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三年中考总复习】专题三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彩三年中考总复习】专题三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04 16:28:25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精彩三年中考总复习】专题三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一、【精彩三年中考总复习】专题三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1.(2021·泰安)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赫耳墨斯和雕像者》选自《伊索寓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B.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话亦说的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C.当时我并不想到他们为什么年年要演戏?现在想,那或者是春赛,是社戏了。
D.“快来呀!”杰里冲着我大喊——他是我最好的朋友,“就因为你过去生病,所以就要当胆小鬼?这没道理。”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嫦娥五号”成功返回,意味着我国已经掌握了无人月球探测技术:“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标志着我国迈出了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北斗导航星座正向地球每一个角落源源不断地送去服务信号□为什么中国航天事业既能稳步前行又能跨越发展□毫无疑问,是因为党的正确领导和国家的大力支持,是因为科技的自主创新,是因为航天人永不言败□追求卓越的精神。
A.;!、 B.……!, C.;?, D.……?、
3.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鲁迅记忆里那蒙着皎洁月色的社戏□贺敬之心中那永远美味的米酒油馍,无一不是民俗风情画卷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良渚文化代表遗址分布最密集的地区在钱塘江流域东北部□东部。良渚古城遗址为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提供了实物依据和确凿的学术支撑。
西北的高梁地里,一群后生击打着容不得半点闭塞、羁绊的腰鼓,释放出生命磅礴的能量
A.逗号 顿号 句号 B.逗号 逗号 句号
C.分号 顿号 句号 D.分号 顿号 叹号
4.下列文段中画线的四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诵读诗文,如经历一次震撼人心的旅行。我们仿佛和常建漫步山林,欣赏山光水色,参悟空寂禅意①;和庄子骑上鹏鸟,击水而上,扶摇高空万里②……地回首,我们已悄然览尽山川异域。诵读诗文,还像欣赏一场精雕细琢的音乐会。它们或高亢或恬静③、或奔放或温婉,但无论如何,都倾注了诗人浓浓的情感。慢慢地,你会明白诵读诗文的意义是谈吐、是涵养,是“腹有诗书气自华”④。
A.① B.② C.③ D.④.
5.下列文段中画线的四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2020年12月17日晚间,中国单独申报的“太极拳”①、中国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②——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两个项目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太极拳是基于阴阳循环、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养生观念,以中正圆活为运动特征的传统体育实践③。该遗产项目注重意念修炼与呼吸调整,通过习练达到修身养性、健体的目的。该遗产项目形成于17世纪中叶中国中部的河南省,现已广泛普及至全国其他地区。受道家④,儒家思想和中医理论的影响,太极拳已发展出多个流派。
A.① B.② C.③ D.④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序号处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古代的箸,长短并无定制,20厘米左右。形体有方有圆,其径一般在0.4厘米左右,最粗不会超过0.6厘米,比今日用筷要细①古人之箸用来夹羹汤中的菜。《礼记·曲礼》说:“羹之有菜者用挟(即“箸”),其.无菜者不用挟②夹羹内的菜,重量不多也不重,不同今日要夹大块食物,或者用劲撕裂食物。箸之细径不碍使用。
制箸材料,通常采纳竹③木。此外尚有铜、玉、骨、银等。最广泛使用的是竹制和木制。筷子作为我国文化特征之一,源远流长。各地也都有名筷生产,如北京的雕琢玉筷,成都的刻花竹筷,杭州的天竹圆头筷,广州的乌木筷和象牙筷④真是很美。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小说中有些情节,引人发笑又耐人寻味。如猪八戒囫囵吞下人参果后又借口没尝出味道,要悟空再去摘取的情节,传神地刻画了猪八戒贪婪的特点;《格列佛游记》中“小人国”的人们用鞋跟高低划分阵营的情节,想象奇特,有讽刺意味,《儒林外史》中的人物周进在贡院一头撞向号板,满地打滚痛哭的情节,夸张地描写了王人醉心功名的丑态。
画波浪线的句子中一共有两处标点使用错误,请加以修改。
8.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甲]有诗云:“骏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先人们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大地上,曾经诗意地生活着:那三月三的雅集,诗酒酬唱才情朗朗;五月五的龙舟,先贤之风山高水长;九月九的登高,青云之志不受羁绊……
然而,多少令人叹为观止的美景,在今天的视野中却销声匿迹了。曾经层峦叠翠的青山却是雀兽绝迹,当年壮阔磅礴的黄河也已干涸龟裂。面对熙攘的人群,林立的高楼,我们不禁为古典诗意的缺席而怅惘……
[乙]然而,我们还有很多闪光的东西不愿被时间.埋藏,先人的辉煌,是我们不可浪费的精神资源。
让我们走近古典,感受它的优美意蕴吧!
