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前古诗文专项复习(必修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9.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前古诗文专项复习(必修上册)(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05 15:17:59

文档简介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专项训练(原卷版)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舞榭歌台(建在高台上的房子)
B.最难将息(养息,休息)
C.这次第(光景,状况)
D.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封闭山界禁止人们上山)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B.独自怎生得黑
C.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D.赢得仓皇北顾
3.下列对运用典故的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慨叹江山依旧,像当年“坐断东南战未休”的孙仲谋那样的人物却已无处寻觅了)
B.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赞扬当年孙仲谋北伐的英雄
气概)
C.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借宋文帝刘义隆不做充分准备,仓促北伐招致失败的事实,警告南宋王朝统治者,表明自己的抗金主张)
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自比廉颇,表明自己壮心不已和报国无门的悲愤)
4.在古诗词中,为了表达的需要,常将语序倒装,下列句子中语序没有倒装的一项是(  )
A.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B.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C.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D.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5.下列句子都是写景的,其中实写的是(  )
①渐黄昏,清角吹寒 ②杨柳岸,晓风残月 ③一片神鸦社鼓 ④樯橹灰飞烟灭 ⑤枫叶荻花秋瑟瑟 ⑥茅飞渡江洒江郊 ⑦青冥浩荡不见底 ⑧秋天漠漠向昏黑 ⑨暮霭沉沉楚天阔 ⑩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A.②④⑧⑩ B.①②③⑤
C.⑤⑥⑧⑩ D.③⑥⑦⑨
6.阅读下面文字,写结论性的句子。
辛弃疾以杰出的爱国词,在我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其传世词六百多首,抒发爱国情怀的作品占三分之二以上,数量之多,自有“词”这种诗体以来,一千四百年间,尚无人能望其项背。
爱国是辛词的一大主题,生态则是辛词的又一大主题。一册稼轩词,展卷读去,从卷首到卷末,满纸山川之美,草木之秀,让人目不暇接,间以风雨之声,鸟虫之鸣,让人心动神驰。还有词人与青山的深情对视,与苍松的幽默调侃,与鸥鹭的真诚结盟,更有对白鹭的生态建议,让人的心灵受到难得的洗礼和升华。辛弃疾的生态词,是我们尤其应该珍惜的人文精华。
7.“菊花”“梧桐”“雨”是李清照诗词中常用的意象,请将这三个词语扩展成一段话。要求:语句通顺,语意连贯,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60个字。
二、课内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8.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千古江山”四个字贯通古今, “千古”具有时代感,照应题目中“怀古”;“江山”具有现实感,照应题目中的“京口北固亭”。
B.“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写眼前景象并由这些景象联想到与京口有关的历史人物刘裕。
C.从“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开始,词人由伤今转入怀古,缅怀了历史上在京口做出了伟大业绩的人物。
D.作者以廉颇自比,一表明决心,二显示能力,三抒发感情,表达了自己想要为国效劳却不被重用的愤慨之情。
9.《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多处运用了对比,试举例分析这样写的目的及效果。
(二)阅读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完成小题。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0.词中“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写的物景有什么特点?和哪首唐诗的意境极相似?
11.这首词的写作特点是运用典故。有人说辛弃疾的词有“掉书袋”的毛病,你认为呢?
