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8张PPT)
第三节 金属晶体与离子晶体
第一课时
问题导学
思考1、金属有哪些共同的物理性质呢
容易导电、导热、有延展性、有金属光泽等
思考2、金属为什么具有这些共同性质呢
结构决定性质
(金属晶体中化学键(金属键)和金属原子堆砌方式)
描述金属键的最简单的理论: “电子气”理论
1、“电子气”理论:
该理论把金属键描述为金属原子脱落下来的价电子(自由电子)形成遍布整块晶体的“电子气”,被所有原子共用,从而把所有的金属原子维系在一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金属键
1、“电子气”理论:
2、金属键: (电子气理论)
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
金属键可看成是由许多原子共用许多电子的一种特殊形式的键,这种键既没有方向性,也没有饱和性,
一、金属键
金属键的特征是成键电子可以在金属中自由流动,使得金属呈现出特有的属性。
组成粒子:
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
通过金属键结合形成的单质晶体。
微粒间作用力:
金属键
一、金属键
3、金属晶体:
金属单质和合金都属于金属晶体
4、电子气理论对金属的物理性质的解释
由于金属中存在“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故有导电性。(金属在固态或液体都有导电性)
(1)金属导电性的解释
一、金属键
加热时,金属离子振动加强阻碍“自由电子”的移动,因而金属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类型 电解质 金属晶体
导电时的状态
导电粒子
导电时发生的变化
导电本质
导电能力随温度的升高
水溶液/熔融状态
固体或液体
自由移动的离子
自由电子
思考3、电解质在熔化状态或溶于水能导电,这与金属
导电的本质是否相同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增强
减弱
一、金属键
电解过程
电子定向移动
类型 电解质 金属晶体
导电时的状态
导电粒子
导电能力随温度的升高
水溶液/熔融状态
固体或液体
自由移动的离子
自由电子
增强
减弱
一、金属键
温度升高使溶液的黏度降低,离子运动速度加快,其导电能力增强
温度升高,金属阳离子的振动加剧,阻碍自由电子的移动,其导电能力减弱
4、电子气理论对金属的物理性质的解释
一、金属键
(2)金属导热性的解释
当金属某部分受热时,通过自由电子的碰撞及其与金属离子之间的碰撞,传递能量。所以金属是热的良导体。
4、电子气理论对金属的物理性质的解释
一、金属键
(3)金属延展性的解释
当金属晶体受外力发生变形时,金属紧密堆积结构保证了原子层滑动而金属键不被破坏,故金属有很好的延展性。
小结:金属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导电性 导热性 延展性
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
一、金属键
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
自由电子与金属离子碰撞传递热量
晶体中各原子层相对滑动仍保持相互作用
4、电子气理论对金属的物理性质的解释
一、金属键
拓展:(4)金属光泽和颜色
由于自由电子可吸收所有频率的光,然后很快释放出各种频率的光,因此绝大多数金属具有银白色光泽
而某些金属(如铜、金、铯、铅等)由于较易吸收某些频率的光而呈现较为特殊的颜色
当金属成粉末状时,金属晶体的晶面取向杂乱、晶格排列不规则,吸收可见光后辐射不出去,所以呈黑色
一、金属键
部分金属的熔点
问题1:为什么金属晶体熔点差距如此巨大?
金属熔点高低与金属键的强弱有关
金属 Na Mg Al Cr
熔点/℃ 97.5 650 660 1900
问题2:影响金属键的强弱的因素是什么呢?
金属键强弱可用金属原子化热来衡量,金属原子化热是指1mol金属变成气态原子所需要吸收的能量
一、金属键
问题2:影响金属键的强弱的因素是什么呢?
