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课件(32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课件(32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2-06 13:29: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课前回顾
京汉铁路工人罢工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国共合作
国共两党何时实现了第一次合作?两党合作又取得了怎样的成果?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学习目标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国共合作原因、中共三大、国民党一大、国共合作成果)
二、北伐胜利进军
(目的、对象、战场、工农运动、胜利进军原因)
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时间、原因、事件、国民革命结果)
1923
1924
1926
1927
1928
国民革命
国民党一大
北伐战争
国民党内反动集团叛变革命
东北易帜
中共三大
第一次国共合作
概念解释
国民革命:1924--1927年,由国共合作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又称“大革命”。
1926-1927年
国民革命的高潮,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因战争从广东出师,向北方进军讨伐,因此称其为北伐战争。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1.原因
国民党:
孙中山深感国民党改组的迫切性;
共产党:
工人运动血的教训,需要革命同盟;
客观条件:
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推动。
2、准备——中共三大的召开
中共三大 时间
主要内容
合作方式
1923年6月
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党内合作
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中国国民党一大 时间
地点
中共代表
主要内容
意义
1924年1月
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广州
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3、标志——中国国民党一大
李大钊、林伯渠、毛泽东、瞿秋白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新三民主义
民主权利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旧三民主义
对外反帝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地位:新三民主义是国共两党合作的共同纲领和政治基础
新三民主义的实质就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国共两党实现合作后共同领导了哪些革命活动?(合作成果)
创办黄埔军校、进行北伐战争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
时间:
地点:
总理、校长:
政治部主任:
1924年5月
广州黄埔
孙中山、蒋介石
周恩来
周恩来
蒋介石
期数 入选人数 毕业人数 开堂科目
第一期 500 645 步兵
第二期 449 449 步兵 炮兵 工兵 辎重 宪兵
第三期 1301 1233 步兵 骑兵
第四期 2680 2654 步兵 炮兵 工兵 政治
第五期 3320 2418 步兵 炮兵 工兵 政治
第六期 4400 3970 步兵 炮兵 工兵 政治 交通
第七期 2200 1518 步兵 炮兵 工兵 辎重
观察:
黄埔军校开设科目有什么特点?
政治教育与军事教育并重
黄埔军校的开设有什么历史意义?
①培养出大批的军事和政治人才;
②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1925年7月成立广州国民政府
国民革命军北伐誓师大会
(台上左一为北伐总司令蒋介石)
时间:
组织者:
总司令:
北伐目标:
1926年
广州国民政府
蒋介石
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二.北伐胜利进军
军阀 控制地区 兵力
(直系)吴佩孚 湖南、湖北、河南和直隶的一部 20万
(直系)孙传芳 江苏、江西、安徽、浙江、福建 20万
(奉系)张作霖 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 35万
广州国民政府兵力约10万
VS
北伐战争前形势图
浙江
福建
河南
上海
北京

西
江苏
直隶
广东
广西




山东



张作霖
吴佩孚
孙传芳
湖北
兵力20万
兵力35万
兵力20万
广东
广西
国民政府(兵力10万)
二.北伐胜利进军
北伐战争
1、北伐胜利进军
北伐战争进军示意图
广州
浙江
福建
郑县
北京
南昌
桂林
南京
直隶
广州
桂林
长沙


