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细解】部编版五四制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细解】部编版五四制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6.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0-18 14:02:11

文档简介

【细解】部编版五四制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一、知识梳理
1.概况:   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以此为借口,突袭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   。次日清晨,日军占领沈阳。
【答案】1931;沈阳城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
【解析】【分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突然袭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于次日清晨占领沈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故答案为:1931;沈阳城。
【点评】 本题考查九八事变的历史知识, 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2.日军占领东北三省。1932年,日本扶植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长春建立   。
【答案】伪满洲国
【知识点】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解析】【分析】 1932年3月,日本扶植清朝废帝溥仪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东三省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日本在东三省建立伪满洲国,任命清朝废帝溥仪出任伪满洲国的皇帝,统治东北。
故答案为:伪满洲国。
【点评】 本题考查九一八事变的扩大,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3.影响:中国人民的   开始。   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   的序幕。
【答案】局部抗战;九一八事变;反法西斯战争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
【解析】【分析】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第二天清晨,日军占领沈阳城。随后,日军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国人民进入局部抗战时期。 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故答案为:局部抗战;九一八事变;反法西斯战争。
【点评】 本题考查九一八事变的知识点。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沦为日本人之手,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4.中国人民的抗争:
(1)东北各族民众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爱国官兵组织   ,抵抗8寇的侵略。
(2)中国共产党派   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3)1936年初,东北各抗日部队开始改编为由共产党领导的   。
【答案】(1)抗日义勇军
(2)杨靖宇
(3)东北抗日联军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解析】【分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九一八事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东北各族民众与未撤走的东北军爱国官兵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3) 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初,东北各抗日部队开始改编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与日军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
故答案为:抗日义勇军;杨靖宇;东北抗日联军。
【点评】 本题考查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的抗争,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5.一二 九运动背景:
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动所谓“   ”,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国民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对日妥协。
【答案】华北自治运动
【知识点】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解析】【分析】 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而国民党政府对日采取不抵抗的妥协政策。面对华北危机,12月9日,在中共的领导下,北平学生举行游行示威,向国民党政府请愿,结果遭到镇压。
故答案为:华北自治运动。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一二九运动的相关史实。
6.一二 九运动:
⑴时间、地点:    年   月   日日,北平新华门。
⑵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⑶结果:遭到反动军警镇压。
⑷意义:这场爱国救亡运动,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   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   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答案】1935;12;9;华北;全国抗日救亡
【知识点】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解析】【分析】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可知, 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数千名学生冒着严寒聚集在新华门前,向国民党当局请愿。他们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并举行示威游行。反动军警用大刀、水龙、木棍镇压手无寸铁的青年学生。这就是著名的“一二九运动”。这场爱国救亡运动,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故答案为:1935;12;9;华北;全国抗日救亡
【点评】 本题考查一二九运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7.西安事变
背景:
⑴根本原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⑵背景:
①中国共产党   的感召;
②国民党将领张学良、杨虎城与红军停战,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
③蒋介石坚持内战政策。
【答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知识点】西安事变
【解析】【分析】 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东北。在中华民族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国民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国民政府东北军将领张学良和十七路军将领杨虎城,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停止向红军进攻,并多次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蒋介石不但不接受他们的建议,反而调动大批军队要围攻红军。
故答案为: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西安事变的相关史实。
8.西安事变经过:   年   月    日。   、    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 ,并通电全国,要求   一致抗日。
【答案】1936;12;12;张学良;杨虎城;停止内战
【知识点】西安事变
【解析】【分析】 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12月初,蒋介石带领军政要员到了西安,督促张学良、杨虎城出兵进攻陕北红军。为了逼蒋抗日,1936年12月12日,伟大的爱国者张学良、杨虎城联合行动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他们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
故答案为:1936;12;12;张学良;杨虎城;停止内战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西安事变的相关史实。
9.(西安事变)中共的态度:
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   ,派   到西安参加谈判,与各方面协商。
【答案】和平解决;周恩来
【知识点】西安事变
【解析】【分析】 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与各方面进行协商。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逼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故答案为:和平解决;周恩来
【点评】 本题考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0.西安事变
结果: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西安事变得到了和平解决。
意义: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   到   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答案】内战;联合抗日;初步形成
【知识点】西安事变
【解析】【分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经 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西安事变得到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的序幕,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故答案为:内战;联合抗日;初步形成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西安事变的相关史实。
11.线索构建
A:    B:   
【答案】一二 九运动;初步形成