三、课外阅读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文后各题。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辛弃疾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注]南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由江西安抚使改任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公事,但随即便因台臣王蔺的弹劾,免掉了他的职务,迫使他不得不回到上饶灵山之隈建成不久的带湖新居过退隐的生活。
12.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两句,上句写景,下句言情,这两句领起全篇,确定了全篇的基调。
B.“儿童偷把长竿”的“偷”字写出了孩子们偷长竿的动作,没有写出孩子们的神态和心理。
C.“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反映了词人对词中嘴馋贪吃的小孩子们的爱护、欣赏的情感。
D.这首词通篇无奇字,无丽句,不用典,不雕琢,明白如家常语。
13.这首词表达了作者的哪些情感 请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注),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注)兜鍪:头盔。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在内容和情调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B.“何处望神州”中的“神州”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望中犹记”中的“望中”意义相同,都是指中原地区。
C.“曹刘”指曹操和刘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佛狸”指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佛狸”是他的小名。
D.下片中词人极力赞颂孙权的年少有为,突出他的功绩,流露出自己内心的愧疚之情。
15.“年少万兜鍪”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四、情境默写
(1)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        ”,但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        ”。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登高望远,想到孙权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时不禁发出感叹:“      ,       ,
        。”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        ,
        ”两句,将传说中英雄刘裕的故居遗迹呈现在读者面前。
(4)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
        ”两句,描写刘裕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场面,表达了词人的豪情壮志。
(5)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用廉颇的典故,表明自己虽然年老却壮志犹存,希望能够为国立功的句子是“       ,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知识梳理
一、作家、作品简介
(一)辛弃疾(1140-1207年),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曾任耿京军的掌书记,不久投归南宋。历任江阴签判,建康通判,江西提点刑狱,湖南、湖北转运使,湖南、江西安抚使等职。四十二岁遭谗落职,退居江西信州,长达二十年之久,其间一度起为福建提点刑狱、福建安抚使。六十四岁再起为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不久罢归。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并提出有关方略,均未被采纳。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爱国感情。有《稼轩长短句》以及今人辑本《辛稼轩诗文钞存》。
(二)铁板铜琶,美芹悲黍说辛弃疾
年轻的辛弃疾满怀报国之愿,不想皇帝昏庸懦弱,他一直没有得到施展抱负的舞台。报国无门,他慨叹“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只能“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壮志难酬,他的愤懑喷薄而出,“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他虽怀才不遇,却从来没有停止过追求思想的脚步,始终执着地跋涉在抗金复国的艰难道路上。
[运用角度] 爱国,追求理想,执着等。
二、写作背景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 ,时辛弃疾六十六岁。当时韩侂胄执政,正积极筹划北伐,闲置已久的辛弃疾于前一年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这年春初,又受命担任镇江知府,戍守江防要地京口。从表面看来,朝廷对他似乎很重视,然而实际上只不过是利用他那主战派元老的招牌作为号召而已。辛弃疾到任后, 一方面积极布置军事进攻的准备工作;但另一方面,他又清楚地意识到政治斗争的险恶,自身处境的孤危,深感很难有所作为。辛弃疾支持北伐抗金的决策,但是对独揽朝政的韩侂胄轻敌冒进的作法,又感到忧心忡忡,他认为应当做好充分准备,绝不能草率从事,否则难免重蹈覆辙,使北伐再次遭到失败。辛弃疾的意见没有引起南宋当权者的重视,他来到京口北固亭,登高眺望,怀古忆昔,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篇词中佳作。
