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期末试题选编(含答案)2021-2022学年北京各地八年级历史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期末试题选编(含答案)2021-2022学年北京各地八年级历史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2-05 22:21: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期末试题选编2021-2022学年北京各地八年级历史上册
一、选择题
1.(2022·北京石景山·八年级期末)下面这首歌谣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八月二十三,下午八点半,八路军、决死队,展开了破袭战。破坏正太路,切断平汉线,同蒲路拦腰斩,鬼子没法干。八路军、决死队,杀敌千千万,包围阳泉站,攻克娘子关。公路挖成壕,铁路炸断桥,这一场大战,实在呱呱叫。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武汉会战 D.百团大战
2.(2022·北京延庆·八年级期末)“滚滚延河水,巍巍宝塔山,枣园油灯亮,红日照____”。____中可以填入的是( )
A.瑞金 B.太原 C.延安 D.西柏坡
3.(2022·北京朝阳·八年级期末)一位同学通过梳理教材进行主题学习,找到了国民党一大、黄埔军校、北伐战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等史实。他学习的主题应是( )
A.民族危机的加剧 B.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C.国共两党的合作 D.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4.(2022·北京朝阳·八年级期末)以下战役地点位于下侧地图范围的是
A.淞沪会战 B.百团大战 C.第三次长沙会战 D.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5.(2022·北京朝阳·八年级期末)一位同学参观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看到以下展品。按展品反映的时间排序应是( )
①红军过草地时吃剩的皮带 ②《南昌起义》(绘画) ③中共七大投票箱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②③①
6.(2022·北京昌平·八年级期末)历史解释是对历史事件进行的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中共七大于1945年4至6月在延安召开
B.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C.中共七大为抗日战争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D.中共七大选举了中央领导机关,毛泽东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
7.(2022·北京昌平·八年级期末)下图为某同学的历史学习笔记。其中划横线部分应填写( )
百团大战 时间:1940年 作战地区:华北 指挥者:___________ 目的: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 意义: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A.杨靖宇 B.彭德怀 C.赵登禹 D.张自忠
8.(2022·北京朝阳·八年级期末)《红星照耀中国》中写道:现在已再没有所谓的“红军”和“白军”互争胜负的斗争了。第八路军和国民党士兵现在肩并肩地做同样广大的战斗。这段话描述的历史时期是( )
A.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9.(2022·北京朝阳·八年级期末)《时代》周刊1938年1月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三个月)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粉碎日本“时间表”的是( )
A.一二·九运动 B.淞沪会战 C.武汉会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
10.(2022·北京朝阳·八年级期末)以下材料反映出
(1939-1943年)国民党战场实际上没有严重的战争。日本侵略者的刀锋,主要地向着解放区。到一九四三年,侵华日军的百分之六十四和伪军的百分之九十五,为解放区军民所抗击。——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A.抗日战争是近代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B.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C.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D.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的相互配合
11.(2022·北京西城·八年级期末)提出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的会议是( )
A.中共二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12.(2022·北京西城·八年级期末)研究历史要选用可信度高的史料。下列可用于研究“抗日战争”的史料有( )
①西安事变谈判旧址 ②《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档案
③李宗仁在台儿庄的照片 ④电影《百团大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2021·北京房山·八年级期末)有同学以14年抗战为题材,制作手抄报,以下四个板块的内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东北沦陷” ②“中共七大召开”
③“血战台儿庄” ④“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A.①③④② B.①②④③ C.④①③② D.①④③②
14.(2021·北京怀柔·八年级期末)绘制示意图梳理知识结构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15.(2021·北京怀柔·八年级期末)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着中流砥柱作用,以下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①杨靖宇等人在东北开展游击战争 ②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③积极组织会战正面战场抗击日军 ④开辟敌后战场和根据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2021·北京怀柔·八年级期末)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扣押了蒋介石