【知识点】西安事变;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解析】【分析】 1935年,日本不断制造一系列分离华北的活动,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北京)大中学生数千人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这就是一二九运动;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经过中共和多方努力,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的序幕,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故答案为:A:一二 九运动;B:初步形成。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一二九运动和西安事变的相关史实。
二、考点突破
12.如图是某同学的读书摘要,其中有错的是(  )
A.时间 B.地点 C.制造者 D.影响
【答案】B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
【解析】【分析】 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件爆发,故 A 选项正确;
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发生在卢沟桥的是七七事变,故 B 选项错误;
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关东军有预谋地制造了柳条湖事件,九一八事件爆发,故 C 选项正确;
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九一八事件爆发,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故 D 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 解答本题需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九一八事变,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说法,选出正确答案。
13.“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和中国共产党‘逼蒋抗日’方针以及绥远抗战胜利的影响之下,张学良、杨虎城率领的东北军、西北军,12月12日在西安发动了对蒋介石的兵谏,并向全国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材料中事件的解决(  )
A.标志着中华民族十四年抗战开始
B.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揭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序幕
D.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实现
【答案】B
【知识点】西安事变
【解析】【分析】 材料反映的是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并向全国发表通电,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B 符合题意;
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中华民族十四年抗战开始,A 排除;
七七事变揭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序幕, C 排除;
七七事变后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实现, D 排除。
故答案为B 。
【点评】 本题考查了西安事变。经过中共和各方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张学良释放了蒋介石,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不论我们对这一事件的动机及政治背景做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一点,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真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摘编自[美]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
(1)材料中的“这场军事政变"的结果如何?为实现这一结果,中国共产党付出了哪些努力?
(2)在后人看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是非常明智的。请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其理由。
【答案】(1)得到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
(2)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知识点】西安事变
【解析】【分析】(1)材料二中的“这场军事政变”的结果是得到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
故答案为:(1) 得到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
(2) 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点评】 本题考查西安事变的过程和意义。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扣押的蒋介石,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三、素养培优
15.1931年秋,南开大学、南开中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均将《东北地理教本》作为通用教材。该教材虽以东北地理为题,但着重谈东北历史与当时社会状况的关系。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B.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C.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 D.日本加紧侵略中国东北
【答案】D
【知识点】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解析】【分析】A .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是在1919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选项错误;
B . 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是在1856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选项错误;
C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是在1927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选项错误;
D .根据题干时间“1931年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加紧对中国东北的侵略,是《东北地理教本》着重谈东北历史与社会状况的主要原因,故D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16.(2020·盐城)如图漫画寓意“抗战时日本对中国的蚕食”。日本“蚕食”引发中国局部抗战的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淞沪会战 D.南京沦陷
【答案】A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
【解析】【分析】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第二天清晨,日军占领沈阳城。随后,日军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国人民进入局部抗战时期,A符合题意;
七七事变是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B排除;
淞沪会战、南京沦陷发生在全面抗战开始之后,CD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九一八事变的有关知识。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战。
17.(2018·绵阳)1931年9月18日,日本突然袭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随即占领沈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从材料中可以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
A.日本首次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B.中国抗日战争从九一八事变开始
C.国民党正面战场开始了全面抗战
D.中国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答案】B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在1931年发动了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侵华战争的开始,中国开始进入抗日战争时期。1894年日本曾对中国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A不符合题意;全面抗战开始是在七七事变后,C不符合题意;中国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1937年9月下旬,D不符合题意。ACD均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九一八事变,抗日战争的历史,需要学生了解抗日战争的背景。
18.(2020八上·南海期末)苏联前检察官克伦斯基在远东军事法庭上曾说:“如果我们可以指出一定的日期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段血腥时期开端的话,1931年9月18日恐怕是最有根据的。”这句话的依据是九一八事变(  )
A.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 B.日本开始了全面侵华
C.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D.直接导致东北的沦陷
【答案】A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如果我们可以指出一定的日期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段血腥时期开端的话,1931年月18日恐怕是最有根据的。”表明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选项A符合题意;
BC对应的是1937年七七事变,D不是材料的主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了九一八事变的相关知识。学生要掌握九一八事变的背景、时间、过程、结果和影响。
19.(2021·菏泽模拟)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如表“?”处对应的英雄人物是(  )
英雄 林则徐 邓世昌 ?
