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期末试题选编2021-2022学年内蒙古各地九年级历史上册
一、选择题
1.(2022·内蒙古通辽·中考真题)列宁指出:“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列宁所说的这本书( )
①肯定了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到非常革命的作用 ②提倡分权制衡的政治模式
③指出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④奠定了欧洲民主制的基础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2.(2022·内蒙古赤峰·中考真题)某文献提到:“工人变成赤贫者,贫困比人口和财富增长得还要快。由此可以明显地看出,资产阶级再不能做社会的统治阶级了,再不能把自己阶级的生存条件当做支配一切的规律强加于社会了”。据此推断“某文献”是( )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共产党宣言》
3.(2022·内蒙古赤峰·三模)《全球通史》中说:“正如整个世界感受过史蒂芬孙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的影响一样,也感受到《独立宣言》和《共产党宣言》的影响。”这强调了
A.资本主义经济思想被世界接受并实践
B.传统思想顽强对抗着工业化对全球的影响
C.经济全球化是由先进交通工具的创制引发的
D.西方民主和社会主义思想影响着世界历史进程
4.(2022·内蒙古赤峰·模拟预测)随着世界经济政治形势的变化,马克思主义越来越显示出经久的生命力、强大的解释力和重大的影响力。它自诞生以来如同熊熊火炬一般照亮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其诞生的标志是( )
A.十月革命的胜利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巴黎公社的建立 D.空想社会主义的提出
5.(2022·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教育研修中心教育教学研究室一模)向学按照人物成就影响的重要领域,梳理了世界部分著名人物。①处应为
第一类:克伦威尔 华盛顿 罗斯福 第二类:瓦特 ① 卡尔·本茨 第三类:莎士比亚 巴尔扎克 托尔斯泰
A.贝多芬 B.斯蒂芬森 C.克伦威尔 D.扎格鲁尔
6.(2022·内蒙古包头·二模)(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序言:18世纪末,法国的革命和同时期英国的革命称为"双元革命"。这场改变了世界,使整个世界发生变革的“双元革命”指
A.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光荣革命 B.拿破仑对外战争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 D.第一次世界大战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7.(2022·内蒙古包头·九年级期末)学习世界历史某课有关“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城市化”“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三个子目的内容。可以用来说明,19世纪后期
A.西欧封建社会的演变 B.近代科学文化走向繁荣
C.早期资本主义的萌芽 D.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8.(2022·内蒙古包头·九年级期末)如图是斯蒂芬森发明的交通工具,它的正式试车
A.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B.促进了工厂规模的扩大
C.提高了工业产品的质量 D.带动了汽车工业的发展
9.(2022·内蒙古赤峰·一模)如果将但丁、马克思、梁启超、陈独秀归纳为一个主题,应该是( )
A.思想解放运动 B.资产阶级革命
C.民族解放运动 D.近代文学艺术
10.(2022·内蒙古包头·一模)19世纪初,英国的农业人口仍多于工业人口,到20世纪初,英国的农业人口已经不足工业人口的1/5.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福利制度的完善 B.工业革命的推动
C.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 D.工人运动的发展
11.(2022·内蒙古·乌海市第二中学九年级期末)下列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A.《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
B.非洲独立年---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枷锁
C.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印度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获得独立
D.巴黎公社---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
12.(2022·内蒙古赤峰·九年级期末)习近平主席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下列有关马克思主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马克思主义诞生后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C.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D.巴黎公社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第一次成功的实践
13.(2022·内蒙古赤峰·九年级期末)19世纪中期,“全世界都必须到英国购买铁轨”“英国生产的花布覆盖了全世界”。据此推知英国( )
A.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C.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D.进入电气时代
14.(2022·内蒙古鄂尔多斯·九年级期末)铁路交通的变革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下列人物中为铁路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是
A.凯伊 B.海厄特 C.斯蒂芬森 D.哈格里夫斯
15.(2022·内蒙古通辽·九年级期末)《共产党宣言》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1864年,世界无产阶级的联合表现在( )
A.欧洲工人运动兴起 B.里昂工人起义爆发
C.国际工人协会成立 D.巴黎公社运动开展
16.(2022·内蒙古·乌拉特前旗第三中学九年级期末)19世纪50年代,英国人口从900万增加到1800万。导致人口增加的原因是( )
A.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B.工业革命的进行 C.妇女地位的提高 D.贫富分化的加剧
17.(2022·内蒙古·乌拉特前旗第三中学九年级期末)19世纪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教育的普及( )
A.彻底改变了妇女的地位 B.提高了欧洲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
C.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 D.推动了欧洲各国的城市化进程
18.(2022·内蒙古赤峰·模拟预测)观察下图分析,引起英国就业人口结构变化的主要事件是( )
A.光荣使命 B.殖民扩张 C.三角贸易 D.工业革命
19.(2022·内蒙古通辽·九年级期末)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旧制度所显示的破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第一个变革是解放农奴……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工厂工人的数目从1865年的381000人上升到1890年的1620000人……”以上史实说明这一改革( )
A.使俄国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B.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使俄国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 D.推翻了俄国沙皇专制统治
20.(2022·内蒙古鄂尔多斯·九年级期末)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的标志( )
A.珍妮机的发明与应用 B.蒸汽机的改良与应用
C.火车的发明与应用 D.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所取代
二、综合题
21.(2022·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教研室九年级阶段练习)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19世纪中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重要人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中的两位人物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思想精华,形成了什么理论?这一理论主要包括哪几个组成部分?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无产阶级进行了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还获得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社会主义的革命的胜利。
(2)材料二中“无产阶级进行了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指什么?