B.张学良、杨虎城实行“兵谏”,要求停止内战
C.中共主张和平解决,派周恩来到西安参加谈判
D.事变和平解决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7.(2021·北京石景山·八年级期末)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A 淞沪会战 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最大的胜利
B 一二 九运动 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C 武汉会战 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D 中共七大 为争取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A.A B.B C.C D.D
18.(2021·北京石景山·八年级期末)某同学在搜索引擎中输入“1940年”“打破‘因笼政策’”和“彭德怀”三个关键词,据此判断他要了解的史实是( )
A.七七事变 B.淞沪会战 C.平型关大捷 D.百团大战
19.(2021·北京石景山·八年级期末)历史课堂上同学们进行激烈的讨论,有的主张“杀蒋”,有的主张“放蒋”,与他们讨论内容直接相关的事件是( )
A.南昌起义 B.西安事变 C.皖南事变 D.渡江战役
20.(2021·北京石景山·八年级期末)如下图歌词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影响是( )
《松花江上》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了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流浪。
A.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B.揭开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序幕
C.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D.宣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二、综合题
21.(2022·北京延庆·八年级期末)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发展与胜利。
材料一 1919年上半年开始的爱国运动,是一场疾风暴雨式的群众斗争。在严重民族危机的刺激下,这个运动迅速的席卷全国,从大城市一直扩展到中小城市以至偏僻乡镇。6月3日,大批北京学生被捕的消息传来,上海许多工厂的产业工人宣布罢工,各地工人纷纷响应……运动之后,一些先进分子转向更深层次的探索,开始信仰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中国先进思想的主流。这是一条全新的道路。
——摘编自《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写出爱国运动的名称。说明“这是一条全新的道路”。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中共工农党员比例的变化。分析变化原因。
材料三
史实① 史实② 史实③ 史实④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炮轰东北军北大营,占领沈阳城。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实行“兵谏”,扣押了蒋介石。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悍然炮轰宛平县城和卢沟桥。中国守军第29军奋起抵抗。 1938年春,日军南北对进,夹击徐州。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血战临沂、滕县、台儿庄等地。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任选其一(史实④除外),说出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及这一事件对于中国抗日战争的影响。
示例:史实④
事件:台儿庄战役
影响: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材料四 ①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②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③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④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统编历史八上教材》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用抗日战争的史实说明材料中的任何一个观点。(观点③除外)
示例:观点:③
史实说明:1931年到1945年,持续时间长达14年,人员伤亡惨重,牵制日军主力,涉及的地域范围最广。如百团大战中,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22.(2022·北京房山·八年级期末)平西,由北平(旧称北京为北平)西而得名,包括宛平、房山、良乡、涿县、沫水等12个县的全部或部分区域。1938年共产党在这里建立了平西抗日根据地。某校八年级同学开展了房山区抗战史的研学活动,请和他们一起完成以下任务吧!
【整理一个资料包】同学们搜集了很多有关于房山抗战史的资料,并整理了一个资料包以便于研究,内容包括:
(1)请把以上材料按史料类型进行分类。(填序号,每空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属于文献史料的是:_____属于实物史料的是:_____属于图像史料的是:_____
【研究一部文献】同学们阅读了《房山红色印记》这本书,了解了平西抗日根据地建立及发展的史实。1938年2月,按照毛泽东同志关于“以雾灵山为根据地进行游击战争”的指示,晋察冀军区以第一支三大队为基础,组成邓华支队,挺进平西,开创了平西抗日根据地。平西抗日根据地开辟后,发展党组织、建立抗日民主政权、组建抗日武装成为根据地的中心任务。1938年后,房良抗日根据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组织了多种形式的人民武装和群众团体,先后建立了工人抗日救国会、农民抗日救国会、青年抗日救国会、妇女抗日救国会、游击小组、儿童团等。这些抗日组织在粉碎敌人“扫荡”和保卫抗日根据地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说出平西抗日根据地建立的背景是什么?平西抗日根据地军民是如何进行抗战的?