事件 虎门销烟 黄海海战 东北抗日游击战
A.杨靖宇 B.赵登禹 C.张自忠 D.左权
【答案】A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东北抗日联军的相关知识,解题关键信息是“东北抗日游击战”。率领东北抗日联军在东北开展抗日游击战的共产党员是杨靖宇。九一八事变后,身为共产党员的杨靖宇,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1940年,在与日寇周旋几昼夜后,孤身一人,弹尽粮绝,最后壮烈牺牲。
故答案为:A。
【点评】注意识记九一八事变和杨靖宇的事迹。
20.“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北平学生发出这痛感的历史背景是(  )
A.北洋军阀的割据混战 B.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C.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 D.日本策动“华北自治运动”
【答案】D
【知识点】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解析】【分析】 材料描述的是1935年一二九运动的背景。1935年,日本策动华北五省自治,妄图将华北五省从中国版图分割出去,引发了北平学生领导的一二九运动,故 D 项正确;
1935年,北洋军阀统治已经被国民党政府统治所取代,A 项错误;
B 项是五四运动的背景,排除;
九一八事变标志着日本开始局部侵略中国,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开始,排除 C 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日本策动华北自治运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判断史实的能力,难度中等。
21.“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这是哪次运动的口号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
A.五四运动 B.一二 九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西安事变
【答案】B
【知识点】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解析】【分析】 据所学知,1935年12月9日,北平(北京)大中学生数千人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高呼“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所以选项B符合题意;
选项AC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B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一二九运动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1935年”“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22.“学良等多年袍泽,不忍坐视,因对介公为最后之诤谏……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之处置。”材料中张学良“对介公为最后之诤谏”是指(  )
A.实行“东北易帜” B.坚持内战
C.实行不抵抗政策 D.发动西安事变
【答案】D
【知识点】西安事变
【解析】【分析】材料中张学良“对介公为最后之诤谏”是指发动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目的是逼蒋联共抗日,西安事变最终获得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选项D正确;
选项ABC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目的是逼蒋联共抗日。
23.“肩负国耻家仇东北易帜无愧少帅风范,肩当民族大义西安举事堪称中华英雄。”这是由国民党人撰写的挽联,称赞的历史人物是(  )
A.叶挺 B.张学良 C.李宗仁 D.孙中山
【答案】B
【知识点】西安事变
【解析】【分析】 分析题干材料,关键词“国耻家仇”、“东北易帜”、“少帅”、“西安举事”等即可判断这人是张学良。结合所学可知,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奉系军阀首领。以东北为基地,向关内扩张势力。1927年在北京自称陆海军大元帅,后由于对日本的侵略要求未全部承诺,张作霖乘车由北京回奉天经过沈阳西郊皇姑屯车站附近时,被日军炸死。他的部将习惯称他为“大帅”,称张学良为“少帅”;为逼蒋抗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临潼华清池实行“兵谏”,扣押蒋介石,并通电全国,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所以这付挽联称赞的历史人物是张学良。 排除ACD,选项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24.有学者认为,西安事变后,张学良、杨虎城竭尽所能使事态向和平方向发展,中共也希望能够和平解决,国民党中央和地方势力没有贸然采取军事行动,蒋介石也作了一定的调整改变,事变最终以和平的方式结束。此学者认为西安事变的解决(  )
A.是多方力量共同努力的结果 B.主要因为中日民族矛盾激化
C.使中国内战的局面彻底终结 D.是中国共产党全力调解结果
【答案】A
【知识点】西安事变
【解析】【分析】A .题中提到了在解决西安事变进程中的多方力量,包括张学良与杨虎城、中共、国民党中央和地方势力以及蒋介石,可见西安事变的最终解决是多方力量共同努力的结果,故A正确;
B .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的确推动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但题中并没有提及,故B错误;
C .“彻底终结”不符合史实,1946年6月又开始了内战(解放战争),故C错误;
D .此项绝对化,题中还提及了张学良与杨虎城、国民党中央和地方势力以及蒋介石,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西安事变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张学良、杨虎城竭尽所能使事态向和平方向发展,中共也希望能够和平解决,国民党中央和地方势力没有贸然采取军事行动,蒋介石也作了一定的调整改变”。