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各有一处标点使用错误,请加以修改。
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序号处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河木拱桥是如何建造的呢①《渑水燕谈录》中用“取大木数十相贯,架为飞桥②简单描述了虹桥的桥梁结构。而后来通过建筑学家和桥梁学家的分析研究发现,汴河虹桥的建造技艺非常科学,其结构精密而巧妙。从整体上看,虹桥的主拱由两个系统组成,它们通过横梁交叉搭置③相互承托,形成了拱形的整体结构,并通过拱上建筑的传递,承担桥面传下来的荷载。为了增强桥的整体稳定性,两个系统之间还设置了五处横梁,以此加强其横向连接,形成整体,共同承担桥面的负荷。简单地说④工匠们充分利用了木材的抗压、抗弯以及抗拉等性能,将木头有组织地编制在一起,形成拱形结构,并实现了较大跨度和承重能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解析】【分析】ABD.使用正确;
C.使用有误,前一个分句是陈述句,并不表示疑问,所以应将问号改成句号。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正确的运用标点符号的好习惯,标点符号包括点号和标号两大类。常见的点号有七种:句号、问号、叹号、顿号、逗号、分号和冒号,常见的标号有九种: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
2.【答案】D
【知识点】顿号;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问号;省略号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第一处:嫦娥五号成功返回、“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北斗导航等都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的代表,不再一一列举,用“省略号”。
第二处:“为什么中国航天事业既能稳步前行又能跨越发展”是一个设问句,用“问号”。
第三处:“永不言败”和“追求卓越”是句中的并列词语。用“顿号”。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道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平时多积累文学常识(标点符号)并学会运用。常考的标点符号有:引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等,它们的作用一定要牢记。
3.【答案】A
【知识点】句号;顿号;逗号;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解析】【分析】①“鲁迅记忆里那蒙着皎洁月色的社戏”“贺敬之心中那永远美味的米酒油馍”两句话属较长的并列短语,故而该两句话之间应用“逗号”较为合适。
②“东北部”“东部”是并列词语,故而该两个词语之间应用“顿号”较为合适。
③“释放出生命磅礴的能量”是陈述句,在陈述句的末尾应用“句号”较为合适。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道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平时多积累文学常识(标点符号)并学会运用。常考的标点符号有:引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等,它们的作用一定要牢记。
4.【答案】C
【知识点】句号;顿号;分号;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省略号
【解析】【分析】
第①处:“和常建漫步山林,欣赏山光水色,参悟空寂禅意”“和庄子骑上鹏鸟,击水而上,扶摇高空万里”是多重复句,并且属并列关系,分隔多重复句第一层次的分句应使用“分号”。
第②处:“我们仿佛和常建漫步山林,欣赏山光水色,参悟空寂禅意;和庄子骑上鹏鸟,击水而上,扶摇高空万里”是列举,用省略号省略。
第③处:“它们或高亢或恬静”“或奔放或温婉”,复句内的分句之间应用“逗号”较为合适,而不是“顿号”。
第④处:陈述句末尾的停顿,用“句号”。
①②④处标点使用均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道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平时多积累文学常识(标点符号)并学会运用。常考的标点符号有:引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等,它们的作用一定要牢记。
5.【答案】D
【知识点】句号;顿号;逗号;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破折号
【解析】【分析】第①处:“中国单独申报的‘太极拳’”“中国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是“两个项目”,是并列词语,分隔并列词语用“顿号”。
第②处:“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是“送王船”的解释说明,标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用“破折号”。
第③处:陈述句末尾的停顿,用“句号”。
第④处:“受道家”“儒家”是并列词语,分隔句中并列词语应用“顿号”较为合适,而不是“逗号”。
