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3张PPT)
请同学们准备好课本、学案和双色笔
精神饱满、坐姿端正
准备课前默写、提问
课前回顾
默写
一战的影响?
提问
1、一战的起止时间?
2、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一战前形成的两大军事集团是什么?
4、一战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
5、一战开始、转折、结束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什么?
6、一战的性质是什么?
7、一战对中国的影响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方面分别有何影响?
8、一战给我们何启示?
世界现代史是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相互对抗;世界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与发展的历史。
人类社会在这近百年间取得的最主要成就之一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由俄国十月革命开创的。
世界历史时期的划分: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第9课 列宁与十月革命
模块一:黎明前的黑暗
十月革命背景
今天的任务
整体感知
模块二:红色十月
十月革命
模块三:开辟新时代
苏维埃政权建立
学以致用
中考真题
第9课 列宁与十月革命
模块一:黎明前的黑暗
十月革命背景
十月革命背景
模块一:黎明前的黑暗
十月革命背景
《列宁与十月革命》
一、1、依据材料,分析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该材料从哪一角度阐述的?
材料一:俄国1861年改革后工业发展情况
材料二:1861年改革后,俄国的工业与其他西方国家的比较:俄国的钢产量仅有美国的1/11,德国的1/8,英国的1/6,法国的1/5。
棉纺织品 钢铁 煤炭 铁路
76% 190% 131% 增加到32000公里
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与西欧、北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依然很落后。
经济状况:
十月革命背景
模块一:黎明前的黑暗
十月革命背景
《列宁与十月革命》
一、2、依据材料,分析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该材料从哪一角度阐述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俄国国内各种社会矛盾,加速革命的到来。
战争影响:
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1500万成年男子被征入伍,200万匹马被征军用,但是,俄军在前线却接连失利,伤亡数百万人;由于农业失去了将近一半的劳动力,大量农田荒芜,粮食产量剧减;战争也让俄国大量企业倒闭,国家债台高筑,经济濒于崩溃;物质匮乏,粮食奇缺,民众饥寒交迫。
时间 罢工次数 参加人数
1914.8---12月 68次 3.5万
1915 1000次 54万
1916 1500次 100万
一战期间俄国工人罢工情况
十月革命背景
模块一:黎明前的黑暗
十月革命背景
《列宁与十月革命》
一、3、依据材料,分析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该材料从哪一角度阐述的?
俄国发生“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
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政治状况:
材料四:以沙皇尼古拉二世为首的少数大地主和金融资本家紧密勾结,维护着野蛮落后的沙皇专制制度。处于饥寒交迫之中的人民再也无法忍受沉重的压迫,暴动和起义此起彼伏,连绵不断。1917年3月8日至12日(俄历2月23日至27日),俄罗斯帝国爆发的革命运动,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结束了君主专制的统治,史称二月革命。后出现了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俄国临时政府(代表资产阶级)和苏维埃政权。 二月革命为俄国人民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后又因为临时政府的措施不当,爆发了十月革命,以列宁为首的苏维埃政权控制了局面。
时 间:
1917.3(俄历2月)
地 点:
彼得格勒
结 果:
①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②出现了两个并存的政权(工兵代表苏维埃政权)
性 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对外仍坚持参加一战,对内镇压人民
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没有满足人民对和平、土地和面包的要求,反而宣布继续履行沙皇政府的“义务”,将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到底,引起人民的更大不满。
目 的: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政 策:
一个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一个是工兵代表苏维埃政权。
十月革命前奏
模块一:黎明前的黑暗
十月革命背景
《列宁与十月革命》
依据教材,归纳二月革命的相关知识点。
重要提示:判断一场革命的性质主要依据是其担任的革命任务,而不能只看其领导的阶级。
我们说俄国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主要原因是( )
A.资产阶级是革命的主力 B.资产阶级积极领导革命
C.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 D.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
十月革命背景
模块一:黎明前的黑暗
十月革命背景
《列宁与十月革命》
一、4、依据教材P40第1、2段,概括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
统治危机:临时政府的对内对外政策引起人民的更大不满,加之俄国经济濒于全面崩溃。统治陷入全面危机。
为什么拥有武装力量的苏维埃没有掌握政权?
部分领导人的妥协思想使得政权旁落!
面对二月革命的胜利列宁的选择是什么?
十月革命背景
模块一:黎明前的黑暗
十月革命背景
《列宁与十月革命》
一、5、依据材料,分析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
列宁回到彼得格勒
俄国革命必须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过渡,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
——列宁(1917年4月17)《四月提纲》
和平转移
(1917年11月)列宁分析了革命形势,坚持通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指出“武装起义是不可避免的,并且业已成熟”。
武装起义
面对严峻形势列宁的选择又是什么?
布尔什维克:和平!土地!面包!
列宁引领:布尔什维克必须通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
列宁态度的转变说明了什么?
