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测试卷—整合提高与梯级创新篇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测试卷—整合提高与梯级创新篇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0.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06 12:23: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测试卷—整合提高与梯级创新篇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8分)
1.我喜欢春天lí míng( )天边的hóng yùn( ),我喜欢夏天qī hēi( )夜晚翩四翩飞舞的yíng huǒ chóng( ),我喜欢秋天高空中比翼而飞的 dà yàn( )喜欢冬天早晨情与景相和谐的景象。
2.村外河边有一棵 róng shù( ),每当河水zhǎng cháo( ),这棵树就被淹得只露出了shù shāo( )。
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5分)
心( )神( ) 应( )不( ) 不( )计( )
无边( )( ) ( )( )结队 比( )而( )
1.晴朗的夜空,满天繁星 。
2.放学了,同学们 地走出学校。
三、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序号)(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窠里(kē) 凛冽(lǐn) B.嫦娥(é) 嫉妒(jì)
C.茂盛(shèng) 着实(zhuó) D.袅袅(niǎo) 的确(dí)
2.下列加点字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夜幕—雨幕 B.扫兴—扫盲 C.生火—生根 D.闲逸一安逸
3.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上的短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春天的风,是 轻轻地亲吻大地,万物从沉睡中醒来;夏天的风,是 躲起来睡大觉,柏油路热得变了形;秋天的风,是 不小心打翻了颜料罐,染红了枫树艳丽的双颊;冬天的风,是 蒙着面到处抢劫,万物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①可恶的强盗 ②粗心的画家 ③慈的母亲 ④懒散的工人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③④②① D.④③②①
4.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拟人)
B.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排比)
C.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比喻)
D.似乎我们已在月里了,那月桂分明就是我们身后的这一棵了。(夸张)
5.下列诗句中不属于动态描写的一项是( )。
A.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B.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C.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D.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中的“王孙”在诗中指贵族子弟。
B.《渔歌子》这首词在描写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热爱自然和向往自由的情怀。
C.“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中的两个“鸟的天堂”含义不同。
D.《月迹》一文的题目可以有多种理解:是月的变化轨也是孩子们寻月寻美的足迹,还是月在孩子们心中留下的美好印迹。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5分)
1.读例句,体会作者是如何把一个画面写具体的仿照例句写一写。(2分)
例:院子的中央处,有一颗桂树。
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
秋天到了,果园里一片丰收的景象。
2.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一段话。(1个错别字,1个错标点符号,4处语病)(3分)
