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
1.(2022七下·锦州期末)下列地图从图1到图4呈现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
A.民族交融不断加强 B.由分裂走向统一
C.中央集权加强 D.经济发展逐渐繁荣
2.(2022七下·邛崃期末)“1206年蒙古草原统一后,他建立了军事、行政和生产相结合的制度,还建立司法机构,创制蒙古文字。”材料中的“他”是( )
A.忽必烈 B.铁木真 C.阿骨打 D.元昊
3.(2022七下·凯里期末)毛泽东《沁园春·雪》中写道:“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主要功绩是( )
A.灭亡西夏 B.统一蒙古 C.建立元朝 D.定都大都
4.(2022七下·定远期末)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说:“成吉思汗铁木真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组织家暨军事家之一,他在政治上和战场上的光辉成就,在二十世纪之前,很少人可跟他媲美。”以下事迹属于成吉思汗的是( )
A.统一蒙古 B.统一全国
C.建立元朝 D.创立行省制度
5.(2022七下·定远期末)“成吉思汗以征服震撼世界,忽必烈则以文治著称于天下。”下列各项措施中,属于“忽必烈文治”的是( )
①广开言路,整顿吏治
②注重农桑
③推行方田均税法和农田水利法
④按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式,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2022七下·西山期末)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可以对历史进行艺术加工,但必须以历史事实为基础。下列情节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岳飞统率的“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
B.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
C.忽必烈统一蒙古,建立元朝
D.宋金达成和议,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7.(2022七下·皇姑期末)1260年,忽必烈继承汗位,接受了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行仁政”“不嗜杀”的建议,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据此可以说明( )
A. 元朝中外交流十分频繁
B.元朝推行中原地区的制度和文化
C.元朝民族矛盾比较失锐
D.元朝对辽阔疆域进行有效的管理
8.(2022七下·大连期末)蒙古政权的兴起,打破了宋朝时期多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下列与蒙古相关的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西夏灭亡 ②南宋灭亡 ③蒙古灭金 ④蒙古改国号为元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④②③ D.①③④②
9.(2022七下·临高期末)元朝的建立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它的建立者是( )
A.成吉思汗 B.武则天 C.忽必烈 D.松赞干布
10.(2022七下·大埔期末)北宋时曾与辽、西夏形成三国鼎立的局势:南宋与金也形成长期对峙的局面。这两种局面被打破,分别是源于哪个少数民族的崛起?( )
A.契丹族、党项族 B.契丹族、女真族
C.党项族、女真族 D.女真族、蒙古族
二、问答题
11.(2022七下·陈仓期末)请你认真观察下图,并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中方框内填出相应政权的名称。
(2)史书记载,12世纪的蒙古高原“没有逃避的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下列改变这一局面的人物是( )
A.耶律阿保机 B.冒顿单于 C.忽必烈 D.铁木真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三、材料分析题
12.(2022七下·宣城期末)
图一辽、西夏与北宋并立形势图 图二南宋与金对峙形势图 图三元朝疆域图
(1)图一中北宋与辽议和的盟约称为什么?之后双方的关系怎样?
(2)图二中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什么?双方以何为界?
(3)图三的朝代在我国历史上有何独特地位?其统治期间民族关系有怎样的发展?
(4)图一到图二再到图三,这一时期在政治局面上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13.(2022七下·襄州期末)阅读下列材料: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毛泽东《沁园春。雪》
回答:
(1)材料中的“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分别指的是谁?
(2)“唐宗”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之一,请说他统治时期称为什么?
(3)“成吉思汗”最突出的贡献是什么?
(4)通过七下历史学习,请你说一说他们在治理国家方面有什么相同的措施?
14.(2021七下·路南期中)历史人物探究
材料一:12世纪时,蒙古草原上分布着许多部落,相互之间频繁发生战争,人们盼望草原统一起来,结束战争。年幼时的铁木真,经历了许多磨难,切身感悟到只有将草原上的各部落统一起来,才能给草原带来和平,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铁木真率部多次征讨,逐一打败了草原上各个强大的势力,于1206年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他在统一蒙古草原后,建立了军事、行政和生产相结合的制度,组建了一支护卫部队,建立了司法机构,创造了蒙古文字。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测》(部编版)
材料二:铁木真征服之地有:内外蒙古,满洲,中国本部西北部,天山南北路,俄领中亚西亚,阿富汗,波斯东半部及高加索山附近。
——摘编自王桐龄《中国史》
(1)材料中的历史人物是哪个民族的领袖?12世纪时,这个民族面对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2)据材料一,指出铁木真是如何解决以上民族问题的?由此,他获得的尊称是什么?
