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课件(19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课件(19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6.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2-06 11:38: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九一八事变与东北沦陷
1.九一八事变
(1)背景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
1868年
明治维新,
走上对外扩张道路
1868年
甲午中日战争
签订《马关条约》
日俄战争
控制南满铁路和辽东半岛
1904—1905年
组建关东军司令部
日本侵略中国东北最高司令部
东方会议
确定侵略政策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
日本面临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困境
1919年
1927年
1929年
“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
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田中奏折》(1927年)
一、九一八事变与东北沦陷
1.九一八事变
(2)时间
1931年9月18日
(3)经过
(4)影响
①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对中国)
②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对世界)
蓄意炸毁南满铁路路轨
突袭东北军驻地北大营
炮轰沈阳城,占领沈阳
张学良
(1901—2001年)
蒋介石
(1887—1975年)
“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
——蒋介石九一八事变后给张学良的电报
蒋介石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
一、九一八事变与东北沦陷
2.炮制伪满洲国
(1)时间
(2)地点
(3)傀儡皇帝
(4)目的
1932年
中国·长春
清朝末代皇帝·溥仪
掩盖侵略行径,企图把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
末代皇帝·溥仪
(1906—1967年)
一、九一八事变与东北沦陷
2.炮制伪满洲国
(5)殖民统治
①屠杀无辜人民;②掠夺战略资源;③推行奴化教育
(6)爱国歌曲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张寒晖)
3000万东北同胞,在日军的刺刀和铁蹄下,过着屈辱的亡国奴生活!
一、九一八事变与东北沦陷
3.制造一·二八事变
(2)时间
1932年1月—5月
(3)经过
1932年1月28日,日军进攻上海
(4)抗战英雄
蒋光鼐·蔡廷锴(国民党第十九路军)
(5)结果
中日双方签订《淞沪停战协定》,规定日军可以留驻上海;
(1)目的
掩盖侵略东北行径,转移国际视线,炮制伪满洲国
蒋光鼐将军(1888—1967年)
蔡廷锴将军
(1892—1968年)
一、九一八事变与东北沦陷
4.白山黑水间的战斗
(1)背景
九一八事变激起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
(2)抗日力量
A.东北抗日义勇军(东北各族民族及东北军爱国官兵组成)B.东北抗日联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改编而成)
(3)抗日英雄
马占山(东北军)·杨靖宇(共产党员)
(4)历史影响
标志着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杨靖宇将军(1905—1940年)
马占山
(1885—1950年)
二、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1.华北危机
(1)背景
日军侵占东北后,觊觎中国华北地区
(2)侵略行径
1933年1月
日军攻占山海关,向南推进
长城抗战开始
1933年1月
日本策动“华北五省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
二、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2.一二·九运动
(1)背景
华北危机日益严重
(2)时间
1935年12月9日
(3)经过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数千名学生冒着严寒聚集在新华门前,向国民党当局请愿。
(4)口号
①“打倒日本帝国主义”;②“反对华北自治”;③“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清华大学·蒋南翔(22岁)
二、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2.一二·九运动
(5)历史影响
①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
②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
③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三、张杨兵谏:西安事变
1.时间
1936年12月12日
2.经过
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
3.目的
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4.结果
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努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
张学良
(1901—2001年)
杨虎城
(1893—1949年)
三、张杨兵谏:西安事变
5.原因
(1)全国抗日救国运动高潮的到来;
(2)张学良、杨虎城与蒋介石矛盾日益激化;
(3)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
(1)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2)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6.影响
1927年8月1日
1936年12月12日
1945年8月15日
南昌起义
西安事变
抗战胜利
国共十年对峙(内战)时期
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时期
九·一八事变
一·二八事变
伪满洲国成立
一二·九运动
西安事变
1931年9月18日
1932年1月28日
1932年3月1日
1935年12月9日
1936年12月12日
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事件 历史意义
九一八事变
一二·九 运动
西安 事变
①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②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①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②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政策;③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①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②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本课小结
课堂演练
1.“夜幕降临,一枚炸弹在沈阳郊外的南满铁路路段爆炸,至翌日凌晨三点四十分,沈阳城遭攻破,该城被占领。”材料描述的事件(  )
A.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B.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C.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D.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2.九一八事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其中“局部抗战”的主要力量有( )
①抗日义勇军;②抗日游击队;③抗日联军;④八路军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课堂演练
3.毛泽东指出,一二·九运动“是抗战动员的运动,是准备思想和干部的运动”,“有着重大历史意义”。其“重大历史意义”是( )
A.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B.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C.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4.下列关于一二 九运动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迫使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
B.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
C.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
D.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课堂演练
5.西安事变爆发后,有人主张将蒋介石“交付人民审判”,但中共中央主张和平解决,联蒋抗日。这表现出中国共产党( )
A.彻底消除了与国民党的矛盾 B.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以民族利益为重的伟大胸怀 D.维护“国共合作宣言”
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说:西安事变“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指的是( )
A.国民政府实现形式上的统一 B.中国国民党成为唯一的政党
C.共同抗日成为全国共同意志 D.蒋介石获释并重掌军政大权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