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作业设计(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作业设计(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12-05 13:04: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图形王国历险记》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作业设计
目 录
一、单元内容及教材分析
二、单元学习目标
三、教学建议
四、单元作业整体设计思路
五、课时任务与时间安排
六、课时作业
1.作业内容
2.设计意图
七、作业评价单
小贴士:东东、西西、南南、北北是作业情境里的人物。东东和北北是男孩,西西和南南是女孩。
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作业设计思路说明
一、单元内容及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正式学习平面图形的开始。教学的内容只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在由立体图形描画出平面图形并分类的活动中,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二是通过用相样的平面图形进行拼组的活动,初步体会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三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认识七巧板,并学会用七巧板拼组图形。
本单元是在学生上学期“认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充分利用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从描(画、印、拓)出简单的立体图形的面入手,引入平面图形,用旧知识去探索新知识,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整体感知这五种图形的形状,再通过各种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这些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教材安排了一些生动有趣的操作活动,旨在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同时积累关于图形认识的基本活动经验,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促进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进一步认识,探索几何图形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后面进一步研究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的周长、面积做了准备。可以说,本单元是学生正式学习平面图形的开始。
二、单元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能直观地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并能够辨认和区分这些图形。
2.通过拼、摆、画、折等活动,能直观地感受这些平面图形的特征。
3.通过观察、操作,能初步感受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4.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感受图形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周围的世界。
过程与方法:
1.经历由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认识平面图形的过程体会平面图形的形状与特征。
2.通过动手操作与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和体会平面图形的产生和变换,并感知图形之间的关系。
3.通过小组交流合作、问题探究的方式,体验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法。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设置情境教学,激发对数学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
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良好习惯。
3.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并能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难点:认识平面图形的特征和七巧板,能创造性地拼组图形。
三、教学建议:
(1)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的意识和能力。例如,可以让学生观察身边物体的表面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哪些物体表面的形状相同,等等。
(2)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操作的机会。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形成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例如,可以让学生通过摸一摸、画一画、拼一拼等活动,充分感知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
(3)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与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四、单元作业整体设计思路: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和减负有效的要求下,作业不仅是教师了解学生的课堂知识是否掌握的必要方式,也是训练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尤其课堂作业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基于这样的出发点,针对孩子的年龄特征来加强动手实践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重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态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感受数学学科的趣味,体验数学带来的欢乐。
本单元为部编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是在学生上学期“认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在设计课堂作业时先从学生熟悉的入手,举例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建立平面图形的空间观念,同时区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在学生能直观地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并能够辨认和区分这些图形,让学生感知图形之间的关系,利用图形的特征发展了学生的有序思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插上想象的翅膀,另外,考虑学科之间是有融合性的,学生的动手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的结合是设计综合性题目的因素。
结合本单元学习内容和目标,通过年级组老师的共同讨论我们认为: 课堂作业的设计,一要围绕本堂课授课的教学目标有目的、有选择、有改变、有创新。二要根据学生的实情、学情,如学生在新授之前对本堂课知识的了解程度或哪些地方存在误区。使学生在完成作业时,不仅能够积极地掌握数学知识,而且创造性思维能够得到培养和发展。
我们设计的作业既要保证作业具有趣味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又要引导学生在通过创造性的作业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让作业成为学生放飞思维和能力的天空,因此我们设计的是游戏闯关类型的作业。四课时四关,四个主人公:东东、西西、南南和北北。第一课时“东东初入图形国”,东东碰到一位穿着高贵的男人,男人说:“只要闯关成功,就能得到勇者勋章。”于是东东开启了图形国之旅。第二课时“图形国西西展才思”,西西也来到王国,她看到零散的图形宝宝,奇思妙想头脑转,得到智慧勋章。第三课时“七巧板七巧玲珑心”,南南为大家推荐了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智力玩具七巧板。她发出了挑战:了解并用它拼出特定的图案,挑战成功将会收获一枚荣誉勋章。第四课时“北北畅游图形国”,北北为大家设置了基础性挑战,是必须完成的,综合性挑战有两组选择,可以选做其一,也可以放弃,但放弃就得不到王者勋章。在作业评价上我们以获得相应的勋章鼓励孩子们面对问题时要有勇气、用智慧并且可以小组合作去解决,从而达到教学的四维目标。
五、课时与任务安排:
数学第一单元3课时+1课时的复习课,共4课时。
东东初入图形王国
---《认识平面图形》作业设计
一年级数学下册《平面图形》二 第1课时
(预计10分钟)
作业设计:
一、前置性作业
观察立体图形模型,动手印一印,你有哪些发现?
设计意图:
考虑到学生已经能够初步感知立体图形的特点,所以通过回顾旧知,来帮学生充分利用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用时2-4分钟。从印中发现平面图形,即渗透了二者关系,又促使学生积极的利用旧知去探索新知。
二、巩固性作业:
1.结合立体图形,画一画,帮小动物们选出正确的物品吗?
