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三校2021-2022学年度高一下学期开学前联考试卷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2022高一下·乾安开学考)下图为“某年7月22日发生日全食时太阳、地球和月球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包含的天体系统有( )
A.1级 B.2级 C.3级 D.4级
2.图中甲、乙、丙、丁表示二分二至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北半球夏至日时,地球位于(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3.(2022高一下·乾安开学考)读下图,日期相同的太阳光照图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4.(2019高一上·黟县期中)当地时间某日14时,一架飞机从东京国际机场(东9区)起飞,到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时的北京时间为该日16时,则飞机飞行的时间大约为( )
A.1小时 B.2小时 C.3小时 D.4小时
5.(2022高一下·乾安开学考)关于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钟点完全相同 B.相差1小时
C.相差24小时 D.180°是其共同的中央经线
(2022高一下·乾安开学考)下图为扬州某住宅小区的宣传海报,其采用的地源热泵技术是一种利用浅层地能供热制冷的空调系统。浅层地能是数百米内地下收集的太阳辐射能,大约占太阳辐射射向地面的60%。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6.浅层地能( )
A.存在于地幔中 B.储量大,清洁无污染
C.仅冬季被利用 D.主要来源于地球内部
7.关于地球各圈层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壳是厚度最大的地球圈层 B.大气圈主要由固体杂质组成
C.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D.地核可能是岩浆主要发源地
(2022高一下·乾安开学考)“蜀犬吠日”出自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8.低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9.“庸、蜀之南,恒雨少日”会导致( )
A.①减弱 B.②不变 C.③减弱 D.④减弱
(2022高一下·乾安开学考)如图是某一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0.图中a处的盛行风向是(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11.图中b处的气候特征是( )
A.炎热干燥 B.高温多雨 C.温和干燥 D.温和湿润
12.由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2022高一下·乾安开学考)“一滴水从波涛汹涌的大海,化为天上的白云,再到漫天的大雪,使地面银装素裹,融化后渗入地下,被植物的根系吸收。”下图为地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3.材料描述的现象体现了____的变化( )
A.大气圈 B.水圈 C.圈岩石 D.生物圈
14.图示圈层①②③④依次为( )
A.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
B.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C.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大气圈
D.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
1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的圈层关系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022高一下·乾安开学考)某探险者从甲国驾帆船环球航行,右图为此次环球航行的路线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6.探险者从甲国出发后,选择先向南航行再横渡大西洋,主要考虑( )
A.沿海岸航行更安全 B.沿途风平浪静,舒适度好
C.可沿南下的洋流顺水航行 D.可顺盛行西风航行
17.探险者途经乙岛期间,发现岛上居民家中均建有水窖收集雨水,其原因是( )
A.岛屿面积小,缺少河流和湖泊 B.雨水中富含大量微量元素
C.受副高控制,终年干旱少雨 D.岛上生产活动耗费大量水源
(2022高一下·乾安开学考)读下边两幅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8.图示河流地貌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河流的( )
①侵蚀作用 ②搬运作用
