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期末试题选编(含答案)2021-2022学年贵州各地八年级历史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期末试题选编(含答案)2021-2022学年贵州各地八年级历史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2-05 22:23: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期末试题选编2021-2022学年贵州各地八年级历史上册
一、选择题
1.(2022·贵州铜仁·八年级期末)在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用广泛的大众游击战来对抗日本军残酷的扫荡。1944年中国军队开始局部反攻,夺取据点5 000多个,收复国土 8万余平方公里,解放人口 1200多万。这说明中国的抗日战争( )
A.共产党军队的人数不断发展壮大 B.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C.国共协同作战推动了抗战的胜利 D.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
2.(2022·贵州六盘水·八年级期末)电影《八佰》的故事原型为1937年发生于上海的四行仓库保卫战,此战役为淞沪会战最后一役。淞沪会战持续3个月,毙伤日军4万多人,这场战役
A.开始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C.打破日本三个月亡中国的迷梦 D.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3.(2022·贵州铜仁·八年级期末)“八路军首战告捷,表现出中国人民确有战胜敌人的勇气和力量,使全国人民看到中华民族的希望所在……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望……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这是对哪次战役的评价( )
A.淞沪抗战 B.平型关战役 C.百团大战 D.台儿庄战役
4.(2022·贵州铜仁·八年级期末)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代史上,使台湾失而复归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的开展 B.中华民国的建立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新中国的成立
5.(2022·贵州铜仁·八年级期末)西安事变成为扭转时局的的关键,这里的“时局”主要是指( )
A.国共两党分裂对峙 B.日本全面侵华
C.国共合作抗日 D.国民党内部分裂
6.(2022·贵州遵义·八年级期末)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下列各项表述中,属于“观点”的是
A.日本建立“满洲国”推行殖民统治 B.抗日战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日本七三一部队是一支细菌战部队 D.北平谈判后,人民解放军发起了渡江战役
7.(2022·贵州遵义·八年级期末)李宗仁在回忆录中写道:“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被李宗仁誉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指的是
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第三次长沙会战 D.淞沪会战
8.(2022·贵州遵义·八年级期末)在抗日战争的一次战役中,参战官兵与群众提出了“不留一个车站,不留一座水塔,不留一座桥梁,不留一条铁轨,不留一根电线杆,彻底破坏路基”的战斗口号,就此推测该战役是
A.淞沪会战 B.百团大战 C.孟良崮战役 D.台儿庄战役
9.(2022·贵州遵义·八年级期末)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意大利人马可·波罗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1937年7月,在这里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表明
A.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B.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C.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D.十年内战基本停止,国共对峙结束
10.(2022·贵州遵义·八年级期末)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取得的全国抗战以来首次胜利,粉碎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战役是
A.武汉会战 B.百团大战 C.徐州会战 D.平型关大捷
11.(2022·贵州遵义·八年级期末)以下对抗日战争胜利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
B.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C.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主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D.国民党始终如一坚持抗战到底的结果
12.(2022·贵州遵义·八年级期末)时间轴空白处正确的事件名称是( )
A.九一八事变 B.皇姑屯事件 C.皖南事变 D.平型关大捷
13.(2022·贵州铜仁·八年级期末)要想了解抗日名将李宗仁率领军队英勇抗日的英雄业绩,最好去参观下列哪一纪念馆
A.九一八事变纪念馆 B.台儿庄战役纪念馆
C.百团大战纪念馆 D.平型关大捷纪念馆
14.(2022·贵州铜仁·八年级期末)在电视剧《亮剑》中,八路军独立日团团长李云龙说:“我们要主动‘关照’日本鬼子,让它尝尝被八路军打的滋味。”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大规模主动出击日军,以破坏敌人交通线为主要目标的战役是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平型关大捷
15.(2022·贵州铜仁·八年级期末)“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基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1937年在这里发生了( )
A.华北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双十二事变 D.七七事变
