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期末试题选编(含答案)2021-2022学年贵州各地八年级历史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期末试题选编(含答案)2021-2022学年贵州各地八年级历史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2-05 22:29: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期末试题选编2021-2022学年贵州各地八年级历史上册
一、选择题
1.(2022·贵州遵义·八年级期末)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南京、武汉,揭开了__________的序幕
A.全面进攻 B.重点进攻 C.战略进攻 D.战争转折
2.(2022·贵州铜仁·八年级期末)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武汉、南京)插了一刀。”这里“插上一刀”的军事行动是指( )
A.百万雄师过长江 B.挺进大西南
C.挥师大西北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3.(2022·贵州遵义·八年级期末)人民解放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战略目标是
A.歼灭一切反动派,解放全中国 B.粉碎国民党军队对延安的进攻
C.夺取中原地区,转入战略进攻 D.歼灭南线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4.(2022·贵州遵义·八年级期末)自2009年台湾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以来,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络绎不绝。为了吸引大陆观光客,中国国民党党史馆设计制作了下图——蒋介石与毛泽东“欢笑言和版”公仔。历史上蒋介石与毛泽东“欢笑言和”所取得的成果是
A.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 B.成立了国民政府
C.打败日本侵略者 D.签署了《双十协定》
5.(2022·贵州遵义·八年级期末)解放战争时期,战略决战阶段的三大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B.孟良崮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C.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孟良崮战役 D.孟良崮战役 淮海战役 青化砭战役
6.(2022·贵州铜仁·八年级期末)翻开原南京总统府办公桌的台历,透过历史的尘埃,我们还能看到:面写有“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小,23,星期六”的字样。这一定格的寓意是( )
A.日军占领南京并进行大屠杀 B.抗日战争获得最终胜利
C.中国民主革命取得彻底胜利 D.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
7.(2022·贵州六盘水·八年级期末)某同学在学习“人民解放战争”这一单元内容时,将其划分为“战略防御、战略反攻、战略决战、夺取胜利”四个阶段。揭开了“战略反攻”序幕的是
A.转战陕北 B.挺进大别山 C.三大战役 D.解放南京
8.(2022·贵州铜仁·八年级期末)下面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趋势示意图。下列历史事件与历史阶段对应正确的是
A.中国共产党诞生——第一阶段 B.中共七大召开——第二阶段
C.重庆谈判——第三阶段 D.平型关大捷——第四阶段
9.(2022·贵州黔东南·八年级期末)淮海战役中,承担运输等任务的民工有543万人,他们提供担架30.5万副,大小车88万辆,牲口76.7万头,船只8500艘。这段描述反映淮海战役胜利的条件是
A.解放军的英勇奋战 B.解放军作战指挥正确
C.人民群众积极支持 D.国民党军队装备落后
10.(2022·贵州毕节·八年级期末)在三大战役中解放东北全境的是( )
A.平津战役 B.淮海战役 C.孟良崮战役 D.辽沈战役
11.(2022·贵州毕节·八年级期末)1947年,毛泽东饱含激情地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这个转折点是指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进入
A.战略防御 B.战略相持 C.战略决战 D.战略反攻
12.(2022·贵州铜仁·八年级期末)15年8月民主人土柳亚子先生曾赠毛泽东诗云:“阔别羊城(广州)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重庆)。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下列事件中体现毛泽东“弥天大勇”的是
A.红军长征
B.西安事变
C.重庆谈判
D.转战陕北
13.(2022·贵州铜仁·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中国共产党领导土地改革的主要影响是
A.核定全国地价,逐步实现土地国有
B.联合地主阶级,共同抗击日本侵略
C.废除封建土地制度,保障解放战争胜利
D.发展农业生产,联合农民建设社会主义
14.(2022·贵州铜仁·八年级期末)“最后一碗米饭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制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到战场上。”这首流行于解放战争期间的民谣最能够说明( )
A.解放战争爆发的原因 B.解放战争的进程
C.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D.解放战争的影响
15.(2022·贵州铜仁·八年级期末)三大战役是“一场中国战争史上空前的,也是世界战争史上罕见的大决战,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政权赖以依靠的主要军事力量,为解放全国莫定了基础”。其中,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渡江战役 D.淮海战役
16.(2022·贵州铜仁·八年级期末)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的哪一次战略行动被誉为“犹如一把钢刀,插入国民党统治的心脏地区,严重威胁国民党政府的统治。”
A.青化砭战役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渡江战役
D.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
17.(2022·贵州遵义·八年级期末)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解放战争时期的史实,按其发生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淮海战役
②转战陕北
③解放南京
④挺进大别山
A.④①③②
B.②④①③
C.①②③④
D.④②③①
18.(2022·贵州毕节·八年级期末)从1946年下半年到1949年9月的3年中,烟台各县大批支前民工随军支前,先后支援了鲁南战役、孟良崮战役、潍县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以上信息表明了上述战役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是
A.国民党军队战斗力低下
B.国民党统治腐败
C.人民群众积极拥护和支持
D.解放军作战方针正确