③溶蚀作用 ④堆积作用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9.乙图所示地形剖面对应甲图中的( )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0.河谷从发育初期到成熟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河流的侧蚀作用减弱,下蚀作用加强
B.河流在凹岸堆积,在凸岸侵蚀
C.河湾不断地向两侧扩展,使河谷展宽
D.河谷横剖面由“U”形变为“V”形
21.下列地表形态,主要由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
A.石林、三角洲 B.峡谷、曲流凹岸
C.沙滩、沙丘 D.石林、河流凸岸
(2022高一下·乾安开学考)下左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下右图为喀斯特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22.图中序号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
A.①——冷却凝固作用 B.②——变质作用
C.③——重熔再生作用 D.④——外力作用
23.在右图中广泛分布的岩石,按其类型应为左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24.(2022高一下·乾安开学考)下图为“某种地形的示意图”,该地区的地质演变过程可能是( )
A.水平挤压——岩层下降——外力侵蚀
B.岩层下降——外力侵蚀——水平运动
C.水平挤压——岩层上升——外力侵蚀
D.岩层下降——板块张裂——外力侵蚀
(2022高一下·乾安开学考)地理环境中的各地理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读下面地理事项联系图,完成下列小题。
25.图中甲地理要素最有可能是( )
A.修建水库 B.使用化石燃料
C.围湖造田 D.滥伐森林
26.图示联系,警示人们在改造地理环境时需要( )
A.各个击破 B.全面征服 C.综合考量 D.关注差异
27.(2019高一下·长春月考)“牵一发而动全身”说明了地理环境的( )
A.差异性 B.综合性 C.整体性 D.区域性
(2022高一下·乾安开学考)读下面“中纬度地区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28.图中甲、乙、丙自然带分布呈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A.经度地带性 B.纬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 D.由低纬向高纬
29.形成这种地域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是( )
A.热量 B.水分 C.海拔 D.地形
30.(2022高一下·乾安开学考)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影响图中从③到④自然景观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 B.地形 C.地质 D.水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31.(2022高一下·乾安开学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南北半球看,此图所示的是 半球;此图所示日期是 前后。
(2)图中所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经线是 ,纬线是 。
(3)这一天发生极夜现象的范围是 。
(4)图中弧CE表示 线(晨线或昏线)。
(5)此刻,图中A、B两处的地方时是:A 时,B 时。
(6)与北京处在同一天的范围占全球的____。
A.1/4 B.2/3 C.1/2 D.3/4
(7)
32.(2022高一下·乾安开学考)读“北半球某月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B
2.A
【解析】【点评】
1.根据图示,图中地球和月球属于地月系,地球和太阳属于太阳系,包括天体系统有2级,故答案为:B。
2.根据图示地球判断,地球位于甲位置太阳直射北半球,代表北半球夏至日,A正确。地球位于丙位置时,太阳直射南半球,代表冬至日,C不符。由地球公转的逆时针运动方向推出,乙处代表秋分日,丁处代表春分日,BD均不符,故答案为:A。
3.【答案】B
【解析】【分析】图①显示,极点附近地区昼夜等长,表明日期为春分日或秋分日;根据自转方向判断,图②表示北极俯视图,图中显示,北极圈出现极夜,日期应为冬至日;根据自转方向判断,图③表示南极俯视图,图中显示,南极圈出现极昼,日期应为冬至日;根据自转方向判断,图④表示北极俯视图,图中显示,北极圈内部分地区出现极昼,日期应在春分日至夏至日之间或夏至日至秋分日之间。由以上判断可知,图②、图③表示的日期相同,选项B符合题意。
【点评】
4.【答案】C
【知识点】地方时与区时的确定与计算
【解析】【分析】解:由于东九区比东八区早1小时,所以到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时,为东九区时间的17时(16+1=17)。飞机飞行的时间大约为17-14=3小时。故答案为:C。
【点评】区时计算方法:
一、所在经线度数/15度=整数....余数
1.若余数小于7.5,即为整数时区.
2.若余数大于7.5,即为(整数+1)时区.
二、已知时间+/-时区差=所求时间(东加西减)
时区分布:
西(东)12区→西1区→中时区→东1区→东(西)12区
说明:东西12区是一个时区,虽然在同一时区,但相差一天.
