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锦州市辽西育明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辽宁省锦州市辽西育明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2-06 16:21:44

文档简介

班级
A.皇位世袭 B.皇权至上 C.中央集权 D.政治腐朽
姓名
6.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中间,有一段空隙,上面写有“楚河”“汉界”字样,这是象征历史
上的“楚汉之争”。这场战争的对阵双方是————————————————— ( )
学号
A.商纣和周武王 B.夏桀和商汤 C.秦二世和陈胜 D.项羽和刘邦
7.某同学整理了关于秦汉时期历史时期演变的时间轴,①②应填入的内容是— ( )
刘邦建汉
秦灭六国 王莽改制① 刘秀称帝 曹丕篡汉②
前 221 年 202 年 9 年 25 年 220 年
A.郡国并行,张骞西行 B.与民休息,光武中兴
1.下图反映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 ) C.陈胜起义,文景之治 D.百家争鸣,宦官专权
8.“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 ”为了扭转这种局面,
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 )
A.焚书坑儒 B.统一文字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实行“推恩令”
9.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了——————————————————————— ( )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礼乐制 D.宗法制
2.战国时期某思想家提出“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下列观点中,
属于该流派的是———————————————————————————— ( )
A.法家 B.墨家 C.儒家 D.道家 洛阳白马寺 洛阳龙门石窗 日本唐招提寺内鉴真塑像
3. 春秋时期,中原地区因社会发展较周边戎狄蛮夷先进而自称为华夏。进人战国之后,内 A.寺院建筑的中国化 B.佛教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C.文化传播者的坚韧 D.雕塑艺术的古朴与精湛
迁的各部逐渐与华夏族交融而不再被视为蛮夷。这一变化—————————— ( )
A.加速了社会转型 B.冲击了贵族政治 C.促进了民族认同 D.推动了战国变法 10.下列符合下面示意图中①所代表的朝代相关的史实是—————————— ( )
4.有学者评论春秋战国时期某学派代表人物“殆(几乎)仅知有政治,而不知有文化。仅知有国家,
而不知有人生。仅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众”。该学派代表人物应是——————( )
A.孔子 B.墨子 C.韩非子 D.老子
5.秦始皇“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体现了秦朝——————————— ( )
A.完成统一,开通运河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政权分立,民族交融 D.北击匈奴,修建长城
高一历史 第 1 页 共 3 页
班级
11.中国古代,“衣服有制”。正朔服色,向来被视为国家根本之所系,是传统礼仪制度的重要内容 A.黄宗羲 B.朱熹 C.李贽 D.王阳明
姓名 20.对欧洲“发现世界”起到重要作用的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是———————— ( )
……变易服饰,往往是古代社会制度和风俗变迁的一个标记。下列哪位帝王的统治措施可体现这
这一特点——————————————————————————————————( )
学号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北魏孝文帝 D.隋文帝
12.隋朝修建的大运河,有力地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联系;唐朝继承和发展了隋朝的建设成果,这
一主干交通构成了“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富以存立”的唐朝的生命线。这反映了隋唐时期
——————————————————————————————————————( ) A. B. C. D.
