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测试】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分层训练卷(提升篇)(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单元测试】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分层训练卷(提升篇)(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5.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06 09:36: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分层训练卷(提升篇)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参差(cī)  正月(zhènɡ)
B.三更(ɡēnɡ) 逝世(zhé)
C.供品(ɡònɡ) 明晃晃(huǎnɡ)
D.畜生(xù) 水浒传(zhuà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家景  预告  凌乱  惶然大悟
B.项圈  稀奇  刺猬  川流不息
C.祭器  退缩  橱房  络绎不绝
D.熟识  何尝  慈详  囫囵吞枣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______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②这件事给我留下了______的印象。
③伯父的回答我现在记不清了,只记得他的话很______,不容易懂。
④我______地鞠了一躬,把书塞进帆布袋,背起来便走出书店的门。
⑤老师为了培养祖国的下一代付出了很多,我们应该______他们。
A.孝敬 深奥 深刻 恭敬 尊敬
B.孝敬 深刻 深奥 恭敬 尊敬
C.孝敬 深刻 恭敬 深奥 尊敬
D.尊敬 深刻 深奥 恭敬 孝敬
4.下列句子中关联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你既然有远大的志向,就要脚踏实地去努力。
B.赵强虽然助人为乐,但是受到老师的表扬。
C.昙花芳香、素雅,享有“月下美人”之誉,因而很快就凋谢了。
D.因为金山、银山,所以绿水青山。
5.对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②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③“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A.外貌描写 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
B.语言描写 外貌描写 心理描写
C.心理描写 外貌描写 语言描写
D.外貌描写 心理描写 语言描写
6.“我抛了书,欠身伸手去取笔,——何尝有一丝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我不在小船里了。”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意思的转折
C.表示声音延续 D.表示话语中断
7.“快到山顶了,我没有劲儿啦,想休息一会儿。”插在(  )最合适。
①清晨,我去爬山。②站在山脚望着巍峨的天马山,我鼓足了劲儿,开始往山上爬。③可是一个比我还小的小女孩在我身边不停地往上爬,我打消了休息的念头。④我站在山上往下望,纵横交错的公路,成片的楼房,茂盛的树林尽收眼底。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之后
二、填空题
8.读句子,看拼音写字词。
1.一shùn jiān( ),仿佛有谁zhì( )一块大石下河水中,水波dǒu rán( )起立,将整篇的影子撕成片片了。
2.这只cì wei( )很línɡ lì( ),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cuàn( )了。
3.我在chú fánɡ( )外的空地上sǎ( )下秕谷,准备捕鸟。
9.补充成语,然后选词填空。
张( )李( ) ( )经风( ) 一( )无( )
( )( )大悟 ( )( )吞枣 ( )更( )夜
1.数学老师的这番讲解令我_______________。
2.阅读名篇佳作一定要认认真真,千万不能____________,一知半解。
3.上课时冬冬开了小差,老师让冬冬回答问题,可冬冬____________地乱说一通。
10.用积累的鲁迅名言填空。
(1)成成不小心把爸爸准备拿去参展的画弄丢了,爸爸没有生气,微笑着说:“无情未必真豪杰,________。”
(2)有位年轻的改革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记者问他成功的秘诀,他只是念了鲁迅的一句名言:“其实地上本没有路,_______,_____。”
(3)无论身处何方,我们都要记住鲁迅先生在《学界的三魂》里说的一句话: ______,惟有他发扬起来,______。
三、语言表达
11.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①这句话运用________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我”的________活动,表达了“我”内心的悲痛。
②请你用这种修辞手法,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下列词语中任选一个,把你想到的用一段话写下来。