人为规定,在日界线西侧的东十二区在任何时刻,总是比日界线东侧的西十二区早24小时,这样东、西十二区,虽为一个时区钟点相同,但日期总是相差一天,即东十二区任何时候都比西十二区要早一天。
所以,自西向东过日界线,日期要减一天;反之,自东向西过日界线,日期要加一天。为了避免日界线穿过陆地,日界线与180°经线并不完全一致,而是增加了几处曲折。
5.【答案】B
【解析】【分析】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有共同的中央经线180°经线,它们的钟点完全相同,日期相差一天或相差24小时,故答案为:B。
【点评】
【答案】6.B
7.C
【解析】【点评】
6.根据材料可知,浅层地能主要是指地球浅层地表数百米内的土壤砂石和地下水所蕴藏的低温热能。深度仅数百米,地壳的平均厚度约17千米,所以存在于地球内部圈层的地壳内。浅层地能是太阳辐射能的一种存在形式,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地幔是地壳以下的圈层部分,该能源全年可用。故答案为:B。
7.地壳厚约17km,地幔厚约2840km,地核厚约3500km,地核是厚度最大的地球内部圈层,地壳是厚度最小的地球内部圈层,A错。大气圈指连续包围地球的最外面的空气圈。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B错。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C正确。软流层可能是岩浆主要发源地,D错。故答案为:C。
【答案】8.B
9.D
【解析】【点评】
8.读图可知,①辐射为到达地球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辐射为地面辐射,③辐射为大气逆辐射,④辐射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低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②辐射为地面辐射,故答案为:B。
9.四川盆地,盆地地形,不利于空气扩散;亚热带季风气候,水汽充足,空气潮湿,阴雨天多;云雾多,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造成日照时间短,日照强度弱。①不变,阴雨天多④减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导致②减弱,阴雨天多导致③增强。D正确。故答案为:D。
【答案】10.B
11.A
12.C
【解析】【点评】
10.读图分析,图示箭头所示的大气运动的偏转方向为向左,故判断该图所示半球为南半球。根据以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地图上确定方向的方法或大气三圈环流中气压带、风带的分布(a处位于西风带),可判断a处的风向为西北风。故答案为:B。
11.读图,b处位于南回归线附近,大约135°E的地方。根据地理坐标可知此地位于澳大利亚大陆中部,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影响,降水少,气候炎热干燥。故答案为:A。
12.温带季风气候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故A项错误;温带大陆性气候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故B项错误;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冬季受西风影响,故C项正确;亚热带季风气候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故D项错误。故答案为:C。
【答案】13.B
14.A
15.B
【解析】【点评】
13.本题主要考查水圈水循环的过程。“一滴水从波涛汹涌的大海,化为天上的白云”描述的是水汽蒸发的过程,“再到漫天的大雪,使地面银装素裹”描述的是降水的过程,“融化后渗入地下,被植物的根系吸收”描述的是下渗的过程。所以材料描述的现象体现了水圈的变化,B项正确。故答案为:B。
14.本题主要考查地球上各个圈层之间的关系。图中①圈层能为③圈层供水且能渗进②圈层,因此①是水圈、②是岩石圈;③可为④供氧,④可为②提供降水,因此③是生物圈、④是大气圈,A项正确。故答案为:A。
15.本题主要考查生物圈和岩石圈之间的关系。“落红”来源于生物圈;“春泥”反映了岩石圈,反映的圈层关系是生物圈和岩石圈之间的关系,有上题可知②是岩石圈,③是生物圈,B项正确。故答案为:B。
【答案】16.C
17.A
【解析】【点评】
16.本题考查洋流和风带的分布以及对航行的影响。从西欧出发,若直接横渡大西洋将经过盛行西风带和北大西洋暖流海区,逆风逆水,不利千航行,而他先向南行再横渡大西洋,可利用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以及信风,则顺风顺水,节约燃料,提高航行速度,缩短航行时间, C选项正确, D选项错误。该航行和安全以及舒适度的关系小,A、B选项错误。故答案为:C。
17.本题考查居民家中均建有水窖收集雨水的原因。探险者途经乙岛期间,发现岛上居民家中均建有水窖收集雨水,其原因是岛屿面积小,缺少河流和湖泊,要用水窖保存雨水,A选项正确;雨水中并没有富含大量微量元素,B选项错误。该岛屿在海洋中,不会终年少雨,C选项错误;该岛屿面积小,人口较少,生产活动较少,因此修水窖并不是岛上生产活动耗费大量水源,D选项错误。故答案为:A。