A.人工运河修建技术领先世界 B.水路运输成为主要交通形式 21.元朝实行被后人称为“四等人制”的民族政策,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这
C.经济重心南移产生重大影响 D.交通建设促进国家的统一稳定 说明元朝实行————————————————————————————— ( )
13“舍身取义传道艺,唐风漾溢奈良城”。这两句诗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 ) A.民族分化政策 B.民族平等原则 C.民族共同繁荣 D.民族融合政策
22.下图是我国出土的古代杂剧砖雕图案。据此可知,元杂剧——————————( )
A.张骞通西域 B.唐僧玄奘西游天竺研究佛学
C.郑和七下西洋 D.唐僧鉴真东渡日本
14.诗人白居易不到而立之年就一举登第,他自豪地写道:“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
少年。 ”当时的选官制度是——————————————————————— ( )
A.已经有了角色分工 B.由话本演变而来
A.三公九卿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C.也就是常说的京剧 D.更加适合市井演唱
15.下列中央官制对应的朝代分别是——————————————————— ( )
23.宋与金政权之间民间往来十分密切,官方在边界“皆设场官,严厉禁,广屋宇以通二国之货,
岁之所获亦大有助于经用焉”。材料中“场官”的主要职责是—————————( )
A.领兵作战 B.维护贸易
C.批复奏章 D.强买强卖
24.下图反映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
A.秦、元、唐 B.宋、清 秦 C.唐、明、秦 D. 汉、宋、秦
16.北宋在四川地区出现纸币“交子”,从本质上说明——————————— ( )
A.商业的高度发展 B.印刷技术先进 C.金属货币数量不足 D.造纸业发达
17.历史上“澶渊之盟”签订的双方是——————————————————— ( )
A.北宋与金 B. 北宋与辽 C.北宋与西夏 D.南宋与金
18.“苏湖熟,天下足”,表明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发生在———————— ( )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魏晋南北朝
A. 宗法制 B.分封制 C.礼乐制 D.行省制
19.“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极力宣并
践行这一主张的思想家是————————————————————— ( )
高一历史 第 22 页 共 3 页
班级
姓名
25.下列农作物的原产地在中国的是———————————————————— ( ) 30题(20分)
学号
“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在世界版图上延伸,诉说着沿途各国人民友好往来,互利互惠的动人故
事;如今,一个新的构想在世界政经版图从容铺展——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
之路'”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0多年前,亚欧大陆上勤劳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和人
文交流通路,后人将其统称为“丝绸之路”……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是东西方交
流合作的象征。
A.玉米 B.水稻 C.棉花 D.粟 ——摘编自《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26.下列关于百家争鸣的表述,正确的是————————————————————( ) 材料二 唐朝以来海上丝绸之路以中国的扬州,明州(宁波),泉州、番禺(广州)为起点。丝绸之
路不仅仅运输丝绸,而且也运输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货物和香料、药材、宝石等进口货物。海上
A.儒家的代表有孟子和荀子 B.韩非子提出“仁政”、“民贵君轻”的主张
丝绸之路形成主要是因为中国东南沿海山多平原少,内部往来不易,因此许多人便积极向海上发展
C.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解放 D.统治者最重视儒家思想
。 ——摘编自李庆新《海上丝绸之路》
27.历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下列史实的搭配,因果联系恰当的有———— ( )
材料三: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承接古今、连接中外,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
A.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方民族大交融
……因为,它既传承以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古丝绸之路精神,又顺
B.北方人口的南迁—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21世纪时代潮流,将”中国梦”与“世界梦”进行有机的衔接,具有
C.西晋的短暂统一淝水之战
D.唐朝三省六部制—君主专制加强 深远的战略意义和全球性影响力。
28.下面属于程朱理学集大成者朱熹的主张的有——————————————— ( ) ——陈凤英《习近平“一带一路”构想战略意义深远》
A.理是世界的本原 B.“存天理,灭人欲” (1)“丝绸之路”最早开通于哪个朝代?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丝绸之路”的主要作用。(6
C.心即理也 D. 格物致知 分)
29.下列绘画作品中,不属于描绘民间风情的有—————————————————( )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及兴盛的原因。(8分)
(3)根据材料三,说明在共建“一带一路“进程中,我们应如何弘扬丝绸之路精神?(6分)
高一历史 第 33 页 共 3 页辽西育明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文科)参考答案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70分)
一、单选题(共24小题,每小题2.5分,共60分)
题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C C B D B C B A
题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D D C A B C D B
题目 21 22 23 24
答案 A A B D
二、多选题 (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每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 求,全部选对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每选对一项得 1 分,多选和选错则得 0 分。)
25. B D 26. A C 27. A D 28. A B D 29.A B D
第 II 卷(共 20 分)
二、材料解析简答题(本题共 1道题,共20 分。)
30.(1)6分 朝代:西汉(2分)
历史作用:“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每点2分,共4分)
8分 特点:以东南沿海港口为起点;贸易范围较广;出口货物以手工业品为主,
进口以原料、贵重奢侈品为主。(每点2分,共6分)
兴盛原因:地理环境。(2分)
(3)6分 与沿线各国平等互利、包容互信;加强团结合作,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
促进各国经济繁荣和贸易发展,共筑“中国梦“与“世界梦”。
(每点2分,共6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