【参观一座纪念馆】同学们在平西抗日战争纪念馆了解到了“老帽山六烈士”的事迹。1943年4月中旬,日伪军300多人,从霞云岭方向向十渡进犯。部队派一个排在老帽山下一座林河滩的小山头阻击敌人,掩护政府和群众撤离。当八路军战士完成预定的阻击任务准备撤离阵地时,不料背后响起了枪声。经过一番激战,大部分战士撤离阵地,但是掩护撤退的六名战士却处境危险。山上的敌人步步压下来,山下的敌人则用轻重机枪往上冲。英勇的六名战士面时凶残的敌人毫不退缩,继续浴血奋战,但六名八路军战士已经精疲力竭,伤痕累累,而且子弹和手榴弹也全部打光。这时,敌人又冲上来,六名战士宁死不屈,义无反顾地怀抱枪支,一步步退到山崖边,高呼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跳下悬崖,壮烈牺牲。
(3)根据材料,说一说“老帽山六烈士”的事迹体现的八路军的精神。
【学习一段讲话】在抗日战争时期,在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以卓越的政治领导力和正确的战略策略,指引了中国抗战的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维护了团结抗战大局。中国共产党人勇敢战斗在抗日战争最前线,支撑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并结合史实进行说明。
23.(2022·北京西城·八年级期末)史料是人们了解过去、认识历史的重要依据和基础。
材料一
每一次齐射之后,我们都听到了刺耳的号叫声,只见红灯掉落了,溃散了,熄灭了。但是团民们仍然挥舞着大刀长矛,高喊“义和拳!红灯照!”向车站前进。 ①《八国联军目击记》节选 ②电影《神鞭》海报 ③《辛丑条约》签字页
《八国联军目击记》是俄国记者德米特里·扬契维茨基写的一部战地日记。上述节选内容记叙了1900年6月2日夜间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场面。 影片讲述了主人公傻二在八国联军入侵时加入了义和团,甩动被称为“神鞭”的大辫子冲锋陷阵,英勇杀敌的故事。 内容节选: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1)从材料一中选出研究八国联军侵华最可信的两则史料。(写序号,多选、错选不得分)结合《辛丑条约》的相关内容,分析其对中国的影响。材料二
《地道战》(绘画) 抗日战争时期,守卫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军民,发明了地道战。1951年,画家罗工柳根据冀中军民利用地道战保家卫国的伟大创举,创作了油画《地道战》。
(2)图像史料主要包括绘画、雕刻、照片、古地图。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说明《地道战》(绘画)不能作为研究地道战直接证据的理由。
材料三 我(孙铭九,张学良卫队二营营长)走到蒋介石的面前,只见他全身冻得发抖,抬头看了我一眼又赶紧避开,说:“你打死我吧”……“副司令要委员长领导我们抗日,没有叫我打死委员长。”我解释并催促蒋说:“委员长快下山进城吧!副司令在那里等着你呢!”蒋一歪坐在地上,发怒地说:“叫你们副司令来!”……我示意左右卫士把蒋从地上挟架起来,拥推着下山了……我和几个卫士便连推带拉把他弄上了小汽车。
——孙铭九《临潼扣蒋》
旋孙铭九营长来前向余长跪而泣。连言“请委员长下山。”……孙随护下山至华清池行辕前……余命孙:“找尔之副司令来!”孙曰:“副司令在西安相候,吾人非敢对上官叛变,实对国事有所请求,将面陈于委员长,望委员长接纳吾人之所请。”余怒斥曰:“叛逆狂谬至此!无多言,欲毙余则速毙余可也!”……孙铭九与唐君尧旅长既扶余登车,夹坐余之左右。
——蒋介石《西安半月记》
(3)阅读材料三,写出孙铭九、蒋介石对同一事件叙述的不同之处。产生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 有经验的历史学者在遇到一份未见过的史料时,无论它讲的故事多么诱人,都要设法考订它的年代,否则这段史料就很难利用,因为我们无法用它来说明和解释某一段历史。运用史料就是理解历史,需要秉持大胆怀疑、多源互证等原则。
(4)依据材料四,概括在运用史料进行历史研究时要注意的问题。
24.(2021·北京石景山·八年级期末)反侵略、反封建是中国近代史的主线之一。
材料一“前设涵洞,后通水沟,先由沟道引水入池,撤盐其中,次投箱中烟土,再抛石灰煮之,烟灰汤沸,颗粒悉尽,……共历二十三日,全部殆尽销毁。”外来人之观者,详记其事,深赞林钦差之坦然无私。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写出材料子记录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指出该事件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中国近代史上的两次农民起义
