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6.3 细胞的衰老与死亡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6.3 细胞的衰老与死亡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12-06 17:16: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Nature:科学家积极开发延缓干细胞衰老的方法
索尔克研究人员发现干细胞细胞产生的称为let-7的microRNA会影响Imp蛋白,而Imp蛋白功能是为了保护Upd。
Upd促进保持干细胞的活性,促进干细胞与生存环境之间的交流促进干细胞的自我更新。
在老龄化过程中,let-7的表达会越来越高,最终导致Upd水平降低,减少活跃的干细胞的数量。
第3节 细胞的衰老和死亡
衣藻
一、个体衰老和细胞衰老的关系
对单细胞生物体来说,细胞的衰老或死亡就是个体的衰老或死亡。
对多细胞生物体来说,个体衰老的过程是组成个体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
一、个体衰老和细胞衰老的关系
问题探讨
1.人体的衰老表现出那些特征?
白发、皱纹、老年斑、耳聋、眼花等。
有,造血干细胞;
有,角质层细胞。
2.老年人体内有没有幼嫩的细胞?年轻人体内有没有衰老的细胞?
二、细胞衰老的特征
1.细胞内水分减少,结果使细胞萎缩,体积变小,细胞新陈代谢的速率减慢。
皮肤干燥,布满皱纹。
2.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
白发
酪氨酸
酪氨酸酶
黑色素
老年斑
衰老细胞中色素聚集,主要是脂褐素的堆积。
3.细胞内的色素会随细胞衰老而逐渐积累,妨碍细胞内物质的交流和传递。
细胞衰老的特征
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呼吸速率减慢, 新陈代谢速率减慢
内质网排列无序化,解体,总量有所减少
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
线粒体数量减少,体积膨大,甚至萎缩,体积变小
细胞内的色素逐渐积累,妨碍细胞内物质的交流和传递
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
三、细胞衰老的原因
自由基学说
端粒学说
端粒和端粒酶(telomerase)保护染色体的机理
Elizabeth Blackburn
Carol Greider
Jack Szostak
例1. 蝌蚪的尾部细胞消失,这里的蝌蚪的尾部细胞属于多余无用的细胞,在个体发育中细胞____________。
例2. “脱落的人体皮肤表皮细胞”是完成正常使命的衰老细胞。通过细胞凋亡清除,属于成熟个体中细胞的___________。
细胞凋亡的意义
例3.清除体内有害细胞、______________的细胞等异常细胞。如“吞噬过多的细菌导致死亡的白细胞”和癌细胞都属于此类异常细胞。
编程性死亡
被病原体感染
意义:保证多细胞生物完成正常发育。
意义: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
意义:抵御外界因素的干扰。
自然更新
正常
凋亡
2002年10月7日,英国人布雷诺尔、美国人罗伯特和英国人约翰,因在细胞编程性死亡方面的研究获诺贝尔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
Sydney Brenner
H. Robert Horvitz
John E. Sulston
四、细胞凋亡
细胞的凋亡: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也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
项目 细胞的凋亡 细胞的坏死
与基因的关系
细胞膜的变化
形态变化
影响因素
对机体的影响
细胞的凋亡 VS 坏死
细胞内容物释放、炎症
凋亡小体、无炎症
受基因控制
不受基因控制
内陷
破裂
细胞变圆,与周围细胞脱离。
细胞外型不规则变化。
受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
电、热、冷、机械伤害性刺激。
对机体是有利
对机体是有害
细胞坏死与细胞凋亡的区别
细胞的坏死是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使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而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
细胞凋亡则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它属于一种正常的自然的生理过程。
非正常死亡
细胞内容物释放、炎症
正常死亡
表面有凋亡小体、无炎症
细胞自噬
细胞自噬:在一定的条件下,细胞会将受损或功能退化的细胞结构等,通过溶酶体降解后再利用,这就是细胞自噬。
意义:
获得维持生存所需的物质和能量。
清除受损或衰老损伤的细胞器,以及感染的微生物和毒素,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
激烈的细胞自噬可诱导细胞凋亡,对许多疾病的防治如癌症等有重要意义。
细胞自噬
社会老龄化的相关问题
1.何为老龄化社会?
2.分析你所搜集的资料,讨论我国或本地是否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
3.人口老龄化,势必为家庭、社会和国家以及老年人自身带来一系列新问题。想一想,可能会有哪些问题?我们应该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4.你如何看待人口老龄化问题?
当一个城市或国家6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达到或超过总人口的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达到或超过总人口的7%时,这个城市或国家的人口就称为“老年型人口”,这样的社会就称为“老龄化社会”。
“老龄化社会”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历史
我国在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全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43亿,占总人口的11%,为亚洲老年人口的一半。
从2001年到2020年的第一阶段是快速老龄化阶段。平均每年增加596万老年人口,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
从2021年到2050年,平均每年增加620万人。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推进到30%以上。
从2051年到2100年的第三阶段是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阶段。2051年,中国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峰值4.37亿,约为少儿人口数量的2倍。这一阶段,老年人口规模将稳定在3亿至4亿,老龄化水平基本稳定在31%左右。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历史
社会老龄化的形成是社会进步的一种体现,反映出人类衰老的延迟,寿命的延长,死亡率和出生率之比的下降。
客观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老龄化程度,应考察包括人口平均寿命、老年人口比例、长寿水平等在内的若干指标。
课堂练习
1.老年人皮肤上出现“老年斑”,原因可能是( )
A.细胞酶的活性降低,新陈代谢作用减慢
B.细胞内积累大量色素
C.细胞膜的通透性降低
D.细胞的染色质收缩,染色质染色加深
2.与人类的寿命相关的细胞变化是( )
A.细胞的增殖 B.细胞的分化
C.细胞的衰老 D.细胞的凋亡
B
C
3.关于生物个体衰老和细胞衰老的关系中,说法正确的是( )
A.个体衰老导致细胞衰老
B.细胞的普遍衰老导致生物个体的衰老
C.年幼个体中很少有衰老和凋亡的细胞
D.老年个体几乎没有幼嫩的细胞
4.下列细胞中细胞凋亡的速率最高的是( )
A.白细胞 B.红细胞
C.心肌细胞 D.癌细胞
B
A
5.细胞的生命历程依次经过的阶段是①未分化 ②分化 ③衰老 ④凋亡 ⑤死亡( )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②①③④
6.关于细胞衰老学说中,不正确的是( )
A.可攻击细胞膜的磷脂分子
B.可攻击自由水和结合水分子
C.可攻击DNA分子
D.可攻击蛋白质分子
B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