三、重点字词
1.永遇乐:词牌名,又名“消息”此调有平、仄两体。此体为双调一百零四字,上下片各十一句四仄韵。
2.京口:古城名,即今江苏镇江。因临京岘山、长江口而得名。
3.北固亭:晋蔡谟筑楼北固山上,称北固亭,原址位于今江苏镇江,北临长江,又称北顾亭。
4.孙仲谋:孙权,字仲谋。孙权(182-252年),东吴大帝,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曾建都京口。吴郡富春县(今浙江富阳)人。长沙太守孙坚次子,幼年跟随兄长吴侯孙策平定江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孙策早逝。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
5.舞榭(xiè)歌台:演出歌舞的台榭,这里代指孙权故宫。榭,建在高台上的房子。
6.寻常巷陌:极窄狭的街道。寻常,古代指长度,八尺为寻,倍寻为常,形容窄狭。引伸为普通、平常。巷、陌,这里都指街道。
7.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
8.金戈:用金属制成的长枪。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都是当时精良的军事装备。这里指代精锐的部队。
9.元嘉草草:刘裕子宋文帝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反而让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抓住机会,以骑兵集团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遭到对手的重创。元嘉,刘义隆年号。草草,轻率。
10.封狼居胥:狼居胥山,在内蒙古自治区西北部。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霍去病远征匈奴,歼敌七万余,于是“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积土为坛于山上,祭天曰封,祭地曰禅,古时用这个方法庆祝胜利。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命王玄谟北伐,玄谟陈说北伐的策略,文帝说:“闻王玄谟陈说,使人有封狼居胥意”。词中用“元嘉北伐”失利事,以影射南宋“隆兴北伐”。
11.赢得仓皇北顾:即赢得仓皇与北顾。宋军北伐,为北魏军击败,北魏军趁机大举南侵,直抵扬州,吓得宋文帝亲自登上建康幕府山向北观望形势。赢得,剩得,落得。
12.四十三年:作者于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从北方抗金南归,至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任镇江知府登北固亭写这首词时,前后共四十三年。
13.烽火扬州路:指当年扬州地区,到处都是抗击金兵南侵的战火烽烟。路,宋朝时的行政区划,扬州属淮南东路。
14.可堪:表面意为可以忍受得了,实则犹“岂堪”、“那堪”,即怎能忍受得了。堪,忍受。
15.佛(bì)狸祠:拓跋焘小名佛狸。元嘉二十七年(450年),他曾反击刘宋,两个月的时间里,兵锋南下,五路远征军分道并进,从黄河北岸一路穿插到长江北岸。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
16.神鸦:指在庙里吃祭品的乌鸦。
17.社鼓:祭祀时的鼓声。整句话的意思是,到了南宋时期,当地老百姓只把佛狸祠当作供奉神祇的地方,而不知道它过去曾是异族皇帝的行宫。
18.廉颇:战国时赵国名将。《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廉颇被免职后,跑到魏国,赵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体情况,廉颇的仇人郭开贿赂使者,使者看到廉颇,廉颇为之米饭一斗,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使者回来报告赵王说:“廉颇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廉颇已老,遂不用。
四、整体感知
江山千古依旧,割据的英雄孙仲谋,却已无处寻觅。无论繁华的舞榭歌台,还是英雄的流风余韵,总被无情风雨吹打而去。那斜阳中望见的草树,那普通百姓的街巷,人们说寄奴曾经居住。遥想当年,他指挥着强劲精良的兵马,气吞骄虏一如猛虎。
元嘉帝多么轻率鲁莽,想建立不朽战功,却落得仓皇逃命,北望追兵泪下无数。还记得四十三年前,我战斗在硝烟弥漫的扬州路。真是不堪回首,拓跋焘的行宫下,神鸦叫声应和着喧闹的社鼓。有谁会来寻问,廉颇将军年纪已老,他的身体是否强健如故?
五、诗句赏析
词的上片怀念孙权、刘裕。孙权坐镇东南,击退强敌;刘裕金戈铁马,战功赫赫,收复失地,气吞万里。对历史人物的赞扬,也就是对主战派的期望和对南宋朝廷苟安求和者的讽刺和谴责。下片引用南朝刘义隆冒险北伐,招致大败的历史事实,忠告韩咤胄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草率从事,接着用四十三年来抗金形势的变化,表示词人收复中原的决心不变,结尾三句,借廉颇自比,表示出词人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和对宋室不能进用人才的慨叹。
全词豪壮悲凉,义重情深,放射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词中用典贴切自然,紧扣题旨,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明代杨慎在《词品》中说:“辛词当以京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为第一。”这种评价是中肯的。
六、问题探究
1.词的上片,作者运用了哪些典故?
回答:(1)孙权:幼承父兄之业,胸怀大志,建都京口,占据江东。赤壁之战大破曹操,遂使天下三足鼎立,后又数拒曹操于江北,使曹操生“生子当如孙仲谋”之叹!终为吴侯。(2)刘裕:在京口起兵北伐,建立刘宋,为了恢复中原,几次大举北伐。在两次统帅晋师北伐时,先后生擒燕王和秦王,收复洛阳,长安等地,成就了北伐之功业。
2.用典意图是什么?
回答:南宋统治者昏庸,不思收复北方失地。表达自己力主抗金和决心恢复中原的宏大抱负,同时借古代帝王来讽刺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
3.下片选用了哪些典故?用典意图是什么?