说明:俄国无产阶级专政不断成熟和壮大
十月革命背景
模块一:黎明前的黑暗
十月革命背景
《列宁与十月革命》
一、归纳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
经济状况: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与西欧、北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依然很落后。
战争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俄国国内各种社会矛盾,加速革命的到来。
政治状况:俄国发生“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 阶级临时政府
统治危机:临时政府的对内对外政策引起人民的更大不满,加之俄国经济濒于全面崩溃。统治陷入全面危机。
列宁引领:布尔什维克必须通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
阶段小结
模块一:黎明前的黑暗
十月革命背景
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
二月革命的目的、结果、性质:
模块二:红色十月
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
模块二:红色十月
十月革命
《列宁与十月革命》
一、依据教材,归纳十月革命的相关知识点。
时间:
领导者:
政党:
主力:
地点:
总指挥部: 任务:
结果:
性质:
列宁
布尔什维克党
首都---彼得格勒
斯莫尔尼宫
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苏维埃政府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工人和士兵
1917年11月7日(俄历十月)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
相关史事 1917年11月6日晚到7日清晨,包括革命士兵、赤卫队员等在内的约20万起义者占领了彼得格勒的铁路、银行、中央发电站、电话总局等战略要地。
相关史事 7日晚,起义者包围了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为信号,起义者突破防线,冲进冬宫,逮捕了临时政府主要领导人,临时政府被推翻。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至今仍静静守候着涅瓦河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
攻打冬宫 攻打冬宫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是十月革命的开始,攻打冬宫是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高潮。冬宫在二月革命前是沙皇俄国的皇宫,二月革命后成为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十月革命后,冬宫改为历史博物馆。
革命道路(特点)
模块二:红色十月
十月革命
《列宁与十月革命》
二、依据教材P41相关史事,分析十月革命的革命道路(特点)是什么?
革命道路(特点):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思考:试比较俄国革命和中国革命道路的方式有何不同?有何启发?
中国采取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俄国采取的是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马克思列宁主义要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
才能获得胜利(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不同:
启示:
(1)俄国无产阶级力量强大,工农联盟。
(2)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3)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是各种矛盾的集合体。
(4)帝国主义忙于一战,为十月革命的胜利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客观环境。
成功原因
模块二:红色十月
十月革命
《列宁与十月革命》
三、俄国十月革命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目的
性质
结果
影响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出现两个政权并存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兵
苏维埃政权
结束了沙皇专制制度
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比较
模块二:红色十月
十月革命
《列宁与十月革命》
四、依据所学,比较俄国十月革命与二月革命的不同。
阶段小结
模块二:红色十月
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的时间、领导者、任务、结果、性质:
十月革命的革命道路(特点):
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
模块三:开辟新时代
苏维埃政权建立
政权建立
模块三:开辟新时代
苏维埃政权建立
《列宁与十月革命》
一、依据教材P41,提炼苏维埃政权建立知识点。
1、时间:
2、地点:
3、会议:
4、会议内容:
5、意义:
1917年11月7日晚
斯莫尔尼宫
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
①宣告各地全部政权一律转归工兵农代表苏维埃
②通过了《和平法令》,建议各交战国立即和谈,缔结不割地、不赔款的和约。
③宣布成立苏维埃政府,新政府由布尔什维克党组成,列宁任人民委员会主席。
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苏俄)诞生
政权巩固
模块三:开辟新时代
苏维埃政权建立
《列宁与十月革命》
二、1、依据教材P41-42,归纳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措施,并分析其作用。
政治
经济
军事
外交
1、废除沙皇政府和临时政府与外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2、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废除旧的国家机器,创建了新的政权机关
1、将大工业、铁路和银行收归国有,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
2、废除土地私有制,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废除了旧的常备军,组建了红军
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最有明显无产阶级革命性质
满足了人民的和平愿望
满足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
满足了人民的土地愿望
想一想:苏维埃政权采取的措施和临时政府的措施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苏维埃政权维护人民的利益,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权,必然会得到人民的支持。
假如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十年内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列宁
第一次世界大战
俄国十月革命
其他的资本主义国家
俄国国内的地主、资本家和沙皇军官
国外
国内
联合起来
三年国内战争
苏联是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把苏联看作是“毒瘤”,欲彻底除之而后快。
政权巩固
模块三:开辟新时代
苏维埃政权建立
《列宁与十月革命》
二、2、依据教材P42第2段,概括苏维埃政权在哪方面如何巩固政权的?
军事上:通过三年国内战争粉碎了国外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
政权巩固
模块三:开辟新时代
苏维埃政权建立
《列宁与十月革命》
二、3、依据教材P42相关史事,指出苏维埃政权在哪方面采取什么政策使苏俄渡过难关?