16.(2022·贵州贵阳·八年级期末)我国将每年的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以下关于“南京大屠杀”最有力的证据是( )
A.电影《南京!南京》
B.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写
C.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拍摄的新闻照片
17.(2022·贵州贵阳·八年级期末)“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这句话生动准确地概括了当时严峻的社会形势。当时的社会形势是( )
A.日本加紧准备全面侵华战争 B.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
C.日本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 D.日本扶植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
18.(2022·贵州铜仁·八年级期末)全国抗战初期,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一系列战役。按时间顺序进行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
①淞沪会战②武汉会战③第三次长沙会战④台儿庄战役
A.④③②① B.④③①② C.③①②④ D.①④②③
19.(2022·贵州铜仁·八年级期末)英国史学家拉纳·米特认为“让世界看到中国在资源缺乏的情况下做出的贡献和牺牲,这很重要;当时打的是一场全球战争,中国是这个故事的一部分。”该观点的基本含义是
A.中国是那场全球战争的一部分 B.中国在资源缺乏的情况下坚持英勇抗战
C.中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D.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贡献
20.(2022·贵州六盘水·八年级期末)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二、综合题
21.(2022·贵州铜仁·八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 图2北伐进军途中 图3工农支持北伐战争
材料二 周恩来说:“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现在, 我们起义成功了。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大事记》
材料三1928年2月,毛泽东率领部队在罗霄山脉中段开展游击战争,建立共产党组织和工农兵政府。以宁冈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初具规模,湘赣边界的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形成。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大事记》
材料四 时间真过得很快,一九四一年又快完了。离开你及太北整整的一年又两个多月了。去年今 日正处在反第二次扫荡中,情况相当紧张,今年今日尚属太平。但晋察冀边区反扫荡已结束,太岳反 扫荡战亦已完成,估计敌可能轮到这区域来了。全区党政军民均在纷纷准备粉碎敌人的进攻,我们的 工作也就更急迫更紧张些了。
——摘自八路军将领左权家书
(1)根据材料一,指出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
(2)材料二中周恩来所说的“起义”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3)材料三中“以宁冈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指的是哪一革命根据地?由此,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一条什么样的革命道路?
(4)材料四中“去年今日正处在反第二次扫荡中”源于我党哪一战役的胜利?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面对 敌人的扫荡,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采取了哪些建设措施。
22.(2022·贵州·黔西南州金成实验学校八年级期末)根据材料间答问题。
材料一 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上要求吞并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我们的外交太失败了!……我们学界今天排队游行,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举了!
——摘编白《五四运动史》
(1)据材料指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当时学界组织游行的目的是什么 据此指出,五四运动的核心精神。
材料二 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来,中国抗日战争经历了14年艰难曲折的斗争,特别是8年全民族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抗战的彻底胜利。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2)全民族抗战始于什么事件 为什么说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材料三 下图是发表于1939年的漫画——《这一槌的滋味如何》
(3)跟据材料三,分析中国取得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军民在抗战过程中表现出了哪些优秀品质
23.(2022·贵州六盘水·八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经历了战争的人们,更加懂得和平的宝贵。84年前卢沟桥上的清脆枪声,定格为一个民族永恒的集体记忆。纪念历史不是为了咀嚼苦难、延续仇恨,而是为了重申和平与正义的价值,从历史中汲取智慧,获得开创未来的精神力量。让我们一起“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警示未来”。
材料一:回到我居住的地方:天津,一座北方沿海城市。在当年,侵入中国的日军师团,大多是在这座城市的大沽口登陆的。1937年7月30日天津陷落。前一天,北平失守。往前推三周零一天,1937年7月7日夜,引爆中日全面战争的导火索在北平旁的宛平城外被点燃。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算起,到1937年,已经6年了。
——摘编自魏华凤《抗日战争的细节2》
(1)材料一中认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是哪一事件?“1937年7月7日夜,引爆中日全面战争”的历史事件是?