回答:(1)刘义隆:刘裕的儿子,草率北伐,惨遭打败。借古讽今,以史为鉴。警告韩侂胄切勿草率出兵,伐金必须做好准备,不能草率行事。(2)拓跋焘:击败宋文帝,刘义隆。至瓜布山建行宫,北宋百姓祭拜他。通过对比,唱出了稼轩四顾苍茫,百感交集,不堪回首当年的感慨心声。告诫南宋统治者应尽早收复失地,不要让老百姓安于异族统治,民族意识模糊,忘记自己是宋氏臣民。对南宋的不满,对国情的痛悲和担忧。(3)廉颇:虽老仍不忘国。用以明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志,抒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之愤。
4.《念奴·赤壁怀古》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是借咏怀历史抒发感情,讨论这两首词的异同。
回答:相同点:结构上均为“地点+怀古”;意境上均为雄浑壮阔;主旨上均为把古喻今;
不同点:(1)《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中,用“千古风流人物”、“三国周郎赤壁”和“一时多少豪杰”从景中逐层托出人物,为下阕的议论作好铺垫;《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上阕写景中就含有议论,下阕议论之中也有写景的地方。(2)议论涉及的问题不同,深度不同。苏轼词作纵横决荡,议论能上以形而上的层面,思索宇宙人生的终极意义;辛弃疾的词作扣紧现实,借咏史谈自己的战略见解,表现自己的爱国情怀。(3)苏词多铺叙显得开阔明朗,旷达乐观;辛词用事多,层层转折,显得隐晦。
七、写作特色
1.用典
这首词用了六个典故,分别是孙权始置京口,刘裕起兵北伐,霍去病出击匈奴,刘义隆北伐失败,拓跋焘建立行宫,赵王使者探望廉颇。作者通过这众多的历史人物故事,表达了对英雄功业的仰慕,对追求享受、草率从事的行为的批判,抒发了自己炽热的爱国热情和壮志难酬、报国无路的悲哀与愤慨。
2.对比
(1)英雄业绩与可悲现实对比。针对南宋的萎靡不振,赞孙权力抗曹操,建风流业绩,江山本应代有才人出,叹孙权之流不再有,抒发对南宋统治者的不满情绪。
(2)刘裕“气吞万里如虎”与刘义隆“赢得仓皇北顾”对比。提出历史的经验教训,指出今日应有的做法。刘裕生于平常人家,出身低微,但并不妨碍他建功立业,其子刘义隆草率北伐,结果一败涂地,表示自己抗金救国之志,告诫当今统治者不可贪功冒进。
(3)四十三年前的“烽火扬州路”与眼下的“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对比,抒发忧国伤时的感慨。金主完颜亮为叛变的部下所杀,正是南宋反攻复国的好机会,但赵构在此后三天去议和,弄到如今异族皇帝庙前还有人祭祀,安于异族的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室的子民。《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专项训练(解析版)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舞榭歌台(建在高台上的房子)
B.最难将息(养息,休息)
C.这次第(光景,状况)
D.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封闭山界禁止人们上山)
解析:D “封”指登山祭天,以纪功勋。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B.独自怎生得黑
C.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D.赢得仓皇北顾
解析:D 赢得:古义,落得;今义,博得,获得。
3.下列对运用典故的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慨叹江山依旧,像当年“坐断东南战未休”的孙仲谋那样的人物却已无处寻觅了)
B.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赞扬当年孙仲谋北伐的英雄
气概)
C.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借宋文帝刘义隆不做充分准备,仓促北伐招致失败的事实,警告南宋王朝统治者,表明自己的抗金主张)
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自比廉颇,表明自己壮心不已和报国无门的悲愤)
解析:B 应是“赞扬当年刘寄奴北伐的英雄气概”。
4.在古诗词中,为了表达的需要,常将语序倒装,下列句子中语序没有倒装的一项是(  )
A.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B.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C.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D.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解析:C A项,现代汉语语序应为“鹦鹉啄香稻余粒,凤凰栖碧梧老枝”,或者“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B项,现代汉语语序应为“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D项,现代汉语语序应为“无觅英雄孙仲谋处”。