25.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写道:“西安事变可以说是一件不幸中的幸事,既帮助统一了国家,也停止了内战。”他说西安事变是“幸事"的原因是(  )
A.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B.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
C.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答案】D
【知识点】西安事变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说西安事变是“幸事”的原因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故D符合题意;
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故A不符合题意;
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与西安事变是“幸事”不符,故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
【点评】本题以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的一段话为切入点,考查西安事变的相关知识。
26.有歌词写道:“休说那旧时恩怨,且携手共赴明天,毕竟是血浓于水,根叶相连,毕竟是同一个中华,一个祖先。”下列内容能体现以上歌词含义的是(  )
A.维新变法,思想启蒙 B.北伐战争,推翻军阀
C.南昌起义,军旗升起 D.西安事变,合作抗日
【答案】D
【知识点】西安事变
【解析】【分析】 A .维新变法,思想启蒙没有体现“携手共赴明天”,故 A 项错误;
B .北伐战争,没有“休说那旧时恩怨”,推翻军阀,体现的是国内阶级矛盾,与“同一个中华”不符,故 B 项错误;
C .南昌起义是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开始,是“ 旧时恩怨”的开始,故 C 项错误;
D .根据“休说那旧时恩怨,且携手共赴明天”“毕竟是同一个中华,一个祖先”,结合所学知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故 D 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与识记西安事变的和平解的相关史实。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1的漫画名为《十五年前的一幕童话》,发表在1946年的《东北画报》上。(图1)
材料二:目前,中国人民的主要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所以把日本帝国主义与蒋介石同等看待是错误的,“抗日反蒋”的口号,也是不适当的。在日本帝国主义继续进攻,全国民族革命运动继续发展的条件下,国民党中央军全部或其大部有参加抗日的可能。我们的总方针应该是逼蒋抗日。
——1936 年9月1日《中央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
材料三:见图(图2)。
(1)材料一漫画(图1)反映的是发生在哪一年的什么历史事件?该历史事件发生后,蒋介石实行什么政策?该政策的实施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2)从材料二看,中国共产党对蒋介石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3)材料三(图2)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的和平解决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案】(1)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不抵抗政策。日军扩大侵略,相继占领了东北三省。
(2)从“反蒋”到“逼蒋抗日”。随着日本侵略的不断加深,民族矛盾不断激化。
(3)西安事变。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解析】【分析】(1)依据题干“《十五年前的一幕童话》,发表在1946年的《东北画报》上。”可知反映的事件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蒋介石对九一八事变采取不抵抗政策,结果不到半年,日军侵占了东北三省。
(2)依据材料二”目前,中国人民的主要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所以把日本帝国主义与蒋介石同等看待是错误的,“抗日反蒋”的口号,也是不适当的。在日本帝国主义继续进攻,全国民族革命运动继续发展的条件下,国民党中央军全部或其大部有参加抗日的可能。我们的总方针应该是逼蒋抗日。“可知,中国共产党对蒋介石采取的态度经历了从“反蒋”到“逼蒋”的变化。这种变化的主要依据是随着日本侵略的不断加深,民族矛盾的不断激化。
(3)材料三(图2)反映的是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故答案为:(1)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不抵抗政策。日军扩大侵略,相继占领了东北三省。
(2) 从“反蒋”到“逼蒋抗日”。随着日本侵略的不断加深,民族矛盾不断激化。
(3) 西安事变。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九一八事变、不抵抗政策和西安事变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
1 / 1【细解】部编版五四制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一、知识梳理
1.概况:   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以此为借口,突袭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   。次日清晨,日军占领沈阳。
2.日军占领东北三省。1932年,日本扶植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长春建立   。
3.影响:中国人民的   开始。   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   的序幕。
4.中国人民的抗争:
(1)东北各族民众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爱国官兵组织   ,抵抗8寇的侵略。