①②③处标点使用均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道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平时多积累文学常识(标点符号)并学会运用。常考的标点符号有:引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等,它们的作用一定要牢记。
6.【答案】D
【知识点】句号;顿号;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引号;破折号;省略号
【解析】【分析】①处后文是对“比今日用筷要细”的解释说明,标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用“破折号”。
②“羹之有菜者用挟(即“箸”),其.无菜者不用挟”是陈述句,陈述句末尾用“句号”;该句选自《礼记·曲礼》,引用典籍中的话用“引号”。如果前引号前是冒号,引号里又是一句完整的话,就算独立引用,句号应放在引号内。
③“竹”“木”是并列词语,分隔并列词语用“顿号”。
④“北京的雕琢玉筷,成都的刻花竹筷,杭州的天竹圆头筷,广州的乌木筷和象牙筷”都是列举,列举的省略用“省略号”。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道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平时多积累文学常识(标点符号)并学会运用。常考的标点符号有:引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等,它们的作用一定要牢记。
7.【答案】①“有讽刺意味”后的“逗号”改为“分号”②把“一头撞向号板”后的“逗号”改为“顿号”。
【知识点】顿号;逗号;分号;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解析】【分析】①“《格列佛游记》中‘小人国’的人们用鞋跟高低划分阵营的情节,想象奇特,有讽刺意味”“《儒林外史》中的人物周进在贡院一头撞向号板,满地打滚痛哭的情节,夸张地描写了王人醉心功名的丑态”这两句话是多重复句,属并列关系,分隔多重复句第一层次的分句用“分号”,故应将“有讽刺意味”后的“逗号”改为“分号”。
②“一头撞向号板”“满地打滚痛哭”是有顺序关系的并列关系,两者之间用“顿号”较为合适。故应把“一头撞向号板”后的“逗号”改为“顿号”。
故答案为:①“有讽刺意味”后的“逗号”改为“分号”。
②把“一头撞向号板”后的“逗号”改为“顿号”。
【点评】本道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平时多积累文学常识(标点符号)并学会运用。常考的标点符号有:引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等,它们的作用一定要牢记。
8.【答案】①处“杏花春雨江南”后的“引号”放到“句号”外面;②处把“埋藏”后的“逗号”改为“冒号(破折号)”
【知识点】句号;逗号;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破折号
【解析】【分析】①如果前引号前是冒号,引号里又是一句完整的话,就算独立引用,句号应放在引号内。故而应将“杏花春雨江南”后的“引号”放到“句号”外面。
②“先人的辉煌,是我们不可浪费的精神资源”是“我们还有很多闪光的东西不愿被时间埋藏”的解释说明,标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应用“破折号”或“冒号”。
故答案为:①处“杏花春雨江南”后的“引号”放到“句号”外面;②处把“埋藏”后的“逗号”改为“冒号(破折号)”
【点评】本道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平时多积累文学常识(标点符号)并学会运用。常考的标点符号有:引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等,它们的作用一定要牢记。
9.【答案】D
【知识点】顿号;逗号;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问号;引号
【解析】【分析】①“《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河木拱桥是如何建造的呢”是疑问句,疑问句末尾的停顿,用问号。
②“取大木数十相贯,架为飞桥”是引用《渑水燕谈录》的原话,故“架为飞桥”后应使用“引号”。作者只引用《渑水燕谈录》里的一句话作为行文的内容,所以,在所引用的话的引号外面加上逗号,与其他话语组成一个完整的陈述内容。
③“交叉搭置”“相互承托”属并列短语,用“顿号”较为合适。
④独立语的前后都用“逗号”隔开。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道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平时多积累文学常识(标点符号)并学会运用。常考的标点符号有:引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等,它们的作用一定要牢记。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精彩三年中考总复习】专题三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一、【精彩三年中考总复习】专题三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1.(2021·泰安)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赫耳墨斯和雕像者》选自《伊索寓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B.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话亦说的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C.当时我并不想到他们为什么年年要演戏?现在想,那或者是春赛,是社戏了。
