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古人谈读书》第一课时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5《古人谈读书》第一课时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05 20:34: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人文主题:读书明智
语文要素:
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
根据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突出重点。
25 古人谈读书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今山东曲阜)人。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思想创始人。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huì
我认识(shí)的李明是一个博闻强识(zhì)的人。
(认识)

shí
知道,认得,能辨别
(博闻强识)
zhì
记住

下面是“己”,最后一笔的竖弯钩的“竖”要短,“弯”要写长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zhì
huì
hào
再读课文:读出节奏 注意停顿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句读(dòu):古时称文词停顿的地方为句或读。连称句读时,句是语意完整的一小段,读是句中的语意未完、语气可停的更小的一段。
文言文学习方法
借助注释
联系上下文
查阅资料
找近义词法
朗读法
默读课文,圈画关键词,运用学过的理解文言文方法,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话的大意。
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可以结合注释或上下文先猜一猜,也可以跟同学交流一下。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大意: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智慧。


在《铁杵成针》中学过,“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是”的意思是?
同“智”,智慧。
大意:聪敏而又好学,不以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此处指聪敏
以……为耻
喜好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课堂作业》P77
以……为耻。
大意:默默地记住知识,学习不感到满足,教诲别人不知疲倦。
满足
疲倦
记住
教诲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课堂作业》P77
默而识之
大意:我不是生下来就什么都知道的人,而是喜好古代文化,靠勤勉求取知识的人。
勤勉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聪敏
喜好
古代文学
……的人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一词多义

敏以求之者也
敏而好学
勤勉
聪敏
《课堂作业》P77
勤勉
大意:学习知识就像追赶不上那样,又会担心丢掉什么。
赶上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大意: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用来思考问题,(但并)没有益处,不如去学习。
用来
曾经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在《王戎不取道旁李》中学过,“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尝”的意思是?
《课堂作业》P77
曾经
学习态度
诚实——智慧
好学——好问
不厌——不倦
好古——勤勉
勤奋——进取
学习——思考
敏而好学, 。
不耻下问
知之为_______,不知为______, 。
知之
不知
是知也
_________,学而______,诲人 。
默而识之
不厌
不倦
试着填一填,相信你一定能很快背诵下来。
背诵指导
我非 ,好古,_____________。
生而知之者
学如_______,犹恐失之。
不及
吾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如学也。
终日不食
终夜不寝
以思
敏以求之者也
无益
《课堂作业》P7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