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第五章 第二节
土壤的形成
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核心素养目标
综合 思维 通过野外考察和运用土壤标本,理解各要素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
区域 认知 能够根据土壤类型分布图,了解不同类型土壤分布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
地理实践力 通过野外观察、认识自然土壤剖面的特点
人地协调观 结合人类活动对土壤形成的影响,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新知讲解
土壤的形成
成土因素
土壤剖面
土壤的形成
土壤的形成
定义: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疏松表层
作用:土壤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并协调水分、养分、温度、空气等营养条件,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
土壤的形成过程
①在风化作用下,养分释放与流失;
②在低等生物、微生物作用下,有机质积累;
③在高等生物作用下,营养富集(有机质重新合成腐殖质)。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一、成土因素
1.自然因素
包括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等
2.人类活动
自然因素
(1)成土母质
①决定土壤物理和化学性质
②其粒度影响土壤质地,化学成分决定土壤的化学元素和养分
发育在颗粒较细母质上土壤,质地较细,含粉
沙和黏粒较多,含沙粒较少;发育在颗粒较粗
母质上的土壤,质地较
粗,含沙粒较多,含粉
沙和黏粒较少
自然因素
(2)气候
①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和强度。
②温度、降水和风影响显著
③岩石的风化强度和速度与温度、降水量呈正相关
土壤有机质多集中在土壤表层,直接影响土壤肥力的形成和发展。
低温有利于土壤中
有机质的保存。
自然因素
(3)生物
①土壤有机质来源
②土壤形成中最活跃因素
③土壤形成过程中,植被
类型影响土壤形成方向
不同的植被类型,所形成
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不同。
森林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一
般低于草地。
自然因素
(4)地形
①土壤随着地势的升高,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均发生垂直变化
②坡度不同,土壤厚度不同
③陡峭山坡,土层较薄;平坦地方,土层深厚。
自然因素
(5)时间
土壤发育时间越长,土壤层越厚,土层分化越明显
人类活动
(1)积极影响:培育出肥沃、高产的耕作土壤
水稻土是在长期栽培水稻,灌溉浸淹条件下发育而成的肥沃、高产的耕作土壤。
人类活动
(2)消极影响:土壤退化,如肥力下降、水土流失、盐渍化、荒漠化、土壤污染等。
二、土壤剖面
1.土壤颜色:
红壤:长江以南的丘陵
黄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黑土:东北平原北部
紫色土:四川盆地
二、土壤剖面
2.土壤质地:
砂土:砂粒占优势
壤土:含砂粒、粉粒、黏粒比例适中
黏土:黏粒占优势
二、土壤剖面
土壤剖面概念:指从地面垂直向下的土壤纵断面,由一些形态特征各异、大致与地面平行展布的土层所构成
土层剖面构造
有机层: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质为主
腐殖质层:腐殖质积累,颜色较深,呈灰黑色或黑色
淋溶层:由于溶解于水的矿物质随水的下渗向下运移,本层矿物质淋失,颜色较浅
土层剖面构造
淀积层:淋溶层淋失的物质在此沉淀、积累,质地黏重、紧实,呈棕色或红棕色
母质层:疏松的风化碎屑物质
母岩层:坚硬的岩石
耕作土壤剖面
耕作层:土质疏松,有机质比例高,颜色较暗
犁底层:土层紧实,颜色较浅,具有保肥保水作用
自然土层 :未经耕作熟化,不利于作物生长
耕作层
犁底层
自然土层
森林土壤
分布:湿润区和半湿润区,亚寒带到热带
我国森林土壤主要分布于东半部和西部山地
棕壤:温带落叶阔叶林
红壤: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草原土壤
分布:温带和热带大陆内部
我国草原土壤主要分布在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以西,
长城以北,贺兰山以东
黑土:草甸草原植被下发育,深厚而肥沃黑土层
黑钙土:温带大陆性气候和草原植被发育暗黑色土壤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