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专题2: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考查特点
对词语的考查多以语言知识和语言实践的积累为前提,注重考查学生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考查到的词语也大多是语文课本和日常生活中出现频率高,但又容易出错的常见词。特别是近义词、同义词、关联词、成语更是词语考查中的重点。
考点分类
1.根据语境判断词语的含义;
2.正确使用成语;
3.正确辨析和选用近义词;
4.正确使用关联词语等。
“词语理解与运用”的考题,从题型上来说,以选择题为主,兼顾阅读题,重点考查考生对于词语的理解能力和言语运用能力,很少考查单纯的词语解释。考生在复习以及解题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
因此考生要善于整理所学词汇,同时注重结合具体句子理解词义,进而从根本上提高得分率。
命题解读
名师点睛
考点一:词语使用的辨析
1、题目示例
该类试题通常以“根据语境判断词语使用是否正确”的方式设问,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易错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望文生义②感彩不当③语义重复④范围不当⑤敬谦错位
⑥词语的本义已被比喻义、引申义改变,不能再用作本义
2、解题思路
一方面,平时应当多积累并背诵一些常用词语的含义;另一方面,应学会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
典例引领
1.(2022·河北·八年级期中测试)下列句子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敌人来势凶猛,简直锐不可当,但我军顽强战斗,终于击溃了敌人的疯狂进攻。B.南京大屠杀,早已是所有正义力量的集体记忆,唯有日本右翼分子仍在梦中呓语。C.当年那位叱咤风云的大将军,如今也已经垂垂老矣,真是岁月不饶人!D.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
典例引领
【答案】A【详解】A.锐不可当: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褒贬不当;B.梦中呓语:做梦时迷迷糊糊地说话。使用正确;C.叱咤风云:一声呼喊、怒喝,可以使风云翻腾起来。形容威力极大。使用正确;D.从容不迫:不慌不忙,沉着镇定。使用正确;故选A。
名师点睛
考点二:根据语境判断词语的含义
1、题目示例
“根据语境判定词语含义”的设问方式,常出现在语段中。主要考查形式有以下几种:
(1)以句子为基本语言单位,要求考生解释其中“加点字”的含义;
(2)以句子为基本语言单位,要求考生理解词语的表达作用等。
2、解题思路
语境即语言环境,在语段中则要求考生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把握语境的整体意义。在解题时,考生可采用“换字法、描述法”等方法,结合上下文解释或判断词语含义。
名师点睛
考点三:正确辨析和选用近义词
1、考查方式
“辨析和选用近义词”类试题所考查的近义词大多是日常使用频率较高的近义词,也是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必须掌握的词语。
题目通常考查“词语意义、词义轻重、感彩、使用范围”等几个方面。
2、解题思路
把握句子的整体意义,辨析词语使用正确与否。同学们需要仔细揣摩词语使用是否得当,是否与整个句子的内容、思想、情感等协调。
典例引领
2.(2021·福建·八年级期末测试)下列句子横线上应填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国民党反动派了__________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__________。(2)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______________。A.经管 撤退 赞叹B.经营 溃退 赞赏C.经营 撤退 赞美D.经管 溃退 赞赏
典例引领
【答案】B【详解】(1)经管:经营管理。经营:筹划并管理。语境是“国民党反动派”苦心筹划的“长江防线”,所以选“经营”。(2)撤退:指从战场或冲突地方撤回。溃退:被打垮而后退。根据“遇着人民解放军”分析,应选“溃退”。(3)赞美:动词,赞扬歌颂,包含的比较广,人,物,事都可以用。“赞赏”:一般针对人,表示赞同,欣赏,钦佩。“赞叹”一般是对圣人,对社会特别有贡献的人用。这里形容得到人们的赞赏和高度评价。所以选“赞赏”。故选B。
名师点睛
考点四:正确使用关联词语
1、题目类型
(1)在句中填写关联词;
(2)判断关联词是否恰当(通常在病句修改中出现)。
2、解题思路
①分清句子间的关系和层次;
②关联词的搭配要恰当;
③看关联词是否完整;
④注意关联词的位置是否恰当。如果前后句子是同一个主语,那么关联词放在主语之后;如果不是同一主语,则要放在句子主语之前。
典例引领
