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05 17:23: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上册教材的第八单元主题为历史传说故事,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习作要求是“写一件事,能写出自己的感受”。《王戎不取道旁李》是学生学习的第四篇文言文,讲述了名士王戎幼年“不取道旁李”的故事,文章生动有趣,通过众孩童与王戎的行为对比,让我们认识了善于思考、冷静推断的王戎。课文重在引导学生结合注释讲故事。
教学目标:
1.借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扩词认识4个生字,通过自主观察、比较形近字等方法会写5个生字。
2.借助注音,运用自由读、大声朗读等方式充分读课文,做到读正确、读流利,读出韵味。
3.借助注释读懂文章内容,结合文章意思,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借助注释读懂文章内容,结合想象按照一定顺序用自己的话会讲这个故事。
教学过程:
一、单元导读
今天,我们一起开始第八单元的学习,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109页,我们一起来看单元导读。“时光如川浪淘沙,青史留名多俊杰。”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无数才能才智出众的人被载入史册,本单元我们将以“历史传说故事”为人文主题,一起结识几位名垂千史的人物,去感受他们卓越的才能、智慧与人格魅力。我们还要学习在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简要复述课文;写一件事,能写出自己的感受。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本单元具体的学习内容:
我们要学习三篇课文:《王戎不取道旁李》、《西门豹治邺》、《故事二则》,我们还要以“讲历史人物故事”为主题进行口语交际的练习,完成习作:我的心儿怦怦跳,还有语文园地的学习,下面就让我们开始本单元第一课的学习。
二、检查预习
课前我们都已经预习过了,同学们,这些字你会读吗?
戎、诸、竞、唯、尝
戎:短横竖撇表示铠甲,戈表示兵器,两部分合在一起指武器。
竞:对比形近字竟识记。
三、导入课题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司马光、守株待兔、精卫填海,这几篇课文都是文言文。它们短小精悍,言简意深。你还记得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吗?
借助注释,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借助插图,联系生活实际。
借助注释是我们理解文言文最重要的一种方法,此外,我们还可以综合运用其他方法帮助我们读懂文言文。今天咱们就运用这些方法再来学习一篇文言文《王戎不取道旁李》,一起来读课题。
四、解读题目
出示题目: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是人名(结合注释介绍王戎)
王戎不取道旁李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不取是不摘的意思,道旁是指路旁,王戎不取道旁李就是王戎不摘道路旁的李子。
同学们,这路边的李子随手可摘,王戎为何不取?翻开语文书到110页,我们一起来读课文。
五、初读课文,读出韵味
1.出示学习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看情况指导:折),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开始读吧。
2.读文言文既要读准字音也要读出韵味。你觉得哪句话不好读呢?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这句话比较长,要根据语意恰当停顿,该怎么读呢?
多子折枝:李树上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弯了(借助插图)
这里的“折枝”是指树枝被压弯了,是因为树上李子结的太多,把树枝压弯了。这句话讲的事物是道边的李树,李树的特点是多子折枝。应该在“李树”后稍作停顿,同学们试着来读一读这句话。
同学们看来文言文咱们需要根据意思来判断词语之间的停顿,这样通过停顿把每句话中的顿意思给读清楚。现在请同学们完整的练读一下整篇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好停顿(声断气连),声音响亮,来读一读吧。
在一百多年前,文言文是这样呈现的,来挑战一下吧。(竖版文)
老师还要告诉大家的是在古书中文言文还是没有标点的。这下你还会读吗?(去掉标点文)
六、再读课文,读懂意思
课文读完了,那文章是什么意思呢?出示学习提示。
学习提示:
借助注释,综合运用其他方法,尝试理解词句的意思。不理解的字词做上标记。
文中有一些词语不好理解,我们一起来看看。
(借助注释)
尝:曾经
唯:只有
信然:的确如此
竞走:争着跑过去。走的意思是跑。(结合注释及所学内容)
“走”的意思就是跑,这是古今释义的变化。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在哪篇文言文中也学习过“走”这个字呢?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守株待兔》,里边的“走”就是跑的意思。同学们,文言文中,有些字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中意思相近,而有些则与现代汉语意思差别较大。所以同学们一定要特别留意,比如这个“走”字,在古代汉语中的本意就是“跑”。
诸:众,许多(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
如:诸多、诸位、诸事如意、诸子百家
同学们,我们刚才理解了重点字的意思,文中还有一个字出现了三次,你留意到了吗?
对,就是“之”字,同学们知道这几个之字代表的都是什么意思吗?
诸儿竞走取之,这个之是指李子;
人问之的“之”指王戎不摘道旁李这件事情,人问之,换成现代汉语中常用的说法是“有人问王戎为什么不去摘李子”;
取之的之指李子。
文言文中如此多的内容都可以用一个“之”字代替,同学们,文言文就是这样,能简则简。再来看看在答曰和取之的前面省略了谁?
答曰前省略的是王戎,取之前省略的是诸小儿。看看我们的文言文又是这样,能省则省,这就是咱们老祖宗的智慧。
重点字词的意思咱们弄明白了,你能对照课文结合注释完整说一说这篇文章的意思吗?
出示ppt
课下,同学们把意思记到课本110页空白地方。
七、背诵课文
同学们刚才我们读好了停顿,理解了全文。再来读一读课文,这次试着背诵。
读了这么多遍,你会背了吗?来试一试吧!
1.借助意思尝试背诵。
2.去掉意思直接背诵。
3.检查背诵。
八、推荐《世说新语》
这篇文言文选自《世说新语·雅量》,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人名士的言行与趣事,是一部聪明人的故事集。同学们感兴趣可以读一读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