(2)中国共产党派   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3)1936年初,东北各抗日部队开始改编为由共产党领导的   。
5.一二 九运动背景:
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动所谓“   ”,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国民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对日妥协。
6.一二 九运动:
⑴时间、地点:    年   月   日日,北平新华门。
⑵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⑶结果:遭到反动军警镇压。
⑷意义:这场爱国救亡运动,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   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   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7.西安事变
背景:
⑴根本原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⑵背景:
①中国共产党   的感召;
②国民党将领张学良、杨虎城与红军停战,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
③蒋介石坚持内战政策。
8.西安事变经过:   年   月    日。   、    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 ,并通电全国,要求   一致抗日。
9.(西安事变)中共的态度:
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   ,派   到西安参加谈判,与各方面协商。
10.西安事变
结果: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西安事变得到了和平解决。
意义: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   到   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11.线索构建
A:    B:   
二、考点突破
12.如图是某同学的读书摘要,其中有错的是(  )
A.时间 B.地点 C.制造者 D.影响
13.“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和中国共产党‘逼蒋抗日’方针以及绥远抗战胜利的影响之下,张学良、杨虎城率领的东北军、西北军,12月12日在西安发动了对蒋介石的兵谏,并向全国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材料中事件的解决(  )
A.标志着中华民族十四年抗战开始
B.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揭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序幕
D.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实现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不论我们对这一事件的动机及政治背景做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一点,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真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摘编自[美]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
(1)材料中的“这场军事政变"的结果如何?为实现这一结果,中国共产党付出了哪些努力?
(2)在后人看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是非常明智的。请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其理由。
三、素养培优
15.1931年秋,南开大学、南开中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均将《东北地理教本》作为通用教材。该教材虽以东北地理为题,但着重谈东北历史与当时社会状况的关系。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B.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C.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 D.日本加紧侵略中国东北
16.(2020·盐城)如图漫画寓意“抗战时日本对中国的蚕食”。日本“蚕食”引发中国局部抗战的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淞沪会战 D.南京沦陷
17.(2018·绵阳)1931年9月18日,日本突然袭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随即占领沈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从材料中可以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
A.日本首次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B.中国抗日战争从九一八事变开始
C.国民党正面战场开始了全面抗战
D.中国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8.(2020八上·南海期末)苏联前检察官克伦斯基在远东军事法庭上曾说:“如果我们可以指出一定的日期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段血腥时期开端的话,1931年9月18日恐怕是最有根据的。”这句话的依据是九一八事变(  )
A.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 B.日本开始了全面侵华
C.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D.直接导致东北的沦陷
19.(2021·菏泽模拟)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如表“?”处对应的英雄人物是(  )
英雄 林则徐 邓世昌 ?