太平天国运动 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1851年初,洪秀全领导广西农民发动起义,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853年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名天京,建立政权。太平军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与清军和由外国人组成的洋枪队英勇作战,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义和团运动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加剧,山东、直隶一带的贫苦农民、手工业者等组成义和团,从事反帝斗争。1900年,义和团在廊坊、天津等地与八国联军进行了殊死的斗争,最后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2)依据材料二,归纳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共同点。
材料三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民族之前途》
(3)依据材料三,将下列内容对应连线。
民族革命 民权主义
政治革命 民生主义
社会革命 民族主义
材料四
①全面抗战以来,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共组织22场会战,毙伤日军85.9万余人
②据不完全统计,卢沟桥事变到抗战胜利期间,全世界华侨捐款(不包括华侨直接汇寄国内的资金和各种捐赠物资)达13.2亿元,回国参战的华侨超过万人
③1941年8月,美国将陈纳德创立的美国义勇航空队(飞虎队)正式编入正规军,参加中国战场的战斗
④抗战期间,广大妇女积极行动,参与作战与救助,捐献和筹集钱款,制作和征募军需物品,有力地支援了抗战
⑤1945年8月,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消灭了日本的80多万关东军
⑥七七事变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共作战12.5万余次,歼灭日伪军171.4万余人
(4)依据材料四,围绕中国抗战胜利的原因,提炼一个主题,并选择两个对应的史实。(只填写序号)
25.(2021·北京石景山·八年级期末)近代外交:屈辱转型 抗争
材料一《南京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由中英双方协商决定等。《虎门条约》规定,英国人如果与中国人交涉词讼,英国人不受中国法律管辖,由英国领事按照英国的法律决定如何处理。
(1)依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不平等条约对中国主权造成的破坏。
材料二同文馆是中国第一个新式学校,设置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外语、外交人才。 1867年同文馆把《万国公法》列为学生的必修课1869年起同文馆开设政治学、国际法等课程,并翻译相关书籍,如《公法便览》、《公法会通》等,对晚清外交近代化起了一定促进作用。据统计,在晚清担任驻外大使的同文馆出身的外交官有12人,还有更多的同文馆的毕业生在国内中央和地方上从事外交活动。
——摘编自叶小青《京师同文馆与晚清外交近代化》
(2)依据材料二,概括同文馆对中国外交近代化所起的作用。
材料三民国时期外交重大事件(部分)
1912年,北京政府设立外交部取代外务部,成为组织现代化、人事专业化的中央机构。
1919年,拒绝在巴黎和会的不平等条约上签字,这是近代中国外交史上的一次重大转变。
1927年,北伐期间,共产党员李立三等人领导群众运动,控制了武汉英租界。随后武汉国民政府通过谈判,收回英国在武汉和九江的租界。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发起改订新约运动,一定程度挽回了关税自主权,提高国际地位。
1943年,中美、中英宣布废除近代以来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1945年,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成员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
(3)依据材料,总结民国时期中国在外交上取得的突破。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4)综合上述所有材料,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外交的认识。
26.(2021·北京东城·八年级期末)寻访抗战足迹。
【考察内容】了解中华英雄儿女共御外敌、争取民族独立的奋斗历程,见证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
【考察地点】宛平城(卢沟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赵登禹墓等)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