金属 Na Mg Al Cr
价电子排布 3s1 3s2 3s23p1 3d54s1
原子半径/pm 186 160 143.1 124.9
原子化热/kJ/mol 108.4 146.4 326.4 397.5
熔点/℃ 97.5 650 660 1900
根据下表的数据,总结影响金属键的因素
与自由电子的多少、离子半径、电子层结构等
复杂的因素有关。
4、电子气理论对金属的物理性质的解释
一、金属键
(5)金属的熔沸点和硬度
一般来说,金属阳离子所带电荷越多、离子半径越小,金属键越强;晶体的熔沸点、硬度就越高,反之越低。
思考4、已知碱金属元素的熔沸点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递减,试用金属键理论加以解释。
同主族元素价电子数相同(阳离子所带电荷数相同),从上到下,离子半径依次增大,则单质中所形成金属键依次减弱,故碱金属元素的熔沸点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递减。
一、金属键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价电子数依次增大,离子半径依次减小,单质中所形成金属键依次增强,故钠、镁、铝三种金属熔沸点和硬度的大小顺序是:钠<镁<铝。
思考5、判断钠、镁、铝三种金属熔沸点和硬度的大小
一、金属键
熔点最低的金属是---汞 [-38.87℃]
熔点最高的金属是---钨 [3410℃]
密度最小的金属是---锂 [0.53g/cm3]
密度最大的金属是---锇 [22.57g/cm3]
硬度最小的金属是---铯 [0.2]
硬度最大的金属是---铬 [9.0]
最活泼的金属是---铯
最稳定的金属是---金
延性最好的金属是---铂[铂丝直径: 1/5000mm]
展性最好的金属是---金[金箔厚: 1/10000mm]
资料 —— 金属之最
练1、金属能导电的原因是( )
A.金属晶体中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较弱
B.金属晶体中的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发生定向 移动
C.金属晶体中的金属阳离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发生定向移动
D.金属晶体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失去电子
B
当堂检测
练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任何晶体中,若含有阳离子也一定含有阴离子
B.原子晶体中只含有共价键
C.离子晶体中只含有离子键,不含有共价键
D.分子晶体中只存在分子间作用力,不含有其他化学键
B
第三节 金属晶体与离子晶体
第二课时
二、金属晶体的原子堆积模型
在金属中,金属原子容易失去外层电子变成金属离子。金属原子释出电子后形成的金属离子按一定规律堆积,释出的电子在整个晶体里自由运动,称为自由电子。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互作用,使许许多多金属离子结合在一起形成金属晶体。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金属原子的堆积模型。
二、金属晶体的原子堆积模型
理论基础:
由于金属键没有方向性,每个金属原子中的电子分布基本是球对称的,可以把金属晶体看成是由直径相等的圆球在三维空间所堆积而成的。
堆积原理:
组成晶体的金属原子在没有其他因素影响的时候,在空间的排列大都是遵循紧密堆积原理。这是因为金属键是没有方向性的,因此都趋向于使金属原子吸引更多的其他原子分布在周围,并以紧密的堆积方式降低了体系的能量,使晶体变得比较的稳定。
1、几个概念
在晶体中与每个微粒紧密相邻且距离相等的微粒个数
晶体的空间被微粒占满的体积百分数用来表示紧密堆积程度
微粒之间的作用力使微粒间尽可能的相互接近,使它们占有最小的空间
二、金属晶体的原子堆积模型
(1)配位数:
(2)紧密堆积:
(3)空间利用率:
空间利用率=
球体积
晶胞体积
×100%
二、金属晶体的原子堆积模型
活动1:平面上金属原子紧密排列的方式
从盒子中取出:4组乒乓球(4个排成一条直线)
将乒乓球放置在平面上,排成4排,使球面紧密接触
2、金属晶体的原子在二维空间堆积模型
等径圆球的二维模型
(a)非密置层放置
(b)密置层放置