下午的星期天,爸爸妈妈代我去金湖公园游玩。公园里五颜六色的红花都开了,红的像火,白的像雪……蝴蝶,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看到这生龙活虎的景象,情不自禁地感叹道:“多么迷人的春色啊!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1分
为我们描绘了明月朗照
1.古诗词中有画,王维用“ , ”为我, 描绘了明月朗照、泉水淙淙的画面。古诗词中有情,张继用“
, ”表达旅途中的满怀愁绪;纳兰性德借“ , ”抒发远征将士的思乡之情。
2.《四季之美》一文是按照 顺序来写的,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 、
夏天的 、秋天的 和冬天的 这四个季节的美,启迪人们从四季的变化中去细细品味人生的真谛。
六、综合实践。(6分)
寒来暑往,四季更替。自然界周而复始地演绎着四季的变化。在大自然四季更迭的美好中,我们一起来参加“感受自然四季之美”综合性学习活动。
1.【春之歌】音乐小组搜集了一些歌曲,如《春天的故事》《春天在哪里》等,请为这些歌曲设计一个文件夹名: 。(不超过5个字,且含有“春”字)(1分)
2.【夏之色】请你用生动的语言对右图进行描绘。(2分)
3.【秋之节】秋季有两个传统节日,一个是中秋节,其主要习俗是
;另一个是 ,其主要习俗是赏菊和登高。(2分)
4.【冬之韵】请你写两个与“冬”有关的诗句。(1分)
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3分)
(一)我爱家乡的秋夜(节选)(8分)
家乡的秋夜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柔和的月光下,一望无际的田野是碧绿的翡翠,水稻的叶子挑起一粒粒的秋露,远远望去,好像珍珠撒在翡翠上,绿得逗你的眼,亮得闪你的目。
家乡的秋夜像一首美妙的交响曲。这里的小伙子、大姑娘能歌善舞,每当夜幕降临,他们就会载歌载舞,用山歌来表达对生活的赞美,用舞蹈道出丰收的喜悦。田野里的小艺术家们也不甘示弱:蟋蟀们欢快地哼着小夜曲;蛤蟆用粗大的喉咙在弹奏大提琴;青蛙似男高音唱着那粗犷嘹亮的歌儿;蟋蟀们更是尽情地伴奏,构成了一首美妙无比的交响曲。这声音在空旷的山问回荡,如春蚕的咀嚼声,似清风拂过杨柳,又似草原上的野马在奔驰……
夜深了,人们睡了,大山睡了,湖也睡了,只有风儿还在神采奕奕地守护着。风儿把湖面吹醒,在月光的朗照下,湖面闪动着片片银光。柳儿也不甘示弱地飞舞着,梳理着自己的秀发。在这深夜里,偶尔传来几声汽车喇叭声,那是家乡的经济命脉在流动。那响彻夜空的鸡鸣声,划破了黑夜的幕布,预示着黎明即将到来,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
(有删改)
1.短文第1自然段采用 (静态动态)描写,写出了
。(2分)
2.短文第2自然段中说“家乡的秋夜像一首美妙的交响曲”,这首交响曲都由哪些声音构成 (2分)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第3自然段中,作者在开头描写了周围的一切安然人睡的宁静画面,后面又写风吹醒湖面、柳儿飞舞以及喇叭声,这些动态的描写破坏了秋夜的静谧。
B.画“—”的句子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秋夜声音的美妙。
C.画“ ”的句子将动物拟人化,写出了秋夜动物叫声的美妙,从侧面烘托出秋夜的宁静美好。
4.作者在文中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2分)
(二)天上的星星(15分)
贾平凹
大人们快活了,对我们就亲近;他们烦恼了,却要随意骂我们,似乎一切烦恼都要我们负担这便是我们做孩子的千思万想也不曾明白的。天擦黑,们才在家捉起迷藏,他们又来烦了,大声呵斥。我们只好蹑蹑地出来,在门前树下的竹上,躺下去,纳凉了。①天上的月亮还没有出来,也不见星星,昏亮亮的一个大大的天空。
“星星!”妹妹突然叫了一声。
我们都抬起头来,就在我们头顶,出现了一颗星星,小小的,闪动着光角儿。我们就好(hǎo hào)奇起来,数着那是四个光角儿呢,还是五个光角儿。但就在这个时候,那颗星星的周围又出现了几颗星星,就是那么一瞬间,几乎不容觉察,就明亮亮地出现了。啊,两颗、三颗……不对,十颗、十五颗……②奇迹是这般迅速地出现,愈数愈多,一时间,夜空一片闪亮,像陡然打开了的百宝箱,灿灿的,灼灼的,目不暇接。那是雨天的塘霎时浮了万千水泡,还是无数沉睡的孩子,蓦地睁开了光彩的眼睛
我们都快活起来了,一起站在树下,扬起小手。星星们似(sì shì)乎很得意,向我们挤弄着眉眼,鬼鬼地笑。
过了一会儿,月亮从村东口的那个榆树丫子里升上来了。它总是从那儿出来,冷不丁地,常要惊飞了树上的鸟儿。先是玫瑰色的红,像是喝醉了酒,刚刚睡了起来,地走。接着,就黄了脸,才要看那黄中的青紫颜色,它就又白了,极极白的,夜空就笼上了一层淡淡的乳白色我们发现那些星星少了许多,留下的也淡了许多,原是灿灿的亮,现在变成了弱弱的光。这使我吃一惊。
“这是怎么啦 ”妹妹慌忙地问。
“月亮出来了呗。”我说。
“月亮出来了为什么星星就少了呢 ”
我们面面相觑(qù qǜ)问问不得其解。坐了一会儿,似乎就明白了:这漠漠的夜空,恐怕是属于月亮的,它之所以由红变黄,由黄变白,一定是生气,嫌星星们不安分,在吓( (xià hè)唬它们哩!