【资料整理】
序号 资料摘编
①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② 1932年1月28日,日军进攻上海,制造了一二八事变。蒋光鼐、蔡廷锴率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奋勇抵抗。
③ 1937年7月26日,赵登禹在南苑指挥部队抗击日军;与日军血战六小时,后壮烈殉国,年仅39岁。
④ 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接受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布改编命令,将所辖西北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将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
⑤ 1937年9月,国民党公开发表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⑥ 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等一系列战役。
⑦ 1938年3月,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展开激战。
⑧ 1943年春天,焦庄户人民开始利用地道展开抗日斗争;几年间形成了能打能防的战斗型地道网。
⑨ 1940年,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在华北对日军发动“百团大战”
⑩ 白求恩(1890~1939年)加拿大人,1938年初为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率加美援华医疗队来到中国。他用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国的抗日军民服务,并为八路军培养了大批医务人员。
【主题研究】
(1)阅读“资料摘编”,参照示例,确定两个主题将能够体现该主题历史资料的序号填写到表格中相应位置(不得选用示例中的主题和材料)。
主题 体现该主题资料的序号
示例:A国共合作抗战的实现 ④、⑤
B
C
(2)根据整理的资料,结合所学,概括抗战胜利的原因。【升华与感悟】
(3)请用一句话来表达你“寻访抗战足迹”后的感想。
27.(2021·北京延庆·八年级期末)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重大历史事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序号 历史资料
① 1931年,东北军爱国将领及东北人民组织义勇军、自卫军和救国军等,奋起抵抗日军侵略。
② 1936年12月,蒋介石接受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
③ 1037年8月,中共接受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布改编命令,将所辖西北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将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
④ 1938年4月,国民政府军队在李宗仁指挥下取得台儿庄战役胜利
⑤ 1939年7月,德国内科专家汉斯米勒来华,任延安和平医院门诊部主任,后任八路军卫生部流动手术队队长兼129师医务顾问。
⑥ 1939年11月,八路军在河北涞源黄土岭战斗中击毙日军中将。
⑦ 1940年5月至6月,国民党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将军率部在湖北枣阳、宜昌抗击武汉日军的进攻,壮烈殉国。
⑧ 1943年9月至12月,八路军晋察冀军区部队粉碎了日伪军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扫荡,战绩辉煌
⑨ 1942年至1945年,从印度等地飞跃珠穆朗玛峰、川藏地区的驼峰航线开通,国际上大量物资通过驼峰航线运往中国。因天气恶劣、地形复杂,许多中、美飞行员牺牲于驼峰航线飞行中。
(1)阅读材料一,任选下表中四个主题中的两个主题,将能够体现该主题历史资料的序号填写到表格中相应位置。运用所学知识,为“B.抗日战争与正面战场”和“C.抗日战争与敌后抗战”这两个主题分别补充一件具体事例。
主题 体现该主题的历史资料的序号
A.抗日战争与国共合作
B.抗日战争与正面战场
C.抗日战争与敌后抗战
D.抗日战争与国际援助
材料二 菲律宾华侨青年王维真,1938年回国,1939年6月到延安。下位王唯真的父亲写给他的信,这是个大时代,你要踏上民族解放战争的最前线,我当然要助你完成志愿,绝不能因吾舐犊之爱而淹没了我们的民族意识。别了,真儿!但愿你虚心学习,勿忘我平时所教训你的:“有恒七分,达观三分”,锻炼你的体魄,充实你的学问,造就一个强健而有智慧的现代青年,来为新中国而努力奋斗!
