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备选专题训练 课件(6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备选专题训练 课件(6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12-05 16:13:00

文档简介

(共12张PPT)
备选专题训练(四) 去绝对值符号的两种方法

方法一 直接运用条件化简绝对值

B
















方法二 运用数轴化简绝对值


A
















/
由绝对值的定义可知,一个非负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因此:
l al=
-b<0)
l a+b |
a+b(a+b≥0),
-(a+b)(a+b<0)
答案]当一3原式=2(x+3)+(2x-1)=4x+5
解:由图可知b-a>0,b+c<0,a-c<0
所以原式=b-a-(b+c)
=b-a-b-(共16张PPT)
备选专题训练(一) 新定义运算的三种类型
新定义运算通常给出关于两个数的一个式子,求值时只需把所给的两个数代入这个式子计算即可.代入时要“对号入座”,切不可“张冠李戴”;若所给的数是负数,则不可漏掉负号,且要用括号把这个负数括起来.对于其他类型的新定义运算,首先要理解定义的意义,然后“照葫芦画瓢”.
类型一 定义两个数的运算

C





8





2









类型二 定义多个数的运算

A


的值.

类型三 定义一个数的运算


[答案] 2021.5



[答案] 8
/
1.定义一种运算女,其规则为a女b=。+,根据这个规
则计算(-2)女的结果是(
A
B.
[解析]-1⑧2=22-(-1)×2=4+2=6,则(-1⑧
2) 3=6 3=32-6×3=9-18=-9
5定义一种新运算:xy=,如3*1=1
5
3
3
则(2*3)*2=
解析1根据题中的新定义,得(2*3)*2=2+
2+2×3
*2=4*
2=
+“2=2.故答案为2.
4
6.对于有理数a,b,定义新运算“※”:a必b=
(a2-b(a≥)例如:因为4>2,所以4※2=42-4×
a-b(a b).
2=8.则(-3)※(-2)
解:运算★不满足交换律,即a★b与b★a不一定相等
如2★3=23=8,而3☆2=32=9,所以2★3≠3★
2.
答案]
(-引*3=(-)=-,【-9
★3]★2
(-》*2=(-》)
64
729
8形如6引的式子叫做二阶行列式,它的运算法则用公式
表示为号引=ad-bc依此法则计算234
的结果为
B.-
11
c.5
9.若三角”表示运算a-b十c,“方框”
表示运
算xz一wy,求
X
a
b
C
X
W
y
Z



-2
3
3
-6
解:原式=(4-+)×[(-2)×(-6-3×3]=-2×
10.对于正数x,规定f(x)=x,如:f(4)=+4=5
兰则f(2022)+f(2021)+…+f(2)+f(1)+
f+…+f(o2)+f()
解析1原式
-[2o2)+7,】+V2o2)+fa
[f2)+f(+f(1)=1+1++1+:=2021.5
2021T
11.定义一种对正整数n的F运算:①当n为奇数时,结果
为3n+5;②当n为偶数时,结果
为(其中k是使为奇数的正整数),并目运算重复进行,
如图.例如,取n=26,则:(共11张PPT)
备选专题训练(五) 正方体的展开图
类型一 识别正方体的展开图
1.将一个无盖正方体形状盒子的表面沿某些棱剪开,展开后不能得到的平面图形是( @1@ )
A. B.
C. D.

[答案] C
2.如图,有一个正方体纸巾盒,它的展开图是( @4@ )
B
A. B.
C. D.
3.过正方体中有公共顶点的三条棱的中点切出一个平面,形成如图所示的立体图形,其展开图正确的为( @5@ )
B
A. B.
C. D.
类型二 根据展开图识别正方体的相对面和相邻面
4.中国讲究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图中的六个正方形内分别标有六畜:“猪”“牛”“羊”“马” “鸡”“狗”.将其围成一个正方体后,与“牛”相对的是( @6@ )
A. 羊 B. 马 C. 鸡 D. 狗
[解析] 正方体的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与“猪”相对的字是“羊”;与“马”相对的字是“狗”;与“牛”相对的字是“鸡”.故选C.
[答案] C
5.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如图所示,每个面上都标注了字母,若从正方体的(标字母的面朝外)右面看是面D,面C在后面,则正方体的上面是( @9@ )
A. 面E B. 面F C. 面A D. 面B
A
6.有三块积木,每一块的各面都涂有不同的颜色,三块的涂法完全相同,将它们按不同方式摆放(如图),则绿色一面的相对面的颜色是( @10@ )
A. 白 B. 红 C. 黄 D. 黑
C
[解析] 因为涂有绿色一面的邻面是白、黑、红、蓝,所以涂有绿色一面的对面的颜色是黄色.故选C.
7.如图是正方体的展开图,则原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数字之和的最小值是____.
6

8.一个正方体相对的两个面上的点数和都等于7,在如图所示的两个展开图的空白面上分别画出适当的点数.
解:如图所示.(共13张PPT)
备选专题训练(二) 用运算律简化计算的技巧
有些有理数的计算题,若按运算法则逐步计算,则十分烦琐,此时应仔细观察算式的结构特点,恰当运用运算律加以转化,则可化繁为简,获得巧解.
加法有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有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减法和除法虽然没有运算律,但减法可转化为加法,除法可转化为乘法.
技巧一 有加法,注意用交换律和结合律

D






[解析] 把中间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后,将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结合,另两个分数结合.
3.用简便方法计算:








技巧二 有乘法,注意用交换律和结合律

[解析] 先确定积的符号,再用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把乘积是整十的两个数结合在一起.



