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冥王星
太阳光需要5.5小时到达冥王星
-201.11°C
太阳光需要8.3分钟到达地球
火星
20°c
-60°c
土卫六
“卡西尼”号拍摄
甲烷CH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概况
物质组成:炽热的气体球,整个太阳系99.86%质量都由太阳提供。
主要成分:氢、氦。
表面温度:约6000K。
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太阳能量发生根源
H
H
H
H
高温高压
He
+
能量
核聚变反应
核聚变过程
每分钟太阳向地球输送的热量,相当于燃烧4亿吨烟煤产生的热量,然而这些热量,仅仅是太阳辐射总能量的二十二亿分之一
太阳辐射: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的现象。
电磁波
能量
源源不断
22亿分之一
植物的生长
太阳辐射维持地表适宜的温度,是地球上生物生存所需的光和热的来源。
太阳辐射对地球有什么影响
1、是地球主要的能量来源
太阳灶
太阳能热水器
煤
石油
太阳辐射是地球的能量源泉。
水的运动
大气运动
2、为大气运动、水运动、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太阳辐射能的分布
规律:太阳辐射大体上呈现出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纬度越低,太阳辐射能越高,纬度越高,太阳辐射能越低
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
因素 原因
日照时数 纬度 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极圈以外地区夏季日照时数多于冬季(赤道除外)。
地势 一般地势高的高原日照时数多于地势低的盆地。
天气 多阴雨天气的地区,日照时数少;多晴朗天气的地区,日照时数多。
年太阳辐射总量 纬度 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大,获得太阳辐射多。
地势 地势高,大气稀薄,透明度高,固体杂质、水汽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天气 晴天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由此可知,山地背风坡太阳辐射强。
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
中国太阳辐射能分布图
总体特征
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增强。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
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
中国太阳辐射能分布图
青藏高原成为太阳辐射高值中心的原因:纬度较低,太阳高度大;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大气中尘埃含量少,透明度高,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
特例分析
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
中国太阳辐射能分布图
四川盆地成为低值中心的原因: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含水汽多,阴天、雾天较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
特例分析
太阳活动
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活动:
太阳大气层里一切现象的总称。
日冕
由内而外厚度温度增加
由外而内亮度增加
光球
色球
肉眼可见
黑子
发生:光球层
太阳黑子数目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周期:约11年
日冕
光球
色球
日冕物质抛射
耀斑、日珥
黑子
太阳内部
耀斑:
发生:色球层 大而亮的斑块
黑子与耀斑具有同步性
能在短时间内释放极强的无线电波,同时抛大量的高能粒子。
周期:约11年
日珥
发生:色球层
日冕物质抛射
发生:日冕层
规模最大,程度最剧烈的太阳活动
带电粒子流 太阳风
太阳风有时相当于强剂量X射线甚至伽马射线,强大能量能瞬间击穿生物机体
N
NE
E
SE
S
SW
W
NW
干扰地球磁场,引发“磁暴”
“磁暴” 指南针无法正确指示方向
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
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地震、水旱灾害等
高纬地区产生“极光”现象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
太阳活动
太阳辐射定义
太阳辐射的影响因素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的大气分层
太阳活动的类型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课堂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