材料二:1938年春,面对日军的凶猛进攻,负责指挥作战的李宗仁和白崇禧邀请周恩来到其寓所共话战局,并在之后的作战中,基本遵循周恩来的建议。中共则组织鲁南老百姓,冒着炮火,把大刀、弹药、粮食、蔬菜、肉蛋、烧酒、食盐等送上前线,再将大批伤病员运往后方救治。
——摘编自《南方周末》第1624期
(2)材料二中李宗仁将军指挥国民党军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主动出击日军规模最大的战役是哪一战?
24.(2022·贵州毕节·八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这是一次丰富多彩、可歌可泣的远征,……艰难困苦、英勇牺牲,……红军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其核心力量仍完整无损,其军心士气和政治意志的坚强一如往昔。
——斯诺《红星照耀中国》
材料三: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
——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材料一中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是哪次会议?此次会议当选中央局书记是谁?
(2)材料二中的“远征”指什么事件?中国共产党在“远征”途中召开具有生死攸关转折意义的是哪次会议?
(3)材料三所述内容是哪次会议制定的党的政治路线?此次会议确立了哪一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4)2021年,“十四五”规划乘风破浪,扬帆起航。请你为中国共产党走好新征程建言献策。
25.(2022·贵州铜仁·八年级期末)歌曲具有时代特征,往往成为不同时期反映人民心声的载体。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
——《松花江上》
(1)材料一中的“那个悲惨的时候”开始于日本发动的哪一重大事件?该事件后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进入了什么阶段?东北入民是何时回到故乡“欢聚一堂”的?
材料二: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二十九军的弟兄们(后改为全国武装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咱们二十九军不是孤军(后改为咱们中国军队勇敢前进),看准那敌人,把它消灭,把它消灭!冲啊!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
——《大刀进行曲》
(2)材料二歌曲的创作与日军发动的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该事件对中国有何历史影响?“咱们二十九军不是孤军”与哪一重大事件有直接关系?结合材料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民族抗战胜利的重要法宝是什么?
材料三: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义勇军进行曲》
(3)请列举两例中国人民血肉筑长城的典型战例。
(4)经典总是令入回味,在今天的和平年代,我们通过重温以上的经典歌曲,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26.(2022·贵州毕节·八年级期末)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元旦贺词中说:“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我们秉持以人民为中心,永葆初心、牢记使命,乘风破浪、扬帆远航,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回顾我党每个重大历史关头,总有精神力量鼓舞、激励全党全国人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红船精神】
材料一 上海党的一大会址、__________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
(1)材料一中,除了上海,“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另一个地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建党最初的“梦想”(奋斗目标)是什么?
【井冈山精神】
材料二 当时党的特委和军委的政策是:坚决地和敌人作斗争,创造罗霄山脉中段政权,反对逃跑主义;深入割据地区的土地革命;军队党帮助地方党的发展,正规军队帮助地方武装的发展。
——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2)根据材料二,归纳当时中国共产党斗争的两条主要策略。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毛泽东在秋收起义后开辟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长征精神】
材料三 伟大的长征孕育了长征精神,具体表现为:为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
——摘编自苏进《精神的力量》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红军长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红军长征途中,在贵州省某地召开了一次会议,这次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的名称是什么?经历艰难险阻,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哪里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延安精神】
材料四 1943年毛泽东为电影《南泥湾》题词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归纳中国共产党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在敌后战场采取的政策和措施。
(5)一条小船,诞生一个大党。“红船精神”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抗战精神等一起,伴随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共同构成党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蕴含着极其丰富和博大精深的内涵。那么,你认为这些“精神”的共同内涵有哪些?
27.(2022·贵州黔西·八年级期末)中国抗日战争历时14年,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
——《松花江上》歌词
材料二 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西北文化日报》报导的一则消息。
材料三
材料四 1940年5月,张自忠在宜城壮烈牺牲。张自忠牺牲前给将士们写下了鼓舞士气的抗战家书:“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
材料五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都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战果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潭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歌词的描述,指出九一八事变发生在哪一年?当时人们背井离乡、有家难归的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此消息报导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它的解决有何重大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1人物是谁,由他指挥的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最大胜利的战役是什么?图2所示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请问这场战役是什么?