事件 虎门销烟 黄海海战 东北抗日游击战
A.杨靖宇 B.赵登禹 C.张自忠 D.左权
20.“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北平学生发出这痛感的历史背景是(  )
A.北洋军阀的割据混战 B.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C.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 D.日本策动“华北自治运动”
21.“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这是哪次运动的口号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
A.五四运动 B.一二 九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西安事变
22.“学良等多年袍泽,不忍坐视,因对介公为最后之诤谏……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之处置。”材料中张学良“对介公为最后之诤谏”是指(  )
A.实行“东北易帜” B.坚持内战
C.实行不抵抗政策 D.发动西安事变
23.“肩负国耻家仇东北易帜无愧少帅风范,肩当民族大义西安举事堪称中华英雄。”这是由国民党人撰写的挽联,称赞的历史人物是(  )
A.叶挺 B.张学良 C.李宗仁 D.孙中山
24.有学者认为,西安事变后,张学良、杨虎城竭尽所能使事态向和平方向发展,中共也希望能够和平解决,国民党中央和地方势力没有贸然采取军事行动,蒋介石也作了一定的调整改变,事变最终以和平的方式结束。此学者认为西安事变的解决(  )
A.是多方力量共同努力的结果 B.主要因为中日民族矛盾激化
C.使中国内战的局面彻底终结 D.是中国共产党全力调解结果
25.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写道:“西安事变可以说是一件不幸中的幸事,既帮助统一了国家,也停止了内战。”他说西安事变是“幸事"的原因是(  )
A.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B.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
C.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6.有歌词写道:“休说那旧时恩怨,且携手共赴明天,毕竟是血浓于水,根叶相连,毕竟是同一个中华,一个祖先。”下列内容能体现以上歌词含义的是(  )
A.维新变法,思想启蒙 B.北伐战争,推翻军阀
C.南昌起义,军旗升起 D.西安事变,合作抗日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1的漫画名为《十五年前的一幕童话》,发表在1946年的《东北画报》上。(图1)
材料二:目前,中国人民的主要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所以把日本帝国主义与蒋介石同等看待是错误的,“抗日反蒋”的口号,也是不适当的。在日本帝国主义继续进攻,全国民族革命运动继续发展的条件下,国民党中央军全部或其大部有参加抗日的可能。我们的总方针应该是逼蒋抗日。
——1936 年9月1日《中央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
材料三:见图(图2)。
(1)材料一漫画(图1)反映的是发生在哪一年的什么历史事件?该历史事件发生后,蒋介石实行什么政策?该政策的实施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2)从材料二看,中国共产党对蒋介石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3)材料三(图2)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的和平解决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931;沈阳城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
【解析】【分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突然袭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于次日清晨占领沈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故答案为:1931;沈阳城。
【点评】 本题考查九八事变的历史知识, 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2.【答案】伪满洲国
【知识点】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解析】【分析】 1932年3月,日本扶植清朝废帝溥仪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东三省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日本在东三省建立伪满洲国,任命清朝废帝溥仪出任伪满洲国的皇帝,统治东北。
故答案为:伪满洲国。
【点评】 本题考查九一八事变的扩大,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3.【答案】局部抗战;九一八事变;反法西斯战争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
【解析】【分析】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第二天清晨,日军占领沈阳城。随后,日军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国人民进入局部抗战时期。 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故答案为:局部抗战;九一八事变;反法西斯战争。
【点评】 本题考查九一八事变的知识点。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沦为日本人之手,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4.【答案】(1)抗日义勇军
(2)杨靖宇
(3)东北抗日联军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解析】【分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九一八事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东北各族民众与未撤走的东北军爱国官兵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3) 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初,东北各抗日部队开始改编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与日军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
故答案为:抗日义勇军;杨靖宇;东北抗日联军。
【点评】 本题考查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的抗争,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5.【答案】华北自治运动
【知识点】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解析】【分析】 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而国民党政府对日采取不抵抗的妥协政策。面对华北危机,12月9日,在中共的领导下,北平学生举行游行示威,向国民党政府请愿,结果遭到镇压。
故答案为:华北自治运动。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一二九运动的相关史实。
6.【答案】1935;12;9;华北;全国抗日救亡
【知识点】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解析】【分析】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可知, 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数千名学生冒着严寒聚集在新华门前,向国民党当局请愿。他们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并举行示威游行。反动军警用大刀、水龙、木棍镇压手无寸铁的青年学生。这就是著名的“一二九运动”。这场爱国救亡运动,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故答案为:1935;12;9;华北;全国抗日救亡
【点评】 本题考查一二九运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7.【答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知识点】西安事变