宽广的海洋 宽广的领域 宽广的胸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信息匹配
1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1)饱经风霜( )
A.吃饱。 B.充分。
C.满足。 D.事物发展到最高限度。
(2)张冠李戴( )
A.围巾。 B.帽子。
C.形状像帽子或在顶上的东西。
D.鸟类头上的肉瘤或高出的羽毛。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理解。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
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13.说说下列字词的意思。
(1)素:___________(2)如许:___________
(3)单:___________(4)希奇:___________
14.文中画“____”的句子可以用“_________”这个成语来概括。
15.选文主要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多选)
A.对闰土见多识广、知识丰富的赞叹。 B.对农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C.对闰土生活的嫉妒之情。 D.对深宅大院里的生活的不满。
阅读与感悟
琐忆(节选)
①一九三三年至一九三四年之间,鲁迅先生经常在《申报》副刊《自由谈》上写稿,攻击时弊,为了避免反动派的检查,他不断更换笔名。我当时初学写作,也在这个副刊上投稿,偶尔写些同类性质的文章。
②我的名字在文艺界是陌生的,那些看文章“专靠嗅觉”的人,就疑神疑鬼,妄加揣测起来,以为这又是鲁迅的化名。他们把我写的文章,全都记在鲁迅先生的名下,并且施展叭儿狗的伎俩,指桑骂槐,向鲁迅先生“呜呜不已”。
③自己做的事情,怎么能让别人去承担责任呢?我觉得十分内疚,很想当面致歉,但又害怕鲁迅先生会责备我,颇有点惴惴不安。正当想见而又不敢去见的时候,由于一个偶然的机缘,我却不期而遇地晤见了鲁迅先生,互通姓名之后,鲁迅先生接着说:
④“唐先生写文章,我替你在挨骂哩。”
⑤一切都在意料之中,一切又都出乎意料。我立刻紧张起来,暗地里想:这回可要挨他几下了。心里一急,嘴里越是结结巴巴。鲁迅先生看出我的窘态,连忙掉转话头,亲切地问:
⑥“你真个姓唐吗?”
⑦“真个姓唐。”我说。
⑧“哦,哦,”他看定我,似乎十分高兴,“我也姓过一回唐的。”说着,就呵呵地笑了起来。我也随着先生轻松地笑了。
⑨从那一次和以后多次的交谈中,鲁迅先生给我的印象始终是:平易近人。他留着浓黑的胡须,目光明亮,满头是倔强得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仿佛处处在告白他对现实社会的不调和。然而这并不妨碍他的平易近人,“能憎,才能爱。”或者倒可以说,恰恰是由于这一点,反而更加显得他平易近人了吧。和许多伟大的人物一样,平易近人正是鲁迅先生思想成熟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⑩对待青年,对待在思想战线上一起作战的人,鲁迅先生是亲切的,热情的,一直保持着平等待人的态度。他和青年们谈话的时候,不爱使用教训的口吻。他以自己的行动,以有趣的比喻和生动的故事,作出形象的暗示,让人体会到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
有些青年不懂得当时政治的腐败,光在文章里夸耀中国地大物博;看得多了,鲁迅先生叹息说:“倘是狮子,夸说怎样肥大是不妨事的,如果是一口猪或一匹羊,肥大倒不是好兆头。”
有些青年一遇上夸夸其谈的学者,立刻便被吓倒,自惭浅薄;这种时候,鲁迅先生便又鼓励他们说:“一条小溪,明澈见底,即使浅吧,但是却浅得澄清,倘是烂泥塘,谁知道它到底是深是浅呢?也许还是浅点好。”
记得在闲谈中,鲁迅先生还讲起一些他和青年交往的故事,至于自己怎样尽心竭力,克己为人,却绝口不提。
在苦难的、梦魇一样的日子里,鲁迅先生不止一次地给我以勇气和力量。他的深刻的思想时时散发出犀利的光彩。他说话时态度镇静,亲切而又从容,使听的人心情舒畅,真个有“如坐春风”的感觉。 (有改动)
16.解释下列词语。
惴惴不安: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易近人:____________________
17.联系文章内容,将描写“我”第一次见鲁迅先生前后心情变化的词句填在横线上。
_______——惴惴不安——________——__________
18.文中画线的句子是________描写,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19.在苦难的、梦魇一样的日子里,鲁迅先生对“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__。
20.概括文章第①~⑧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北人生而不识菱①者,仕②于南方。席上食菱,并③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④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⑤菱角生于水中而曰土产,此坐⑥强⑦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①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盛产于我国中部和南部。②仕:做官。③并:连同。④欲:想要。⑤夫:语气词。⑥坐:因为,由于。⑦强:勉强。