19.(2022·贵州黔东南·八年级期末)1946年,国民党撕下和平的面具,露出了净狞的面目,发动了全面内战。全面内战爆发的地点是
A.中原解放区 B.华东解放区 C.华北解放区 D.东北解放区
20.(2022·贵州铜仁·八年级期末)北平的和平解放,使古都的文物古迹完好无损的保存下来了,人们的生命财产也免遭战火的破坏和损伤。对此做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是
A.张学良
B.佟麟阁
C.李宗仁
D.傅作义
二、综合题
21.(2022·贵州贵阳·八年级期末)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不同历史时期中共制定的土地政策(或土地路线)
时间 主要内容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A,开展土地革命
抗日战争时期 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减租”指地主按法定减租额收租,原则上按抗战前原租额减收25%。“交租”指农民按减租后之租额交租,已发保护出租人的权利。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土地会议,颁布《B》,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据《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等整理
(1)阅读图表,结合所学知识将图标的信息补充完整。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制定土地政策(或土地路线)的变化过程。(要求:语言通顺、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3)综上所述,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制定不同土地政策的认识。
22.(2022·贵州黔西·八年级期末)光辉的历程,伟大的成就。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战胜艰难险阻,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民族复兴的奋斗凯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艰难选择,探索新路】
材料一 严重的挫折使中国共产党人意识到,苏俄式的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毛泽东等人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革命道路,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
(1)材料一中提到的“正确革命道路”是指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它的提出直接跟哪次起义的受挫有关?
【思想领航,凝聚力量】
材料二 下列图片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这些会议统一了党的思想,凝聚了力量,引领了中国人民前行的正确方向。
(2)材料二中图1古田会议确立的建党建军原则是什么?图2遵义会议为什么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图3中共七大确立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秉持大义,担负重任】
材料三 抗战时期某战役战绩表
指挥者 战役时长 死伤俘日伪人数 破坏交通线 拔掉据点 战斗次数
彭德怀 3个半月 40000多人 2000多千米 近3000个 1800多次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请说出这场战役的名称以及此战役产生的积极影响。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材料四 人民解放军经过两年英勇奋战,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两百多万,主力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从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三大战役。
(4)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指出三大战役分别是哪些。
23.(2022·贵州遵义·八年级期末)19世纪,英、法等国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原料,把侵略矛头指向了中国,在内忧外患中,中华民族进行了艰辛的、不懈的探索。
【除妖救民】材料一:定都天京后,起义队伍中昔日所提倡的那种平等的人际关系,已荡然无存。洪秀全、杨秀清等人不仅把清朝的衙门等占为王府,而且还大兴土木,为自己建造新宫殿。天王的轿夫有64人,东王的轿夫有48人 ——郑士渠主编《中国近代史》 【师夷长技】材料二:相关史事:洋务派办的军事工业生产成本高,效率低下,管理水平远远低于国外的同类企业。 相关史事:轮船招商局长期使用官款,发展迅速。该局成立时只有3艘轮船,1877年收悉购美国旗昌轮船公司以后,拥有轮船30多般,形成一实力较强的商船队。1873年至1893年,它获利白银600多万两,但大都归入李鸿章等人的私囊。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民主共和】材料三:如清帝实行退位,宣布共和,则临时政府决不食言,文即可正式宣布解职,以功以能,首推袁氏。 ——《辛亥革命史资料选》 1913年10月10日,袁世凯身穿海陆空大元帅服,在紫禁城内的太和殿宣誓就职,成为中华民国第一位正式的大总统。 【红色中国】材料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内容,1853年太平天国运动定都天京后颁布的文献是什么?文献难以施行的原因什么?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内容,洋务运动的两大口号分别是什么?指出洋务企业存在的问题。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内容,指出中华民国成立于哪年?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内容,我们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历经曲折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请你与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说说你的心里话。
24.(2022·贵州黔西·八年级期末)关注民生,引领未来。“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以来就是国家的重点关注对象。现在以“中国近代史上土地问题的解决方案”为主题,展开相关学习活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贩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贩彼荒处。”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 民生主义就是“平均地权”即核定地价,国家根据核定地价征收地租,同时逐步向地主购买土地,实现土地国有,解决贫富不均等问题。材料三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了土地政策,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1)《天朝田亩制度》是在哪次运动中颁布的?这个方案最终实现了吗?为什么?