方面:经济
政策: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模块三:开辟新时代
苏维埃政权建立
《列宁与十月革命》
依据教材P42相关史事,提炼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关知识点。
时间
目的
内容
结果
作用
1918~1920年(苏俄三年国内战争时期)
为了战胜国内外敌人,巩固苏维埃政权
⑴农业:实行余粮征集制
⑵工业:中小企业国有化
⑶商业: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
苏俄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叛乱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巩固了新生政权。
(1)对捍卫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保证国内战争的胜利起到了积极作用。(2)政策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存在许多弊端。
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特殊时期的特殊政策。在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和保证国内战争的胜利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打击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使经济陷入困难。
苏联(俄)工业增长示意图
①对俄国: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为俄国的发展开辟了一条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道路,为快速实现工业化奠基。
材料一:
1937年,苏联工业产量超过德、英、法,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苏联仅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上百年才能走完的工业化过程,开辟出一条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道路。
——摘自《学海导航》
伟大意义
模块三:开辟新时代
苏维埃政权建立
《列宁与十月革命》
四、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
材料二: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斯诺《全球通史》
②对世界: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伟大意义
模块三:开辟新时代
苏维埃政权建立
《列宁与十月革命》
四、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
材料三:
十月革命前的世界:19世纪早期,提出空想社会主义;1848年,提出科学社会主义;1871年,成立巴黎公社。十月革命后的世界:1918年1月,芬兰建立苏维埃政权;1919年3月,匈牙利成立苏维埃政权。1918年到1923年间,中国、朝鲜、越南、印度尼西亚、印度、蒙古、伊朗、埃及等国先后兴起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节选自赵曜《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
③对世界:把社会主义的理论变成现实,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伟大意义
模块三:开辟新时代
苏维埃政权建立
《列宁与十月革命》
四、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
材料四: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④对中国:传播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推动了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伟大意义
模块三:开辟新时代
苏维埃政权建立
《列宁与十月革命》
四、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
如何评价列宁
一个政党
一个国家
一个主义
①缔造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党。
②领导十月革命,建立社会主义俄国,后改名为苏联。
③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列宁主义。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 --毛泽东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俄国十月革命的发生,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五四运动的爆发、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都受惠于十月革命的鼓舞和推动。
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部分书刊
对中国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马克思主义的第一次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伟大尝试
马克思主义指导的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共产党宣言》
巴黎公社
俄国十月革命
新中国成立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空想到科学
理论到实践
理想到现实
一国到多国
历史事件
意义(性质地位)
阶段特征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
古巴共和国
知识拓展:目前仅有的社会主义国家
阶段小结
模块三:开辟新时代
苏维埃政权建立
苏维埃政权建立的时间、意义:
巩固政权的措施:
十月革命伟大历史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
第一次
世界大战
战争激化矛盾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沙皇政府
社会主义革命
工兵代表苏维埃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苏维埃政府
建
立
第一次胜利
的社会主义革命
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推 翻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开辟
新时代
列宁与十月革命
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上巩固新生政权
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取得国内
战争胜利
课堂小结
(2022年河北)他们把自已的一生都献给了无产阶级解放事业,他们共同创立的学说,成为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进行斗争的理论和行动指南。历史上第一次把他们的学说付诸实践并取得成功的革命是
A.法国大革命
B.法国巴黎公社
C.俄国十月革命
D.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
中考真题
C
(2022年四川达州)“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下列有关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表述正确的是
A. 《资本论》的发表标忠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 巴黎公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第一次成功实践
C. 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D. 陈独秀在中国第一次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
中考真题
C
(2022年云南昆明)1917年11月7日晚9时40分,俄国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发出了攻打冬宫的炮声。在列宁的亲自领导和指挥下,起义者很快占领冬宫,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这次取得胜利的武装起义是
A. 巴黎公社起义
B. 二月革命
C.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D. 华夫脱运动
中考真题
C
(2022年山东泰安)《大国崛起》解说词中提到:“1917年11月7日,震撼世界的十月革命爆发。以此为起点,这个占世界陆地面积近五分之一的国家,开始了一次对20世纪的历史产生深刻影响的伟大实践。”这里的“伟大实践”是指
A. 马克思主义的延生
B. 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 巴黎公社的成立
D. 实现了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
中考真题
B
(2022年辽宁盘锦)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写道:“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上述材料有助于我们了解十月革命的
A.背景
B.目的
C.过程
D.影响
中考真题
D
河北期末
B
河北期末
A
史学家认为,十月革命是一场类似于法国大革命的社会革命,唤醒了人类进行社会革命的需求、精神和愿望。十月革命最重要的影响是( )
A. 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
B. 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C. 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D. 使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河北期末
B
下图是漫画 列宁同志清扫地球 它反映了20世纪初期某一重大历史事 件对世界的影响.这一事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创了一 种全新的社会制度.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是
A.法国大革命
B.俄国十月革命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苏联解体
河北期末
B
河北期末
D
俄国十月革命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独立后的发展道路的选择提供了社会主义制度模式。这论述的是俄国十月革命的( )A. 原因 B. 条件 C. 过程 D. 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