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22.2核能同步练习(含答案)
一、填空题
1.核电站的核心设备是 ,设备内发生的 反应是可以控制的.
2.核能是一种新能源,核裂变是产生核能的一种方式,另一种核反应方式是 ;半导体二极管具有 导电性;若用超导体输电,优点是可以实现输电过程中 电能损失.
3.汽车的大量使用虽然给人们带来了方便,但其汽油机在 冲程排出的废气会严重污染环境,且化石能源最终会消耗殆尽.一旦原子核分裂或聚合时可以释放出惊人的能量供人们利用,这种能叫做 .
4.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应用于测绘、电信、减灾救灾等诸多领域,该系统是依靠 传递信息的(选填“电磁波”或“超声波”),我国核动力潜艇“长城号”利用核反应堆中发生的 (选填“核裂变”或“核聚变”)提供动力.
5.核电站将 能最终转化为电能,它常建在海边,其原因之一是需要大量的水作为汽轮机的冷却剂,这利用了水的 较大.福清核电站一台发电功率为l06kW的核电机组将于2013年开始发电,它每天能发电 kW h,这相当于每天至少可减少火电用煤 吨,这样会减少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气体和灰渣的排放,减轻“北煤南运”的压力.(煤的热值q=3.4×107J/kg)
6.有一定值电阻,当其两端的电压为9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9A,它的电阻是 Ω;如果它两端的电压为15V,迪过它的电流是 A;核电站是利用核 (选填“聚变”或“裂
变”)产生的能量发电的;在汽车制动过它的动能转化为地面、轮胎、空气的内能,但这
些内能无法自动转化回去,这是因为能量的转移和转化是有 的。
7.海洋核动力平台是由中国广核集团自主研发、自主设计的海上小型堆技术,单堆热功率(反应堆输出的可利用内能所对应的功率)2×105kW,可为海上油气田开采、海岛开发等领域的供电、供热和海水淡化提供电力。目前中船重工下属的719所己完成了海洋核动力平台的两种技术方案,一种为电站,即将核电站布置于浮动式平台上,平台排水量2.5×104t。另一种为可潜式核电站,除满足浮动式核电站性能要求外,还可满足在恶劣海况下,平台下潜至水下工作的需求。该核动力平台的核反应堆是利用核 (选填“聚变”或“裂变”)来提供能量的。若核反应堆的热功率有20%转化为电能,一天的发电量可达 kW·h,该平台满载时受到的浮力为 N,若平台为可潜式核电站,在恶劣海况下,平台在下潜时底部受到海水的压强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二、选择题
8.关于能源、信息和材料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纤通信依靠声波来传递信息 B.核能是可再生能源
C.手机通信是利用电磁波 D.可用超导材料做电热丝
9.如图所示为核电站发电流程图。在发电过程中,下列所述能量转化顺序正确的是( )
A.核能→化学能→机械能→电能 B.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C.核能→机械能→内能→电能 D.核能→内能→化学能→电能
10.以下是核电站工作情况的方框图,关于方框图中各装置的能量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反应堆将核能转化为电能
B.蒸汽轮机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D.核电站中所发生的核反应是聚变反应
11.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核电站利用原子核聚变所释放的能量来发电
B.煤、石油、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C.随着科技发展,将来可以制造出不消耗能量而不停对外做功的机器
D.因为能量在转化过程中是守恒的,所以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12.中国的创新发展战略使科技领域不断取得新成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5G手机上网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
B.北斗卫星导航是通过光纤传递信息
C.核电站是利用核聚变释放的核能发电的
D.我国海域深处蕴藏的大量“可燃冰”属于可再生能源
13.下列有关能量和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因为宇宙间的总能量是守恒的,所以不存在能源危机问题
B.核能发电是利用原子核消失后,完全转换成可用的能量
C.核原料有强烈的放射性,但在反应器中使用后成为核废料,核废料没有放射性
D.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物体的机械能若有减少,通常以热能的形式逸散为主
14.信息、能源和材料并列为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核电站是利用核聚变获得核能的
B.一切信息的传递都必须依靠电磁波
C.LED灯具有单向导电性
D.超导材料适合制作电炉丝
15.如图为核电站发电流程图.在核电站发电过程中,从核能到电能,图中所示的转化顺序正确的是( )
A.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B.核能→化学能→机械能→电能
C.核能→机械能→内能→电能 D.核能→内能→化学能→电能
1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检查和维修电路时,必须先切断电源
B.广东大亚湾核电站是利用核聚变原理来发电的
C.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
D.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导航系统已组网完成,它是利用电磁波进行导航服务的
三、综合题
17.我们国家发射的嫦娥五号于2020年12月2日凌晨四点五十三分在月球上完成了土壤的钻取采样及封装,月球上有丰富的矿藏资源,而其中最有价值的就是氦-3资源。氦-3是氦的同位素,含有两个质子和一个中子。在几乎没有大气的月球上,太阳风直接落到月球表面,日积月累在月球表面的沙粒、岩石中,氦-3的含量越积越多,成了月球土壤重要的组成部分。氦-3最吸引人类的就是它作为能源材料的优秀“潜质”,它不仅可用于地面核电站,而且特别适合作为火箭和飞船的燃料,用于宇宙航行。从月球土壤中每提取一吨氦-3,可得到6300吨氢、70吨氮和1600吨炭。据估算1kg氦-3便可产生6.84×1013
J的能量,只需要十吨氦-3就能满足全国一年的能源需求。
(1)我国科学家通过 (选填“电磁波”或“超声波”)来控制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成功落月并完成土壤的钻取采样及封装。
(2)氦-3释放核能的形式与氢弹一样,它是通过核 释放出巨大能量。2kg氦-3可产生 J的能量,相当于完全燃烧 kg煤放出的热量。(煤的热值是3×107J/kg)
答案
1.核反应堆;链式
2.核聚变;单向;减少
3.排气;核能
4.电磁波;核裂变
5.核;比热容;2.4×107;2541.18
6.10;1.5;裂变;方向
7.裂变;;;变大
8.C
9.B
10.C
11.B
12.A
13.D
14.C
15.A
16.B
17.(1)电磁波 (2)聚变;1.368×1014;4.56×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