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英语月考试题 2013.12
一、选择题(共40分)
1.李明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了“《共产党宣言》、巴黎公社的建立、五四运动的发生、彼得格勒起义的胜利”等素材,他拟定的学习主题应是
A.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 B.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C.世界市场的形成 D.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程
2.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确立的事件是
A.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B.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D.苏联的建立
3.“波士顿市市长带领10万名儿童在广场上宣誓:我要做一个美国的好公民,保证为全国复兴运动尽自己的一份义务,买东西只在蓝鹰商店里买……我决心帮助罗斯福总统,让美国重新过上好日子!”该宣誓保证了罗斯福新政中哪一措施的实施
A、恢复银行信用B、缩减农业生产C、发展对外贸易D、实施《全国工业复兴法》
4.毛泽东说“像希特勒这样的法西斯国家的军事生命是建立在进攻上面的,进攻已结束,
他的生命也就完了。”二战中哪次战役,直接证明了毛泽东的论断
A.莫斯科战役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诺曼底登陆 D.苏军进入柏林
5.20世纪30年代末开始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极大地改变了世界面貌,其主要体现有
①社会主义国家的数量增多 ②美国成为世界最富强的国家
③苏联解体 ④非洲掀起民族独立的浪潮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科学技术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B.进行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改革
C.国家采取各种形式干预经济生活 D.政局稳定,经济实力雄厚
7.欧洲走向联合,建立欧共同体的原因有
①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 ②现实因素:世界政治中心地位的丧失
③外部因素:美苏争霸的影响 ④可能因素:欧洲宿敌法国和德国的和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8.有人说:“欧洲曾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发源地,但是从今天的形势看,欧洲再次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已经几乎不存在了。”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应是
A.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 B.联合国作用加强
C.欧共体(欧盟)的建立 D.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9、有人评价说:“作为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的第一步,这个阶段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也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这个阶段”是指
A、列宁领导十月革命时期 B、斯大林领导卫国战争时期
C、赫鲁晓夫改革时期 D、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
10.三年级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在“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历史人物图片展“的筹备过程中,小林为其中的主要人物图片题名,其中不正确的是
A、章西女王——印度民族大起义中的英雄 B、玻利瓦尔——南美的解放者
C、尼赫鲁——二战后印度独立运动的领导人 D、纳赛尔——纳米比亚独立运动领导人
11.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不仅使非洲国家失去了经济资源,也使非洲国家失去了政治尊严,那就是民族的独立和平等。下列史实标志着非洲国家最终找回“政治尊严”的是
A、万隆会议的召开 B、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
C、1960年,非洲17个国家独立 D、纳米比亚独立
12.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最主要教训是
A.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B.要时刻警惕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C.走社会主义道路要与本国实际相结合
D.要进行改革开放,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13.二战后一直到现在的历史表明 ①和平与发展互为依托和保障 ②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可以取长补短 ③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④世界经济的发展已经趋于平衡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的相同点是
A.大国凭借实力建立的国际格局 B.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
C.惩戒了法西斯战犯 D.确立了美国的霸主地位
15.1991年12月25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将国家权力移交给俄罗斯总统。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最后一项决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1991年12月25日19时32分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降落!这一历史现象的实质是
A、国家名称变化 B、社会制度的变化 C、经济体制的变化 D、两极格局的结束
16.某班同学展开主题探究活动,请三位历史老师分别作了题为《“超级大国”美国》《走向联合的欧洲》和《日本崛起》的报告。请你判断该同学主题探究活动的名称是
A、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B、第三次科技革命在全球的影响
C、世界格局的演变趋势 D、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振兴
17.国家独立是经济发展、民族独立的基本保证。20世纪中期亚洲国家纷纷独立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A、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 B、瓦解帝国主义殖民体系
C、宣告美苏两极格局结束 D、帮助西欧国家经济复苏
18.1999年,世界上一种全新的货币欧元诞生。欧元的票面由窗户、大门和桥梁三个基本建筑构成,分别代表欧盟之间的开放、合作与沟通精神。下列关于欧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 B、推动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
C、欧盟各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D、欧盟各成员国在外交和军事上步调完全一致
19.匈牙利等东欧国家在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后,都曾经出现过很好的发展势头,但最终纷纷剧变,这种现象产生的历史原因是
A、东欧各国照搬苏联模式 B、东欧国家多数发展缓慢
C、戈尔巴乔夫改革给东欧国家松绑 D、西方推行“和平演变”策略的结果
20.二战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以下对这一时期民族解放战争表述不准确的是
A.1947年,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但实行印巴分治
B.1952年,纳赛尔领导的埃及革命和辛亥革命一样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C.1959年,古巴通过武装斗争,建立革命政权,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D.玻利瓦尔是拉美独立运动杰出的代表,被誉为南美解放者
二、材料解析题(共41分)
1、(10分)材料一: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不久,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专门给他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对罗斯福说:“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端的人们的委托人。”
材料二:1935年,法国文学大师罗曼·罗兰应邀访问苏联,后来他写信给斯大林说:“我看到了一个强大的国家,……正在建设一个新世界。”在他撰写的《莫斯科日记》中他又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丝毫不怀疑,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的胜利连在一起的。”
(1)材料一中的“明智试验”指的是美国历史上哪次改革?该改革与以往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相比有何显著特征?(3分)
(2)据材料二并从经济学的角度看,20世纪三十年代中后期,苏联“正在建设一个新世界”取得了怎样的成就?罗曼·罗兰认为苏联“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有何具体表现?(3分)
(3)美苏两国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国际关系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2分)