【答案】18.D
19.C
20.C
【解析】【点评】
18.图示河流地貌中的边滩是由于流水沉积形成的,而较陡的河岸是流水侵蚀形成的,故答案为:D。
19.读图可知,乙图中P位于河流堆积一侧,而T位于冲刷一侧,图甲中③处P位于凸岸,属于沉积岸,而T为凹岸,属于冲刷岸,故答案为:C。
20.河谷从发育初期到成熟期,河流的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加强,A错误。河流在凹岸侵蚀,在凸岸沉积,B错误。河湾不断地向两侧扩展,使河谷展宽,C正确。从上游到下游,河谷横剖面由“V”形变为“U”形,D错误。
21.【答案】B
【知识点】外力作用与地貌
【解析】【分析】解:峡谷、曲流凹岸由流水的侵蚀形成,石林是由于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三角洲、河流凸岸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沙丘是风力堆积形成的。故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侵蚀作用指风力、流水、冰川、波浪等外力在运动状态下改变地面岩石及其风化物的过程。侵蚀作用可分为机械剥蚀作用和化学剥蚀作用。在干旱的沙漠区常常可以见到一些奇形怪状的岩石。它们有的像古代城堡,有的像擎天立柱,有的像大石蘑菇,这并非雕塑家们的精工巧作,而是风挟带岩石碎屑,磨蚀岩石的结果,人们称之为风蚀地貌。
【答案】22.B
23.A
【解析】【点评】
22.读图根据岩石圈物质循环关系,丙为岩浆,乙为岩浆岩,甲为沉积岩,丁为变质岩。①为外力作用,②为变质作用,③为冷却凝固,④为重熔再生。正确答案选B 。
23.由上题分析可知,甲为沉积岩,形成喀斯特地貌的岩石为沉积岩。正确答案选A。
24.【答案】C
【解析】【分析】图中的岩层有的向上拱起,有的岩层向下弯曲,因此分析图中有背斜和向斜构造,都是属于褶皱.褶皱构造由于水平挤压形成的.而图中的海拔较高形成了山地,是由于地壳上升运动形成的.现在的背斜构造处的地形是谷地了,原因是在外力作用下,背斜顶部因受张力,裂隙发育,易被侵蚀反而形成谷地.所以该地区的地质演变过程可能是水平挤压形成褶皱---地壳上升运动-----外力侵蚀,故C正确。
【点评】
【答案】25.D
26.C
【解析】【点评】
27.【答案】C
【知识点】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解析】【分析】解: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是一个整体,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说明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地理环境整体性主要表现在自然地理环境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且协调的和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即一个要素发生变化也会导致其他要素发生变化。
【答案】28.A
29.B
【解析】【点评】
28.甲、乙、丙自然带分布由森林带到草原带到荒漠带,植被越来越稀疏,这种地域分异规律为经度地带性,A正确。
29.经度地带性由森林带到草原带到荒漠带,植被越来越稀疏,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B正确。
30.【答案】D
【解析】【分析】图中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④为温带荒漠带,从③到④自然景观变化体现了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又称经度地带性规律,由于水份条件的差异而引起,D正确。
【点评】
31.【答案】(1)北;6.22
(2)90°E;23°26′N
(3)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
(4)昏
(5)6;12
(6)D
(7)AFE
【解析】【分析】(1)该图为俯视图,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为北半球,北极附近有极昼现象,为夏至日(6月22日)前后;(2)该图为夏至日光照图,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3°26′N,昼半球中央经线为90°E,太阳直射此经线;(3)夏至日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发生极夜现象;(4)CE线上的点即将由昼入夜,为昏线;(5)A地处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为6点,B地处昼半球中央经线,为12点;(6)由图可以计算,90°W为0点,为自然日界线,由该线向东到180°为新的一天,北京地处此范围,占全球3/4;(7)A、E、F纬度由低到高顺序为AFE,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也为AFE。
