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
图形王国
图形王国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确定位置
图形的平移
图形的旋转
轴对称图形
认识三角形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三角形的内角和
三角形的分类
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梯形的特点
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点击黄色知识点跳转相应页面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图形的平移
例:将小船图向右平移9格。
1.平移的两个关键要素: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
2.平移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形状和方向。
向右平移9格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图形的旋转
例:画出三角形ABO绕点О顺时针旋转90°的图形。
1. 旋转的三个关键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
2. 旋转改变图形的方向和位置,图形的大小和形状不变。
O
B
A
A′
B′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轴对称图形
例:下面图形的对称轴有几条?画一画。
1. 找一个图形的对称轴,一般用对折的方法。
2. 对称轴是一条直线而不是线段。
认识三角形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2. 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三角形有3条高。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例:下面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吗?
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
1+3<5
不能围成三角形。
三角形的内角和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例:
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已知三角形中两个角的度数,可根据内角和是180°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180°-50°-30°=100°
三角形的分类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按角分:
锐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边的特点:
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正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例: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并画出它底边上的高。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它对边的垂直线段是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条对边是平行四边形的底。
底
高
梯形的特点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分别是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不平行的一组对边是梯形的腰。从梯形一条底边上的一点到它对边的垂直线段叫作梯形的高。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确定位置
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例:用数对表示各点的位置。
用数对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置。数对中的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两个数之间要用逗号隔开,并用小括号括起来,即(列数,行数)。
(1,1)
(4,1)
(5,3)
随堂练习
1. 下面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图中的3个图形各有什么特点?
【选自教材P109 第19题】
它们的高相等。
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2. 下面每种小棒各有2根。
【选自教材P109 第20题】
(1)任选3根小棒围三角形,是不是都能围成?你能围出什么三角形,是怎样围的?
不是,要满足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才可以
3厘米
4厘米
5厘米
2. 下面每种小棒各有2根。
【选自教材P109 第20题】
(2) 要围出平行四边形, 最多用几种不同的小棒? 最少呢?你能把围出的平行四边形改围成长方形或正方形吗? 这些图形之间有什么联系?
最多用4种不同的小棒,最少用2种。
2. 下面每种小棒各有2根。
【选自教材P109 第20题】
(2) 要围出平行四边形, 最多用几种不同的小棒? 最少呢?你能把围出的平行四边形改围成长方形或正方形吗? 这些图形之间有什么联系?
2组对边互相平行且相等
2. 下面每种小棒各有2根。
【选自教材P109 第20题】
(2) 要围出梯形,最多用几种不同的小棒? 最少呢?
最多用4种不同的小棒,最少用3种不同的小棒。
3.(1)在三角形中, 已知∠1 = 53°, ∠2 = 27°, 求∠3。
【选自教材P109 第21题】
(2)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 40°, 它的顶角是多少度? 它又是什么三角形? 如果顶角是 40°呢?
∠3=180°-53°-27°=100°
答:∠3是100°。
底角是40°时,
顶角:180°-40°×2=100°
它又是钝角三角形。
顶角是40°时,
底角:(180°-40°)÷2=70°
它又是锐角三角形。
4.
【选自教材P110 第22题】
5.
【选自教材P110 第23题】
(1) 用数对分别表示三角形顶点 A、 B、 C 的位置。
(10,7)
(8,4)
(10,4)
5.
【选自教材P110 第23题】
(2)把三角形向左平移 7 格, 用数对表示平移后三角形各顶点的位置。
(10,7)
(8,4)
(10,4)
(3,7)
(1,4)
(3,4)
向左(或右)平移,列变行不变,向左(或右)平移几格,列数就减(或加)几。
5.
【选自教材P110 第23题】
(3)把三角形依次绕点 C 顺时针旋转 90°, 分别画出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旋转后的图形。
(4)用 A1、 A2、 A3 分别表示点 A 旋转后的位置, 并用数对表示。 顺次连接 A、 A1、 A2、 A3、 A, 看看是什么图形。
A1
A2
A3
(13,4)
(10,1)
(7,4)
(10,7)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回顾,你还有哪些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