(3)简述这一科学理论诞生的意义?
22.(2022·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教研室九年级阶段练习)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进步与强大离不开创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为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提供了宽松、平和的政治环境。让人们有更大的动力追求自己的目标,最大程度地发挥创造能力。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二:在1760年,英国兰开夏乡村地区的棉纺织工人通常是在自己的家中进行手工劳动。1830年左右,工人们基本已按工厂制度组织,在厂内进行机器生产。
﹣﹣摘编自[英]波斯坦等《剑桥欧洲经济史》
材料三:1851年,英国在伦敦举办了世界博览会。如图是耗费巨资专门修建的一座大型展厅“水晶宫”。展厅之中,英国陈列几乎是清一色的工业品,其它国家陈列的绝大多数是农产品和手工业品。这次博览会英国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宣告了自己是这个世界的经济中心。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四:有了蒸汽机作动力,只要有煤作燃料开动蒸汽机,就可根据需要建立工厂,不再受到河流的限制。由于英国煤的蕴藏量非常丰富,建立工厂十分方便。蒸汽机的广泛利用,使英国到处都建立起大工厂。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囱,喷出缕缕烟雾;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历史已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
(1)据材料一指出,这一制度的建立对英国工业革命有何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棉纺织业的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各出现了什么变化?
(3)据材料三指出,博览会上英国的展品与其他国家有什么不同?本次博览会上英国的展品会有哪些人的哪些发明呢,请列举两例说明。
(4)根据材料四,概括工业革命的影响。
23.(2022·内蒙古兴安盟·一模)自从近代以来,世界发生了很大变化,先后经历了“一体化”、“工业化”、“两极化”。如今呈现出“碎片化”状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一体化】
材料一 ……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同时……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渐确立起来。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材料一中是什么事件把“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工业化】
材料二 从18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前期,先后经历两次工业革命,从“手工工场生产”过渡到“大机器生产”,逐步实现了工业化。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试举出交通方面的发明两例,并用其中一例说明科技“刷新我们的日常生活”,同时也存在着“潜在的危险”。
【两极化】
材料三 结合下图按要求作答。
美国→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1947年)→马歇尔计划→北约组织
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经济互助委员会→华约组织
(3)二战后,美苏两国由战时的同盟关系转面走向对抗。两极格局政治方面的对抗开始于什么事件?两极格局正式形成在什么事件之后?两极格局结束于哪件事?
【碎片化】
材料四 我们正处于一个挑战频发的世界。世界经济增长需要新动力,发展需要更加普惠平衡,贫富差距鸿沟有待弥合。地区热点持续动荡,恐怖主义蔓延肆虐。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是摆在人类面前的严峻挑战。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说影响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哪些?(至少答出三点,不得照抄原文)
24.(2022·内蒙古呼伦贝尔·九年级期末)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进行的工业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的展开是由一系列发明所引发的,而这些发明又很快地应用到实际的生产中,并形成了大规模的生产组织形式……
——任海滨《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民众观念嬗变》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英国往昔那种田园诗般的风情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一个忙忙碌碌的世界。乡村建起了灰暗的厂房,城镇竖起了高耸的烟囱,工厂里回荡着机器的轰响,高炉前迸射着铁水的光亮。1850年时,英国的城市人口已经超过了60%,铁产量超过了世界上所有国家铁产量的总和,煤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二,棉布占全球的一半以上。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广大工人为了改善恶劣的劳动和生活条件,同资本家展开了多种形式的斗争,工人运动逐渐兴起,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统编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四 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而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
——马克思《资本论》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工业革命开始于哪一项发明?工业革命期间影响最深远的一项发明是什么?材料一中提到的“大规模的生产组织形式”指什么?
(2)依据材料二,概括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答出两点即可)。
(3)材料三中提到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具体指什么?它诞生的标志是什么?用史实证明这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举出两例即可)。
(4)根据材料四指出“宗主国”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的手段。从中可以看出资本原始积累的什么特点?