【点评】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三校2021-2022学年度高一下学期开学前联考试卷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2022高一下·乾安开学考)下图为“某年7月22日发生日全食时太阳、地球和月球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包含的天体系统有( )
A.1级 B.2级 C.3级 D.4级
2.图中甲、乙、丙、丁表示二分二至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北半球夏至日时,地球位于(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答案】1.B
2.A
【解析】【点评】
1.根据图示,图中地球和月球属于地月系,地球和太阳属于太阳系,包括天体系统有2级,故答案为:B。
2.根据图示地球判断,地球位于甲位置太阳直射北半球,代表北半球夏至日,A正确。地球位于丙位置时,太阳直射南半球,代表冬至日,C不符。由地球公转的逆时针运动方向推出,乙处代表秋分日,丁处代表春分日,BD均不符,故答案为:A。
3.(2022高一下·乾安开学考)读下图,日期相同的太阳光照图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B
【解析】【分析】图①显示,极点附近地区昼夜等长,表明日期为春分日或秋分日;根据自转方向判断,图②表示北极俯视图,图中显示,北极圈出现极夜,日期应为冬至日;根据自转方向判断,图③表示南极俯视图,图中显示,南极圈出现极昼,日期应为冬至日;根据自转方向判断,图④表示北极俯视图,图中显示,北极圈内部分地区出现极昼,日期应在春分日至夏至日之间或夏至日至秋分日之间。由以上判断可知,图②、图③表示的日期相同,选项B符合题意。
【点评】
4.(2019高一上·黟县期中)当地时间某日14时,一架飞机从东京国际机场(东9区)起飞,到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时的北京时间为该日16时,则飞机飞行的时间大约为( )
A.1小时 B.2小时 C.3小时 D.4小时
【答案】C
【知识点】地方时与区时的确定与计算
【解析】【分析】解:由于东九区比东八区早1小时,所以到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时,为东九区时间的17时(16+1=17)。飞机飞行的时间大约为17-14=3小时。故答案为:C。
【点评】区时计算方法:
一、所在经线度数/15度=整数....余数
1.若余数小于7.5,即为整数时区.
2.若余数大于7.5,即为(整数+1)时区.
二、已知时间+/-时区差=所求时间(东加西减)
时区分布:
西(东)12区→西1区→中时区→东1区→东(西)12区
说明:东西12区是一个时区,虽然在同一时区,但相差一天.
人为规定,在日界线西侧的东十二区在任何时刻,总是比日界线东侧的西十二区早24小时,这样东、西十二区,虽为一个时区钟点相同,但日期总是相差一天,即东十二区任何时候都比西十二区要早一天。
所以,自西向东过日界线,日期要减一天;反之,自东向西过日界线,日期要加一天。为了避免日界线穿过陆地,日界线与180°经线并不完全一致,而是增加了几处曲折。
5.(2022高一下·乾安开学考)关于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钟点完全相同 B.相差1小时
C.相差24小时 D.180°是其共同的中央经线
【答案】B
【解析】【分析】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有共同的中央经线180°经线,它们的钟点完全相同,日期相差一天或相差24小时,故答案为:B。
【点评】
(2022高一下·乾安开学考)下图为扬州某住宅小区的宣传海报,其采用的地源热泵技术是一种利用浅层地能供热制冷的空调系统。浅层地能是数百米内地下收集的太阳辐射能,大约占太阳辐射射向地面的60%。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6.浅层地能( )
A.存在于地幔中 B.储量大,清洁无污染
C.仅冬季被利用 D.主要来源于地球内部
7.关于地球各圈层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壳是厚度最大的地球圈层 B.大气圈主要由固体杂质组成
C.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D.地核可能是岩浆主要发源地
【答案】6.B
7.C
【解析】【点评】
6.根据材料可知,浅层地能主要是指地球浅层地表数百米内的土壤砂石和地下水所蕴藏的低温热能。深度仅数百米,地壳的平均厚度约17千米,所以存在于地球内部圈层的地壳内。浅层地能是太阳辐射能的一种存在形式,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地幔是地壳以下的圈层部分,该能源全年可用。故答案为:B。
7.地壳厚约17km,地幔厚约2840km,地核厚约3500km,地核是厚度最大的地球内部圈层,地壳是厚度最小的地球内部圈层,A错。大气圈指连续包围地球的最外面的空气圈。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B错。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C正确。软流层可能是岩浆主要发源地,D错。故答案为:C。
