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化学沪教版(上海)第六单元 常用的金属和盐 单元测试(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化学沪教版(上海)第六单元 常用的金属和盐 单元测试(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试用本)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2-05 11:36: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化学沪教版(上海)--常用的金属和盐
一、单选题
1.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则小试管中的液体和烧杯中的固体可选用( )
A.水和氯化钠固体
B.稀盐酸和铁粉
C.氢氧化钙溶液和碳酸钠粉末
D.5%双氧水和二氧化锰粉末
2.为验证Mg、Cu、Sn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不可选用的一组物质是
A.MgCl2溶液、Cu、Sn
B.Mg、Cu、SnCl2溶液
C.Mg、Sn、Cu、盐酸
D.MgCl2溶液、Sn、CuCl2溶液
3.忘盖瓶塞的氢氧化钠溶液可能变质。下表中分析与设计错误的是
选项 问题 分析与设计
A 为何变质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B 是否变质 取样,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C 是否全部变质 取样,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观察产生沉淀多少
D 如何除去杂质 取样,加入适量氢氧化钙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4.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汽水 B.氢气 C.黄铜 D.空气
5.正确的除杂方法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方法
A 通过灼热的木炭粉
B 通过澄清石灰水
C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D 加水溶解、过滤
A.A B.B C.C D.D
6.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待区分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蒸馏水和氯化钾溶液 分别蒸干观察 分别加入硫酸铜溶液
B 氧气和二氧化碳 分别伸入燃着的小木条 分别闻气味
C 黄铜和铜 观察颜色 相互刻画比较硬度
D 氢氧化钠和熟石灰 分别溶于水后加入碳酸钾溶液 分别加入硝酸按研磨闻气味
A.A B.B C.C D.D
7.某同学为验证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四个实验(金属片均已打磨,且其形状大小相同;实验①②③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和体积均相同)。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对比实验①②反应的剧烈程度,能判断出镁和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B.分析实验②④的现象,能判断出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C.分析实验④的现象,能判断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D.分析四个实验的现象,能判断出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8.物质的鉴别和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方法。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鉴别空气和氮气 伸入带火星的小木条
B 鉴别氢气和一氧化碳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C 除去铜粉中的炭粉 在空气中充分加热
D 除去CO2中少量的CO 点燃
A.A B.B C.C D.D
9.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NaNO3、CaCO3、NaOH、CuCl2、NaCl和Ca(NO3)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蓝色溶液B中阳离子只有Cu2+ B.无色溶液A中一定有NaOH
C.原固体粉末一定有NaCl D.原固体粉末一定有CaCO3、NaOH、NaNO3、CuCl2和Ca(NO3)2
10.把X、Y、Z三种金属分别加入稀盐酸中,Y表面有气泡产生,X、Z无明显变化;再把X放到Z的硝酸盐溶液中,X的表面有固体析出,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Y>X>Z
B.Y>Z>X
C.X>Z>Y
D.Z>X>Y
11.小深同学用思维导图梳理了Na2CO3 的相关知识,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
A.A B.B C.C D.D
12.下图是探究铁钉锈蚀条件的4个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中甲、乙、丙三处比较,生锈最明显的地方是甲
B.①②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空气,①③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水
C.③中附着在棉花上的氯化钙的作用是作干燥剂
D.四个实验中,生锈最快的是④中的铁钉
13.有机合成材料的出现是材料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下列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A.尼龙绳索 B.钛合金 C.白瓷盘子 D.纯棉毛巾
14.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物质 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CO2和HCl 鉴别 分别通入紫色石蕊中,观察现象
B NaOH溶液中混有Na2CO3 检验 取样,滴加少量稀盐酸,观察现象
C CaCl2固体中混有NH4HCO3 除杂 充分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变化
D NaCl、MgCl2的混合溶液 分离 溶解、加过量NaOH溶液、过滤、洗涤,再向滤渣中滴加适量稀盐酸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15.芯片是电脑、手机等的核心部件,碳基芯片采用石墨烯碳纳米管工艺,性能比硅基芯片更好,我国已突破半导体碳纳米管关键材料的技术瓶颈,请回答:
(1)石墨烯碳纳米管具有良好的________性。
(2)如图是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图中n=_____,硅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____周期。
(3)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是还原剂,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是氧化剂。在制硅反应中还原剂是______,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______。
16.金属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较为广泛。
(1)铜丝,铝丝常用作导线,是因为它们具有良好的______性。
(2)早在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里就对铁器的生产和使用有所记载,到了现代,炼铁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该反应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置换反应。
