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 6.1 买文具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 6.1 买文具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12-05 18:46: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买文具
【教学内容】《买文具》是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47-49页的内容。
设计理念: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教材分析】本节课以购买文具为素材,在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让学生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初步理解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了整数四则运算的方法,会列分步式解答两步计算实际问题。本节课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混合运顺序和正确的书写格式。教材在安排这部分内容时,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素材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顺序:二是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混合运算顺序,不断提高理解水平。本节课的学习为后续小数,分数混合运算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从知识起点上看,学生之前已经认识并初步理解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了整数四则运算的方法,这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从能力上看,四年级学生正处于直观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具备了一定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情感上看,四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一定的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因此在教学时,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积极性,让学生多动脑、动口、动手,经历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建构新知识。
【教学目标】
1.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包括带中、小括号的),能正确计算。能熟练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理解并掌握回忆和巩固含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2.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引入中括号的必要性,体会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合理性,体验演绎推理、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
3.在计算中增强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及发散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熟练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熟练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资源与工具】多媒体课件、 练习本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马上要开学了,淘气和笑笑去文具店购买文具,他们会遇到怎样的数学问题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设计思想:通过创设买文具的情境,第一时间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二、互动新授,探索新知
活动一:创设情境,交流算法
1.课件出示教材第47页情境图。
让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获取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
2.出示问题:买3个计算器和1支钢笔需要多少元?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分步算式:22×3=66(元) 24÷4=6(元)66+6=72(元)。
综合算式:22×3+24÷4 22×3+24÷4
=66+6 =66+24÷4
=72(元) =66+6
=72(元)
引导学生结合题意,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每一步算式表达的含义。
②小组交流,探索规律
A.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不同点:列式的方式不同,分步列式和综合列式。
相同点:运算顺序相同,都是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B.思考:在既有加减又有乘除的算式里,按照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 (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3.课件出示教材第47页下面计算题:
35+65×40÷5
12×(153-83)÷8
(96-6)×(15+9)
小组交流:这样的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教师引导学生说说每一个算式的运算顺序。
师根据生答,概括小结:
在加减乘除混合计算的算式里,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在只有乘除或只有加减时,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在有小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设计思想:通过观察情境图,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通过先计算,再讨论交流、对比总结中体会四则混合运算的合理性,并通过三道练习题进一步巩固四则混合运算方法。
活动二:尝试探索,领会新知
1.出示课件:算式 9÷3×5-2=1成立吗?怎样使得该算式成立?
引导思考: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得数才是1?
(先算5-2 =3,再算3×3=9,最后算9÷9=1)
2.提问:怎样添加括号才能使得先算减法,再算乘法,最后算除法?(先添加小括号,为了和已经使用了的小括号区别开来,引入新的符号:中括号)。
师引导:中括号是一种改变运算顺序的符号,也叫方括号,用“[ ]”来表示。
3.含有中括号的算式,在计算时应该按什么样的顺序进行计算?
师引导小结:在含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计算中括号里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设计思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知加入中括号的必要性,并通过计算巩固和理解含有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1.想一想,填一填。
(1)在计算(200-36×47)÷44时,先算( ),再算( ),最后算( )。
(2)650-320÷80,如果要先算减法,那么必须使用括号,算式( )。
2。 2021年7月,河南发生特大暴雨洪灾,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各地区积极捐赠物资,一车车物资开始运往河南,用于保障受困地区人员的正常生活需求。某企业积极响应爱心捐助活动,向受灾地区运送大米,共安排13辆运输车(8辆大车,5辆小车),每辆大车装120袋大米 ,每辆小车80袋大米,装沿途分发给河南各受灾地区。
一共有多少袋大米?
运输车到达郑州市后,分给郑州800袋,剩下的大米又运到河南新乡,平均分给4个重灾区,每个灾区分多少袋?
四、归纳总结,完善认知
师: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你认为你这节课表现怎么样?
五、作业布置,巩固延伸
探究思考:请你在下面的算式里,适当添上括号使等式成立。
(1)4×6+24÷6-5=15
(2)4×6+24÷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