(2022高一下·乾安开学考)“蜀犬吠日”出自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8.低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9.“庸、蜀之南,恒雨少日”会导致( )
A.①减弱 B.②不变 C.③减弱 D.④减弱
【答案】8.B
9.D
【解析】【点评】
8.读图可知,①辐射为到达地球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辐射为地面辐射,③辐射为大气逆辐射,④辐射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低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②辐射为地面辐射,故答案为:B。
9.四川盆地,盆地地形,不利于空气扩散;亚热带季风气候,水汽充足,空气潮湿,阴雨天多;云雾多,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造成日照时间短,日照强度弱。①不变,阴雨天多④减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导致②减弱,阴雨天多导致③增强。D正确。故答案为:D。
(2022高一下·乾安开学考)如图是某一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0.图中a处的盛行风向是(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11.图中b处的气候特征是( )
A.炎热干燥 B.高温多雨 C.温和干燥 D.温和湿润
12.由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答案】10.B
11.A
12.C
【解析】【点评】
10.读图分析,图示箭头所示的大气运动的偏转方向为向左,故判断该图所示半球为南半球。根据以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地图上确定方向的方法或大气三圈环流中气压带、风带的分布(a处位于西风带),可判断a处的风向为西北风。故答案为:B。
11.读图,b处位于南回归线附近,大约135°E的地方。根据地理坐标可知此地位于澳大利亚大陆中部,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影响,降水少,气候炎热干燥。故答案为:A。
12.温带季风气候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故A项错误;温带大陆性气候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故B项错误;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冬季受西风影响,故C项正确;亚热带季风气候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故D项错误。故答案为:C。
(2022高一下·乾安开学考)“一滴水从波涛汹涌的大海,化为天上的白云,再到漫天的大雪,使地面银装素裹,融化后渗入地下,被植物的根系吸收。”下图为地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3.材料描述的现象体现了____的变化( )
A.大气圈 B.水圈 C.圈岩石 D.生物圈
14.图示圈层①②③④依次为( )
A.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
B.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C.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大气圈
D.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
1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的圈层关系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13.B
14.A
15.B
【解析】【点评】
13.本题主要考查水圈水循环的过程。“一滴水从波涛汹涌的大海,化为天上的白云”描述的是水汽蒸发的过程,“再到漫天的大雪,使地面银装素裹”描述的是降水的过程,“融化后渗入地下,被植物的根系吸收”描述的是下渗的过程。所以材料描述的现象体现了水圈的变化,B项正确。故答案为:B。
14.本题主要考查地球上各个圈层之间的关系。图中①圈层能为③圈层供水且能渗进②圈层,因此①是水圈、②是岩石圈;③可为④供氧,④可为②提供降水,因此③是生物圈、④是大气圈,A项正确。故答案为:A。
15.本题主要考查生物圈和岩石圈之间的关系。“落红”来源于生物圈;“春泥”反映了岩石圈,反映的圈层关系是生物圈和岩石圈之间的关系,有上题可知②是岩石圈,③是生物圈,B项正确。故答案为:B。
(2022高一下·乾安开学考)某探险者从甲国驾帆船环球航行,右图为此次环球航行的路线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6.探险者从甲国出发后,选择先向南航行再横渡大西洋,主要考虑( )
A.沿海岸航行更安全 B.沿途风平浪静,舒适度好
C.可沿南下的洋流顺水航行 D.可顺盛行西风航行
