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期末试题选编2(含答案)021-2022学年北京各地八年级历史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期末试题选编2(含答案)021-2022学年北京各地八年级历史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2-05 22:28: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期末试题选编2021-2022学年
北京各地八年级历史上册
一、选择题
1.(2022·北京石景山·八年级期末)某同学在作研究性学习时重点研究了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等史实,他研究的主题应是( )
A.近代化的探索 B.国共第一次合作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2.(2022·北京延庆·八年级期末)下列一组木刻版画是版画家邹雅先生的作品,其内容反映的时期为( )
《参军》 《欢迎南下刘邓大军》 《烧旧约换新契》
A.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建国初期
3.(2022·北京延庆·八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表》,得出解放战争获胜的主要原因是( )
民工 担架 大小车 牲畜 船只 筹粮 挑子
543万人 30.5万副 88万辆 76.7万头 8500只 9.6亿斤 20.6万副
A.解放军作战勇敢 B.国民党军战斗力低下
C.解放军作战方针正确 D.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
4.(2022·北京东城·八年级期末)1945年8月29日,重庆《大公报》社评写道:“昨日下午三点多钟,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毛泽东亲赴重庆的主要目的是( )
A.加快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增强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
C.号召人民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 D.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
5.(2022·北京昌平·八年级期末)下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上以渡江战役为主题的浮雕。下列诗句与浮雕主题相关的是( )
A.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B.明取长春暗调兵,飞兵南下围锦城。
C.摧枯拉朽扫阴台,华北平津栉次来。 D.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6.(2022·北京通州·八年级期末)研读地图是学习历史的好方法。下列地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标志着( )
A.解放战争开始全面爆发 B.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C.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D.横渡长江解放南京
7.(2022·北京石景山·八年级期末)历史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资料。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
A.粉碎了国民党对山东的重点进攻 B.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C.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的主力 D.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8.(2022·北京西城·八年级期末)毛泽东参加重庆谈判的主要目的是( )
A.加强同美国的合作 B.同国民党商讨合作抗日
C.加强同苏联的合作 D.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
9.(2022·北京海淀·八年级期末)1949年,洪荒作为上海漫画工学团的作者,目睹当时上海解放的情景,创作了漫画《强烈的对比》。漫画上半部分描绘的是三个国民党士兵正在役使民夫,掳掠百姓,抢走一头肥猪,军民如寇仇;下半部分是三位解放军战士在帮助农民挑担、收割和背稻谷。作者借助漫画想表达
A.解放军装备比国民党优越 B.解放军是人民的军队
C.国民党抢夺物资发动内战 D.国民政府的贪污腐败
10.(2022·北京房山·八年级期末)1946年6月标志着全面内战爆发,国民党军队进攻的是
A.山东解放区 B.陕甘宁解放区 C.大别山根据地 D.中原解放区
11.(2022·北京房山·八年级期末)利用历史地图并结合史实,可以提升历史学习中的时空意识。依据“三大战役示意图”并结合相关史实,历史信息归纳准确的是
A.三大战役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B.三大战役在华北地区最先打响
C.淮海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D.三大战役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12.(2022·北京大兴·八年级期末)下面解放战争的示意图中,③处应填写
A.转战陕北 B.挺进大别山 C.三大战役 D.渡江战役
13.(2021·北京延庆·八年级期末)漫画多以含蓄、隐晦的方式论说世事。下图是华君武先生在抗战胜利后创作的一幅名为《磨好刀再杀敌》的漫画。这幅漫画主要反映了国民党
①积极准备内战②在政治上欺骗人民③为抢夺抗战胜利果实争取时间④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4.(2021·北京怀柔·八年级期末)对下列表格反映的历史事件解读正确的是( )
1945年8月28日 毛泽东率领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从延安飞抵重庆
1945年8月30日 毛泽东造访了民盟中央主席张澜
1945年9月10日至15日 国共代表连续举行了四次正式会谈
1945年10月10日 国共双方代表签订《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A.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了努力
B.国民党蒋介石为了国内和平邀请毛泽东
C.签订的协议避免了内战实现了和平建国
D.《会谈纪要》是政治协商会议上签署的
15.(2021·北京怀柔·八年级期末)下图是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一些措施,其中与③有关的是( )
A.减租减息土地政策 B.《中国土地法大纲》
C.《天朝田亩制度》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16.(2021·北京怀柔·八年级期末)此战是解放战争的一个伟大转折,在这一历史转折关头,中共中央军委以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组成战略突击队,在各解放区军民的策应和后面两路大军的配合下,直捣国民党统治区,威胁其首都南京和武汉两大重镇,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这一历史事件是( )
A.转战陕北 B.孟良崮战役 C.挺进大别山 D.渡江战役
17.(2021·北京怀柔·八年级期末)小明梳理了人民军队的成长历程,下面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①④② D.④③①②
18.(2021·北京东城·八年级期末)1945年8月29日《大公报》的社评写道:“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西安事变 B.皖南事变 C.重庆谈判 D.渡江战役
19.(2021··八年级期末)1947年6月30日,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强渡黄河,十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备进攻序幕,其领导人是