技巧三 有加法和乘法,注意用分配律

D
[解析] 这里第一步把带分数写成了两个数的差,第二步运用了分配律,第三步求差.故选D.






10.利用合适的方法计算:




/
1计算(+)+(传+君)+(后+)+(9+)+(6++(居+8)
的结果为(
A.5.5
B.5.65
C.6.05
D.5.85
[解析1将同分母分数分别结合,得原式=+(传+)+
(6+)+(G+9)+(+3)+(G+)+6
+=5.85.
2.利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计算
(-13.14)+2+13.14+(-29)=[(-13.14)+
管案1原式=:-后+甘--(-分+(--+
4.阅读下面的解答过程
计算:+3+4+
9×10
解:因为2=1-,
9x10
所以原武=(1-分+(传-)+(后-分)++(g-6)=
(-+)+(+)+…+(
解析阅读材料中的问题和待解决的问题有共同点,即每个分
母都是相邻两个正整数的积,因此通过类比,可把阅读材料中
的方法“移植到待解决的问题中
[点析]这类多个异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不是化为同分母分数
后再加减,而是“裂项抵消其中裂项的根据是=(任-
(b>a,且a,b是正整数)
解:原式=-,-
1X2
2×3
3×4
4X5
5×6
6X7
-(1-)--)-(后-》-(-)-(后-)-
-月=
7.9919×15=(100-)×15=1500-19=1499),这
个运算应用了(
A.加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D.分配律(共17张PPT)
备选专题训练(六) 本章数学思想方法
类型一 分类讨论思想

A


[答案] D







类型二 方程思想


[答案] A





类型三 整体思想



[答案] C



[答案] B
/
1.已知∠A0B=90°,OC是它的一条三等分线,则∠A0C
等于(
A.30°或60°B.45°或60°C.30°D.
45
2.在直线AB上任取一点0,过点0作射线0C,OD
使∠COD=90°,当∠AOC=30°时,∠B0D的度数是(
A.60°
B.120°
C.60°或90°
D.60°或120°
[解析l如图①所示,∠BOD=180°-∠AOC一∠COD=
180°-30°-90°=60°;如图②所示,∠A0D=90°-
∠A0C=90°-30°=60°,所以∠B0D=180°-∠A0D=
180°-60°=120°.故选D.
D
C
A
B
A
0
B
D
图①
图②
A
C
B A
B
C
图①

(2)如图②,当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AC=AB+
BC=8+3=11(cm).
所以AC=5cm或11cm.
4.如图,已知线段AB=28cm,点C,D在线段AB上,
且AC:CD:DB=2:5:7,M是AC的中点,在AB上另找一
点N,使点N满足条件DN=三DB,求MN的长
解:因为AB=28cm,AC:CD:DB=2:5:7
所以AC=4cm,CD=10cm,DB=14cm
因为M是AC的中点,所以MC=2cm
因为DN=DB,所以DW=4cm
如图,(1)当点N1在线段DB上时,MN1=MC+CD
DW1=2+10+4=16(cm)
(2)当点N2在线段CD上时,MN2=MC+CD-DN2=
2+10-4=8(cm)
综上,MN的长为16cm或8cm
5.若∠与∠B互为余角,∠x与∠y互为补角,∠B与∠Y的
和等于周角的;,则∠a,∠B和y的度数分别是(
A.75°,15°,105°
B.60°,30°,120°
C.50°,40°,130°
D.70°,20°,110°
[解析]∠β=90°-∠,∠Y=180°-∠.因为∠B与∠y
的和等于周角的,所以(90°-∠0)+(180°-∠)=2×
360°,解得∠=75°.由此可知∠阝=15°,∠y=
105°
故选A.(共30张PPT)
备选专题训练(三)
探索规律
探索规律的问题比较常见,其解法通常是从特殊情形着手,即观察前面几个具体的数或形,比较它们的异同,找出个性中蕴含的共性,从而猜想其中的规律.
数的变化规律主要有两种情况:(1)无限增大,此时可考虑依次增加某个常数或以平方或立方的形式增加;(2)无限循环变化,此时的关键是找出循环节.对于数的计算规律,若是等式,则既要比较前后两个等式,又要比较同一个等式的左右两边;若是“定义计算”或“程序计算”,则结果可能是循环出现;若是多个数参与运算,则应考虑“相互抵消”或“相互约分”.
类型一 探索有理数的变化规律

A



[答案] B



[答案] A



[答案] B

158

6.将一列数按如图所示的规律排列下去,那么问号处应填的数字为_____ .
28




8.把奇数列成下表:
↙ ↙ ↙ ↙ ↙ ↙
1 3 7 13 21 31
5 9 15 23 33
11 17 25 35
19 27 37
29 39
根据表中数的排列规律,则上起第8行,左起第6列的数是______.


[答案] 171
类型二 探索有理数的计算规律



[答案] C




[答案] 2






(1) 通过计算,比较下列各组中两个数的大小(填“>”“<”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