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他被毛泽东视为“真正的老师”;
他是共产国际代表来华接洽的第一人;
他还是五四时期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
李大钊
李大钊先生的人生履历 1889年 出生于河北乐亭县
1907年 以秀才身份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
1913年 东渡日本,就读于东京早稻田大学经济学系
1916年 回国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兼经济学教授
1918年 在《新青年》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1919年 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地介绍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
在《每周评论》撰文怒斥英、美、法、日等国为“强盗世界”
1920年 在北京大学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1921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李大钊负责党在北方的全面工作
1922年 三临洛阳,争取吴佩孚对工人运动的支持;积极与国民党进行联络
1923年 李大钊参与组织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遭到北洋军阀的残酷镇压
1924年 李大钊出席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参加大会宣言的起草
1925年 五卅运动爆发,李大钊在北京组织五万余人的示威,支持上海
1926年 领导“三一八运动”,反帝反军阀,由此遭到北洋军阀的仇视和通缉
1927年 奉系军阀张作霖不顾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对,杀害李大钊
从李大钊生平看·他经历过中国近代哪些大事件?
(请从我们的所学知识中去寻找……)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4单元
与
李大钊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第一章
播火者
“勇往奋进以赴之”
任务一:从李大钊事迹看·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具备了哪些条件?
材料 1918年,毛泽东来到红楼,在李大钊的影响下,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书籍,并且逐渐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1918年,在北大红楼里,李大钊团聚了一些志趣相投的北大师生,建立了第一个研究马克思学说的团体。1918年,在北大红楼里,李大钊和陈独秀等创办《每周评论》。李大钊在《每周评论》上发表文章 50多篇。《每周评论》成为五四运动时期最具有影响力的刊物之一。1919年5月4日,北大学生在红楼前的操场集合,从这里出发开起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反帝爱国运动的新篇章。
——摘编自张珊珍《党史第一课——中国共产党成立全纪录》
俄国十月革命:1917年俄国工人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联合贫农,暴力推翻了资产阶级政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
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
在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将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最终建立共产主义社会。
——马克思《共产党宣言》
1918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庶民的胜利》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第一次对马克思主义做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1918
1918
1919
“我在李大钊手下在国立北京大学当图书助理员的时候,就迅速朝着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发展。”
李大钊在中华大地上,第一次高高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
1920年3月
李大钊、邓中夏等人在北京成立
第一个“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1919年9月
周恩来等人在天津成立觉悟社
早期宣传马克思主义组织的建立
1920年5月
陈独秀、李达等人在上海组织
第一个公开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1920年9月毛泽东等人在
长沙成立长沙文化书社
——刘明逵《中国工人阶级历史状况》
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
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
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材料 1921 年元旦,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了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李大钊经常到该校视察和讲课。学校从提高工人的文化程度着手进而开展马克思主义的普
及宣传工作,启发工人觉悟。
共产党早期出版工人刊物
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材料 五四运动后,俄共远东民族事务处
主任布尔特曼在天津会见李大钊,他们就中国
革命问题相互交换了看法,对建立共产党是
解决中国革命问题取得共识。
1920 年 4 月,共产国际代表魏金斯基来华,在北京会见李大钊,讨论了建党问题,双方均认为这是中国革命的当务之急。之后李大钊介绍其到上海会见陈独秀,为正在筹划中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了国际联系。随后“南陈北李,相约建党”,成为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段佳话。
——李阎《论李大钊与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
1920.10,李大钊成立北京共产主义小组
1920.8,陈独秀成立上海共产主义小组
南陈北李
相约建党
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勇往奋进以赴之”——播火者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
思想基础
阶级基础
组织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外部条件
共产国际的帮助
第二章
开拓者
“瘅精瘁力以成之”
上海市兴业路76号
(1)时间:
(2)地点:
(3)出席人员:
1921年7月23日
上海—浙江嘉兴南湖游船
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复制品)
毛泽东、董必武
李达、马林等15人
毛泽东
董必武
李 达
马林
中共一大
红船的故事
确定党的名称
确定党的奋斗目标
确定党的中心工作
成立党的中央领导机构
中共一大
中国共产党
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陈独秀 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1920年初,31岁的李大钊对早期共产党的创建,对未来的奋斗目标已经规划好了蓝图。
一:是社会主义团体、平民的劳动家的政党;
二:有强固精密的组织;
三:注重团体训练、鼓动民众运动。
———李大钊《团体的训练与革新的事业》
任务二:从李大钊蓝图看·
中国共产党新在哪里?
马克思主义
新的指导思想
新的奋斗目标
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新的领导力量
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
任务二:从李大钊蓝图看·中国共产党新在哪里?
新的指导思想
新的奋斗目标
新的领导力量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第13课 五四运动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太平天国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农民阶级 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
中国共产党诞生在20世纪20年代初的中国,不是偶然的。……中国共产党的创建,适应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近代中国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选择的必然结果。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册
(1)时间:
(2)地点:
(3)主要内容:
(4)意义:
1922年7月
上海
中共二大
最终奋斗目标(最高纲领):
民主革命任务(最低纲领):
实现共产主义
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第三章
献身者
“断头流血以从之”
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设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李大钊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区分部主任。
1922年1月—1923年2月
唐山
长辛店
上海
郑州
香港
汉口
安源
30万
时间
口号
结果
意义
1923年2月
罢工遭到帝国主义和直系军吴佩孚的血腥镇压,此后,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
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二七惨案”
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
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李大钊纪念邮票”:背景是国民党一大的会场,共产党人李大钊与国民党孙中山一起走出会场。
材料 1922 年,中共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反帝反封建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基础和国民革命的目标。1922 年到 1924 年初,李大钊频繁地奔走于大江南北。四跨长江、三赴上海、二下广州,不仅参与了中国共产党国共合作政策的制定,而且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直接促成国共第一次合作。
任务三:从李大钊生平看·
早期共产党人具备什么样的精神?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播火者
开拓者
献身者
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
——李大钊《 〈新青年〉之青春》1916年
国家不可一日无青年,青年不可一日无觉醒。
——李大钊《〈晨钟〉之使命》1916年
青年呵!只要把你的心放在坦白清明的境界,尽管拿你的光明去照澈大千的黑暗……只要你的光明永不灭绝,世间的黑暗,终有灭绝的一天。
——李大钊《现代青年活动的方向》19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