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第五单元
第21课 化 石 吟
1.题目解读
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有助于确定地层的年代。“吟”是古诗中的一种体式,内容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上比较自由活泼,如同散文中的随笔,可以不拘一格。这里是赞颂的意思。
2.背景介绍
本文选自《科学24小时》1982年第2期。这首科学诗写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当时,改革开放的春风正吹遍祖国各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潮正在兴起,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潮遍及全国,实现科技现代化是国人的殷切希望。作者在这个时候,写下了这首科学诗,以此激励人们向科技现代化进军。
3.文体常识——科学诗
(1)定义:以科学知识为题材的诗歌,是科学与诗相结合的产物,它用形象的思维、拟人化的手法,通俗、生动、有趣地把科学知识表现出来。
(2)特点:艺术的形象性和科学的知识性,内容的科学性与诗意。
(3)分类:从表达手法上分,有科学叙事诗、科学幻想诗等。
1.正音辨形
档案( ) 潜行( ) 引颈( )
卓越( ) 悄然( ) 躯壳( )
hái( )骨 葱lónɡ( ) ɡuǒ( )藏
答案:dànɡ qián jǐnɡ zhuó qiǎo qiào 骸 茏 裹
﹒
﹒
﹒
﹒
﹒
﹒
2.据义填词
(1) :幽静而雅致。
(2) :指变得什么都没有。
(3) :直到海水枯干,石头粉碎,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多用于誓言,反衬意志坚定,永不改变)。
答案:(1)幽雅 (2)化为乌有 (3)海枯石烂
近义词辨析 幽雅、雅致 【同】都是形容词,都有高雅别致的意思。 【异】“幽雅”指幽静而雅致。侧重于幽静,多形容环境、处所等。 “雅致”只指美观而不落俗套,多形容服饰、器物、房屋的外观等。
3.走进文本
(1)本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答案:本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
(2)全诗的“诗眼”是: , 。
答案: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 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
【知识链接】
“诗眼”的作用及品析
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
诗眼在句中的作用:(1)用以翻出新意。(2)借以增添情趣。 (3)靠它增强形象性。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用“绿”字很形象。(4)有的诗眼关乎诗意的精确。如一首咏早梅的诗: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一枝”与“早”丝丝入扣。
如何品析诗眼:(1)品析诗眼应知人论世。(2)品析诗眼要联系诗中的形象,把握诗中的思想感情。(3)品析诗眼要仔细体悟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1.把握内容
(1)诗歌的哪几节是诗人对化石的吟咏 主要从哪两个方面吟咏化石的
答案:第3~6节。主要从生命起源与进化的见证者和再现逝去万年的世界两个方面吟咏化石的。
(2)诗的第2节与结尾有什么关系 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答案:这两节前后照应,如:“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照应“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 ”,“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照应“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 ”,“你讲的故事多么令人神往、惊讶”照应“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这样写首尾呼应,使全诗结构完整。一问一答,旋律回旋往复,加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
(3)诗中称化石为“你”有什么好处
答案:作者将化石当作可以说话的人,并用第二人称“你”来称呼它,显得自然亲切,便于直接抒发对化石的赞美之情。
2.语言赏析
这首诗语言凝练、精当,极富表现力,修辞手法的运用更为巧妙。请找出这样的句子并仿照参考示例进行赏析。
参考示例:最早的鱼儿怎么没下巴 最早的鸟儿怎么嘴长牙 最早登陆的鱼儿怎么没有腿 最早的树儿怎么不开花
点拨:
赏析:运用四个问句形成排比,既增强语势,富有强烈的节奏感,又表现了作者浓厚的科学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开启了读者想象与联想的闸门。
一试身手:
(1)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串珍贵的密
码。
答案: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使诗歌生动、形象,富有艺术感染力。“珍贵的密码”指在化石中作为生命基本物质的有机化合物还保留着,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
﹒
﹒
﹒
﹒
(2)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
答案: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刻下道道皱纹”写的是化石,把化石比作人脸上的皱纹,说明化石是地球历史的见证,这样设喻,生动形象,将抽象的事理具体化。
(3)海枯,石烂,日转,星移……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
答案: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表明无论时间多么久远,无论变化多大,都阻拦不了生命的航船从太古向近代进发,又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生命的形式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化的过程。
﹒
﹒
﹒
﹒
﹒
﹒
学习本文过程中,灿烂阳光(网名)同学在班级QQ群中发出了下面的帖子,请你跟帖。
灿烂阳光:这首科学诗第1、2节连续用了六个问号,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呢 大家是怎么想的 畅所欲言吧!
旭日阳刚:我觉得通过问句的形式,引发读者的思考和想象。连续不断的问句表现出作者对科学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蓝色季风:是的。这样也打开了作者思维的闸门,使读者和作者一起去想象亿万年前那神秘的世界,去倾听化石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依据图示,完成下题,归纳反思。
《化石吟》是一首科学诗。全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 与 。
答案:科学的神奇 人类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