A.毛泽东、朱德 B.陈毅、粟裕 C.刘伯承、邓小平 D.贺龙、林彪
20.(2021·北京西城·八年级期末)毛泽东参加重庆谈判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同美国的合作 B.同国民党及民主党派商讨合作抗日
C.加强同苏联的合作 D.争取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二、综合题
21.(2022·北京顺义·八年级期末)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决策使革命摆脱危机和困境。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从转折性意义的角度,任选两次会议,分别说说其历史作用。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出南昌起义的意义。说明建立井冈山根据地的背景及意义。
材料三
时期 内容 意义
土地革命时期 打土豪,分田地 分得土地的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群众纷纷要求加入红军。红军力量壮大起来,为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提供了人力的保障。
抗日战争时期 地主减租减息 农民交租交息 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坚持长期抗战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激发农民群众的抗日积极性,团结各个阶层,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不断巩固和扩大。为抗战胜利提供了保障。
解放战争时期 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人力、物力保障。
(3)依据材料三,说说中国共产党施行的土地政策的共同作用。
22.(2022·北京大兴·八年级期末)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与精神
材料一
历史遗址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海会址 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 西安事变谈判旧址
事件 A 南昌起义 西安事变
历史意义 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B C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将表格内容填写完整。材料二 由于党内“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其他根据地也遭受挫折,中国革命面临着方向和道路的抉择。面对乱云飞渡、惊涛骇浪,我党表现出无所畏惧的伟大实践精神,在血与火中趟出了一条走向新生、走向胜利的革命道路。
——摘自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使中国共产党“在血与火中趟出了一条走向新生、走向胜利的革命道路”的重要会议及其影响。
材料三
·1947年10月,《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1948年5月,董存瑞在参加隆化战斗中托起炸药包炸毁暗堡,壮烈牺牲。
·1949年4月,毛泽东和朱德向解放军下达命令:“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
·1949年4月,14岁的马毛姐参加“渡江突击队”,在手臂中弹的情况下6次横渡长江,运送3批解放军成功登岸。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
材料四 红船精神、_______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党不断从弱小走向强大、从苦难走向辉煌、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制胜秘诀,是中国共产党人绵延生长、赓续传承的血脉基因与精神密码。
——摘编自朱永刚《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演化逻辑、共生特质与传承创新研究》
(4)写出材料四横线处可以填写的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从中任选一种革命精神,结合史实说出对其内涵的理解。
23.(2021·北京怀柔·八年级期末)纪念党史百年。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仿照示例完成图1内容。
示例:图2是庙上村党支部成立地,它是怀柔现辖区建立最早的中国共产党基层党支部。
材料二
战役 领导人 影响
A 林彪 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振奋了人心,增强了全国人民和各爱国武装力量坚持抗战的信心和决心。
沙峪战役 邓华 八路军再次痛击了坂垣师团,声名远扬、士气大振;打响了怀柔抗日第一枪,使处在日本侵略者黑暗统治中的怀柔人民看到了胜利的希望。
B 彭德怀 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2)从以下战役中选取正确内容填入材料二相应的位置。(填序号)依据材料二,概括三次战役影响的共同点。
①台儿庄战役 ②平型关大捷 ③卢沟桥事变 ④百团大战
材料三 1948年12月5日密云解放,12月6日怀柔解放,12月8日顺义解放,12月12日昌平解放,12月14日通县解放,同日房山、门头沟解放,12月15日大兴解放。…为了战争的胜利,郊区人民表现出了极大的革命热情和勇于牺牲的精神,“宁肯自己麻烦千遍,也不让解放军一事为难”。子弟兵一到,老百姓主动热情地问寒问暖,烧水做饭,缝缝洗洗,胜似亲人。部队打到哪里,人民就支援到哪里;部队需要什么,地方就支援什么。
————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北京历史第1卷》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与哪一战争有关。并概括战争胜利的原因。
材料四
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4)依据材料四,归纳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
24.(2021·北京海淀·八年级期末)学习革命历史·感悟光辉历程
阅读大事年表,学习革命历史
① 1927年8月,周恩来、叶挺、朱德、贺龙、刘伯承等人领导革命军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
②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③ 1936年12月,中国共产党派周恩来等赴西安调停,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
④ 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
⑤ 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强渡黄河天险,千里挺进大别山
⑥ 1949年3月,中共中央在河北西柏坡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波澜壮阔,峰回路转,百折不回,最终走向胜利。从上列表格中任选两件大事,以“转折”为题对所选历史事件的意义进行说明。
研读历史材料,感悟光辉历程材料一
文物1:民工支援前线使用的独轮车文物介绍:三大战役中,支前民工累计达880余万人次,人民群众使用大小支前车辆141万辆。数不清的小车队,车轮滚滚,将弹药等战略物资运输到前线战士的手中。 文物2:渡江先锋船 文物介绍:渡江战役前夕,许多船主、船工主动将隐藏的帆船献出。船工张孝华父子与其他船工一道冒着枪林弹雨率先将解放军战士护送到长江南岸,为渡江战役做出了杰出贡献。此船为张孝华父子驾驶的渡江先锋船。
材料二 李延国、李庆华在《根据地》一文中记载了这样的场景:上海解放后,凌晨的上海街道悄无声息。大资本家荣毅仁打开大门,走上街头,看到进城的人民解放军全部睡在路边。他们身着一样的军服,分不清军官和士兵。这时一位军人和蔼地向荣毅仁要一碗开水,荣毅仁立即让家人送来一碗开水。结果,要水的人并没有喝这碗水,而是蹲在一个伤员身前,用铁勺向他嘴里喂水。这一幕让荣毅仁永记在心,荣毅仁的父亲荣德生感叹说:蒋介石永远也回不来了!
