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十三章 《旋转》单元测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19 20 21 22 23 24
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四个图案是小明家在瓷砖厂选购的四种地砖图案,其中既可用旋转来分析整个图案的形成过程,又可用平移来分析整个图案的形成过程的是( )
2.如图,将Rt△ABC绕直角顶点C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C,连接AA′,若∠1=25°,则∠BAA′的度数是( )
A.55° B.60° C.65° D.70°
3.如图,在4×4正方形网格中,已将图中的四个小正方形涂上阴影,若再从图中选一个涂上阴影,使得整个阴影部分组成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那么不符合条件的小正方形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下列运动属于旋转的是( )
A.火箭升空的运动
B.足球在草地上滚动
C.大风车运动的过程
D.传输带运输的东西的运动
5.下列四个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 )个.
A.0 B.1 C.2 D.3
6.6.同学们曾玩过万花筒,它是由三块等宽等长的玻璃围成的,图是看到的万花筒的一个图案,图中所有的小三角形均是全等的等边三角形,其中的菱形可以看成是把菱形以点为中心( ).
A.顺时针旋转得到 B.顺时针旋转得到
C.逆时针旋转得到 D.逆时针旋转得到
7.如图,将线段A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A′B′,那么A(﹣2,5)的对应点A′的坐标是( )
A.(2,5) B.(5,2) C.(2,﹣5) D.(5,﹣2)
8.如图,将△ABC绕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至△DEC,使点D落在BC的延长线上.已知∠A=33°,∠B=30°,则∠ACE的大小是( )
A.63° B.58° C.54° D.52°
9.如图,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FGHE关于一个点成中心对称,则这个点是( )
A.O1 B.O2 C.O3 D.O4
10.在平面内由极点、极轴和极径组成的坐标系叫做极坐标系.如图,在平面上取定一点O称为极点;从点O出发引一条射线Ox称为极轴;线段OP的长度称为极径.点P的极坐标就可以用线段OP的长度以及从Ox转动到OP的角度(规定逆时针方向转动角度为正)来确定,即P(3,60°)或P(3,﹣300°)或P(3,420°)等,则点P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的点Q的极坐标表示不正确的是( )
A.Q(3,240°) B.Q(3,﹣120°)
C.Q(3,600°) D.Q(3,﹣500°)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
11.时钟上的时针不停地旋转,从上午8时到上午11时,时针旋转的旋转角是 .
12.点(﹣2,5)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13.画轴对称图形,应该先确定 ,再找出对称点,最后将对称点依次连接起来.
14.如图所示,图形①经过 变化成图形②,图形②经过 变化成图形③,图形③经过 变化成图形④.
15. 把边长为3的正方形ABCD绕点A顺时针旋转45°得到正方形AB′C′D′,边BC与D′C′交于点O,则四边形ABOD′的周长是 .
16.如图,将绕点旋转得到,改点的坐标为,则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
17.如图,在△ABC中,∠C=90°,AC=4,BC=3,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使点C落在线段AB上的点E处,点B落在点D处,则B、D两点间的距离为 .
18. .如图,给正五边形的顶点依次编号为1,2,3,4,5.若从某一顶点开始,沿正五边形的边顺时针方向行走,顶点编号的数字是几,就走几个边长,则称这种走法为一次“移位”,如:小字在编号为3的顶点上时,那公他应走3个边长,即从为第一次“移位”,这时他到达编号为1的顶点;然后从1-2为第二次“移位”。若小宇从编号为2的顶点开始,第10次“移位”后,他所处顶点的编号是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46分,19题6分,20 ---24题8分)
19.直角坐标系第二象限内的点P(x2+2x,3)与另一点Q(x+2,y)关于原点对称,试求x+2y的值.
20.如图所示,点P的坐标为(4,3),把点P绕坐标原点O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点Q.
(1)写出点Q的坐标是 ;
(2)若把点Q向右平移m个单位长度,向下平移2m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点Q′恰好落在第三象限,求m的取值范围.
21.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DF绕着点A顺时旋转90°得到△ABE,若AF=4,AB=7.
(1)求DE的长度;
(2)指出BE与DF的关系如何?并说明由.
22.如图,已知:如图点,点在轴正半轴上,且,将线段绕点沿顺时针旋转,设点旋转后的对应点是点,求点的坐标.
23. 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个单位长度,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1,4),B(1,1),C(3,1).
(1)画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A1B1C1;
(2)画出△ABC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的△A2B2C2;
(3)在(2)的条件下,求点A所经过的路径长(结果保留π).
24. 已知:如图,△ABC和△ADE均为等边三角形,连接BE,CD,F,G,H分别为DE,BE,CD的中点.
(1)当△ADE绕点A旋转时,如图①,△FGH的形状为________,并说明理由.
(2)在△ADE旋转的过程中,当B,D,E三点共线时,如图②,若AB=3,AD=2,求线段FH的长.