(4)材料四中张自忠的抗战家书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抗日战争取胜的主要原因。(任答两点即可)
28.(2022·贵州遵义·八年级期末)历史上两次国共两党合作都是在国家、民族处在关键的历史时期,两党做出的智慧选择,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一: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
材料二:东北沦亡,时逾五载。国权凌夷,疆土日蹙……绥东战起,群情鼎沸,士气激昂于此时机,我中枢领袖应如何激励军民发动全国之整个抗战!乃前方之守土将士浴血杀敌,后方之外交当局仍力谋妥协。……蒋委员长介公受群小包围,弃绝民众误国咎深。学良等涕泣进谏,屡遭重斥。日昨西安学生举行救国运动,竟嗾使警察枪杀爱国幼童,稍具人心,孰忍出此!学良等多年袍泽,不忍坐视,因对介公为最后之诤谏……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之处置。
——摘自《张、杨对时局宣言》(1936年12月12日)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内容,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张学良、杨虎城最终为什么选择发动兵谏?
29.(2022·贵州遵义·八年级期末)图片是历史的记忆,时代的烙印深刻其上,……在中国共产党光辉的历史册上,中国共产党留下的红色迹印,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记录下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奋斗历程……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图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 图2:古田会议会址
图3:某会议回执 图4: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电表大会会场
(1)根据图1结合所学,指出该大会召开的时间和地点。
(2)根据图2和图4结合所学,指出古田会议确立了什么原则和中共七大确立了什么思想?
(3)根据图3结合所学,指出该会议的名称及其历史地位。
(4)“强国有我,请党放心”是当下新时代的最强音,“喜迎二十大,筑牢中国梦”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为中学生的你,谈谈如何践行“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言之有理即可)
参考答案:
1.B2.C3.B4.C5.A6.B7.A8.B9.A10.D
11.D12.A13.B14.C15.D16.D17.C18.D19.D20.C
21.(1)国共合作、战士的英勇作战、人民群众的支持。
(2)打响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建立人民军队的开始。
(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4)百团大战,建立和巩固抗日民主政权、大生产运动、实行三三制、进行整风运动、进行反扫荡作战。
22.(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目的: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精神:爱国精神。
(2)事件:七七事变。原因: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伟大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也空前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3)主要原因:国共两党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人民实行全民族抗战。优秀品质:不怕牺牲,捍卫民族尊严,保卫国家领土完整的决心等。
23.(1)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
(2)台儿庄大捷,百团大战。
24.(1)中共一大;陈独秀。
(2)长征;遵义会议。
(3)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
(4)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
25.(1)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阶段;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
(2)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抗战。
(3)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
(4)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应当珍惜。
26.(1)浙江嘉兴;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2)建立政权,土地革命;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3)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遵义会议;甘肃会宁。
(4)建立抗日民族政权,实行减租减息,发展生产。
(5)实事求是,爱国主义,创新,不怕牺牲,永不言败。
27.(1)1931年;原因: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最后东北三省全部沦于敌手。
(2)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初步形成。
(3)李宗仁;台儿庄战役;平型关战役(或平型关大捷)。
(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百折不挠、愈挫愈勇的必胜信念;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视死如归、杀身成仁的崇高气节;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5)抗战胜利原因:①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②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28.(1)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2)①东北沦陷,华北危机,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②蒋介石一直坚持妥协政策,引起社会各方面的不满。③西安学生举行爱国游行请愿,呼吁抗日,遭到残酷镇压。
29.(1)1921年;上海、嘉兴南湖。
(2)思想建党、政治建军;毛泽东思想。
(3)遵义会议。开始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红军、中国革命,是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上成熟的标志。
(4)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的历史中汲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