D.“快来呀!”杰里冲着我大喊——他是我最好的朋友,“就因为你过去生病,所以就要当胆小鬼?这没道理。”
【答案】C
【知识点】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解析】【分析】ABD.使用正确;
C.使用有误,前一个分句是陈述句,并不表示疑问,所以应将问号改成句号。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正确的运用标点符号的好习惯,标点符号包括点号和标号两大类。常见的点号有七种:句号、问号、叹号、顿号、逗号、分号和冒号,常见的标号有九种: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嫦娥五号”成功返回,意味着我国已经掌握了无人月球探测技术:“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标志着我国迈出了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北斗导航星座正向地球每一个角落源源不断地送去服务信号□为什么中国航天事业既能稳步前行又能跨越发展□毫无疑问,是因为党的正确领导和国家的大力支持,是因为科技的自主创新,是因为航天人永不言败□追求卓越的精神。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顿号;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问号;省略号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第一处:嫦娥五号成功返回、“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北斗导航等都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的代表,不再一一列举,用“省略号”。
第二处:“为什么中国航天事业既能稳步前行又能跨越发展”是一个设问句,用“问号”。
第三处:“永不言败”和“追求卓越”是句中的并列词语。用“顿号”。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道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平时多积累文学常识(标点符号)并学会运用。常考的标点符号有:引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等,它们的作用一定要牢记。
3.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鲁迅记忆里那蒙着皎洁月色的社戏□贺敬之心中那永远美味的米酒油馍,无一不是民俗风情画卷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良渚文化代表遗址分布最密集的地区在钱塘江流域东北部□东部。良渚古城遗址为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提供了实物依据和确凿的学术支撑。
西北的高梁地里,一群后生击打着容不得半点闭塞、羁绊的腰鼓,释放出生命磅礴的能量
A.逗号 顿号 句号 B.逗号 逗号 句号
C.分号 顿号 句号 D.分号 顿号 叹号
【答案】A
【知识点】句号;顿号;逗号;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解析】【分析】①“鲁迅记忆里那蒙着皎洁月色的社戏”“贺敬之心中那永远美味的米酒油馍”两句话属较长的并列短语,故而该两句话之间应用“逗号”较为合适。
②“东北部”“东部”是并列词语,故而该两个词语之间应用“顿号”较为合适。
③“释放出生命磅礴的能量”是陈述句,在陈述句的末尾应用“句号”较为合适。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道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平时多积累文学常识(标点符号)并学会运用。常考的标点符号有:引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等,它们的作用一定要牢记。
4.下列文段中画线的四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诵读诗文,如经历一次震撼人心的旅行。我们仿佛和常建漫步山林,欣赏山光水色,参悟空寂禅意①;和庄子骑上鹏鸟,击水而上,扶摇高空万里②……地回首,我们已悄然览尽山川异域。诵读诗文,还像欣赏一场精雕细琢的音乐会。它们或高亢或恬静③、或奔放或温婉,但无论如何,都倾注了诗人浓浓的情感。慢慢地,你会明白诵读诗文的意义是谈吐、是涵养,是“腹有诗书气自华”④。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C
【知识点】句号;顿号;分号;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省略号
【解析】【分析】
第①处:“和常建漫步山林,欣赏山光水色,参悟空寂禅意”“和庄子骑上鹏鸟,击水而上,扶摇高空万里”是多重复句,并且属并列关系,分隔多重复句第一层次的分句应使用“分号”。