“哦,月亮是天上的大人了。”妹妹说。
我们不忍心看那些星星了,走到门前的小溪边,要去洗洗手脸。溪水浅浅地流着,我们探手下去,发现就在那水底,有着无数的星星“啊,它们藏在这儿了。”妹妹大声地说。
我们赶忙下溪去捞,但无论如何也捞不上来。我们明白了,那一定是星星偷偷躲藏在这里了。我们就不再声张,不让大人们知道,让它们静静地躲在这里好了。
于是,我们都走回屋里,上床睡了,却总是睡不稳。大人又骂我们不安生睡觉了,骂过一通就打起了鼾。我们赶忙爬起来,悄悄溜到门外,将脸盆儿、碗盘儿、碟缸儿都拿了出去,盛了水,更多的星星都藏在里边吧。
1.用“—”画出括号内正确的读音。(2分)
2.根据“我们”活动的相关内容,把下列情节补充完整。(3分)
发现星星→ →议星星 →
3.读短文中画“—”的句子,第①句写出了天空的 ,属于 (动态 静态)描写;第②句从 、 方面写出了星星的变化,属于
(动态静态)描写。(5分)
4.下列对短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短文呈现了不同地点的星星,写出了星星的变化,与《月迹》的写作思路相似。
B.《月迹》中的奶奶是童心的呵护者和引导者,短文中的大人束缚了孩子们的自由。
C.短文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来观察、思考,描绘了夜空中美丽可爱的月亮和星星,表达了孩子们对月夜的喜爱之情。
D.短文中说月亮一出来,星星就暗淡了,其实作者是想表达“月亮”像大人一样,一出现孩子们就像“星星”一样,不能快乐喧闹了,表现了孩子们渴望大人的理解和尊重。
5.“那是雨天的池塘霎时浮了万千水泡,还是无数沉睡的孩子,蓦地睁开了光彩的眼睛 ”请试着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这句话。(3分)
八、习作。(30分)
走进自然,参与竞赛、社会调查、公益活动……留学习,你会发现生活处处是课堂。这样的课堂丰富多彩,能学到校内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能开阔视野,增长才干,磨炼意志;能使知识得到增长,潜能得到开发……请你以“生活处处是课堂”为题,写一篇习作。不少于450字。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测试卷—整合提高与梯级创新篇答案
一、1.黎明 红晕 漆黑 萤火虫 大雁 2.榕树 涨潮 树梢
二、旷 怡 接 暇 可 数 无际 成群 翼 飞 1.不可计数 2.成群结队
三、1.B 2.C 3.C 4.D 5.B 6.A
四、1.示例: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水果成熟了。圆圆的苹果涨红了脸,金黄的梨子挂在枝头,饱满的橘子你挤我碰……好一派丰收的景象。 2.①把“下午”和“星期天”调换位置;②把“代”改成“带”③删去“红”;④把“蝴蝶”后的逗号改成顿号;⑤把生龙活虎”改成“生机勃勃”;⑥在“情不自禁”前加“我”。
五、1.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2.四季(或时间) 黎明 夜晚 黄昏 早晨
六、1.示例:春之旋律 2.示例:静静的河面布满了青翠欲滴的荷叶,像一把把撑开的绿伞。一朵朵荷花紧紧偎依着荷叶,像娇羞的少女,满脸绯红,微微含笑。 3.赏月、吃月饼重阳节 4.示例一: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示例二: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七、(一)1.静态 月光下田野宁静美丽的景象 2.由人们的歌舞声和田野里各种动物的鸣叫声组成。 3.A 4.表达了对秋夜的喜爱以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1. hào sì qù xià 2.数星星(或:看星星、赏星星) 捞星星 藏星星 3.空旷 静态 数量 颜色 动态4.C 5.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们”眼中星星明亮和活泼可爱的特点,表现了“我们”对星星的欣赏、喜爱之情,以及“我们”数星星时兴奋活跃且充满幻想的情状。
八、习作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