(3)在△ADE旋转的过程中,若AB=a,AD=b(a>b>0),则△FGH的周长是否存在最大值和最小值?若存在,直接写出最大值和最小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A C B D B C A D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
11.解:∵时针从上午的8时到11时共旋转了3个格,每相邻两个格之间的夹角是30°,
∴时针旋转的旋转角=30°×3=90°.
故答案为:90°.
12.解:根据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点,
∴点(﹣2,5)关于原点过对称的点的坐标是(2,﹣5).
故答案为:(2,﹣5).
13.解:画轴对称图形,应该先确定对称轴,再找出对称点,最后将对称点依次连接起来.
故答案为:对称轴.
14.解:根据平移、轴对称、旋转的概念,知:
图形①经过轴对称(翻折)变化成图形②;
图形②经过平移变化成图形③;
图形③经过旋转变化成图形④.
故答案为:轴对称(翻折);平移;旋转
15. 【解答】解:连接CD′,BC′,如图,
∵边长为3的正方形ABCD绕点A顺时针旋转45°得到正方形AB′C′D′,
∴∠D′AB=45°,∠BAB′=45°,
∴点A、D′、C共线,点A、B、C′共线,
∴△CD′O和△C′OB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CD′=C′B,OD′=OB,
而AC=AC′=3,
∴四边形ABOD′的周长=AC+AC′=6.
故答案为6.
16.【答案】
17.【解答】解:
在△ABC中,∠C=90°,AC=4,BC=3,
∴AB=5,
∵△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得到△AED,
∴∠DEA=∠C=90°,AE=AC=4,DE=BC=3,
∴BE=AB﹣AE=5﹣4=1,
连接BD,在Rt△BDE中,由勾股定理可得BD===,
即B、D两点间的距离为,
故答案为:.
18. 【答案】3
三.解答题(共46分,19题6分,20 ---24题8分)
19.解:根据题意,得(x2+2x)+(x+2)=0,y=-3.
∴x1=-1,x2=-2.
∵点P在第二象限,
∴x2+2x<0,
∴x=-1,
∴x+2y=-7
20.解:(1)点Q的坐标为(﹣3,4);故答案为(﹣3,4);
(2)把点Q(﹣3,4)向右平移m个单位长度,向下平移2m个单位长度后,
得到的点Q′的坐标为(﹣3+m,4﹣2m),
而Q′在第三象限,所以,解得2<m<3,
即m的范围为2<m<3.
21.(1)3;(2)BE=DF,BE⊥DF.
【详解】
解:(1)∵△ADF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后得到△ABE,
∴AE=AF=4,AD=AB=7,
∴DE=AD﹣AE=7﹣4=3;
(2)BE、DF的关系为:BE=DF,BE⊥DF.理由如下:
∵△ADF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后得到△ABE,
∴△ABE≌△ADF,
∴BE=DF,∠ABE=∠ADF,
∵∠ADF+∠F=180°﹣90°=90°,
∴∠ABE+∠F=90°,
∴BE⊥DF,
∴BE、DF的关系为:BE=DF,BE⊥DF.
22.点的坐标为.
【详解】
解:如图,作轴于,
∵,,
∴,
∵线段绕点沿逆时针旋转得,
∴,且,
∴
而,
∴,
在和中
,
∴,
∴,,
∴,
∴点的坐标为.
23. 【答案】
解:(1)如图.
(2)如图.
(3)如图,∵AO=A2O==,∠AOA2=90°,∴点A所经过的路径长=×2π=π.
24. 【答案】
解:(1)△FGH是等边三角形.理由如下:
如图①,连接BD,CE,延长BD交CE于点M,设BM交FH于点O.
∵△ABC和△ADE均为等边三角形,
∴AB=AC,AD=AE,∠BAC=∠DAE,
∴∠BAD=∠CAE,
∴△BAD≌△CAE,
∴BD=CE,∠ADB=∠AEC.
∵EG=GB,EF=FD,
∴FG=BD,FG∥BD.
∵DF=EF,DH=HC,
∴FH=CE,FH∥CE,
∴FG=FH.
∵∠ADB+∠ADM=180°,
∴∠AEC+∠ADM=180°,
∴∠DME+∠DAE=180°.
∵∠DAE=60°.
∴∠DME=120°,∴∠BMC=60°,
∴∠GFH=∠BOH=∠BMC=60°,
∴△FGH是等边三角形.
(2)如图②,连接AF,EC.
易知AF⊥DE,在Rt△AEF中,AE=2,EF=DF=1,
∴AF==.
在Rt△ABF中,BF==.
同(1)可得FH=CE,BD=CE,
∴CE=BD=BF-DF=-1,
∴FH=CE=.
(3)存在.
由(1)可知,△FGH是等边三角形,GF=BD,∴△FGH的周长=3GF=BD.
∵AB=a,AD=b,AB-AD≤BD≤AB+AD,
∴BD的最小值为a-b,最大值为a+b,
∴△FGH的周长的最大值为(a+b),最小值为(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