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大海》教案 - 4 -
初 一 年 级 美 术 课 教学设计
1、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从以海洋为主题的科幻美术作品中,培养敢于想象,勇于创造的精神,并在创作的过程中通过面向海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志向。
2、 [教学对象]: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初一年级的学生。此年龄层次的学生已接受的科技知识并不丰富,但正因如此使其对新事物非常好奇,想象不囿于常规,正适合引导他们进行大胆想象。在创造能力方面还处在培养阶段。
3、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大胆想象和创造的能力。
4、 [教学难点]:创作题材、形象表现。
5、 [教学过程]:
1. 提问引入:在座的同学有哪些见过正真的大海?
学生回答 教师提点并引入本课课题
2. 通过欣赏奥斯卡获奖科幻动画片《海底总动员》预告片,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观看影片并思考两个问题:
①以下这部影片叫什么名字?
②片中描写的是什么场景?
影视播放
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
3. 通过欣赏科幻美术作品,开拓审美视野,从而产生创作灵感。
装饰画、电脑绘画、影视形象等。
选取科幻美术作品资料注意要点:
是依据科学技术发展趋势与海洋开发知识运用各种美术形式创造出来的、具有浓厚幻想含义的作品。它以大胆想象为特点,注重内容的科学性和表现效果的艺术性。
作品题材和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供学生进行创作时参考。
讨论思考:你认为未来应该如何开发海洋(举一例) → 教师从而了解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更利于新知识的导入;学生之间也得到互相了解,对接下来的分组创作有很大的帮助。
引导学生了解和感受以海洋为题材的科幻美术作品的内涵。注意根据作品的不同效果,介绍作品形象表现的形式。
⒋ 讲解海洋题材想象画的创作要领:
a) 收集资料——收集范围及途径。
科技文献、图片、影音等。
科技展会,图书馆,报刊、杂志,电视及影音媒体,互联网等。
b) 构思——根据资料,发挥想象,确定创作主题。
可从多方面作为切入点,展开想象:美好未来的设想,解决现实困难愿望等。
c) 草图——初步设计构想的体现。初步确定与构想相适应的形象、色彩、构图等。
强调形象特点,可用夸张、省略等手法使之鲜明。
d) 初稿——正式的铅笔底稿。
e) 完成——选用与创作主题相适应的表现手法制作作品。
通过教师示范配合讲解。重点讲解如何从资料中提取构思灵感,并注意选取适当的表现形式。
教师示范、范例图片或影片。
5. 小结:
想象的重要性。
及进行海洋题材想象画的创作要点。
6、 [作业及要求]:
1. 以小组为学习单位,创作海洋题材想象画。
2. 主题明确,形象突出。
组员分头收集资料和研究构思方案;各组员说明自己方案的优点,通过集体讨论,选出一个最佳方案并进行修改;为其设计方案准备好与之相适应的材料。
用铅笔画出草图,根据教师的指导,集体讨论修改;初步确定画面的构成,画出色彩小稿。
最后进行集体制作:由一名组员画(制作)出主要形象,其他组员添加次要形象和背景;或每个组员各制作一幅(一部分),然后拼合成作品系列。
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学生解决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1. 提示学生根据小组中各人的能力及条件进行分工。
2. 启发学生对主题进行想象。
3. 个别讲解创作作品的知识技能。
7、 [评价活动]:每组派一位代表为大家展示和点评本组创作的作品,教师总结。
8、 [教学用书]:沿海版《美术》第14册
9、 [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平台、图片、影片。
10、 [流程图]:
[备注]:
—— 使用多媒体教学平台、图片、影片。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教案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分为欣赏、创作两部分,并以后者为主。欣赏用以启发学生思路,对完成作业有借鉴作用;创作是以绘画创作为住,以体现本课的成果,既要看作业质量,也要看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感受与心得;即看结果,也重过程。
欣赏部分主要以《海底总动员》这部动画片为主线,引导学生欣赏科幻艺术作品,从而提起学生学习兴趣及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以达到培养学生敢于想象、勇于创新的精神。而且在选择作品素材的时候注意尽量少出现范例作品,避免学生在后面创作过程中思维受限制,走进模仿的误区。还有就是多展示一些其他题材的作品,让学生能从素材中吸取灵感和拓宽思维。从而更有效的锻炼学生的想象力。欣赏过程中加入小组讨论评价环节,避免学生思维受束缚。
创作之前教师详细讲述创作的方法和步骤,并加以示范,避免学生无从入手。创作以小组合作形式为主,培养学生思维整合和集体合作能力。激励学生敢于想象,并以与众不同和创新为目的。对作品要求主要注重内容,表现形式不以限制,绘画技巧也不作为主要的评价标准。创作完成后自评是重要环节,可以每组派代表阐述集体创作思路和介绍作品,从而达到交流的目的。最后教师对作品进行评价,主要以鼓励为主,特别赞赏有创意的作品和思路。
整节课要安排好时间,突出重点,注意观察学生的反映,避免冷场,并以视听效果较好的多媒体FLASH动画课件贯穿,让学生能在享受与娱乐过程中学到知识。教学设计不能死搬照套,应灵活运用,见机行事,但不能脱离教学目的。
另外,本人对新课程改革表示非常推崇,但是任何改革都不能急功近利,要循序渐进。特别对于我们农村学校的学生,更应该因材施教。根据本人对新课程改革精神的理解,改革特别注重加强学生的参与和实践操作能力,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确是非常重要的。但在进行过程中我遇到一个难题,很多新课程实施要求(包括其他科目)都安排了一个学生课前收集相关资料和调研的环节,这点对于大部分城市学生来说并不难,但是对于农村学生却有一定难度。举个例子,收集资料的一个很重要途径就是上互联网,但据我调查,平均每个班只有10%左右的学生家里有电脑,能够上网的在5%左右,在缺少互联网和资讯方式不太发达的农村如何实施这一环节的确是个问题。而且初中课程有十多门,如果每个科目都需要学生在课前花大量的时间去收集相关资料,无形地重重的加大了学生的负担。因此我的做法是,在学生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量收集课前的相关资料和信息,如果实在没有条件或能力的,教师在课堂上提供所需要的素材给予选择和分析,从而达到学生调研和实践的能力。当然以上只是本人对新课程改革的一点想法,希望在不断改良的过程中达到真正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目的。
课题:我心中的大海——开发海洋 . 畅想未来
指 导
教师示范
指导、介绍
欣赏、思考、讨论
投影、影片
媒体
开 始
引 导 语
讲解海洋主题想象画的创作过程
投影或影片
媒体
评 价
分组完成作品
结 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