是在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进行的;
(4)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 外交事业需要杰出的外交家;综合国力是国家之间交往的根本保证;中国作为大国应当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的外交政策有利于国家的发展;等等;
故答案为:(1) 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求同存异”
(2) 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3)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 外交事业需要杰出的外交家;综合国力是国家之间交往的根本保证;中国作为大国应当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的外交政策有利于国家的发展;等等。
【点评】(1)(2)属于同一类型,第一问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理解回答;第二问是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在第一问的基础上,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
(3)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理解识记回答,这类知识点,要注意理解的基础上识记回答;
(4)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15.【答案】(1)上网或到图书馆查资料,走访相关见证人等
(2)
时间 外交成就
20世纪50年代 周恩来访印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或参加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20世纪70年代 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或中日建交或中美建交)
21世纪 加入世贸组织
(3)中美应加强合作与交流,管控分歧,弱化矛盾,共同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
(4)综合国力增强
【知识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及“求同存异”外交方针;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如何获得历史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们可以借助网络、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同时也可以走访相关历史的亲身经历者获取相关信息。
(2)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双方在上海签署《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本题考查对中美贸易摩擦的认识。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美应加强合作与交流,管控分歧,弱化矛盾,共同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
(4)本题考查国际地位提高的决定因素。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是决定国际地位关键因素。
故答案为:(1)上网或到图书馆查资料,走访相关见证人等。
(2)
时间 外交成就
20世纪50年代 周恩来访印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或参加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20世纪70年代 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或中日建交或中美建交)
21世纪 加入世贸组织
(3)中美应加强合作与交流,管控分歧,弱化矛盾,共同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
(4)综合国力增强。
【点评】本题考查获取历史资料的方式、新中成立后的外交关系、中美关系、决定国际地位的因素等知识。难度较大,掌握基础知识是关键,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学会分析材料是解题的关键。
16.【答案】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知识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解析】【分析】1953年12月,我国政府在同印度政府代表谈判中,首次提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故答案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点评】本题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