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六 制作标本 平均分的方法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六 制作标本 平均分的方法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12-06 14:29: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六 制作标本----《平均分的方法》
教材分析:
《平均分的方法》是青岛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2个信息窗的内容,是“数与代数”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乘法和乘法口诀、初步认识平均分含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你问我说中有两个红点问题。第一个红点问题是学习把一些物品按份数平均分;第二个红点问题是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与第一个信息窗第二、第三个红点相比,前者对于“平均分成几份”和“每几个一份”都是已知的、确定的,而后者需要学生自己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完成,是前一个信息窗问题、思路及方法的拓展。学情分析通过课前调查发现,学生对表内乘法口诀掌握得十分熟练,由于本单元信息窗一学习了“平均分”的知识,学生也有了初步的认识,对于“平均分”的方法,按照什么标准来进行平均分,学生不太清楚。这就需要给学生搭建认知的桥梁,创设具体、形象、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进行探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新的知识。在学生尝试有序并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时,教师的引导和鼓励尤为重要,以帮助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促进对知识的吸收和内化,形成一定的知识系统。学生根据已有的学习基础,初步具备了一下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操作活动,使学生认识平均分的两种情况,按份数平均分和按每份的个数平均分,能将具体事物平均分。
数学思考:通过学生具体操作平均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与实践能力。
3.问题解决:经历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4.情感态度:能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按份数平均分和按每份的个数平均分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动手操作,铺垫引入
谈话:同学们喜欢吃棒棒糖,老师这儿有6个棒棒糖,请同学们按照要求进行平均分。
出示:有6个棒棒糖,按照要求进行平均分。要求:(1)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几个?(2)每2个一份,可以分成几份?两名学生在黑板上操作,其余同学思考,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让板演的学生讲解自己的思维方法,其余学生认真倾听并提出质疑。
小结:平均分,可以按数量平均分,也可以按每一份的数量多少进行平均分。这节课咱们继续学习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操作自己喜欢的棒棒糖,提高学习兴趣。对棒棒糖按要求进行平均分,既能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又能为学习新课作下铺垫。初步感受平均分的方法。)
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发现有关的数学信息,并根据信息提出相对应的数学问题。通过预习,你发现了情境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根据信息能提出相应的问题,并说出一道完整的应用题吗?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脑思考,根据信息提出相对应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可能回答:(1)12只小熊分组跳拉丁舞,可以平均分成几组?每组几只?(2)16只松鼠分组游戏,每组只数相等,可以每几只一组?能分成几组?
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借助学具,通过摆一摆、分一分、写一写,解决2个问题,进一步认识平均分的两种情况。)
12只小熊分组跳拉丁舞,可以平均分成几组?每组几只?请同学们拿出1号纸进行思考,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操作,理解平均分的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初步掌握按组数平均分,可以一个一个地平均分,可以几个几个地平均分)。
出示1号纸的情境图,学生按要求思考完成,教师巡视。组数每组的只数思考:仔细观察,组数与每组的只数你有什么发现?(1)学生先独立思考问题,然后小组内进行交流。(2)哪个小组想把作品展示给大家?边展示边汇报自己组的想法。投影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汇报,其余学生可以进行质疑并进行解答。(老师可以质疑,你为什么不平均分成5组?)(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进行展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3)小结:按数量进行平均分,组数与每份的个数相乘等于总数。(4)老师也帮小熊进行了平均分,请看大屏幕。展示平均分的过程。(设计意图:课件展示,让学生对知识有系统的全面的认识,形象具体地呈现出新知识)。
16只松鼠分组游戏,每组只数相等,可以每几只一组?能分成几组?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操作,独立完成按每组相等的个数进行平均分,每组有几个?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师:同学们给小熊帮忙,小熊很高兴,但是小松鼠也特别盼望咱们的帮助,同学们赶快帮小松鼠吧?每组的只数组数仔细观察:每组的只数与组数你有什么发现?(1)让学生运用2号纸独立完成。(2)学生展示汇报,老师运用课件展示学生叙述的方法,其余同学仔细观察平均分的过程。
(设计意图:此环节充分体现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生本课堂理念。学生从独学到小组学再到群学,循序渐进地经历了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体验了分组方法的多样性,并根据知识储备进行方法优化。突出了新课标提出的“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探究、补充、质疑、解疑的主体作用以及教师的适时调控、点拨的主导作用,一步步地实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从而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对于学生的精彩表现适时、适当的进行评价,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梳理知识。不论按组数平均分还是按每份的个数平均分,组数与每份的个数的乘积都等于总数。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进行具体操作,掌握不论哪一种方法进行平均分,组数与每份的个数乘积始终等于总数)。
(三)拓展练习基本练习1.分一分,填一填。
1、综合练习3.摆一摆、填一填拓展延伸1 我会填2.书本自主练习6题.四、课堂总结人数26每人分得的朵数436个,平均放在3个,每个 放()个。9 个,每3个分一份,可以分( )份。010个,每2个分一份,可以分()份。01可以分()份。(1)14支铅笔,平均分成( )份,每份( )支(2)14支铅笔,每( )支一份,能分( )份。
(四)小结: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学会了哪些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