5.下列句子都是写景的,其中实写的是(  )
①渐黄昏,清角吹寒 ②杨柳岸,晓风残月 ③一片神鸦社鼓 ④樯橹灰飞烟灭 ⑤枫叶荻花秋瑟瑟 ⑥茅飞渡江洒江郊 ⑦青冥浩荡不见底 ⑧秋天漠漠向昏黑 ⑨暮霭沉沉楚天阔 ⑩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A.②④⑧⑩ B.①②③⑤
C.⑤⑥⑧⑩ D.③⑥⑦⑨
解析:C 眼前景为实景,梦境、想象、猜测、不在眼前的、未来的、鬼神世界的景均为虚景。
6.阅读下面文字,写结论性的句子。
辛弃疾以杰出的爱国词,在我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其传世词六百多首,抒发爱国情怀的作品占三分之二以上,数量之多,自有“词”这种诗体以来,一千四百年间,尚无人能望其项背。
爱国是辛词的一大主题,生态则是辛词的又一大主题。一册稼轩词,展卷读去,从卷首到卷末,满纸山川之美,草木之秀,让人目不暇接,间以风雨之声,鸟虫之鸣,让人心动神驰。还有词人与青山的深情对视,与苍松的幽默调侃,与鸥鹭的真诚结盟,更有对白鹭的生态建议,让人的心灵受到难得的洗礼和升华。辛弃疾的生态词,是我们尤其应该珍惜的人文精华。
解析:这两个语段写了两个内容,第一个语段写辛弃疾对爱国词的贡献,第二个语段写辛弃疾对生态词的贡献。因此,我们就可以整体把握文意,写出结论性的句子。
答案:辛弃疾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词人,也是我国伟大的生态词人。
7.“菊花”“梧桐”“雨”是李清照诗词中常用的意象,请将这三个词语扩展成一段话。要求:语句通顺,语意连贯,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60个字。
解析:解答此题,要联系李清照的身世,灵活化用其作品中的词句,综合运用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韵味。
答案:一朵朵疼痛的菊花,一株株垂泪的梧桐。李清照,在乌江江畔,在那群雁往返的地方,一个比黄花更瘦的女子,在滴雨的时分里独自寂寞。红烛摇影,摇出一片晕黄;梧桐低泣,滴滴到天明;微风轻拂,飘落一地菊花。
二、课内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8.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千古江山”四个字贯通古今, “千古”具有时代感,照应题目中“怀古”;“江山”具有现实感,照应题目中的“京口北固亭”。
B.“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写眼前景象并由这些景象联想到与京口有关的历史人物刘裕。
C.从“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开始,词人由伤今转入怀古,缅怀了历史上在京口做出了伟大业绩的人物。
D.作者以廉颇自比,一表明决心,二显示能力,三抒发感情,表达了自己想要为国效劳却不被重用的愤慨之情。
9.《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多处运用了对比,试举例分析这样写的目的及效果。
【答案】8.C
9.用刘裕的“气吞万里如虎”与其子刘义隆的“赢得仓皇北顾”相比,指出今日应有的做法;用四十三年前的“烽火扬州路”与眼下的“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相比,这是抒发忧国忧民的感慨;用廉颇的遭谗尚有赵王派人聘问与自己的冷落处境相比,用以抒发报国无门的愤懑。
【解析】8.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C项,“词人由伤今转入怀古”错误。应该是词由怀古转入伤今,联系自己,联系当今的抗金形式,抒发感慨。故选C。
9.本题主要考查鉴赏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根据题目要求,找出运用对比之处,进行深入的分析对比后产生的表达效果以及作者运用对比手法的目的所在。以古代英雄业绩与可悲的现实相比,用以针砭南宋的萎靡不振;用刘裕的“气吞万里如虎”与其子刘义隆的“赢得仓皇北顾”相比,这是以历史上英主与庸才之比,用提出历史的经验教训,指出今日应有的做法;用四十三年前的“烽火扬州路”与眼下的“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相比,这是抒发忧国忧民的感慨,感叹由于统治者的长期“和戎”媚敌,把人们的民族感情都冲得淡淡的了;用廉颇的遭谗尚有赵王派人聘问与自己的冷落处境相比,用以抒发报国无门的愤懑。通过这些交互重叠的对比,使词义更加丰富曲折,感情更加委婉强烈,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二)阅读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完成小题。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0.词中“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写的物景有什么特点?和哪首唐诗的意境极相似?
11.这首词的写作特点是运用典故。有人说辛弃疾的词有“掉书袋”的毛病,你认为呢?