(2)家属中提到的“民族解放战争”是哪场战争?结合时代背景谈谈这封家书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材料三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一系列战役。其中,双方动员兵力在十万人以上的有22次的会战,1117次以上的战斗(双方兵力在一万人以上),以及38931次的小型街战。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及各种人民武装,在敌后战场上对敌发起主动作战,大小战斗共达12.5万次。最多时投入正规部队90多万、民兵200多万。
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从1937年7月至1941年,海外华人购买国债和义捐总额为国币1912亿。在菲律宾,从1937年7月至1939年5月,海外华人先后汇出的捐款及公债约合国币1710万元。在欧洲,截止1938年底,西欧各地华侨的抗日救国义捐,总数达1700万元。……
(3)依据三段材料,概括抗战胜利的原因。材料四 1937年,日本陆军共24个师,其中21个师投入到侵华战争,占其陆军总兵力的88%以上。最后日本在中国战区共有180万部队投降,日本陆军的主力部队,几乎全限制在中国的战场。据不完全统计,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按1937年的币值折算,中国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
(4)阅读材料四这一组数字,谈谈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28.(2021··八年级期末)请你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完成问题,
材料一(中国)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不是先占城市后取农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毛泽东
(1)依据材料一你认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国民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怎样的中国革命道路
材料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大事简图
(2)在材料二《新民主主义革命大事简图》中1936年爆发了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何积极影响
材料三 抗日战争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之所以能够进行这场前所未有的全民族抗战并取得胜利,是由于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的空前觉醒和中华民族团结御侮的凝聚力,更为重要的是,这时中国已经有了使自己走向伟大复兴的先进的政治力量——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是民族解放战争获取完全胜利的首要条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坚持和发展,是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保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武装坚持独立自主的抗日游击战争及时而大胆地向敌占区进军,放手发动人民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开辟广大的敌后战场,成为取得抗战胜利的决定因素,中国共产党所以能够在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斗争中起决定性作用,是由于党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成为中国人民革命事业当之无愧的领导核心,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在欧洲、亚洲太平洋等战场的巨大胜利,有力地支援了中国的抗战。苏、美、英等盟国给中国抗战以人力,物力的援助。世界许多国家的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还以各种方式支援中国。所有这些,都成为鼓舞中国人民坚持抗战直到最后胜利的重要因素。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归纳中国取得十四年抗战胜利的原因。
材料四 据统计,中央红军长征路上一共368天,有15天用于打大的决战,有235天用于白天行军,有18天用于夜晚行军;整个长征途中,只休息了44天,平均走182公里才休整一次,日均行军37公里:共翻越了18条山脉,其中5条山脉终年积雪;渡过了24条河流;穿越了11个省:突破了10个地方军阀的封锁包围;从瑞金出发时有8.6万人,到达陕北时,仅剩6500人,平均每行进1公里,就有3至4名战士壮烈牺牲……
——摘编自中共党史研究室文献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长征精神"的理解。
(5)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29.(2021·北京·临川学校八年级期末)近代日本两次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如今的中日关系能否正常发展已成为维系东亚、太平洋地区和平与安全的重中之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问题。
材料一 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随着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中国腐朽之极的封建制度走到了它的尽头。
——《人民日报:从甲午战争的废墟上崛起》
材料二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
材料三 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悼念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
——摘编自新华网
材料四 日本右翼势力美化侵略战争,为军国主义招魂的活动一直没有停止过,应引起中国人民的高度警惕。日本曾接连发生右翼分子篡改中学历史教科书和内阁成员参拜供奉有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的事件。
——华东师大版《中国历史》“课外学史”
(1)材料一中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当时中国发生了什么重大事变?这一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蒋介石对这一事变持什么态度?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重大意义。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4)结合材料四,日本右翼势力不断发表伤害中国乃至亚洲人民感情的言论,对此你有何看法?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中日关系?
