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解释诗句重点词语和诗句的意思 。
3、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怀,领悟诗词中隽永的意蕴。
目录
作者简介
01
写作背景
02
朗读诗歌
03
整体感知
04
细读文本
05
课堂练习
06
01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年10月),字幼安,号稼轩 ,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创作主张:(一)弘扬苏轼传统,把词当作抒怀言志的“陶写(怡悦情性,消愁解闷)之具”,用词表现自我行藏出处和精神世界,把人生经历、生命体验和精神个性完整地表现在词作中。(二)尚雄豪壮大之美,情怀的雄豪激烈、意象的雄奇飞动、境界的雄伟壮阔、语言的雄健刚劲,构成其艺术个性和主导风格。
02
写作背景
此词创作时间在公元1181年至1192年间,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辛弃疾在带湖居住期间,他无心赏玩。眼看国是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
博山岭
山名,在江西省广丰县洋口镇境内。《广丰县志卷一》博山,古名通元峰,在县西北二十余里,与鹤山对峙,唐天台韶国禅师建寺于此。
博山在广丰县西南三十余里,南临溪流,远望如庐山之香炉峰。
有博山寺,雨岩等名胜古迹
采桑子,词牌名,又名“丑奴儿令”、“丑奴儿”、“罗敷媚歌”、“罗敷媚”等。
文化常识——丑奴儿
《登楼赋》是东汉文学家"建安七子"--王粲的作品。这篇赋主要抒写作者生逢乱世、长期客居他乡、才能不能得以施展而产生思乡、怀国之情和怀才不遇之忧,表现了作者对动乱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和平统一的希望,也倾吐了自己渴望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心情。 后人常以登楼暗喻“愁”,成了“愁”的代名词。
03
朗读诗歌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qiǎnɡ)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
欲说还(huán)休。
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04
整体感知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qiǎnɡ)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
欲说还(huán)休。
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1、少年:指年轻的时候。不识:不懂,不知道什么是。陈慥《无愁可解》:“光景百年,看便一世,生来不识愁味。”
2、“为赋”句:为了写出新词,没有愁而硬要说有愁。强,勉强地,硬要。
3、识尽:尝够,深深懂得。
4、欲说还休:内心有所顾虑而不敢表达。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词:“生怕闲愁暗恨,多少事欲说还休。”休,停止。
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得愁滋味,
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译文】
人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愁苦的滋味,
喜欢登高远望,
喜欢登高远望,
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
想说却说不出,
想说却说不出,
却说好个清凉的秋天呀!
05
细读文本
1、全文围绕哪那个字来写的呢?
愁
2、少年时的愁是怎样的一种愁?
小组合作探究
少年时涉世未深,即使登楼,要愁也愁不出来,因而这时的愁是一种无根之愁,是做作之愁,是闲愁。
3、这首词中词人通篇言“愁”,你是如何理解词人的各种“愁”的?
词中的“愁”。
①词人无病呻吟之闲愁;
②有词人忧国忧民之忧愁;
③词人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之哀愁。
4、为什么词人“欲语还休”?是什么原因使他想说却又不说了?
作者处境的残酷,统治者处处排挤、打击他,他处处受猜忌,所以有愁不敢说。
更主要的原因是,一生抱负化付与流水,鬓发苍苍,功业无成,而又没有知音,无人理解。这种孤独的愁情,跟谁诉说,说了又有什么用,这中间也包含着对南宋小朝廷的无限失望。
因为这种失望,所以辛弃疾(欲语还休)。
5、词中的“天凉好个秋”是什么含义,是闲话还是弦外有音?
“天凉好个秋”是句闲淡的话,意即言不由衷地顾左右而言他。表明了作者骨子里包含着忧郁和愤激之情。化深为浅,化浓为淡,寓沉郁之情于闲淡之中,耐人寻味,写出了内心的无奈和愁绪的无尽。
6、文中几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①“少年”和“而今”对比;
②“强说愁”与“欲说还休”对比。
③“不识”与“识尽”对比。
词人运用前后对比的手法,将昔日不知“愁”滋味与现在尝尽“愁”滋味相比较,突出了一个“愁”字,以此作为全词的线索,感情真挚而又平易浅近。
词的上片描绘出少年涉世未深却故作深沉的情态,下片写出满腹愁苦却无处倾诉的抑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之情。
主 旨
06
课堂练习
(1)、形成因果关系,叠句的应用把两个不同层次联系起来,将上片“不知愁”这一思想表达十分完整的句子是:
(2)、表现诗人尝遍心酸后无可奈何的复杂况味,体现诗人之“愁”的深沉博大的诗句: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3、后人常用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的“ , ”来表示少年时候的无忧无虑,也常用来感叹少年时候的年轻不懂事。
4、《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的“ , ”故意说得轻松洒脱,实际上却是难以摆脱心头的沉重抑塞。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