山东



武昌


湖南

西


湖北
浙江






上海
主要战场
湖南、湖北
主要战役
汀泗桥战役
贺胜桥战役
英雄军队
第四军叶挺独立团
叶挺:北伐第四军先遣独立团团长,以铁军著称
①基本消灭吴佩孚主力;②在江西歼灭孙传芳主力;③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
1927年1月武汉民众欢庆北伐胜利,国民政府迁都武汉。
主要战绩
2.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农民运动爆发,农民协会组织和会员剧增
城市工会组织和工人运动得到很大发展
农民武装队伍
中国共产党领导上海工人发动三次武装起义并最终获得胜利!
给北伐军提供支持
表现
材料一: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合作,发动了1924~1927年的革命。……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这是两党结成了统一战线的结果。
——《毛泽东选集》
国共两党合作,共同推进
材料二:根据敌我双方的军力情况,北伐军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敌人的作战方针。首先以主力指向湖南、湖北战场……再集中兵力转向东南各省……最后进入长江以北地区……
——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
材料三:“我们为什么能够建立这样的伟大战功呢?主要的—个原因,就是因为独立团是共产党的军队,因为有了共产党,我们才能成为铁甲”
——《叶挺传》
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北伐作战方针正确
思考:北伐军能节节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六:北伐军出师时,省港罢工委员会组织工人运输队、宣传队、担架队随军出征。北伐军攻打武汉时,汉阳兵工厂工人举行总罢工,断绝了敌人的军火来源,给吴佩孚以致命的打击;农会组织农民替北伐军当向导、抬担架、运送物资,支援北伐战争。
——《中国近代现代史》
材料四:苏联军事顾问的帮助和苏联提供的物资援助,对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五:从军队数量说,北洋军阀大大超过了国民革命军。但他们反动腐朽,祸国殃民,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三大派之间矛盾重重,不可能协同作战。
——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
苏联大力援助,有力支持
北洋军阀失道,各自为战
北伐出师有名,人民支持
思考:在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的统治之下,北伐军能节节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小组合作)
原因:
①国共合作,共同推进;
②作战方针正确;
③广大官兵英勇奋战,中共党员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④工农群众积极支持和苏联的援助;
⑤北洋军阀各自为战,力量分散。
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背景:高涨的工农运动触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在帝国主义势力支持下先后背叛革命。
蒋介石
国民党左派
以廖仲恺、宋庆龄等为代表。主张与共产党合作,打倒军阀列强,争取民族独立。
国民党右派
又名国民党反动派,以蒋介石、汪精卫等为代表。他们反对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同列强合作,以达到反革命目的、反共目的。
2.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时间
地点
性质
1927年4月
南京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3.二次北伐和东北易帜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继续北伐。
1928年6月,北伐军进至北京、天津一带。1928年底,张学良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
意义:南京国民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东北易帜
4.“分共会议”
1927年7月,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提出“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的血腥口号,公开反共,成为反革命的中心人物。
汪精卫
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分共会议”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
想一想:北伐战争取得重大胜利,为什么说国民革命失败了?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又是什么?
(1)国民革命失败是指: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2)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①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②年轻的共产党缺乏斗争经验,没有掌握军队的绝对指挥权,力量还比较弱小。
①中共三大决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黄埔军校建立
过程:
北伐战争
1926-1927
目的:
主要对象:
主要战场:
支持:
结果:国民革命失败:
国民党右派发动反革命政变
标志: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1927.4.18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兴起:国共合作实现
1924-1927
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中国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湖南、湖北
工农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
政治:
军事:
②国民党一大召开(时间、地点、内容意义
(蒋介石四一二政变、汪精卫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原因:
随堂演练
A
1.1924年5月,国民党创办黄埔军校,蒋介石任校长,后来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第一期学员645人中有十分之一是共产党人和共青团员。这说明国民革命运动( )
A.由国共两党合作领导 B.军队由共产党组成
C.由国民党独立领导 D.国共两党合作破裂
2.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前夕,孙中山向记者表示:“吾人已对美、英、法或其他列强之协助丧失希望,唯一对南方表现诚意的国家是苏俄(苏联)……只要他们愿意协助我们推翻北京(政府),我并不在乎他们是否民主呢!”孙中山认为( )
A.联俄是进行革命的现实需要
B.苏俄并未表现出应有的诚意
C.欧美列强是中国革命的重大障碍
D.国民党应该选择民主国家作为合作对象
A
3.《毛泽东选集》写道:“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巨大的成就”是指 ( )
A创办黄埔军校 B北伐胜利进军
C成立南京国民政府 D实现全国统一
4. 自1924年开始,在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内,中国大地上展开了席卷全国的国民革命运动。国民革命取得的重大成果是( )
A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B洗雪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
C使中国革命开始转危为安 D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B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