21.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写在括号里。
①“或曰:‘食菱须去壳。’”句中“或”的意思是( )
A.有人。 B.或者。
②“其人自护其短”中“短”的意思是( )
A.长度小,与“长”相反。 B.缺点。
22.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坐”在文中是“因为”的意思,请再写一句含有“坐”字并且表示“因为”的意思的古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
24.习作。
题目:谢谢你,
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横线上可以填写“我的朋友”“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妈妈”等表示人称的词语;通过具体的事例把感谢的原因写清楚,可以是一件事,也可以是几件事;在习作中让“你”“我”互动,在丰富叙事内容的同时,融入情感。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字音的识记。
A.正月(zhènɡ)——zhēng。
B.逝世(zhé)——shì 。
C.读音正确。
D.畜生(xù)——chù。
2.B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错别字的辨析。
A.惶然大悟——恍然大悟:一下子完全明白了或觉悟过来了。
B.书写正确。
C.橱房——厨房:指可在内准备食物并进行烹饪的房间。
D.慈详——慈祥:形容善良、和蔼、安详的样子,多用于老人。
3.B
【解析】略
4.A
【详解】本题考查关联词的运用。
A选项中的关联词使用正确。
B选项中的“助人为乐”与“受到老师的表扬”是因果关系,故改为:赵强因为助人为乐,所以受到老师的表扬。
C选项中存在转折关系,故改为:昙花芳香、素雅,享有“月下美人”之誉,但是很快就凋谢了。
D选项中存在并列关系,应改为: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
5.D
【解析】略
6.B
【解析】略
7.B
【解析】略
8. 瞬间 掷 陡然 刺猬 伶俐 窜 厨房 撒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瞬、掷、陡、猬、伶、窜、撒”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9. 冠 戴 饱 霜 望 际 恍 然 囫 囵 三 半 恍然大悟 囫囵吞枣 张冠李戴
【详解】考查补写成语及运用,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
运用:学生要明确词语的意思,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词语,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
10. 怜子如何不丈夫 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 中国才有真进步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名人名言的默写。
(1)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意思是对子女没有感情的人不一定是真的豪杰,怜爱孩子怎见得就不是大丈夫呢?
(2)“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指世上本来没有路,路是人走出来的;也比喻人生,人生本来是没有路的,要想有路,就要敢于探索,不怕艰难险阻,不怕迂回曲折,虚心学习,团结一致,持之以恒,才能开出一条路来,才能达到人生目的。
(3)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的意思: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民族之中最宝贵的,只有民魂变得好起来了,整个中国人民的一系列都会变得更好,只有人民好了,祖国才算全面的发展起来。
11. 排比 心理 一颗颗炮弹坠落,这里再也听不到朗朗的读书声,见不到拥挤的人群,闻不到香味四溢的餐饭了。 宽广的海洋 波涛起伏的大海,有扬帆起航的轮船,让我想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练习。
(1)由“想到我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可知,这个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生动细腻写出了“我”的心理活动,表达了“我”面对伯父去世时的悲痛。
仿写修辞:过年了,可以看见拥挤的车流,听见人群的喧嚷,以及收获美好的祝福。
(2)选择词语,将自己的所见所感,所思所想写出来。
宽广的海洋:看着大海,咱们的心胸似乎也变得开阔了在这种境界里,使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海水涨潮了,海水中的波浪一个连着一个向岸边涌来有的升上来,像一座座滚滚动的小山;有的撞了海边的礁石上,溅起好几米高的浪花,发出“哗哗”的美妙声音。
宽广的领域:说起宽广的领域,就让我想到了心胸的宽广。心胸宽广是一种高贵而且难得的品质,它会让你的人生更充实,所以,我们的人生需要宽容。心胸宽广对自己是包容,对别人是接纳。与其去苛求一切,还不如去包容一切。曹操之所以能从仅有的几个子弟兵到剿灭北方群雄,占据中原,拥有百万大军,与他“山不厌高,水不厌深”的宽广胸怀是分不开的,倘若曹操当时是苛求一切,而不是去包容一切,他会消灭北方群雄吗?他会拥有百万大军吗?不会。“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何所不容!”这是何等的气度与胸怀啊!宽容不仅仅对于我们人类而言,更是对于异类而言。我们不应该只想着该怎么去消灭自己讨厌的动物,而是应该想想该怎么去包容自己讨厌的动物。