(2)研读历史材料时会遇到不同类型的材料。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二在材料类型上的区别。
(3)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可以用来说明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依据材料分别概括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25.(2021·北京东城·八年级期末)美术作品见证历史。
材料一:1921年7月,上海石库门的红砖青瓦迎来了历史性的新生。图1油画所再现的,就是那样一个伟大的历史时刻。
(1)请你给这幅画加个副标题。你如何理解这一时刻是“历史性的新生”。
(2)从图2、图3中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的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二:1937年至1947年,延安一直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和陕甘宁边区首府。1948年党中央、毛主席移住西柏坡。
(3)延安和西柏坡都被称为革命圣地。依据所学,以其中一个地方为例,列举史实说明它为什么被称为革命圣地。
材料三:在图6这幅油画中,你没有看到激烈的战斗场面,看到的是解放军官兵在入驻上海城后,宿街头巷尾,等待迎来新生城市第一个清晨的景象。
(4)这幅油画反映的故事发生在哪一个时期?通过这幅油画,你获取了什么信息?
(5)以上美术作品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26.(2021·北京西城·八年级期末)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100周年。浙江嘉兴、江西井冈山与瑞金、陕西延安、河北西柏坡、北京天安门……,都留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向胜利的足迹。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在北京的足迹
①内页刊载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章的《新青年》杂志 ②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的照片 ③对一二·九运动时任中共北平地下党北京大学党委书记刘导生的采访录
④宛平城城墙上被迫击炮等武器击中留下的弹孔 ⑤北京大学红楼 ⑥《人民日报》北平版创刊号 (1949年2月2日)
知识链接:史料是人们了解过去、认识历史的重要依据和基础。人们所能认识、搜集和运用的史料大体有文献史料(包括史书;档案与文书;文集、笔记、书信与日记;地方史志;报刊;碑铭与简牍;族谱、契约、账簿等)、实物史料(包括器物;建筑物;遗址、遗迹)、口述史料(包括回忆录与其他口述史记录:神话、传说、史诗)、图像史料(包括绘画、雕刻、照片、古地图),以及现代音像史料和数字资源等。
(1)阅读知识链接,将材料一中的史料进行归类。(填序号)
属于文献史料的是:______________ 属于口述史料的是:_______________
属于实物史料的是:_____________ 属于图像史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北京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摇篮之一。请仿照示例,从材料一中选择除示例外的一则相关史料加以说明。【示例】选择②。说明:这张照片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在北京成立。在此前后,全国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纷纷成立,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组织基础。
材料二 东交民巷的故事
东交民巷位于崇文门内以西至前门以东地区,又称江米巷,1861年英国、法国、美国等国公使相继入驻。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东交民巷改名使馆街,在中方绘制地图中则正式更名为东交民巷,成为各个使馆自行管理的使馆区。东交民巷使馆区,各国行使“驻兵权”,并在外围墙壁上张贴布告:“华人勿入,近者格杀勿论”。1949年1月31日北平宣告和平解放。在人民解放军举行北平入城式的时候,毛泽东特别批准:要让威武的人民解放军穿过东交民巷!
1949年2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入城部队的坦克正在驶过东交民巷西大门
(3)阅读材料二,请你用相关史事解释,为什么人民解放军入城式一定要通过东交民巷?
