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3 古诗三首
第2课时
复习导入,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寒食》,《十五月望夜》,这两首诗分别和哪个节日相关?有什么习俗?
有些诗词虽然也与传统节日有关,但却不是描绘古人过节时的风俗,而是用诗句去讲述故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迢迢牵牛星》就是和七夕节有关的故事。
介绍作者
《古诗十九首》出自汉代文人之手,但没有留下作者的姓名。《古诗十九首》作为一个整体收录在《文选》中,它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刘勰的《文心雕龙》称其为“五言之冠冕”,后世很多诗人也都学习、借鉴了它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手法。
初读古诗,扫清障碍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诗,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读古诗,检查古诗中的字音读得是否正确。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易错字音
章(zhāng) 泣(qì)
盈(yíng) 脉(mò)
迢迢牵牛星
遥远的样子
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题目什么意思?
遥远的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韵律美、节奏美、音乐美
思考:朗读古诗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诗中有很多重复的词语,这些叠词有什么作用呢?
(1)小组合作借助牛郎织女的故事以及课下注释理解这首诗的大意。
(2)小组代表交流。
《迢迢牵牛星》的大意:
牵牛星和织女星隔着银河遥遥相望 , 织女伸出纤纤素手拨弄织机,但一整天也织不成纹样,只有泪如雨下。这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可两岸相隔又有多远 虽然两人之间只隔着一条银河,却只能相顾无言。
借助学习过的民间故事,抓住诗句中的重点词语和书中的注释是理解这首古诗的好方法。
教师小结
品读诗句,体会情感
星星距离的遥远。
星星的皎洁,织女的姿态。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品读诗句,体会情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读这两句,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品读诗句,体会情感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想象画面,抓住关键词体会织女的状态。
品读诗句,体会情感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让我想象到织女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心不在焉地摆弄着织机,发出札札的织布声。她坐在织布机前,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哭泣的眼泪如同下雨般零落。
品读诗句,体会情感
泣涕零如雨
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织女的悲切之情。
品读诗句,体会情感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读着诗句,你想到的河水是什么样子的?
河水又清又浅,应该可以涉水而过,但是他们却不能见面,是因为有像王母娘娘这样的势力的阻隔。尽管银河又清又浅,牛郎织女却只能含情脉脉地隔河相望,难诉衷肠。
《迢迢牵牛星》这首诗借牛郎和织女被银河阻隔而不得相会的神话传说,表达夫妇之间的离情别怨,也可认为是一种相思而不可得的愁绪。
教师小结
这首诗使用了叠词,不仅使这首诗风格质朴、清丽,情趣盎然,读起来极富韵律美、节奏美和音乐美,而且也使诗歌表达的感情更加动人。全诗没有一句写相思,却句句有相思。
课堂小结(共34张PPT)
3 古诗三首
第1课时
连一连,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把下列诗句和对应的习俗连起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清明节 踏青郊 游、扫墓祭祖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春节 放鞭炮、贴年红、拜年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节 登山、赏菊
除了以上古诗,其实很多古诗中也都含有我国的传统节日习俗。
了解作者
1. 韩翃,字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生卒年不详,约在贞元初去世。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韩翃在“大历十才子”中颇有盛名。
2. 王建(约 767-831 年),字仲初,颍川(进河南许昌)人,唐代诗人。王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因而有机会接触社会现实,了解人民疾苦,写出大量优秀的乐府诗。
他的乐府诗和张籍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作者简介
左右结构
泣
章
皎
上下结构
侯
鸦
脉
盈
栖
选一选,填一填
初读诗词,了解诗意
自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初读课文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自由朗读古诗,借助注释分别说说《寒食》和《十五夜望月》这两首诗的大意。
小组讨论交流。
《寒食》的大意:
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英缤纷,寒食节的东风吹拂着宫城里的柳枝。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赐蜡烛,袅袅轻烟在王侯贵戚的府第飘散开。
《十五夜望月》的大意:
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点点无声,打湿了院中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世间人人仰望,不知道这秋日情思会落到谁家?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飞”字用的最好,明写花、柳而暗写风。
描写的是长安城春季的景色。
思考:这两句诗中,哪个字用得最好?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表示权贵近臣们已蒙受皇恩,表现出一派承平气象。
思考:诗中的“散”字写出了什么?通过这两句诗你能想象到怎样的画面?
暮色中,烛光点点,在皇宫和王侯贵戚们的府第间流动,轻烟袅袅,飘散在皇宫和各府第之间。
寒食节本该家家禁火,但是皇帝还是会给“五侯家”传赐新火,这里暗含了作者对特权阶级的不满和讽刺。
思考:结合刚才的背景知识补充,你认为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你从这句诗里面看到了哪些景物?
你从这些景物里想象到了什么画面?
我好像看到了庭院的地面上被月光照射成了银白色,树上的桂花沾满了秋霜,隐约中还看到一只乌鸦栖息在树上。
我好像看到了庭院的地面上被月光照射成了银白色,树上的桂花沾满了秋霜,隐约中还看到一只乌鸦栖息在树上。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有人认为“湿”字写的很好,你觉得好在哪?
夜已深,露水重,庭院中的桂花湿润了。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诗中“落”字能否换成“在”字?
不能换成“在”。“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化无形为有形,给人以动的形象感觉。
思考:从这个“望”字中,你能读出什么情感?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十五夜望月》这首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月夜图,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思念。
在你读过的古诗词中,还有哪些将思念之情寄托在月亮中的诗句呢?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
我们在读诗时,可以结合相关的历史背景材料,还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象画面,更好地体会诗人的内心世界 。
侯
皎
章
泣
盈
脉
栖
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讨论书写注意事项。
提示:点击生字
进入详细讲解。
鸦
侯
结构:左右
组词:王侯 侯门
笔画:9
部首:亻
hóu
易错提示:中间没有一竖哦!
右上边横折窄小,下横要长
“矢”下横要长,中撇上不出头
章
结构:上下
组词:文章 篇章
笔画:11
部首:音
zhāng
“日”扁小
“立”要扁, 下横最长
“十”的横稍长,竖稍短。
泣
结构:左右
组词:哭泣 抽泣
笔画:8
部首:氵
qì
“氵”呈弧形
“立”的第 三笔点与下横不相连
盈
结构:上下
组词:轻盈 丰盈
笔画:9
部首:皿
yíng
“皿”的下横要长。
“又”要小
脉
结构:左右
组词:温情脉脉
含情脉脉
笔画:9
部首:月
mò
“月”窄长
“永”最后两笔撇短捺长。
栖
结构:左右
组词:栖息 栖身
笔画:10
部首:木
qī
“木”窄,中竖要长
“西”稍扁,方框稍宽。
鸦
结构:左右
组词:乌鸦 寒鸦
笔画:9
部首:牙
yā
“牙”上横与下边撇折不相连,竖钩在上横靠右位置,与下横交叉
“鸟”笔画紧凑,不宜过宽。
1、抄写本课词语表中的词语。
2、背诵课文第1~5自然段,并摘抄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