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认识地球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节 认识地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仁爱科普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4-01-02 10:42: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地球的大小、形状、运动专题
1、下列关于地球形状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天圆地方 B.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C.地球是正圆形的 D.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但地球仪的形状应做成( )
3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先后过程是( )
A. ①→③→② B. ③→②→① C. ②→③→① D. ③→①→②
4.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会出现下图中①至③所示的现象。这种现象反映的地理事实是( )
A.地球由西向东自转 B.地球是个球体 C.地球绕太阳公转 D.海平面上升
5.右图说明( )
A.地球是一个正方体
B.通过卫星照片可以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C.通过观察海平面上船只的出没可以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D.通过月亮表面的变化可以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6. 下列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 )
A.月食的图片 B.日食的图片
C.“神六”上天拍摄到的地球照片 D.麦哲伦环球航行A、6357千米 B、40000千米 C、6371千米 D、5.1亿平方千米
7、 下列现象中,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 ( )
A、 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B、 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C、 月食时,月面上地球阴影的边缘是圆弧形的
D、 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8、麦哲伦船队作环球航行,依次经过的大洋是( )
A、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 B、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D、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9、读右图,有关地球数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赤道半径是6357千米 B极半径是6378千米
C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D赤道直径约为4万千米
10、读右图,关于经纬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B 所有经线都相交与南北两极,长度相等
C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D所有纬线都互相平行,长度相等
11. 日月星辰每天绕地球东升西落,其原因是( )
A.日月星辰绕地球转动 B.地球绕日月星辰转动
C.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D.地球绕太阳公转的结果
12、下面四幅图中, 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
A. B. C. D.
1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是( )
A、围绕太阳不停地旋转 B、产生了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交替
C、形成了昼夜交替和四季的变化 D、地轴与公转轨道面保持23.5°的夹角
14、家住泰城的某中学学生小明非常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下图是他观测到的学校操场上一年中不同季节正午时旗杆影子的长短情况。读图判断,能够反映小明暑假时观测到的正午旗杆影子长短状况的是( )
读图,完成15-16题。
15.地球公转到a位置的时间是( )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
16.泰安房屋内的光照面积S最大时,地球公转的位置大致位于( )
A.a B.b C.c D.d
17、如右图,当地球运行至公转轨道上A位置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此时,俄罗斯北部地区是一片冰雪世界
B、此时,非洲西南端的好望角降水较多
C、此时,南极中山站正处在极昼期间,是进行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
D、山东济南昼短夜长
18、读图2.1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自转的周期:__________,以下现象主要由自转造成的是(   )。
A.昼夜现象 B.昼夜交替现C.昼夜长短变化现象  
D.四季变化
(2)从图中A点出发,向东环绕地球一周
回到A点,该行程全长约_________千米。
(3)该图所示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__________
(重要纬线的名称),此时泰安地区的昼夜
长短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天正午时分,泰安地区学校旗杆的影子与(  )图所示最相似。
A.    B.     C.      D.
(4)如图2.1所示,出现极昼的地区B所对应的温度带是______________。
19.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公转周期是
(2)每年6、7、8三个月是北半球 季.
(3)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A位置和B位置之间时,泰安市昼夜长短情况是
材料:我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分别在图示四个节气当天,于当地正午时刻侧量正午旗杆影子长度(如图2中OP),数据记录见表.
测量时间(节气) ① ② ③ ④
旗杆影长(米) 5.2 0 5.2 12.9
(4)判断教学楼位于的旗杆 方向.
(5)表一中测量时间④对应图5中的位置是 点,当图5中的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由C位置转向D位置时,旗杆的影子子慢慢变 ,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 (纬线)移动.
(6)该学校的纬度 最有可能位于下列哪个省(区、市)
A.黑龙江    B.北京    C.新疆  D.广东.
① ② ③



23.5°N
23.5°S
66.5°N
66.5°S


B
赤道

线
北极
南极
图2.1
2011年
6月
22日
夏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