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第一单元·第4课
天净沙·秋思
新课导入
费翔以一首《故乡的云》唱出了天涯游子对故乡的魂牵梦萦,唱出了天涯游子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马致远
天 净 沙
秋 思
曲牌名
题目
作者
元曲中的小令
标题解读
散曲:元代新诗体,曲的一种体式,和诗词一样,用于抒情、写景、叙事,是为配乐所写的歌词,是继诗词之后兴起的一种新诗体,主要分为小令、套数两大类。源于宋金之际,元代大盛。代表作家有元曲四大家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关汉卿。
文体知识
作者简介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整体感知
天净沙·秋思
首句写旅人眼中所见,突出它们的“枯”“老”和“昏”,烘托出一个完整的萧瑟荒凉的意境。
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枯藤老树昏鸦
思考探究
笔锋一转,推出一幅幽远恬静的画面,起到强烈的反衬作用,使思乡之情更浓。
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
小桥 流水 人家
思考探究
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在蹒跚前行。
古道 西风 瘦马
荒凉
凄冷
人瘦
异乡奔波之苦
思考探究
天涯游子的思乡之苦
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悲伤断肠的人还漂泊在天涯。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思考探究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烘托
思乡
苍凉
荒凉
恬静
游子思乡图
写 景
抒 情
断肠
对比反衬
思考探究
内容概要
写景
羁
旅
之
思
抒情
夕阳西下
肠断天涯
枯藤
老树
昏鸦
小桥
流水
人家
古道
西风
瘦马
游子思乡
游子之叹
天净沙·秋思
这首散曲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主旨归纳
根据词作展开想象,描述其展现的图景,内容不要增删,顺序可调整。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的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长夜,不禁悲从心来,肝肠寸断。
拓展延伸
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译文
夕阳西下,晚霞只残留了几分黯淡的色彩,映照着远处安静孤寂的村庄。轻烟淡淡飘向空中,几只乌鸦栖息在佝偻的老树上,远处的大雁飞掠划过天际。山清水秀;霜白的小草、火红的枫叶、金黄的花朵,在风中一齐摇曳着,颜色十分鲜艳。
拓展延伸
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此曲婉约清丽,意境新颖。前三句着力渲染出一派深秋凄凉之景,而后两句,作者却将笔锋一转,以明丽的色彩,为这萧杀的气氛平添了许多生机活力,隐隐透露出作者寄情山水之心和对归隐生活的热爱之情。
拓展延伸
1.背诵并默写诗歌;
2.试着描写一段景物,使之饱含自己感情。
布置作业
再见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