第②处:“我们仿佛和常建漫步山林,欣赏山光水色,参悟空寂禅意;和庄子骑上鹏鸟,击水而上,扶摇高空万里”是列举,用省略号省略。
第③处:“它们或高亢或恬静”“或奔放或温婉”,复句内的分句之间应用“逗号”较为合适,而不是“顿号”。
第④处:陈述句末尾的停顿,用“句号”。
①②④处标点使用均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道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平时多积累文学常识(标点符号)并学会运用。常考的标点符号有:引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等,它们的作用一定要牢记。
5.下列文段中画线的四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2020年12月17日晚间,中国单独申报的“太极拳”①、中国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②——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两个项目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太极拳是基于阴阳循环、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养生观念,以中正圆活为运动特征的传统体育实践③。该遗产项目注重意念修炼与呼吸调整,通过习练达到修身养性、健体的目的。该遗产项目形成于17世纪中叶中国中部的河南省,现已广泛普及至全国其他地区。受道家④,儒家思想和中医理论的影响,太极拳已发展出多个流派。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D
【知识点】句号;顿号;逗号;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破折号
【解析】【分析】第①处:“中国单独申报的‘太极拳’”“中国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是“两个项目”,是并列词语,分隔并列词语用“顿号”。
第②处:“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是“送王船”的解释说明,标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用“破折号”。
第③处:陈述句末尾的停顿,用“句号”。
第④处:“受道家”“儒家”是并列词语,分隔句中并列词语应用“顿号”较为合适,而不是“逗号”。
①②③处标点使用均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道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平时多积累文学常识(标点符号)并学会运用。常考的标点符号有:引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等,它们的作用一定要牢记。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序号处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古代的箸,长短并无定制,20厘米左右。形体有方有圆,其径一般在0.4厘米左右,最粗不会超过0.6厘米,比今日用筷要细①古人之箸用来夹羹汤中的菜。《礼记·曲礼》说:“羹之有菜者用挟(即“箸”),其.无菜者不用挟②夹羹内的菜,重量不多也不重,不同今日要夹大块食物,或者用劲撕裂食物。箸之细径不碍使用。
制箸材料,通常采纳竹③木。此外尚有铜、玉、骨、银等。最广泛使用的是竹制和木制。筷子作为我国文化特征之一,源远流长。各地也都有名筷生产,如北京的雕琢玉筷,成都的刻花竹筷,杭州的天竹圆头筷,广州的乌木筷和象牙筷④真是很美。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知识点】句号;顿号;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引号;破折号;省略号
【解析】【分析】①处后文是对“比今日用筷要细”的解释说明,标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用“破折号”。
②“羹之有菜者用挟(即“箸”),其.无菜者不用挟”是陈述句,陈述句末尾用“句号”;该句选自《礼记·曲礼》,引用典籍中的话用“引号”。如果前引号前是冒号,引号里又是一句完整的话,就算独立引用,句号应放在引号内。
③“竹”“木”是并列词语,分隔并列词语用“顿号”。
④“北京的雕琢玉筷,成都的刻花竹筷,杭州的天竹圆头筷,广州的乌木筷和象牙筷”都是列举,列举的省略用“省略号”。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道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平时多积累文学常识(标点符号)并学会运用。常考的标点符号有:引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等,它们的作用一定要牢记。
7.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小说中有些情节,引人发笑又耐人寻味。如猪八戒囫囵吞下人参果后又借口没尝出味道,要悟空再去摘取的情节,传神地刻画了猪八戒贪婪的特点;《格列佛游记》中“小人国”的人们用鞋跟高低划分阵营的情节,想象奇特,有讽刺意味,《儒林外史》中的人物周进在贡院一头撞向号板,满地打滚痛哭的情节,夸张地描写了王人醉心功名的丑态。