(4)上述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对经济建设有怎样的启示?(2分)
2、(19分)材料一:二战结束后,资本主义各国中美国的经济实力最强,其他国家唯美国马首是瞻,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领头羊”。独一无二的综合实力,使美国摆脱了一战后企图安排世界秩序无果而终的尴尬。于是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为,以遏制共产主义。
材料二:20世纪50—70年代,在美国的扶植下,日本经济发展迅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强国;欧洲国家实现了联合。资本主义的政治格局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密苏里州发表演讲时特别强调:我们遇到了做梦也没有想到的对手。
(1)阅读材料一回答,二战后,综合实力“独一无二”的美国为称霸世界,采取了什么政策?(2分) 具体有什么表现?(3分) 该政策的影响有什么?(2分)
(2)材料二中欧洲国家为实现联合采取了怎样的措施?(2分)对欧洲成员国有什么影响?(2分)20世纪50—70年代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有什么?(4分)(答出两点即可)
(3)结合材料二回答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对当时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3、(12分)材料:如下图示
美苏冷战 苏联解体 多极化趋势
(1)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造成“苏联解体”的根源是什么?(4分)
(2)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2分)
(3)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促使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因素有哪些?这种趋势的发展有何意义?(6分)
三、融入情境,回答问题。(19分)
热爱和平,避免战争是人类永恒的追求。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已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逝,然而战争下的创伤却依然存在。反思历史,警钟长鸣。
【 回归历史】——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大致过程
1、分别写出序号①——⑥所代表的事件或时间(6分)
【 理论指导 】——认识国际会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作用
图二: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
2、图一、图二分别反映了哪次国际会议?(2分)谈谈两次会议分别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作用?(2分)
【合作双赢】——探寻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联合
材料 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结成联盟……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
3、材料中的“联盟”指什么?(1分)它建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它在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中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
【感悟历史】——反思二战的成败
4、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两点即可)(2分)
5、通过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你有何感悟?(2分)
一、选择题(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D B C A D C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C B A B A B D A D
二、材料解析题(共41分)
1、(1)罗斯福新政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2)实现了从落后农业国到社会主义工业强国的转变(或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片面发展重工业,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完全使用指令性计划来发展经济等。
(3)使美苏成为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重要成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4)制定经济政策要从本国国情出发;生产关系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等
2、(1)美国实行冷战政策
表现:政治上推行杜鲁门主义,经济上实施马歇尔计划,军事上成立北约
影响:威胁了世界和平形成了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
(2)建立欧共体;
影响: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成员国的国际地位;
共同因素:都有美国的援助,都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都引进了先进的科技成果,重视教育,培养人才,都有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
(3)西欧、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动摇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资本主义世界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3、(1)杜鲁门主义;根源: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阻碍了苏联的发展
(2)北约、华约的建立;
(3)因素: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美国成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实力不断增强,成为制约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第三世界兴起,成为一支重要的国际力量
影响: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三、融入情境,回答问题。(共19分)
(1)①1939年 ②1945年 ③德国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④德国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⑤斯大林格勒战役 ⑥诺曼底登陆
(2)慕尼黑会议;雅尔塔会议。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加速了二战的结束
(3)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法西斯不断扩大侵略,世界人民与法西斯矛盾的激化;
极大地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志,大大增强了反法西斯的力量,是二战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4)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被法西斯侵略的各国人民的英勇抗击;法西斯逆历史潮流而动,必然失败;各国的互相合作,互相配合,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反法西斯阵营拥有比法西斯国家强大的经济实力,这是战争取得胜利的物质基础。
(5)(1)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2)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3)意识形态不同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4)人类命运休戚相关,要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5)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两个主题。我们要树立和平,远离战争的国际意识。
班级 姓名 考场 考号
--------------------------------------------------------------------------------------------------------------------------------------------------
班级 姓名 考场 考号
----------------------------------------------------------------------------------------------------------------------------------------------------------------------------------------
班级 姓名 考场 考号
------ ------------------------------------------------------------------------------------------------------------------------------------------------------------------------------
1941.6
②
进一步扩大
④
全面爆发
③
结束
日本投降
重大转折
⑤
1942-
1943年
1944年
①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⑥
图一:张伯伦、达拉第、
希特勒 、墨索里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