3.(2021·山东威海·八年级期中)依次填入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近百年来,我国虽然也出现过不少杰出的科学家, 出现过像“五四”运动那样的倡导科学的全国性热潮, 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条件下,科学事业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发展。 全国解放后,在共产党的领导下, 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卓越成就。A.同时 由于 只有 故 B.甚至 由于 因为 才C.甚至 但是 只有 才 D.同时 但是 因为 故
典例引领
【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的运用。第一空,“出现过像‘五四’运动那样的倡导科学的全国性热潮”比前一句“出现过不少杰出的科学家”更进一层,因此是递进关系,要用“甚至”;第二空,“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条件下,科学事业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发展”与前面的“我国虽然……”是转折关系,因此要用“但是”;第三、四空,“全国解放后,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与“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卓越成就”是条件关系,因此要用“只有”“才”进行联结;故选C。
课内词语总结
第一单元
1.摧枯拉朽【cuī kū lā xiǔ】:摧折枯朽的草木。形容轻而易举。也比喻摧毁腐朽势力的强大气势。
2.锐不可当【ruì bù kě dāng】:意思是锋利无比,无法阻挡,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无法抵挡。
3.建树【jiàn shù】:表示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或在事业上有很大的成就。
4.翘首【qiáo shǒu】:指仰起头来眺望远处;形容盼望之切。
5.悄然【qiǎo rán】:形容安静而无声。浑然,依然。
6.屏息敛声【 bǐng xī liǎn shēng】:抑制语声和呼吸。形容畏惧、小心的样子。
7.镌刻【juān kè】:即“雕刻”之意;把铭文刻或画在某种坚硬物质上或石头上。
8.一丝不苟【yīsībùgǒu】: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苟:苟且,马虎。
9.白手起家【báishǒuqǐjiā】:形容在没有基础和条件很差的情况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10.殚精竭虑【dānjīngjiélǜ】:形容用尽心思。殚:竭尽;虑:思虑。
课内词语总结
第二单元
1.畸形【jī xíng】:生物体某部分在发育中形成的不正常的形状。泛指事物发展不正常
2.诘责【jié zé】:诘问谴责
3.油光可鉴【yóu guāng kějiàn】: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4.杳无消息【yǎo wú xiāo xī】:没有一点儿音信。杳:无影无踪。
5.抑扬顿挫【yì yáng dùn cuò】: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抑:降低;扬:升高;顿:停顿;挫:转折。
6.正人君子【zhèng rén jūn zǐ】:旧时指品行端正的人。现多作讽刺的用法,指假装正经的人。
7.深恶痛绝【shēn wù tòng jí】:恶:厌恶;痛:痛恨。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课内词语总结
8.不辍【bù chuò】:亦作“ 不惙 ”。不止;不绝。
9.任劳任怨【rèn láo rèn yuàn】:比喻做事不辞劳苦,不怕别人埋怨。
10.为富不仁【wéi fù bù rén】:剥削者为了发财致富,心狠手毒,没有一点儿仁慈的心肠。
11.轩昂【xuān áng】: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也指身材高大。
12.胆怯【dǎn qiè】:形容某人非常害怕,有时也形容畏畏缩缩,不敢向前去是一种心理活动。
13.藏污纳垢【cáng wū nà gòu】:污、垢:肮脏的东西。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
14.鹤立鸡群【hè lì jī qún】:像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课内词语总结
15.正襟危坐【zhèng jīn wēi zuò】:整一整衣服,端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16.诚惶诚恐【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17.入木三分【rù mù sān fēn】:形容书法笔力遒劲,也比喻见解、议论深刻、确切。
18.荧光【yíng guāng】:在光和其他射线照射某些物质时所发出的可见光。
