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穷人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4.穷人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05 20:43: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穷人
教学准备
学情分析
《穷人》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部短篇小说。课文记叙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和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下渔民的悲惨生活,赞美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有力地抨击了当时上流社会的堕落与腐化。
课文在写作上特色鲜明,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心理对话的描写,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也是训练学生朗读能力、感悟能力的佳作。作者用朴实准确的语言,恰如其分地表达了真情实感。文章的段落分明,结构独具匠心。选篇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把握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二是学习通过环境和人物心理、对话等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抒发深情的写法。
学情分析:
教学工具
《穷人》选自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部分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强。通过预习,可以基本掌握本节课的生字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但该文章篇幅较长,在概括主要内容上,可引导学生先找出课文的主要人物,然后根据他们之间发生的事情,归纳出主要内容。在阅读教学方面,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段,感受人物美好品质。文章对环境描写、人物心理、语言描写是体会人物美好品质的关键,因此也是研读的重点。在品味中体会思想感情,在体会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桑娜与渔夫的对话、环境描写以及心理活动描写可作为研习和朗读指导的重点。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关于“穷”的语句。
2、合理展开联想,深入理解穷人之“穷”。
过程与方法目标:
1、感情朗读,关注细节,合理想象。
2、通过抓住关键词句,体会穷人之穷的具体表现和人物美好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感受到桑娜、西蒙两个穷人家庭中的生之艰辛,死之悲惨,同情受苦受难的平民百姓。
2、联系实际,对比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教育学生要珍惜现在的生活,感恩时代,感恩祖国。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抓住关键词句,体会穷人之穷的具体表现和人物美好品质。
教学难点:
品析环境描写,体会穷人生之艰辛,死之悲惨。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猜对联“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横批(出示:缺衣少食)。
2、看到这个成语,你联想到是什么人?
3、是的,像这样缺衣少食的人都是穷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穷人》(出示课题《穷人》)——它是俄国作家托尔斯泰根据法国作家雨果的叙事诗《穷人》所改编的一篇文章。
【设计意图:以猜谜的形式出示“缺衣少食”,再导入到课题《穷人》,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建立一个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认知背景,使学生在学生课文时引起情感共鸣。】
二、感知谁是穷人
1、课文中的穷人是谁?
桑娜 渔夫 邻居西蒙
三、分析穷人之“穷”的表现
思考:他们的穷体现在哪些地方?
1、生之艰辛
◎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从“屋内装饰”看出“穷”)
(你还能联想到桑娜家里还有什么器具用品体现穷?如:破帐子、破被子、破桌子、破椅子······)
◎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
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
(从“吃、穿”看出“穷”)
(黑面包好吃吗?孩子们是怎样吃黑面包的呢?)
◎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
◎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
◎睡觉还早。
(从“桑娜和渔夫的忙碌”看出“穷”)
(你能用哪些成语来形容他们的“忙碌”呢?)
(为什么他们这么忙碌,还是过苦日子呢?)
◎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
(从“天气的恶劣”(环境描写)看出“穷”)
(请你朗读)
(通过朗读,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视频播放)
(渔夫的处境怎样呢?你读出了渔夫怎样的品质?)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紧扣一个“穷”字,引导学生进行读、悟,再进行交流,反馈学生读书的效果,发现学生思想的火花;对于学生忽略的方面,教师讲解后学生再朗读,旨在加深理解,促进学生的情感投入。】
2、死之悲惨
◎屋子里没有生炉子,又潮湿又阴冷。
◎她头往后仰着,冰冷发青的脸上显出死的宁静,一只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从稻草铺上垂下来。
◎显然,母亲在临死的时候,拿自己的衣服盖在他们身上,还用旧头巾包住他们的小脚。
通过朗读,你感受到了什么?(播放音频——《二泉映月》)
比如:
A这是怎样的环境?
B她的手要抓住什么呢?也许要抓住孩子,也需要抓住生命······
C你读出了西蒙怎样的品质?)
(从“西蒙死去的惨景”(环境描写)看出“穷”)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研读西蒙家境和她的特点,就要让学生感觉到她的惨死值得同情,同时,让学生认识西蒙也是一个很善良很爱孩子的伟大母亲,对下文体会桑娜品质形成了衬托。】
四、与文中的穷人相比,我们的岁月如此静好,你能说说原因吗?
(预设:A时代的进步B科技的发达C党和国家的政策好)
齐读:脱贫攻坚战——2021年2月25日,这是永远被铭刻在人类历史上的重要日子。在这一天,中国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
“ 吃水不忘挖井人”,让我们感恩伟大的时代,感恩伟大的党,感恩伟大的祖国吧!
【设计意图:此环节让学生对比俄国农奴生活艰辛,资本主义制度的黑暗,体会到我国党和国家的政策好,让学生珍惜当下的美好日子……】
五、课堂小结:
本堂课我们分析了穷人之穷,体会到穷人生活的艰辛、命运的悲惨以及他们勤劳、勇敢、善良的品质。对比穷人,我们要学会感恩,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