25.(2022·内蒙古包头·中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2世纪,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活跃,中世纪大学问世。大学创办之初,不受外来干涉而具有自我管理的权限。学生在完成文法、修辞、逻辑等七门基础课后学习法律、医学等专业课。大学的世俗教育性质为师生创造了自由探索与独立思考的空间,激发了他们对学术研究的兴趣。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摘编自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
材料二 19世纪的欧美大学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源头,为西方工业化提供了不竭动力。众多科学家在大学实验室中刻苦研究,反复实践,在电磁学、化学和热力学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些科研成果在生产实践中被不断转化为生产技术。新的技术、新的发明层出不穷,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
——摘编自元鹏《大学与第二次工业革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世纪大学的“美好”之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释近代大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源头”。列举两项当时的“新技术、新发明”。
(3)根据以上材料,说明大学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26.(2022·内蒙古包头·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后期,在这个整体发展的世界中,欧洲仍然保持着优势地位。经济上,欧洲是世界的工业工厂,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一半左右……国际事务方面,几乎全部殖民地都掌握在欧洲国家手中,世界外交的中心舞台仍然在欧洲,世界各地的大部分事务都是在欧洲决定的。
——《世界通史》
材料二 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在19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20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
——[美]法里德·扎卡里亚《后美国世界》
(1)据材料一,概括欧洲保持“优势地位”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些表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世界”的原因。
27.(2022·内蒙古通辽·一模)革命是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从17世纪到18世纪,资产阶级通过革命相继在欧美主要国家取得了政权,资本主义制度得以确立和发展。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间轴
(1)请你写出BCD三处时间发生的历史事件。
材料二:法国史学家托克维尔经常把法国与美国、英国的历史进行对比,特别指出它们之间的区别:美国没有封建制度这个强大的敌人;英国贵族并未因革命丧失权力,他们与资产阶级实行联合统治。
(2)根据材料二,说明法国大革命与美国独立战争面对的“强大敌人”有何区别。英国贵族“与资产阶级实行联合统治”指什么?
材料三: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农民缴纳的巨额赎金为发展工业增添了新的资金来源;获得解放的2000多万农民为工厂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农村自然经济的进一步瓦解,扩大了国内市场。
——摘编自《世界史》
(3)根据材料三指出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
材料四: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率先成为“世界工厂”,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美国抛弃了英国模式,转向重工业发展…凭借其在科学技术上的领先以及生产技术和生产能力上无法比拟的优势,成为新的“世界工厂。
(4)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美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原因。
(5)综上所述,从“世界工厂”的变迁中,我们可借鉴的主要经验是什么
参考答案:
1.D2.D3.D4.B5.B6.C7.D8.A9.A10.B11.A12.D
13.C14.C15.C16.B17.B18.D19.B20.D
21.(1)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2)巴黎公社
(3)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22.(1)为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提供了宽松、平和的政治环境。
(2)生产方式:由手工劳动变成机器生产;工厂成为新的生产组织形式。
(3)英国的展品都是清一色的工业品,其它国家绝大多数是农产品和手工业;瓦特改良了蒸汽机;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列举出两例即可)
(4)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直接导致了工厂的出现;但也对环境造成了污染;(任意三点即可,其他符合提议也可)
23.(1)新航路开辟;
(2)火车、汽车、飞机;(任举两例即可)火车、汽车、飞机(任意一个)使人们生活更加快捷、方便,但也存在着发生事故的危险,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或存在着造成环境污染的风险)
(3)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苏联解体;
(4)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地区冲突;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人口问题等(符合史实,有理即可)
24.(1)“珍妮机”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改良蒸汽机的发明)现代工厂制度。
(2)加速城市化进程、促进生产力发展、成为世界工厂(英国成为强大的工业国、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带来环境污染等言之有理即可(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3)马克思主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史实:第一国际成立、巴黎公社
(4)手段: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
特点:野蛮性和残酷性(或血腥性、罪恶性等)
25.(1)美好之处:拥有自治权;多样的学科设置:基础课和专业课并重;世俗教育;学术研究自由:学术氛围浓厚。
(2)解释: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蓬勃发展,得益于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的繁密结合:而丰硕的科研成果是源于19世纪的大学在众多科学领域方面的新发展,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说大学是工业革命的源头,并为工业革命提供了不竭动力。
列举:电的应用(电灯);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化学工业和新材料(人造纤维)。
(3)关系:大学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大学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6.(1)表现:欧洲是世界的工业工厂;世界外交的中心在欧洲。
原因: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
(2)①美国独立战争实现了国家独立,确立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②南北战争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③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走在世界前列④两次世界大战,大发战争财;⑤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了调整、巩固和发展。
27.(1)1649,处死国王查理一世,1688年宫廷政变(光荣革命)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
(2)法国的敌人;封建专制制度;美国的敌人;英国殖民统治君主立宪制政体
(3)条件:资金;自由劳动力;广阔的国内市场
(4)科学技术、生产力领先世界;废除黑人奴隶制;实现国家统一,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两点即可)
(5)发展经济要重视科学技术,同时要不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