(2)“民生主义”是哪位伟人提出的革命指导思想?根据材料二,指出实现“民生主义”的具体方法是什么。
(3)为了实现“耕者有其田”的目标,共产党在解放区开展了什么运动?这场运动有什么重大意义?
(4)通过上述探究活动,你认为当今我国农村改革需要注意什么?
25.(2022·贵州遵义·八年级期末)国共两党关系是近代史重要的内容之一,她经历了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到今天两党联系进一步加强)呈现出再合作趋势……请根据近代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示意图,回答问题。
(1)依据近代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示意图完成图中①②的内容。
(2)依据国共第二次合作,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发动该历史事件的人物有哪些?
(3)请根据上述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的经历,结合所学谈谈你的认识。
26.(2022·贵州黔东南·八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共历史上的第一次合作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其中取得最为突出的两项成就,其一是创办了一所新式的军事院校;其二是领导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有力地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式的发展。
材料二 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候,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全民族的抗战,经过浴血奋战,中国人民克服了重重困难,付出了巨大牺牲,终于同美、英、苏等反法西斯同盟国一道打败了帝国主义,取得了抗战的最后胜利。
——摘自中华书局版《中国历史》
材料三
(1)材料一中“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二指出,第二次国共合作的背景是什么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国共两党在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互配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请各举一例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取得胜利的著名战役。
(3)材料三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 这一事件中,国共两党签署了哪一协定?
(4)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请谈谈你的感想。
参考答案:
1.C2.D3.C4.D5.A6.D7.B8.C9.C10.D
11.D12.C13.C14.C15.B16.B17.B18.C19.A20.D
21.(1)A打土豪,分田地;B《中国土地法大纲》。
(2)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开展土地革命,在经济上巩固了工农武装割据。抗日战争时期,面对严峻的民族危机,中国共产党正确分析了社会的主要矛盾,制定了符合时代背景的土地政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积极抗日,巩固并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由中日民族矛盾转变为人民大众与美蒋反动派之间的矛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3)适时的调整政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胜利的关键。
22.(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秋收起义。
(2)原则: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因: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毛泽东思想。
(3)百团大战;影响:百团大战的胜利,沉重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4)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23.(1)《天朝田亩制度》①带有很大的空想色彩。②实行绝对的平均主义。③我国的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小农思想严重。
(2)“自强”、“求富”
存在的问题:①成本高,效率、管理水平低②部分官员中饱私囊。
(3)1912年
(4)①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偶然的,是近代历史选择的结果。
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③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一心救中国。
④共产党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
24.(1)太平天国运动;没有实现;原因:《天朝田亩制度》规定,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和财富,带有很大空想色彩,很难在实践中施行。
(2)孙中山;方法:核定地价、土地国有。
(3)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意义: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4)从农村实际出发,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维护农民的利益: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等。(言之有理即可)
25.(1)①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②内战爆发,中国至今未能实现统一。
(2)事件:西安事变。人物:张学良,杨虎城。
(3)国共合作有利于人民,分裂则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26.(1)北伐战争
(2)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候。正面战场:台儿庄战役:敌后战场: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
(3)重庆谈判;《双十协定》
(4)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害(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