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说”空间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湘美版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九年级上册,本课为“造型·表现”的课型,主要内容是帮助学生了解绘画空间表现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立体空间的视觉感受。
【学生分析】
九年级学生,在绘画学习上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但从学生作品中,常会发现形式单一的问题,故本课在设计时,加强了培养学生多角度,有个性的表达主题形成发散性思维;九年级学生有创作想法,但不能积极主动参与课堂交流,所以本课设计了大量启发式互动环节,激发学生创作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设计思路】
本课从欣赏角度出发,激发学习兴趣。通过观察与分析,对绘画空间表现由浅及深的体验。随着教师深入讲解,理解绘画空间表现手法的多样性,从而达到创作具有空间感绘画作品的目的。
【教学流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理解绘画在平面上塑造形体空间。
方法与过程目标:能够画出表现空间感的画,运用空间元素表现不同的视觉效果。尝试与评价,感受创作乐趣。
情感与态度目标:大胆尝试运用错视原理进行空间创意。增强自信,激发绘画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能够画出表现空间感的画,运用空间元素表现不同的视觉效果;
难点:理解绘画在平面上塑造形体空间。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磁钉。
学生:美术本、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
一、导入:
1、展示图片 ,提问:图中的方块有何规律?
学生自主探究回答:略
2.展示作品《人类的状况》作者:马格利特
马格利特是比利时超现实主义画家,他的这幅画对人们习以为常的认识提出了质疑。
(1).问题:画布上的风景真的是窗外的风景吗?
学生欣赏、观察、回答:略
分析该作品:画布上的风景——窗外风景在平面(画布)上的影像,是画出来的。(此画有着极强的设计感,如果这幅画在展览馆展出的话,简直想在这个画(指的是马格利特的画)的下面安放上画架的脚)。
探究画面的纵深感的形成结论:艺术家按照一定规律用形状、色彩和明暗等元素来塑造画面空间感。
(2). 问题 :什么是空间感?画面纵深感(空间感)是怎么样形成的 怎样画出有空间干的画呢?
引出新课:画“说”空间。
〈设计意图〉课件展示空间绘画作品,认识其特点:纵深感。教师提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树立创作信心。
二、新课讲授。
(一)、什么是空间( 纵深感):
引导分析《楔形浪》和《完全》两幅作品。
1、教师点拨引导:《楔形浪》在形状大小、远近有何区别?《完全》体积塑造上有何特点?
2、学生自主探究:观察、思考,发现。
结论:形状的远近变化和体积的塑造可以在平面上表现出空间的纵深感。
〈设计意图〉观察例画,了解空间表现造方法,师生交流,加深对空间的了解,从而解决本课重点。
(二)、遮挡:
1、教师点拨引导:《层峦叠嶂》的近、中、远景形成层叠关系。
2、学生自主探究:观察、发现遮挡的表现方法。
〈设计意图〉为营造亲切自然的教学环境,教师选择学生互动,探究方法:近的、中间的、远的怎样在画面上表现,从而解决本课难点。
(三)、 近大远小:
1、教师点拨引导: 《风景》中田野上的草垛的大小、明暗变化等透视关系、前后遮挡关系表现了纵深感。
比较《宁静的小镇》,它们表现的空间关系的方法有什么相似之处?
2、学生自主探究:欣赏作品,思考,交流。
〈设计意图〉认识近大远小、明暗等对空间表现的作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现。
同样《阿塞斯的马路》和《圣.塞维翰No.3》两幅画就是近大远小的不同形式。
〈设计意图〉欣赏大师作品,提高对空间的认识,从而激发创作更具表现力欲望。
(四)、点和线的组合、排列:
1、展示《色彩构成》蒙德里安(荷兰)
教师点拨引导:感受这幅画的空间效果,说说这些漂浮着的方块为什么会给人纵深感?
学生自主探究:欣赏观察,总结
教师补充用抽象的几何形进行位置、重叠关系的排列,营造悬浮、行进的动感空间。
2、展示三足圆点图例
教师点拨引导:三组圆点呈现出远近关系的视觉感受,你能总结其中的规律吗?
学生自主探究:点的大小、色彩纯度、明暗差异等能产生纵深感。
我们都知道线是点的延续,线的长短、粗细、疏密、方向等变化也能构成前后纵深空间。
展示 《桥》作品
这幅作品中桥上纵横交错的桁梁编织了一幅丰富的空间画面。桁梁近粗远细变化、间隔近宽远窄变化向远方消失,形成透视现象。
(五)、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塑造空间的表现方法,知道了:
1. 近大远小、前后遮挡、明暗变化可以在平面上表现出空间的纵深感。
2. 点、线、面、体积的组合能够制造画面的纵深感。
3.点的大小、色彩纯度、明暗差异能构成前进后退的视觉感受。
4.线是点的延续,长短、粗细、疏密、方向等变化也能构成前后纵深空间。
〈设计意图〉教师小结空间表现规律,给予学生方向、信心。学生自主探究表现方式,加深印象。提醒线条的运用,及恰当的落款,注意美术作业的完整性。
三、实践练习、作业评价
内容:模仿《色彩构成A》的构成,画一幅具有空间感的画。
要求:(1)、选择简单的图形(例如:字母、水果、树叶等)或者几何形做组合排列,
(2)、表现出画面的空间感,并标示主题。
(3)、在画面上,可适当补充线条,加强画面的纵深感
学生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设计意图〉设计合理的作业要求,引导学生在创作中体现本课重难点。
展示和点评。
学生将作品展示于黑板上,师生欣赏,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
〈设计意图〉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给予学生信心和鼓励,提高学生评价水平和审美认识,增强创作积极性。
四、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绘画空间表现的几种方法,希望大家能用独特的表现方式,去表现你身边的美,创作更多有趣的、优秀的作品。
〈设计意图〉学生感受绘画的美,使学生将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反思】
1.这节课在教学流程的设计上,着重突出重难点及解决方法,课堂操作也实现了精炼高效,并围绕作业要点展开了一系列有效环节。例如,分析例画怎样表现空间,解决“画什么”的问题;教师提示讲解、学生自主探讨,解决“怎么画”的难题。总的来说,内容和环节实现了有效串联,达到了一定难度,学生学有所获。
2.激励策略的运用,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有利于绘画可持续性学习。学生作业充满创造性,趣味性强,因此我将更加重视“激励”对开发学生潜力的作用。
3.突发环节的处理较及时,没有对教学效果产生不良影响。比如,欣赏名人作品时,学生感到一些茫然。让他们自主探究时,积极性不高,我的解决方法是,引导学生认识作品的独特表现方式,体验画面的趣味性。多鼓励多表扬,让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自己总结规律。但此事也提醒了我:美术课堂上对学生应多一些倾听她们的想法,引导他们积极主动探索,大胆表现。因此,课后我对本课内容进行了调整,确保作品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