2.数一数。
正方形有( )个,长方形有( )个,圆形有( )个,三角形有( )个,平行四边形有( )个。
3.涂一涂,正方形涂成红色,长方形涂成绿色,三角形涂成紫色,圆形涂黄色。
设计意图:
本作业设计了3道题,用于巩固认识平面图形的应用。用时5-8分钟。1.学生通过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相结合的练习,让学生初步感知平面图形往往是某个立体图形的表面。通过拿实物来做参照,让学生自比成小老虎等可爱的形象,引导孩子巧妙地将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画出平面图形,体现了“渗透”的数学思想。2.通过对平面图形特点的初步学习,学生能够区分以上5种平面图形,用喜闻乐见的拼图形式,提高学生兴趣,帮助学生巩固上课所学知识,锻炼细致的数和分辨能力。3.题是操作性习题,涂一涂,分析和动手中区分重合图形中的平面图形。
综合性作业:
1.数一数,填一填:
从左边数第三个图形式( ),从右边数第2个图形是( ),圆的左边是( ) ,圆的右边是( )。左边数图中第( )是平行四边形,图中有( )个正方形。
设计意图:
本题综合考察了对平面图形的应用。用时2-3分钟。结合了位置的内容,沟通了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促进知识之间的应用和迁移。
参考答案:
巩固性作业:1. 画图略,② ① ④ ③ 2.1,2,3,7,4 3.画图略
综合性作业:长方形 圆形 长方形 三角形 2 1
作业评价与改进:
设计依据:此课时练习是正式学习平面图形的开端,由于平面图行是二维图形,学生难以在现实生活的三维图形中找到相应原型。所以设置了前置性作业,让学生在家由立体图形印出部分平面图形,从意识里激发不同的空间概念。设置巩固性作业则选取的题目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生动有趣,有利于培养学习兴趣,也让学生更好的区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特征。
学生完成情况:全班都能按要求完成巩固性作业的1-3题。3题中重叠的图形圆和正方形,圆部分有被忽略,没有涂色。综合性习题题目要求广泛,仍有个别学生颠倒位置关系而出现差错。
批改方式:前置性作业在家完成,课堂展示印的图形。巩固性和综合性作业当堂解决。巩固性作业细心的同学予以鼓励性,进而激发学习的主动性,体验成功的乐趣。综合性作业建立在已由学习位置内容的基础上,提倡知识间的联系性。
图形国西西展才思
——《平面图形的拼组》作业设计
一年级数学下册《平面图形》二 第2课时
(预计10分钟)
作业设计:
一、巩固性作业
1.先拼一拼,在选择合适的图形。(填序号)
①平行四边形 ②圆 ③长方形 ④正方形 ⑤三角形
这样两个完全一样的 可以拼成一个( )。
这样两个完全一样的 可以拼成一个( )。
这样两个完全一样的 可以拼成一个( )。
2.按要求连一连。
下列图形中,上面的图形是从下面那块剪下来的?
3.延虚线剪一剪,填一填。
剪成了( )个相同大小的( )形。
剪成了( )个相同大小的( )形。
剪成了( )个相同大小的( )形。
4.补全下列图形。
(1)如果在空缺处放 ,可以放( )个。
(2)如果在空缺处放 ,可以放( )个。
(3)如果在空缺处放 ,可以放( )个。
二、探究性作业
按要求画一条线,把下面的图形分一分。
分成两个三角形 分成两个长方形 分成两个平行四边形
参考答案:
巩固性作业:1.(1)① (2) ③ (3)①③⑤
2.略 3.(1)4 长方形 (2)2 三角形 (3)4长方形
4. 2 4 8
探究性作业:(略)
设计意图:
本作业设计了基础性和探究性习题,用来巩固平面图形的拼接和组合,即要发挥想象力,又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了平面图形的特征。用时10-15分钟。1.题先从组合图形的角度,让学生想象两个完全一样的图形拼组成新图形的样子,加深对图形特征的认识;2.发挥想象,用一些不同的平面图形也可以拼成更大的平面图形;3.本题利用剪一剪,初步培养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并且还渗透着“轴对称”知识,为以后的学习积累些活动经验;4.通过放置不同大小的图形,不但对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力,将操作与思考结合,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探究性作业则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让学生继续探究图形通过不同方向的分割变成不同图形,感受变中有不变的思想,培养探究能力。
作业评价与改进:
设计依据:平面图形的拼组是建立在学生直观认识并能区分几种平面图形之后,精心设计拼剪画等活动,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知识,在想象中积累关于认识图形的经验。而探究性作业的作用既满足了不同思维的需要,又能促进学生更深入的思考。
学生完成情况:全班同学都能按时完成巩固性和探究性作业。巩固题1个别同学通过想象分不清直角三角和等边三角之间的区别,可通过摆一摆的的方式解决。探究性作业前两题目答案不唯一,部分同学能想周全,多数同学能画出一种。
批改方式:作业题目当堂完成。探究性题目答案较多,则可以采用小组交流的方式解决,互惠共利,获取更多的知识层面并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与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发挥评价的机智,鼓励带动日后的学习。
七巧板七巧玲珑心
——《认识图形》第3课时作业设计
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第3课时
(预计10分钟)
作业设计:
1.前置性作业
了解七巧板。
设计意图:
本作业结合教材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用时1—2分钟。通过有关“七巧板”的小知识,让学生了解到七巧板是我国一项有着两千年悠久历史的文化遗产,是古代人们智慧的结晶,从而教育学生要爱惜我国的文化遗产,热爱我国的悠久文化。
2.巩固性作业
(1)
七巧板中共有( )种图形,( )个三角形,( )个平行四边边形,( )个正方形。在三角形中,( )和 ( )大小相等,( )和( )大小相等。6是( )形。
用1和2能拼成什么形状的图形 ( )( )( )
设计意图:
本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进一步了解七巧板的组成。用时2-4分钟。(1)题是课上探究基础上进行的巩固练习。(2)题是对学生空间力的考察。