【解析】【分析】 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东北。在中华民族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国民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国民政府东北军将领张学良和十七路军将领杨虎城,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停止向红军进攻,并多次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蒋介石不但不接受他们的建议,反而调动大批军队要围攻红军。
故答案为: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西安事变的相关史实。
8.【答案】1936;12;12;张学良;杨虎城;停止内战
【知识点】西安事变
【解析】【分析】 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12月初,蒋介石带领军政要员到了西安,督促张学良、杨虎城出兵进攻陕北红军。为了逼蒋抗日,1936年12月12日,伟大的爱国者张学良、杨虎城联合行动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他们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
故答案为:1936;12;12;张学良;杨虎城;停止内战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西安事变的相关史实。
9.【答案】和平解决;周恩来
【知识点】西安事变
【解析】【分析】 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与各方面进行协商。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逼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故答案为:和平解决;周恩来
【点评】 本题考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0.【答案】内战;联合抗日;初步形成
【知识点】西安事变
【解析】【分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经 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西安事变得到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的序幕,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故答案为:内战;联合抗日;初步形成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西安事变的相关史实。
11.【答案】一二 九运动;初步形成
【知识点】西安事变;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解析】【分析】 1935年,日本不断制造一系列分离华北的活动,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北京)大中学生数千人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这就是一二九运动;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经过中共和多方努力,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的序幕,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故答案为:A:一二 九运动;B:初步形成。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一二九运动和西安事变的相关史实。
12.【答案】B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
【解析】【分析】 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件爆发,故 A 选项正确;
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发生在卢沟桥的是七七事变,故 B 选项错误;
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关东军有预谋地制造了柳条湖事件,九一八事件爆发,故 C 选项正确;
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九一八事件爆发,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故 D 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 解答本题需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九一八事变,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说法,选出正确答案。
13.【答案】B
【知识点】西安事变
【解析】【分析】 材料反映的是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并向全国发表通电,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B 符合题意;
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中华民族十四年抗战开始,A 排除;
七七事变揭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序幕, C 排除;
七七事变后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实现, D 排除。
故答案为B 。
【点评】 本题考查了西安事变。经过中共和各方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张学良释放了蒋介石,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14.【答案】(1)得到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
(2)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知识点】西安事变
【解析】【分析】(1)材料二中的“这场军事政变”的结果是得到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
故答案为:(1) 得到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
(2) 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点评】 本题考查西安事变的过程和意义。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扣押的蒋介石,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15.【答案】D
【知识点】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解析】【分析】A .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是在1919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选项错误;
B . 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是在1856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选项错误;
C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是在1927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选项错误;
D .根据题干时间“1931年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加紧对中国东北的侵略,是《东北地理教本》着重谈东北历史与社会状况的主要原因,故D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16.【答案】A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
【解析】【分析】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第二天清晨,日军占领沈阳城。随后,日军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国人民进入局部抗战时期,A符合题意;
七七事变是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B排除;
淞沪会战、南京沦陷发生在全面抗战开始之后,CD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九一八事变的有关知识。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战。