参考答案:
1.D2.C3.C4.B5.C6.C7.B8.C9.B10.B
11.D12.A13.D14.C15.B16.D17.C18.D19.B20.A
21.(1)运动:五四运动;背景:马克思主义传播;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这样新的思想新的阶级必然走出一条新的道路。
(2)变化:工人数量有所减少,农民数量急剧增长。
原因:毛泽东在秋收起义后,走向农村,开展土地革命。
(3)示例:①
事件:九一八事变
影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或者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示例:②
事件:西安事变
影响: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或者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示例:③
事件:七七事变
影响: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4)观点:①。史实说明:从 1840 年的鸦片战争开始,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我们都遭到了失败,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丧失主权,虽然不同的阶级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斗争,但是都以失败告终,而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带领我们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
观点:②。史实说明: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领导学生的一二九运动,张扬发动西安事变,国共第二次合作,全民族抗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成为抗战的主体,取得胜利关键,特别是土地政策,发动人民群众等等。
观点:④。史实说明:第三次长沙会战,开罗会议中的《开罗宣言》,抗战时期,西方国家取消侵华的一些政策等等。
22.(1) ①④ ② ③
(2)背景:日本全面侵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共产党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民族危机加剧,全民族抗战开始)
发展党组织、建立抗日民主政权,组建抗日武装,组织多种形式的人民武装和群众团体,展开广泛的游击战争。(答出以上两点)
(3)精神:爱国主义视死如归宁死不屈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等。(答出以上两点)
(4)作用: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史实: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因此,共产党起到中流砥柱作用。(答出两点给2分组织东北民众抗战)
23.(1)①③;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帝国主义向中国勒索巨额赔款,本息合计达白银9.8亿两,成为中国人民的沉重负担。《辛丑条约》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绘画经过艺术加工,不能历史作为研究地道战直接证据。
(3)孙铭九叙述中将士对蒋介石态度不恭敬,蒋介石自述中体现孙铭九等对蒋介石的态度很恭敬。主要原因:叙述者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叙述,带有主观性。
(4)要谨慎使用史料,要考订史料年代;要秉持大胆怀疑、多源互证的原则。
24.(1)虎门销烟;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
(2)都是伟大的农民运动;都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都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者;都在中外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了等等。
(3)
(4)提炼主题:国共两党相互配合,共同对日作战,是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两个对应的史实为①⑥。提炼主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两个对应的史实为③⑤。
25.(1)损害了领土主权、关税主权等。
(2)同文馆对中国外交近代化所起的作用是对晚清外交近代化起了一定促进作用。
(3)原因:中国人民的抗争;中国共产党领导群众运动的努力;南京国民政府的改订新约运动;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做出的卓越贡献等。
(4)弱国无外交,我们要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坚持对外开放.提高我国的外交力量。
26.(1)主题:B 中国军人抵抗日军侵略;序号:①②③
主题:C 全民族抗战;序号:⑥⑦⑧
(2)胜利原因: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世界正义国家和人民的支持。
(3)今日幸福来日不易,我们要勿忘来时艰难路,努力奋进。
27.(1)A.②③ B.④⑦ C.⑥⑧ D.⑤⑨“B抗日战争与正面战场”的具体事例:淞沪会战、卢沟桥抗战等。“C抗日战争和敌后抗战”的具体事例:百团大战、答平型关战役等。
(2)抗日战争;思想情感:父亲对儿子为国抗战的殷切希望;民族大义;爱国情怀;发奋图强;不怕牺牲;团结御侮。
(3)正面战场爱国将士的英勇战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坚持敌后抗战;爱国华侨支援祖国抗战等。
(4)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付出巨大的牺牲等。
28.(1)反帝反封建或独立、民主;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2)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内和平的基本实现,是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实施的重大胜利。它对推动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成为由国内革命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了时局转换的枢纽,表明在新的形势下的国内的合作形成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发动了。
(3)中国人民的空前觉醒和中华民族团结御侮的凝聚力,国共联合的全民族统一抗战路线的建立;中国中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支援。
(4)长征精神就是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精神,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精神,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精神等。
(5)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或要有坚韧不拔的信念不畏艰难曲折的勇气,方可取得事业的成功等。
29.(1)清朝经济、政治制度落后,统治阶级愚昧腐朽。(答出符合题意的任意一点即可)
(2)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不抵抗。
(3)意义:确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可让后人牢记历史,从苦难的痛感中倍加珍视和平,不断推进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言之有理即可)
原因:国共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国民党正面战场作战,共产党敌后抗战;战争的正义性;人民支持;反法西斯国家的援助。
(4)看法:日本右翼势力否认侵略史实,美化侵略战争;参拜靖国神社,为军国主义招魂等错误行为严重伤害了中国及亚洲各国人民的感情,我们要坚决抵制。(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
正确对待:希望日本政府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问题;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加强合作交流,共同维护亚太地区安全。(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