19.筋疲力尽【jīn pí lì jìn】: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20.和颜悦色【hé yán yuè sè】:脸色和蔼喜悦。形容和善可亲。
课内词语总结
第四单元
1.蹒跚【pán shān】:腿脚不灵便,走起路来摇摇摆摆
2.颓唐【tuí táng】:萎靡不振的样子
3.琐屑【suǒ xiè】:细小、琐碎的事情。
4.触目伤怀【chù mù shāng huái】:看到某种情况而内心伤悲。
5.妙手偶得【miào shǒu ǒu dé】: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即可得到。文学素养很深人,出于灵感偶然得到妙语佳作。
6.坦荡如砥【tǎn dàng rú dǐ】:平坦得像磨刀石一样。比喻人非常直率·现多用来形容大面积的地方很平坦。
7.潜滋暗长【qián zī àn zhǎng】:形容暗暗地不知不觉地生长。
8.恹恹欲睡【yān yān yù shuì】:形容患病而精神疲乏。
9.旁逸斜出【páng yì xié chū】:指树枝从树干旁边伸出。
10.不折不挠【bù zhé bù náo】: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顽强。
课内词语总结
11.凋谢【diāo xiè】:①草木花叶枯落花瓶里的旧花凋谢了。②比喻老年人死亡朋友日凋谢,存者逐利移。
12.遏制【è zhì】:阻止,禁绝。
13.濒临【bīn lín】:指位置相邻,接界。接近,将要。
14.深渊【shēn yuān】:①特指海渊。②比喻险境。③比喻无法摆脱的困境。
15.密匝匝【mì zā zā】:严实稠密的样子。
16.连绵不断【lián mián bù duàn】:连绵:连续不断的样子。形容连续不止,从不中断。
17.张目结舌【zhāng mù jié shé】: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窘困或惊呆的样子
课内词语总结
第五单元
1.巧妙绝伦【qiǎo miào jué lún】:灵巧高明,无与伦比。
2.交头接耳【jiāo tóu jiē ěr】:嘴凑近耳朵。形容两个人凑近低声交谈。
3.惟妙惟肖【wéi miào wéi xiào】: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
4.独一无二【dú yī wú èr】: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形容十分稀少。
5.雕镂【diāo lòu】:①犹雕刻。②指雕刻品。③比喻刻意修饰文辞。
6.斟酌【zhēn zhuó】:①反复考虑以后决定取舍。②往杯盏里倒酒供饮用。
7.明艳【míng yàn】:鲜艳,明丽
8.因地制宜【yīn dì zhì yí】: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9.自出心裁【zì chū xīn cái】:出于自己的创造。指不抄袭、模仿别人。
10.重峦叠嶂【chóng luán dié zhàng】:山峰一个连着一个,连绵不断。
11.俯仰生姿【fǔ yǎng shēng zī】:无论俯视还是仰视都会形成美好的姿态。
课内词语总结
12.遒劲【qiú jìng】:强劲有力;刚健有力。多指书画的运笔。
13.春寒料峭【chūn hán liào qiào】:形容初春的寒冷。
14.长途跋涉【cháng tú bá shè】:翻山越岭、趟水过河。指远距离的翻山渡水。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
15.摩肩接踵【mó jiān jiē zhǒng】: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16.络绎不绝【luò yì bù jué】: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跟踪训练
1.填入下列语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1)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 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2)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 中,我已 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3)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 敌阵,横渡长江。
A.坚固 斗争 打败 打垮 B.牢固 战争 战胜 突破
C.顽固 战斗 消灭 冲垮 D.巩固 激战 歼灭 冲破
【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运用能力。坚固重在“坚”,像土地一样坚硬,是褒义词;牢固重在“牢”,像“监牢”一样稳当没有缝隙,是褒义词;顽固重在“顽”,像难以劈开的木头一样固执,是贬义词;巩固重在“巩”,这是个动词,用皮革捆东西,捆得牢靠。(1)题不能用褒义词,顽固是形容人的,所以填“巩固”。斗争是矛盾双方的冲突,一方力求战胜另一方;战斗一般指规模较小的军事冲突;战争以具有一定规模的初期以暴力活动为开端,以一方或几方的主动或被动丧失暴力能力为结束标志,是指整个完整过程,时间跨度长;激战中的“激”的意思是急剧的,强烈的,连起来是很强烈的一场战斗,“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战斗很激烈,所以(2)题第一空填“激战”。打败是战胜对方;消灭是消除掉敌对的或有害的人或事物 ;战胜是“战且胜”的意思;歼灭是打死、打伤和俘虏敌人全部或大部有生力量,解除其武装,剥夺其抵抗力;(2)题第二空填“歼灭”。打垮是打击并战胜,冲垮是冲击并击垮,冲破的时间较为长,而突破是在一瞬间,冲破的力量是保持的,而突破是在一瞬间爆发出来,爆发力强一些;(3)题填“冲破”。故选D。