【答案】10.舞榭歌台,曾经歌舞升平的繁华喧闹的境地,现在是一派荒凉了。“斜阳草树”,刘裕曾经生活战斗的地方,现在也是如此萧条不堪了。和刘禹锡的《乌衣巷》中“乌衣巷口夕阳斜,朱雀桥边野草花”的意境极为相似。
11.这首词用典故多不能说是毛病。它所用的典故除了末了廉颇一事之外,都是有关镇江的史实,眼前风光,是“京口怀古”这个题目应有的内容,和一般辞章家用典故不同;况且他用这些典故,都和这首词的思想感情紧密联系。就艺术手法论,环绕作品的思想内容而使用许多典故,以加强作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也正是这首词的长处。
【解析】10.此题分析“景物特点”。分析两句诗描写景色的特点时,需要抓住“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寻常巷陌”等可以分析出现在是一片荒凉、萧条。寻找相近的意境,难度很大,需要考生有大量的诗词积累,还要寻求共同点“今非昔比”,和刘禹锡的《乌衣巷》意境相似。
11.本题考查艺术手法。由题干可知手法为用典,对于用典发表自己的看法,分析的时候要结合诗句内容、情感。答题时候要观点明确。它所用的典故除了末了廉颇一事之外,都是有关镇江的史实,眼前风光,是“京口怀古”这个题目应有的内容,和一般辞章家用典故不同;况且他用这些典故,都和这首词的思想感情紧密联系。就艺术手法论,环绕作品的思想内容而使用许多典故,以加强作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也正是这首词的长处。
三、课外阅读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文后各题。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辛弃疾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注]南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由江西安抚使改任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公事,但随即便因台臣王蔺的弹劾,免掉了他的职务,迫使他不得不回到上饶灵山之隈建成不久的带湖新居过退隐的生活。
12.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两句,上句写景,下句言情,这两句领起全篇,确定了全篇的基调。
B.“儿童偷把长竿”的“偷”字写出了孩子们偷长竿的动作,没有写出孩子们的神态和心理。
C.“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反映了词人对词中嘴馋贪吃的小孩子们的爱护、欣赏的情感。
D.这首词通篇无奇字,无丽句,不用典,不雕琢,明白如家常语。
解析:B “儿童偷把长竿”的“偷”字既写了词中偷长竿儿童的动作,也写出偷长竿儿童的神态和心理。
13.这首词表达了作者的哪些情感 请简要分析。
答案:①闲居带湖的满足,表现与世无争的知足思想;②同邻里的关系融洽,共同分享欢乐的愉悦之情;③闲适之情,丰收的喜悦之情;④对儿童扑枣的爱护之情。
解析:诗歌一、二句表现了对闲居生活的满足及与世无争的思想情感,三、四句点明邻里关系和睦以及闲居生活的愉悦,后四句表现了对儿童扑枣的爱护之情。全词表现了词人被贬之后对闲适的隐居生活感到满足等多种情感。
(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注),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注)兜鍪:头盔。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在内容和情调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B.“何处望神州”中的“神州”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望中犹记”中的“望中”意义相同,都是指中原地区。
C.“曹刘”指曹操和刘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佛狸”指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佛狸”是他的小名。
D.下片中词人极力赞颂孙权的年少有为,突出他的功绩,流露出自己内心的愧疚之情。
15.“年少万兜鍪”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案】14.D
15.(1)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用“兜鍪”代指士兵。(2)这样写化繁为简,生动形象,引人联想年少的孙权统帅着带着头盔的万千士兵,整装待发,英勇作战,更显其英姿飒爽,勇猛无敌,智勇双全。
【解析】14.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有: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等,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提要求选出“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D项,“流露出自己内心的愧疚之情”错,本首诗词抒发的是词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故选D。
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技巧的掌握能力。表达技巧主要包括表现手法、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以及修辞手法。本题的题干为“年少万兜鍪”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并回答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题步骤:首先准确指出用了何种修辞手法,然后结合诗句阐释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本题中,“兜鍪”是头盔的意思,用“兜鍪”代指士兵,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这样写化繁为简,生动形象,引人联想年少的孙权统帅着带着头盔的万千士兵,整装待发,英勇作战,更显其英姿飒爽,勇猛无敌,智勇双全。
四、情境默写
(1)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        ”,但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        ”。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登高望远,想到孙权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时不禁发出感叹:“      ,       ,
        。”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        ,
        ”两句,将传说中英雄刘裕的故居遗迹呈现在读者面前。
(4)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
        ”两句,描写刘裕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场面,表达了词人的豪情壮志。
(5)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用廉颇的典故,表明自己虽然年老却壮志犹存,希望能够为国立功的句子是“       ,
         ”
答案:(1)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2)千古江山 英雄无觅 孙仲谋处 (3)斜阳草树 寻常巷陌 (4)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5)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