画波浪线的句子中一共有两处标点使用错误,请加以修改。
【答案】①“有讽刺意味”后的“逗号”改为“分号”②把“一头撞向号板”后的“逗号”改为“顿号”。
【知识点】顿号;逗号;分号;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解析】【分析】①“《格列佛游记》中‘小人国’的人们用鞋跟高低划分阵营的情节,想象奇特,有讽刺意味”“《儒林外史》中的人物周进在贡院一头撞向号板,满地打滚痛哭的情节,夸张地描写了王人醉心功名的丑态”这两句话是多重复句,属并列关系,分隔多重复句第一层次的分句用“分号”,故应将“有讽刺意味”后的“逗号”改为“分号”。
②“一头撞向号板”“满地打滚痛哭”是有顺序关系的并列关系,两者之间用“顿号”较为合适。故应把“一头撞向号板”后的“逗号”改为“顿号”。
故答案为:①“有讽刺意味”后的“逗号”改为“分号”。
②把“一头撞向号板”后的“逗号”改为“顿号”。
【点评】本道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平时多积累文学常识(标点符号)并学会运用。常考的标点符号有:引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等,它们的作用一定要牢记。
8.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甲]有诗云:“骏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先人们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大地上,曾经诗意地生活着:那三月三的雅集,诗酒酬唱才情朗朗;五月五的龙舟,先贤之风山高水长;九月九的登高,青云之志不受羁绊……
然而,多少令人叹为观止的美景,在今天的视野中却销声匿迹了。曾经层峦叠翠的青山却是雀兽绝迹,当年壮阔磅礴的黄河也已干涸龟裂。面对熙攘的人群,林立的高楼,我们不禁为古典诗意的缺席而怅惘……
[乙]然而,我们还有很多闪光的东西不愿被时间.埋藏,先人的辉煌,是我们不可浪费的精神资源。
让我们走近古典,感受它的优美意蕴吧!
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各有一处标点使用错误,请加以修改。
【答案】①处“杏花春雨江南”后的“引号”放到“句号”外面;②处把“埋藏”后的“逗号”改为“冒号(破折号)”
【知识点】句号;逗号;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破折号
【解析】【分析】①如果前引号前是冒号,引号里又是一句完整的话,就算独立引用,句号应放在引号内。故而应将“杏花春雨江南”后的“引号”放到“句号”外面。
②“先人的辉煌,是我们不可浪费的精神资源”是“我们还有很多闪光的东西不愿被时间埋藏”的解释说明,标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应用“破折号”或“冒号”。
故答案为:①处“杏花春雨江南”后的“引号”放到“句号”外面;②处把“埋藏”后的“逗号”改为“冒号(破折号)”
【点评】本道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平时多积累文学常识(标点符号)并学会运用。常考的标点符号有:引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等,它们的作用一定要牢记。
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序号处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河木拱桥是如何建造的呢①《渑水燕谈录》中用“取大木数十相贯,架为飞桥②简单描述了虹桥的桥梁结构。而后来通过建筑学家和桥梁学家的分析研究发现,汴河虹桥的建造技艺非常科学,其结构精密而巧妙。从整体上看,虹桥的主拱由两个系统组成,它们通过横梁交叉搭置③相互承托,形成了拱形的整体结构,并通过拱上建筑的传递,承担桥面传下来的荷载。为了增强桥的整体稳定性,两个系统之间还设置了五处横梁,以此加强其横向连接,形成整体,共同承担桥面的负荷。简单地说④工匠们充分利用了木材的抗压、抗弯以及抗拉等性能,将木头有组织地编制在一起,形成拱形结构,并实现了较大跨度和承重能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知识点】顿号;逗号;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问号;引号
【解析】【分析】①“《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河木拱桥是如何建造的呢”是疑问句,疑问句末尾的停顿,用问号。
②“取大木数十相贯,架为飞桥”是引用《渑水燕谈录》的原话,故“架为飞桥”后应使用“引号”。作者只引用《渑水燕谈录》里的一句话作为行文的内容,所以,在所引用的话的引号外面加上逗号,与其他话语组成一个完整的陈述内容。
③“交叉搭置”“相互承托”属并列短语,用“顿号”较为合适。
④独立语的前后都用“逗号”隔开。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道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平时多积累文学常识(标点符号)并学会运用。常考的标点符号有:引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等,它们的作用一定要牢记。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