跟踪训练
2.下列句子中加划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看过这场惊心动魄的电影,同学们都懂得了生命的可贵。
B.这些年,毒大米等食品不安全事件层出不穷,蔓延之势锐不可当,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C.在戈壁滩上,我们修建了第一批厂房,这真是白手起家,平地楼台。
D.第十三车队工作一丝不苟,车辆的每一个小毛病,随时发现,随时修理。
【答案】B【详解】考查学生运用成语的能力。A. 惊心动魄,意思是使人震惊的意思。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惊骇紧张到极点。使用正确。B. 锐不可当:意思是锋利无比,无法阻挡,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无法抵挡。B句用来形容“不安全事件”不恰当,使用有误。C. 白手起家,意思是指没有任何经济实力支持,靠着双手进行创业,最后获得成功的果实。使用正确。D. 一丝不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形容办事认真。使用正确。故选B。
跟踪训练
3.(2020·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恰当的一组是 ( )
(1)这家敬老院有卫生室、棋艺室、台球室、电视室、健身房……可以说设施________。
(2)改革开放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生机,这个“文革”中一度________的项目再度上马了。
(3)北京是他的第二个故乡,他在这里________了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4)年轻人面对困难和挫折,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切不可________用事。
A.完备 中止 度过 意气
B.完备 终止 渡过 义气
C.完善 中止 度过 意气
D.完善 终止 渡过 义气
【答案】A
【详解】试题分析:答此类题需先将所给词语逐一浏览,就词义与词性做到全面掌握。总之,判断正确答案要从多角度去考虑,把语境、语法、常识、固定搭配等有机地结合起来综合考虑是做好选词填空题的最佳方法。选词填空一定要观察语境,然后斟酌词义,选择后再通观一遍。比如“(1)这家敬老院有卫生室、棋艺室、台球室、电视室、健身房……”,所以根据这个语境,可以说“设施”“完备”,而不能说“设施”完善。
点睛:运用搭配的方法进行破题、解题,是最快的一种方法,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方法。为什么这样说呢 这是因为,在我们汉语形成、发展过程中,有些词搭配的对象是不同的,词的搭配有一定的限度,不能任意组合。词语的搭配要符合两个原则:一是合乎事理;另一个是合乎习惯。
跟踪训练
4.(2022·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八年级阶段练习)下列句中加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我觉得今天的活动很有意思,学到了很多传统文化知识,知道了要怎样孝敬父母,比如尊敬爸爸妈妈,和爸爸妈妈说话要和颜悦色,还要帮忙做家务。B.鲁迅的《阿Q正传》在现代文学史上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它对几千年积淀的国民性的分析入木三分。C.他一边参加植树活动,一边埋怨土太硬,坑难挖,可谓任劳任怨。D.广大人民群众对腐败现象深恶痛疾,对反腐败斗争充满希冀。
【答案】C【详解】A.和颜悦色:和蔼喜悦的神色;和蔼可亲的面色。形容态度温和亲切。句中用来形容对待爸妈的态度,正确;B.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也比喻对文章或事物见解深刻、透彻。句中用来形容《阿Q正传》对几千年积淀的国民性的分析深刻,正确;C.任劳任怨:不怕辛苦劳累,不怕受埋怨。用在这里属于望文生义;D.深恶痛疾: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句中用来形容广大人民群众对腐败现象的厌恶,正确;
跟踪训练
5.(2020·山东威海·八年级期中)依次填入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近百年来,我国虽然也出现过不少杰出的科学家, 出现过像“五四”运动那样的倡导科学的全国性热潮, 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条件下,科学事业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发展。 全国解放后,在共产党的领导下, 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卓越成就。