17.探险者途经乙岛期间,发现岛上居民家中均建有水窖收集雨水,其原因是( )
A.岛屿面积小,缺少河流和湖泊 B.雨水中富含大量微量元素
C.受副高控制,终年干旱少雨 D.岛上生产活动耗费大量水源
【答案】16.C
17.A
【解析】【点评】
16.本题考查洋流和风带的分布以及对航行的影响。从西欧出发,若直接横渡大西洋将经过盛行西风带和北大西洋暖流海区,逆风逆水,不利千航行,而他先向南行再横渡大西洋,可利用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以及信风,则顺风顺水,节约燃料,提高航行速度,缩短航行时间, C选项正确, D选项错误。该航行和安全以及舒适度的关系小,A、B选项错误。故答案为:C。
17.本题考查居民家中均建有水窖收集雨水的原因。探险者途经乙岛期间,发现岛上居民家中均建有水窖收集雨水,其原因是岛屿面积小,缺少河流和湖泊,要用水窖保存雨水,A选项正确;雨水中并没有富含大量微量元素,B选项错误。该岛屿在海洋中,不会终年少雨,C选项错误;该岛屿面积小,人口较少,生产活动较少,因此修水窖并不是岛上生产活动耗费大量水源,D选项错误。故答案为:A。
(2022高一下·乾安开学考)读下边两幅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8.图示河流地貌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河流的( )
①侵蚀作用 ②搬运作用
③溶蚀作用 ④堆积作用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9.乙图所示地形剖面对应甲图中的( )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0.河谷从发育初期到成熟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河流的侧蚀作用减弱,下蚀作用加强
B.河流在凹岸堆积,在凸岸侵蚀
C.河湾不断地向两侧扩展,使河谷展宽
D.河谷横剖面由“U”形变为“V”形
【答案】18.D
19.C
20.C
【解析】【点评】
18.图示河流地貌中的边滩是由于流水沉积形成的,而较陡的河岸是流水侵蚀形成的,故答案为:D。
19.读图可知,乙图中P位于河流堆积一侧,而T位于冲刷一侧,图甲中③处P位于凸岸,属于沉积岸,而T为凹岸,属于冲刷岸,故答案为:C。
20.河谷从发育初期到成熟期,河流的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加强,A错误。河流在凹岸侵蚀,在凸岸沉积,B错误。河湾不断地向两侧扩展,使河谷展宽,C正确。从上游到下游,河谷横剖面由“V”形变为“U”形,D错误。
21.下列地表形态,主要由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
A.石林、三角洲 B.峡谷、曲流凹岸
C.沙滩、沙丘 D.石林、河流凸岸
【答案】B
【知识点】外力作用与地貌
【解析】【分析】解:峡谷、曲流凹岸由流水的侵蚀形成,石林是由于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三角洲、河流凸岸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沙丘是风力堆积形成的。故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侵蚀作用指风力、流水、冰川、波浪等外力在运动状态下改变地面岩石及其风化物的过程。侵蚀作用可分为机械剥蚀作用和化学剥蚀作用。在干旱的沙漠区常常可以见到一些奇形怪状的岩石。它们有的像古代城堡,有的像擎天立柱,有的像大石蘑菇,这并非雕塑家们的精工巧作,而是风挟带岩石碎屑,磨蚀岩石的结果,人们称之为风蚀地貌。
(2022高一下·乾安开学考)下左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下右图为喀斯特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22.图中序号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
A.①——冷却凝固作用 B.②——变质作用
C.③——重熔再生作用 D.④——外力作用
23.在右图中广泛分布的岩石,按其类型应为左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22.B
23.A
【解析】【点评】
22.读图根据岩石圈物质循环关系,丙为岩浆,乙为岩浆岩,甲为沉积岩,丁为变质岩。①为外力作用,②为变质作用,③为冷却凝固,④为重熔再生。正确答案选B 。
23.由上题分析可知,甲为沉积岩,形成喀斯特地貌的岩石为沉积岩。正确答案选A。
24.(2022高一下·乾安开学考)下图为“某种地形的示意图”,该地区的地质演变过程可能是( )
A.水平挤压——岩层下降——外力侵蚀
B.岩层下降——外力侵蚀——水平运动
C.水平挤压——岩层上升——外力侵蚀
D.岩层下降——板块张裂——外力侵蚀
【答案】C
【解析】【分析】图中的岩层有的向上拱起,有的岩层向下弯曲,因此分析图中有背斜和向斜构造,都是属于褶皱.褶皱构造由于水平挤压形成的.而图中的海拔较高形成了山地,是由于地壳上升运动形成的.现在的背斜构造处的地形是谷地了,原因是在外力作用下,背斜顶部因受张力,裂隙发育,易被侵蚀反而形成谷地.所以该地区的地质演变过程可能是水平挤压形成褶皱---地壳上升运动-----外力侵蚀,故C正确。
【点评】