17.【答案】B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在1931年发动了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侵华战争的开始,中国开始进入抗日战争时期。1894年日本曾对中国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A不符合题意;全面抗战开始是在七七事变后,C不符合题意;中国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1937年9月下旬,D不符合题意。ACD均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九一八事变,抗日战争的历史,需要学生了解抗日战争的背景。
18.【答案】A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如果我们可以指出一定的日期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段血腥时期开端的话,1931年月18日恐怕是最有根据的。”表明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选项A符合题意;
BC对应的是1937年七七事变,D不是材料的主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了九一八事变的相关知识。学生要掌握九一八事变的背景、时间、过程、结果和影响。
19.【答案】A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东北抗日联军的相关知识,解题关键信息是“东北抗日游击战”。率领东北抗日联军在东北开展抗日游击战的共产党员是杨靖宇。九一八事变后,身为共产党员的杨靖宇,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1940年,在与日寇周旋几昼夜后,孤身一人,弹尽粮绝,最后壮烈牺牲。
故答案为:A。
【点评】注意识记九一八事变和杨靖宇的事迹。
20.【答案】D
【知识点】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解析】【分析】 材料描述的是1935年一二九运动的背景。1935年,日本策动华北五省自治,妄图将华北五省从中国版图分割出去,引发了北平学生领导的一二九运动,故 D 项正确;
1935年,北洋军阀统治已经被国民党政府统治所取代,A 项错误;
B 项是五四运动的背景,排除;
九一八事变标志着日本开始局部侵略中国,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开始,排除 C 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日本策动华北自治运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判断史实的能力,难度中等。
21.【答案】B
【知识点】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解析】【分析】 据所学知,1935年12月9日,北平(北京)大中学生数千人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高呼“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所以选项B符合题意;
选项AC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B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一二九运动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1935年”“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22.【答案】D
【知识点】西安事变
【解析】【分析】材料中张学良“对介公为最后之诤谏”是指发动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目的是逼蒋联共抗日,西安事变最终获得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选项D正确;
选项ABC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目的是逼蒋联共抗日。
23.【答案】B
【知识点】西安事变
【解析】【分析】 分析题干材料,关键词“国耻家仇”、“东北易帜”、“少帅”、“西安举事”等即可判断这人是张学良。结合所学可知,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奉系军阀首领。以东北为基地,向关内扩张势力。1927年在北京自称陆海军大元帅,后由于对日本的侵略要求未全部承诺,张作霖乘车由北京回奉天经过沈阳西郊皇姑屯车站附近时,被日军炸死。他的部将习惯称他为“大帅”,称张学良为“少帅”;为逼蒋抗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临潼华清池实行“兵谏”,扣押蒋介石,并通电全国,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所以这付挽联称赞的历史人物是张学良。 排除ACD,选项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24.【答案】A
【知识点】西安事变
【解析】【分析】A .题中提到了在解决西安事变进程中的多方力量,包括张学良与杨虎城、中共、国民党中央和地方势力以及蒋介石,可见西安事变的最终解决是多方力量共同努力的结果,故A正确;
B .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的确推动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但题中并没有提及,故B错误;
C .“彻底终结”不符合史实,1946年6月又开始了内战(解放战争),故C错误;
D .此项绝对化,题中还提及了张学良与杨虎城、国民党中央和地方势力以及蒋介石,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西安事变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张学良、杨虎城竭尽所能使事态向和平方向发展,中共也希望能够和平解决,国民党中央和地方势力没有贸然采取军事行动,蒋介石也作了一定的调整改变”。
25.【答案】D
【知识点】西安事变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说西安事变是“幸事”的原因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故D符合题意;
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故A不符合题意;
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与西安事变是“幸事”不符,故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
【点评】本题以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的一段话为切入点,考查西安事变的相关知识。
26.【答案】D
【知识点】西安事变
【解析】【分析】 A .维新变法,思想启蒙没有体现“携手共赴明天”,故 A 项错误;
B .北伐战争,没有“休说那旧时恩怨”,推翻军阀,体现的是国内阶级矛盾,与“同一个中华”不符,故 B 项错误;
C .南昌起义是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开始,是“ 旧时恩怨”的开始,故 C 项错误;
D .根据“休说那旧时恩怨,且携手共赴明天”“毕竟是同一个中华,一个祖先”,结合所学知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故 D 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与识记西安事变的和平解的相关史实。
27.【答案】(1)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不抵抗政策。日军扩大侵略,相继占领了东北三省。
(2)从“反蒋”到“逼蒋抗日”。随着日本侵略的不断加深,民族矛盾不断激化。
(3)西安事变。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解析】【分析】(1)依据题干“《十五年前的一幕童话》,发表在1946年的《东北画报》上。”可知反映的事件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蒋介石对九一八事变采取不抵抗政策,结果不到半年,日军侵占了东北三省。
(2)依据材料二”目前,中国人民的主要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所以把日本帝国主义与蒋介石同等看待是错误的,“抗日反蒋”的口号,也是不适当的。在日本帝国主义继续进攻,全国民族革命运动继续发展的条件下,国民党中央军全部或其大部有参加抗日的可能。我们的总方针应该是逼蒋抗日。“可知,中国共产党对蒋介石采取的态度经历了从“反蒋”到“逼蒋”的变化。这种变化的主要依据是随着日本侵略的不断加深,民族矛盾的不断激化。
(3)材料三(图2)反映的是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故答案为:(1)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不抵抗政策。日军扩大侵略,相继占领了东北三省。
(2) 从“反蒋”到“逼蒋抗日”。随着日本侵略的不断加深,民族矛盾不断激化。
(3) 西安事变。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九一八事变、不抵抗政策和西安事变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