A.同时 由于 只有 故 B.甚至 由于 因为 才
C.甚至 但是 只有 才 D.同时 但是 因为 故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的运用。
第一空,“出现过像‘五四’运动那样的倡导科学的全国性热潮”比前一句“出现过不少杰出的科学家”更进一层,因此是递进关系,要用“甚至”;
第二空,“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条件下,科学事业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发展”与前面的“我国虽然……”是转折关系,因此要用“但是”;
第三、四空,“全国解放后,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与“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卓越成就”是条件关系,因此要用“只有”“才”进行联结;
故选C。
跟踪训练
6.(2022·四川宜宾·八年级期末)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 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他,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 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的多, 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 ,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A.但 然而 因为 因而 B.但是 虽然 尽管 因此
C.可 但是 然而 总之 D.而且 然而 因为 所以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的运用。
但:只是,但是。表示转折。
但是:用在后半句话里表示转折语气,往往与“虽然、尽管”等呼应,可以连接词、词组,也可以连接分句。
可:却;可是。表示转折。
而且:表示进一层。
但(是)与可(是)的区别:
跟踪训练
7.(2022·甘肃武威·八年级期末)在下面语段横线上填入最准确的一组词语( )
春天带来的温暖,在人身上;志愿者带来的温暖,在人心里。志愿者们的故事_______,他们因为不同的_______走上志愿者之路,又在各自的路上______着志愿者精神的种子,在他们眼里,做一个志愿者不仅时尚,而且_________。
A.不胜枚举 理由 传播 高尚 B.比肩接踵 理由 播撒 伟大
C.不胜枚举 缘由 播撒 高尚 D.比肩接踵 缘由 传播 伟大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词义辨析。
不胜枚举:意思是无法一个一个全举出来,形容同一类的人或事物很多。比肩接踵:形容人很多或接连不断。第一空形容志愿者们的故事,因此应该使用“不胜枚举”;
理由:是事情为什么这样做或那样做的道理。缘由:是事情发生的起因。第二空是说志愿者们成为志愿者的起因,因此应该使用“缘由”;
传播:是指两个相互独立的系统之间,利用一定的媒介和途径所进行的、有目的的信息传递活动。播撒:指把作物种子抛到田地里。第三空根据“志愿者精神的种子”,可知应该使用“播撒”;
高尚:指道德、品质崇高,有良好的内容,不是低级趣味的。伟大:是指十分崇高卓越,超出寻常。第四空形容志愿者们“不仅时尚”,而且品质崇高,因此应该使用“高尚”;
故选C。
跟踪训练
8.(2021·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八年级期末)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①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封,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路边,慢慢探下身去,尚不大难。②( )他穿过铁道,( )爬上那边月台,( )不容易了。③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1)①句中有一个错别字,“______”应改为“______”。
(2)请在括号填写关联词语,使②句完整。
【答案】(1) 封 褂
(2)可是 要 就
【详解】(1)考查字形。
马封——马褂:旧时男子穿在长袍外面的对襟短褂。读音mǎ guà。
(2)考查填写适当的词语。
根据空前句子“尚不大难”和最后一空后句子“不容易了”可知,后一个句子与前一句是转折关系,故第一空应该填写表示转折关系的词语“可是”;“爬上那边月台”前应该是“想要”或者是“要”或者“想”,“不容易了”,是承接前文的“爬上月台”这个动作,应填写表示承接的副词“就”。故填写的词语应该是“可是、要、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