宽广的胸怀:人们应该彼此容忍:每一个人都有弱点,在他最薄弱的方面,每一个人都能被切割捣碎。 必能忍人所不能忍,方能为人之所不能为;凡人具大受之才者,必有大有其量。所谓完善的人,就是心胸宽广,富有献身和牺牲精神,誓为全人类的幸福而努力奋斗的人。
12. B B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字词解释。
(1)饱经风霜:比喻经历了很多艰难困苦的磨练。风霜:比喻生活中的痛苦、挫折。饱:充分。
(2)张冠李戴:比喻名实不符,弄错了对象。冠:帽子。
13. 从来 像这样 只 罕见而新奇 14.孤陋寡闻 15.ABD
【解析】13.本题考查领悟理解。先根据自己的理解了解词义,然后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锁定词语的意思。词语理解的常用方法之一:近义词替换法。即找出与所要解释的词语意思相近又比校常见的同义词来代替。答案为:从来像这样只罕见而新奇。
14.考查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比喻目光短浅。这个句子可用“孤陋寡闻”这个成语来概括。
15.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结合课文内容可以看出,“我"对国土只有羨慕、敬佩的感情,没有嫉炉之情。故答案为:ABD。
16. 形容又发愁又害怕的样子。 态度谦逊和蔼,使人容易接近。 17. 内疚 紧张 轻松地笑了 18. 外貌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鲁迅先生倔强的性格,体现了他坚决不向黑暗势力屈服的顽强的革命主义精神 19.鲁迅先生不止一次地给“我”以勇气和力量 20.“我”在《自由谈》上发表了一些文章,反动派以为是鲁迅先生写的,对他指桑骂槐,“我”很内疚。一次晤见鲁迅先生,他幽默地化解了这件事给“我”带来的窘状。
【分析】16.本题考查词语解释,注意联系上下文分析。
惴惴不安:形容因害怕或担心而不安。文章形容的是“我”因为害怕鲁迅先生会责备“我”而担心不安。
平易近人:比喻态度温和,对人和蔼可亲,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浅显,容易理解。文章形容的是鲁迅先生给“我”的印象是态度温和,对人和蔼可亲,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
17.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注意抓住关键词分析作答。
从文章第③段“我觉得十分内疚,很想当面致歉,但又害怕鲁迅先生会责备我,颇有点惴惴不安”可知,“我”开始的心情是内疚的接着到惴惴不安;
从第⑤段的“我立刻紧张起来,暗地里想:这回可要挨他几下了。心里一急,嘴里越是结结巴巴。”可知,“我”又转变为紧张,从第⑧段“说着,就呵呵地笑了起来。我也随着先生轻松地笑了。”可知,“我”最后的心情是轻松地笑了。
18.本题考查赏析句子,仔细读句子分析作答。
外貌描写:即是从人物的体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体型、姿态等)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
从画线句子中的“浓黑的胡须”“直竖起来的头发”可知这是外貌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鲁迅先生倔强的性格,体现了他坚决不向黑暗势力屈服的顽强的革命主义精神。
19.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注意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作答。
文中,鲁迅先生对于“我”写的文章全都被他们记在鲁迅先生的名下,并且施展叭儿狗的伎俩,指桑骂槐这件事,鲁迅先生是“就呵呵地笑了起来”,并且帮“我”化解了窘状。可看出鲁迅先生对“我”的态度是包容、理解和鼓励。
再结合文中的“鲁迅先生不止一次地给我以勇气和力量”可知 ,鲁迅先生对“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鲁迅先生不止一次地给“我”以勇气和力量。
20.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仔细阅读文章抓住关键词分析作答。
概括主要内容需要包括主要人物、事件、结果这几个主要因素。
通读第①~⑧段可知,主要描写的是我”在《自由谈》上发表了一些文章,反动派以为是鲁迅先生写的,对他指桑骂槐,“我”很内疚。一次晤见鲁迅先生,他幽默地化解了这件事给“我”带来的窘状。
21. A B 22. 我并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是想要清热解毒。 这是因为他勉强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 2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分析】参考译文:
有个出生在北方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这个出生在北方的人)连菱角壳也一起放进嘴里吃。有人对他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那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护住自己的无知),说:“我并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是想要清热解毒。问的人说:“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
菱角生长在水中,(他)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勉强把自己不知道的当作知道的。
2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
①该句句意为:有人对他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或。有人。故选A。
②该句句意为:那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短,缺点。故选B。
22.本题考查翻译语句。
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1)句中重点词有:并,连同。欲,想要。句意:我并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是想要清热解毒。
(2)句中重点词有:坐:因为,由于。此坐,这是因为;强,勉强。句意为: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
23.本题考查诗句理解与积累。
学生根据要求写一句含有“坐”字并且表示“因为”的意思的古诗句即可,答案不唯一。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24.范文:
谢谢你,亲爱的妈妈
11年前,是你让我这个小生命来到了人间,从此璀璨的星空中便多了一颗明亮的小星星。在那11年漫漫的成长过程中,是你陪伴我度过了金色的童年。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你那温柔的目光;无论做些什么,都有你鼓励的话语。如今我已经是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了,每当我回头,就仿佛看到了过去11年铺满鲜花的成长道路,多少次,你用春风化雨般的爱滋润了我那幼小的心灵……
小时侯,我是个极之调皮的小孩,给了妈妈惹了不少麻烦,而妈妈总是无言地替我撑下这一切的麻烦。甚至连那一次,她也没有丝毫怨言。那天,我爬上了人家刚建好的工棚,正好让买菜归来的妈妈碰见了,看见小小的我爬到那么高(大概两张桌子叠起来),便急忙地喊我下来。我向妈妈摆摆手,示意我并没事,却来了一个重心不稳的麻烦,结果整个人都“飞”了下去。
在昏迷前,我看见妈妈泪流满面的抱着我,接着就失去知觉了。
在朦胧中,我隐约听见妈妈的声音,她正叫我赶快醒来呢!于是,我睁开了双眼,发现原来已经身处病房了,“哎呀!好痛哦!”我下意识地叫出来,很明显地,我的额头被缝了几针。
咦?妈妈在椅子睡着了。我正想靠过去看看,妈妈却张开了眼睛。吓了我一大跳,妈妈原来明亮的眼睛中布满了血丝,乌黑发亮的头发竟增添了不少白的色彩,整个人显得瘦了一圈,“好啦!终于醒,饿吗?”直到妈妈关切的声音从耳边响起,惭愧、内疚的心理促使我的鼻子不由得一酸,那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珠子一般,不断往下掉。看到我这般模样,妈妈又以为我有什么事,还担心的问:“怎么了?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啊?”我摇摇头,抱住妈妈,泣不成声的喊:”妈,我没事,对不起,对不起!”那时,妈妈什么都没说,只是笑了笑,似乎包含着什么韵意……
亲爱的妈妈。无情的岁月已经在你的面颊上留下了痕迹,眼下,你已经36岁了。你一定也不会忘记那段和我一起度过的开心的童年光阴,我们笑在一起,哭也在一起;可是那样美好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那也将在我记忆的百宝箱里永远珍藏起来,当某一天,我再次打开那记忆的百宝箱,再次回忆那美好的光阴时,我也永远不会忘记你——我的,亲爱的妈妈,是你把我这个生命留在了人间,是你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爱。妈妈,你的,爱你的女儿要对你说:“不管岁月是多么的无情,我们彼此之间的爱的永远不会改变的。我总有一天会长大成人,也许当我长大成人的某一天,我再次拉着你那温暖的手,也许那时已经是一双满是皱纹的手了,你还记得那过去的往事吗?你的女儿永远爱你,喜欢你,不会改变。”
是你,我亲爱的妈妈,是你送我走出了家的怀抱,走在了人生的轨道上。如果在那漫长的11年成长旅程中,没有你的体贴关怀,没有你那鼓励的目光,没有你那亲切的话语。哪能有今天我的茁壮成长?所以我要对我亲爱的妈妈说一声:“妈妈,谢谢你!
【详解】考查写作能力表达。
本题为半命题作文,要求以“谢谢你,……”为题写一篇习作。
在我们的学习或生活中,一定有让你印象深刻、难以忘怀的老师、同学,或事物,让你觉得拥有他(她或它)是如此的美好。可通回忆典型事例,通过叙事或状物抒情。选择你最想感激的人物去写。无论写谁,都要通过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的“好”,注意记叙文六要素,想好开头、结尾做到首尾呼应。
构思:
开头:运用排比表达对其的感激。
中间:选择典型事例进行叙事,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结尾:照应开头。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