(3)钢窗表面喷漆不仅美观,而且可有效防止铁与空气中的_____触而生锈。
(4)某同学对含X、Y、铜、银四种金属的混合物进行如下探究,根据实验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①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_______。
②滤液C中所含溶质的成分可能有______种情况。
17.金属制品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
(1)有铝、锌、铜三种金属,其中不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的是__________。
(2)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但铝制品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其原因是铝表面容易形成__________。
(3)为验证Zn、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某同学选用如下试剂组进行验证,其中不合理的一组是__________(用序号①②③填空)
①Zn、CuSO4溶液、Ag ②ZnSO4溶液、Cu、AgNO3溶液 ③Zn、Cu、AgNO3溶液
(4)由所学知识可知,活泼性Fe>Cu,。非金属与金属类似,活泼性C12>Br2>l2,请写出将Cl2通入NaBr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18.家庭或企业加工馒头、面包和饼干等食品时,常在面粉中加入膨松剂(如碳酸氢钠),蒸制或烘焙食品中产生大量气体,使面团疏松、多孔,制作的食品松软或酥脆,易于消化吸收。阅读上面信息后,回答:
(1)信息中提供的膨松剂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碳酸氢钠是一种______________性的化合物(填“可溶”或“不溶”);
(3)碳酸氢钠能使蒸制或烘焙的食品疏松多孔,原理是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19.盐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实验室中最常用的化学试剂之一。
(1)用质量分数为37%的浓盐酸配制1000g质量分数为0.37%(pH约为1)的稀盐酸。
①所配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_g,所需浓盐酸的质量为________g。
②已知浓盐酸密度为1.19g/cm3,量取上述所需浓盐酸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填标号)。
A 10mL量筒
B 50mL量筒
C 试管
D 胶头滴管
③测定所配稀盐酸的酸碱度,应将pH试纸放置在__________上。
(2)取少量氢氧化钙粉末于试管中,加入2mL水,振荡,得到白色浑浊液,滴加1滴酚酞溶液,再滴加稀盐酸至反应完全,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3)取等质量的铁片和铁粉放入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稀盐酸。
①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②下列示意图中,与实验结果相符的是_________(填标号)。
三、实验题
20.实验室对含有MgCl2的粗盐进行提纯,步骤如图”:
(1)步骤①中,称量50g粗盐需补充的主要仪器是___________。
(2)步骤②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
(3)步骤③中,滴加过量NaOH溶液除去Mg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4)步骤⑤中,为中和过量的NaOH,应滴加的“试剂a”是______(填字母)。
A稀盐酸
B稀硫酸
C稀硝酸
(5)步骤⑥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当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
21.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甲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当观察到导管口有___________时,再开始收集。
(2)乙是金属性质的实验。步骤①体现了铜具有__________性,步骤②验证了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22.为测定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小明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放入烧杯中,分2次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实验过程和数据如图所示。
请计算:
(1)生成氢气的总质量是______g。
(2)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23.白铜(Cu-Ni)是工业上常用的一种合金,金属镍(Ni)的金属活泼性与铁相似,且化合价显+2价。为测定20g某白铜样品中镍的质量,设计了如下实验:
试问:(1)将白铜研碎的目的是 。
(2)白铜样品中镍的质量 g。
(3)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4.洁厕灵的有效成分为HCl,李强同学测定某品牌洁厕灵中HCl的质量分数。他将100.0g洁厕灵倒入锥形瓶中,逐次加入等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Na2CO3溶液,测出每次完全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g 20.0 20.0 20.0 20.0 20.0
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g 118.9 137.8 M 175.6 195.6
请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解答下列问题:
(1)表格中M的数值为 。
(2)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2CO3的质量是多少
(3)该洁厕灵中HCl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A
3.C
4.B
5.C
6.C
7.B
8.B
9.B
10.A
11.A
12.A
13.A
14.C
15. 导电 4 28.09 三 C
16. 导电 不属于 氧气和水 Y>X>铜>银 3
17. Cu或铜 致密氧化膜 ③
18. NaHCO3 可溶
19. 3.7 10 AD 玻璃片或白瓷板 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D
20. 托盘天平 搅拌,加速粗盐的溶解 A 蒸发 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
21. 集气瓶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连续均匀气泡冒出 延展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前面的金属和后面金属的盐溶液反应,把其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22.(1)0.4
(2)充分反应后,产生氢气的质量为0.4g。
解:设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为x。
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为
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答: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67.5%。
23.(1)增大白铜与稀硫酸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2)2.95(3)9.8%
24.(1)156.7;(2)10.6g;(3)7.3%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