配位数:
配位数:
1
2
3
4
4
1
2
3
4
5
6
6
二、金属晶体的原子堆积模型
等径圆球的二维模型(非密置层堆积)
二、金属晶体的原子堆积模型
密置层中小球围成一种空穴( )
一个晶胞中: 球 : 空穴 ═ 1 : 1
等径圆球的二维模型(密置层堆积)
密置层中小球围成两种空穴( 和 )
二、金属晶体的原子堆积模型
一个晶胞中: 球 : 空穴 : 空穴 ═ 1 : 1 : 1
二、金属晶体的原子堆积模型
活动2: 三维空间里非密置层金属原子的堆积方式
3、金属晶体的原子在三维空间堆积模型
先将三组以非密置层排列的小球置于一个平面上
在其上方再堆积一层非密置层排列的小球,使相邻层上的小球紧密接触。
第二层小球的球心对着第一层小球的球心
第二层小球的球心对着第一层小球形成的空穴
等径圆球的三维模型 (非密置层堆积)
简单立方堆积(scp)
晶胞
Po (钋)
二、金属晶体的原子堆积模型
例1、scp原子的配位数_____、空间利用率_______。
二、金属晶体的原子堆积模型
6
1
2
3
4
5
6
例1、scp原子的配位数_____、空间利用率_______。
二、金属晶体的原子堆积模型
6
晶胞边长为 a = 2r
α =
1×4/3 πr3
a3
1×4/3 πr3
(2r)3
=
×100%
= 52%
52%
等径圆球的三维模型(非密置层堆积)
体心立方堆积(bcp)
晶胞
K、Na、Fe
二、金属晶体的原子堆积模型
8
二、金属晶体的原子堆积模型
例2、bcp原子的配位数_____、空间利用率_______。
a
√2a
√3a
√3a
4r =
α =
2×4/3 πr3
a3
= 68%
=
×100%
a3
√3a
4
( )3
2×4/3 π
68%
二、金属晶体的原子堆积模型
活动3: 三维空间里密置层金属原子的堆积方式
3、金属晶体的原子在三维空间堆积模型
A层密置层中小球围
成两种空穴 ( 和 )
B层密置层只能盖住其
中一种空穴 ( 和 )
A层密置层中小球围
成两种空穴 ( 和 )
B层密置层只能盖住其
中一种空穴 ( 和 )
B层盖住 空穴(露出 空穴)
B层盖住 空穴 (露出 空穴)
二、金属晶体的原子堆积模型
二、金属晶体的原子堆积模型
选择B层盖住 空穴(露出 空穴)的AB层继续讨论
第三层与A层对齐,
仍露出 空穴。
得到…ABA…堆积
第三层盖住A层的
露出 空穴。
得到…ABC…堆积
二、金属晶体的原子堆积模型
对于…ABA…堆积来说,第四层起若继续…BABA...重复,则此种堆积方式的重复周期为…ABA…
对于…ABC…堆积来说,第四层起若与A层相同,得到…ABCA…,从第五层其开始重复B,则此种堆积方式的重复周期为…ABCA…
A
B
A
C
B
A
配位数:
12
二、金属晶体的原子堆积模型
A
B
A
二、金属晶体的原子堆积模型
六方最密堆积(hcp)
二、金属晶体的原子堆积模型
Mg、Zn、Ti
六方最密堆积(hcp)
二、金属晶体的原子堆积模型
晶胞
C
B
A
C
B
A
C
C
A
B
B
B
B
A
A
A
A
A
C
B
二、金属晶体的原子堆积模型
C
B
A
C
A
B
B
B
B
A
A
A
A
A
C
B
C
C
A
B
面心立方最密堆积(ccp或fcc)
二、金属晶体的原子堆积模型
Cu、Ag、Au
二、金属晶体的原子堆积模型
面心立方最密堆积(ccp或fcc)
C
C
A
B
例3、hcp和ccp原子的配位数___、空间利用率____(相同)
二、金属晶体的原子堆积模型
12
α =
4×4/3 πr3
a3
= 74%
( 4r )2= a2 + a2
a = 2√ r
2
=
×100%
4×4/3 πr3
(2√ r)3
2
74%
金属晶体中四种原子堆积模型对比
堆积模型
代表物
配位数
空间利用率
模型稳定性
面心立方最密堆积
简单立方堆积
体心立方堆积
六方最密堆积
Cu、Ag、Au
Mg、Zn、Ti
Na、K、Fe
Po
6 8 12 12
52%
68%
74%
74%
低→ → → → →高
当堂检测
练1、有下列金属晶体:Na、Po、K、Fe、Cu、Mg、Zn、Au 其堆积方式为:
①简单立方堆积的是______________;
②体心立方堆积的是______________;
③六方最密堆积的是______________;
④面心立方最密堆积的是_____________。
Po
Na、K、Fe
Mg、Zn
Cu、Au
当堂检测
练2、如图所示为二维平面晶体示意图,所表示的化学式为AX3的是______。
②
②
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