(4)中国共产党诞生至今已走过百年历程。在这百年中,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请你从“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站立起来”这一角度,书写一句感悟。
27.(2021·北京延庆·八年级期末)南京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某班学生开展了“南京近代历史寻踪”的考察活动,请你参与活动并回答问题。
【静海寺访古】
考察时间:2017年10月15日;考察对象:南京静海寺纪念馆;考察内容:静海寺里的近代史;考察地址:南京市鼓楼区狮子山西南角;考察记录:1842年8月10日,英国全权公使亨利?璞鼎查和海军司令巴加率70余艘舰船,侵入我南京下关仪凤门外的草鞋峡一带。8月12日,中英双方代表选定静海寺为谈判地点,双方共在寺内谈判三日,议约四次。8月29日,依据前面的谈判内容,者英、牛鉴等登上停在下关江面的英军”康华丽”号军舰,在《南京条约》上签字。
(1)依据考察记录,可以了解哪些历史信息 (多选,只填写序号即可。)
A.甲《南京条约》的谈判地点 B.《南京条约》的签订时间 C.《南京条约》的影响
D.《南京条约》的内容 E.《南京条约》谈判经过 F.《南京条约》谈判代表
【金陵机器制造局寻踪】
考察时间:2016年10月16日;考察对象:金陵机器制造局旧址;考察内容: 中国近代经济考察地址: 南京中华门外政学路1号;考察记录: 1865年李鸿章由江苏巡抚升任代理两江总督,将在苏州创办的洋炮局迁至南京,成立金陵及其制造局。《续纂江宁府志》记载,金陵机器制造局的房屋都仿照外国式样建造,机器也从国外采购,初创时设机器厂、翻砂厂、熟铁厂和木作厂,制造开花炸弹、洋枪、抬枪、铜帽等军用产品,解决淮军的武器使用,制造局还雇了洋匠做师傅来督造。金陵机器制造局初创不久,设备工艺就十分先进。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金陵机器制造局生产特点。
【学期成果展示】
(3)将①②图片所示事件填入材料三时间轴中,A处事件是 ,B处事件是 。
(4)参观南京总统府时,同学们对孙中山和蒋介石的办公室陈设很感兴趣。请你运用历史知识,帮助他们完成历史遗迹和文物介绍。
参考答案:
1.D2.C3.D4.D5.D6.D7.B8.D9.B10.D
11.D12.B13.A14.A15.B16.C17.C18.C19.C20.D
21.(1)中共一大,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任选2个)
(2)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背景:在长沙起义中,由于城里敌人力量强大,秋收起义受到挫折,为保存力量,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大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
意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根据地的序幕
(3)调动农民生产和革命的积极性,为革命胜利提供人力、物力保障
22.(1)A:中共一大召开或中国共产党的成立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会议:遵义会议
影响: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原因:得到广大人民支持:人民解放军有正确的战略战术:人民解放军的英勇战斗: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国民党统治腐朽等。
(4)精神:八一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等。
任选一种精神,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
23.(1)图1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的会址,它的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
(2)A:②;B:④;共同点:取得了胜利;打击了日军;提高了威望;振奋了人心等。
(3)战争:平津战役;原因:人民的支援等。
(4)初心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24.(1)转折①从大革命的失败教训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转折②遵义会议纠正了左倾错误,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转折③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战的序幕,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转折④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为争取抗战胜利作了准备,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方向。
转折⑤刘邓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成为解放战争的转折点
转折⑥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决定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向城市,为迎接解放战争胜利和建立新中国作了准备。
(2)区别:材料一为历史文物及介绍;材料二为文字材料。
(3)材料一主要从人民群众对前线支援的角度加以说明。材料二主要从人民解放军军队特点如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官兵平等的角度加以说明。
25.(1)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2)由城市转移到农村。
(3)从1936年-1948年,延安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是中国革命的指导中心和总后方,是全国人民向往的革命圣地。西北坡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和解放军与国民党进行战略大决战,创建新中国的指挥中心。
(4)解放战争时期。上海即将获得解放,加速解放战争胜利的到来。
(5)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26.(1)属于文献史料的是:①⑥属于口述史料的是:③
属于实物史料的是:④⑤属于图像史料的是:②
(2)选择⑤。说明:北大红楼见证了1919年5月4日北大爱国学生从红楼走向天安门,掀起了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事件。五四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选择①。说明:《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见证了李大钊已经成长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他通过发表文章较为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促使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3)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东交民巷作为使馆区具有强烈的殖民色彩,是中国人民的耻辱。1949年平津战役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平解放北平,在入城式上经过东交民巷,洗刷了耻辱,并向全世界宣告,即将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再也不会容忍外国人在此耀武扬威。
(4)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27.(1)ABEF
(2)官府主办;机器生产;军事工业;产品多样;学习西方技术(任用外国技术人员雇佣洋匠;购买外国机器等);技术先进。
(3)A:②,B:①。
(4)简介1:武昌,中华民国;简介2:渡江,垮台(崩溃、瓦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