(2022高一下·乾安开学考)地理环境中的各地理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读下面地理事项联系图,完成下列小题。
25.图中甲地理要素最有可能是( )
A.修建水库 B.使用化石燃料
C.围湖造田 D.滥伐森林
26.图示联系,警示人们在改造地理环境时需要( )
A.各个击破 B.全面征服 C.综合考量 D.关注差异
【答案】25.D
26.C
【解析】【点评】
27.(2019高一下·长春月考)“牵一发而动全身”说明了地理环境的( )
A.差异性 B.综合性 C.整体性 D.区域性
【答案】C
【知识点】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解析】【分析】解: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是一个整体,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说明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地理环境整体性主要表现在自然地理环境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且协调的和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即一个要素发生变化也会导致其他要素发生变化。
(2022高一下·乾安开学考)读下面“中纬度地区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28.图中甲、乙、丙自然带分布呈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A.经度地带性 B.纬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 D.由低纬向高纬
29.形成这种地域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是( )
A.热量 B.水分 C.海拔 D.地形
【答案】28.A
29.B
【解析】【点评】
28.甲、乙、丙自然带分布由森林带到草原带到荒漠带,植被越来越稀疏,这种地域分异规律为经度地带性,A正确。
29.经度地带性由森林带到草原带到荒漠带,植被越来越稀疏,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B正确。
30.(2022高一下·乾安开学考)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影响图中从③到④自然景观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 B.地形 C.地质 D.水分
【答案】D
【解析】【分析】图中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④为温带荒漠带,从③到④自然景观变化体现了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又称经度地带性规律,由于水份条件的差异而引起,D正确。
【点评】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31.(2022高一下·乾安开学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南北半球看,此图所示的是 半球;此图所示日期是 前后。
(2)图中所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经线是 ,纬线是 。
(3)这一天发生极夜现象的范围是 。
(4)图中弧CE表示 线(晨线或昏线)。
(5)此刻,图中A、B两处的地方时是:A 时,B 时。
(6)与北京处在同一天的范围占全球的____。
A.1/4 B.2/3 C.1/2 D.3/4
(7)
【答案】(1)北;6.22
(2)90°E;23°26′N
(3)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
(4)昏
(5)6;12
(6)D
(7)AFE
【解析】【分析】(1)该图为俯视图,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为北半球,北极附近有极昼现象,为夏至日(6月22日)前后;(2)该图为夏至日光照图,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3°26′N,昼半球中央经线为90°E,太阳直射此经线;(3)夏至日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发生极夜现象;(4)CE线上的点即将由昼入夜,为昏线;(5)A地处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为6点,B地处昼半球中央经线,为12点;(6)由图可以计算,90°W为0点,为自然日界线,由该线向东到180°为新的一天,北京地处此范围,占全球3/4;(7)A、E、F纬度由低到高顺序为AFE,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也为AFE。
【点评】
32.(2022高一下·乾安开学考)读“北半球某月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