3.探究性作业
你说我摆(小组合作):
用七巧板摆一个新平行四边形。
从七巧板的各个图形中找4个图形,用它们拼一个正方形,并说说你是怎么拼的。
(3)折一折,用 做一个 ,“4”的对面是( )。
设计意图:
本作业设计2道题。用时10—13分钟。“你说我摆”以游戏为载体,通过愉悦的探究体验活动开发学生思维,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总结用七巧板拼规定图形的一般方法,更提升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形成发展,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沟通。“折一折”让学生在探索中反复思考,寻找规律,总结方法,培养了分析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
参考答案:
巩固性作业:
3 5 1 1 1 2(或3 5) 3 5(或1 2)平行四边
三角形 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
探究性作业:
你说我摆(略)
折一折 3
作业评价与改进:
设计依据:此课时练习是认识图形(二)的第3课时练习,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设计作业时更有代表性,对知识的应用更灵活,在知识点没有拓展的情况下,对学生的空间想象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综合能力要求更高,希望学生由此可以建立更强的空间感,感受空间的神奇。
学生完成情况:全班39人,都能按要求完成本节课的前置性作业和巩固性作业,完成率100%。探究性作业中“你说我摆”有的学生还是想不过来,对数角、量角、拼角和拼图形虽有兴趣,但仍需要时间。“折一折”相对好些,通过对该图形的“折叠”,找出“4”对应的数字,形成“面位成体”的朴素认识。
批改方式:前置性作业基本让家长配合,查一查相关的资料,了解相关的知识背景。巩固性作业和探究性的作业当堂解决。探究性的作业也可以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各个层次学生,尊重学生自身的差异性。讲评时多以鼓励性为主,如你说我摆活动中,会针对学生摆出的正方形的不同方法适时评价。
北北畅游图形国
——《认识图形》单元作业设计
作业设计:(预计10分钟)
基础性作业
1.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
2.填一填。
3.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可以拼出什么图形?
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4.一共缺了( )块砖。
5.下面图形中,哪些是用一套七巧板拼成的 请在括号里画“√”。
( ) ( ) ( ) ( ) ( )
综合性作业
1.下图中有( )个长方形。 下图中有( )个正方形。
2.你能用七巧板画出一幅图画并发挥想象编一则小故事吗
设计意图:
本作业共设计了基础性作业和综合性作业两种,共5道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其中基础性作业5题,综合性作业2题。用时大约20分钟。1题是从生活入手,感受图形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平面图形的空间观念,同时防止学生把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混淆。2题让学生感受图形的组合美和丰富的形态美,数图形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发展了学生的有序思考能力。3题让学生感知图形间的联系,体现图形的空间变化,对学生的拼剪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观察能力进行考察。难度有所提高。4题补砖问题考察学生的观察、比较和空间想象能力,题目难度增加。5题开放性题目数图形个数考出学生对组合图形的熟悉度。通过让学生用七巧板拼图,创出图画,几何图形自身蕴含了丰富的形态美,让学生拼组图形感受图形之间的组合美,并体验动手操作创造图形之美带来的成功乐趣,使教育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真正做到从小抓起。
参考答案:
基础性作业:
1.例:魔方的其中任意一个面都是正方形,数学书的封皮是长方形。
2. 3 8 3 6
3.长方形 正方形 长方形 正方形 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
4. 8
5.(从左数)第2,4,5个括号里打√
综合性作业:
9 5

作业评价与改进:
设计依据:此课时练习是认识图形(二)的单元作业练习,学生已经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并能够辨认和区分这些图形,感受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具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所以设计作业时对知识的应用更灵活,是对学生对整章内容的运用的综合考量,对教学目标的新要求。
学生完成情况:全班39人,都能按要求完成本节课的第1、2题,完成率100%。3题中有的学生忽略了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可以拼成正方形,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长方形的这种。4题对有的学生有难度,如果有实际操作可能效果更好。5题找到方法后正确率达到90%以上。综合性作业第2道差异较大,语言表达能力也不一。
批改方式:基础性作业和综合性的作业当堂解决。综合性的作业因为每个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不同,因此拼出的图形也不一样,即使拼出的是同样的图形,讲述的小故事也各有特色。讲评时以学生为主,把你喜欢的作品和故事用笑脸投给他(她),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学习和知识技能的训练于趣味的练习中,可观可感,既拼又说也评,一直参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