(3)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铁木真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哪些积极影响?你认为什么样的人能够被后人尊敬和怀念?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辽与北宋的和战;西夏与北宋的关系;南宋的偏安;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图1到图4呈现的历史发展趋势是由分裂走向统一。元朝统一结束了唐末以来分裂割据和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B符合题意;排除AC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从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等知识。
2.【答案】B
【知识点】蒙古族的兴起与蒙古灭夏金
【解析】【分析】1206年铁木真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他被拥立为大汗,被尊称为成吉思汗。蒙古草原统一后,铁木真建立了军事、行政和生产相结合的制度,还建立司法机构,创制蒙古文字。
ACD三项和题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铁木真1206年蒙古草原统一后,建立了军事、行政和生产相结合的制度,还建立司法机构,创制蒙古文字,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及学生的识记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3.【答案】B
【知识点】蒙古族的兴起与蒙古灭夏金
【解析】【分析】B.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2世纪时,蒙古草原战争频繁,人们渴望和平,铁木真率部多次征讨,逐一打败各个强大的势力,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他被拥为大汗,被尊称为成吉思汗,故选项B符合题意;
A.灭亡西夏,不符合题意;
C.建立元朝,不符合题意;
D.定都大都,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4.【答案】A
【知识点】蒙古族的兴起与蒙古灭夏金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说:“铁木真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组织家暨军事家之一,他在政治上和战场上的光辉成就,在二十世纪之前,很少人可跟他媲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他给予铁木真如此评价的主要依据是铁木真统一蒙古。铁木真完成蒙古统一大业,结束了蒙古草原长期混战的局面。1206年,蒙古贵族在斡难河源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蒙古族的最高首领,尊称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并发动大规模扩张战争,A符合题意;
成吉思汗没有统一全国,B不符合题意;
忽必烈建立元朝,C不符合题意;
忽必烈建立行省制度,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能力,难度一般,让学生正确认识成吉思汗的功绩,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既可作答。
5.【答案】B
【知识点】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更好地治理国家,忽必烈重用汉族官吏,采取汉族的政治制度,实行仁政,不嗜杀,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促进了蒙古族的汉化,①②④属于“忽必烈文治"的措施,B符合题意;
推行方田均税法和农田水利法是王安石变法的内容,排除含有③的AC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忽必烈的统治。难道适中,掌握忽必烈的统治措施即可作答。
6.【答案】C
【知识点】蒙古族的兴起与蒙古灭夏金;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解析】【分析】铁木真完成蒙古统一大业,结束了蒙古草原长期混战的局面。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成立蒙古汗国,被尊为“成吉思汗”。1227年,西夏政权亡于蒙古政权。1234年蒙古灭金,对南宋形成包围之势。1260年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继承蒙古汗位,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情节与历史事实不相符的是忽必烈统一蒙古,建立元朝,排除ABD,选项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蒙古统一、元朝的建立以及巩固统一的措施。
7.【答案】B
【知识点】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可知,元世祖忽必烈接受了汉族儒臣,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这说明元朝推行中原地区的制度和文化,其目的是维护和巩固元朝统治。
ACD三项和题干材料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元朝推行中原地区的制度和文化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元世祖巩固统治采取的措施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8.【答案】D
【知识点】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蒙古兴起过程中,1227年灭亡西夏,1276年灭亡南宋, 1234年灭金,1271年改国号为元。先后顺序为:①③④②,D符合题意;
ABC顺序错误,排除AB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辽、宋、夏、金、元的知识。难度适中,掌握辽、宋、夏、金、元的兴亡即可作答。
9.【答案】C
【知识点】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解析】【分析】C.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于大都,故选项C符合题意;
A.成吉思汗,不符合题意;
B.武则天,不符合题意;
D.松赞干布,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明显的知识点,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10.【答案】D
【知识点】女真族的崛起;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解析】【分析】北宋时曾与辽、西夏形成三国鼎立的局势;南宋与金也曾形成长期对峙的局面。这两种局面被打破,分别是源于女真族、蒙古族的崛起。1115年女真族完颜阿骨打建立金,1125年金灭辽;1227年蒙古族铁木真建立蒙古政权,1234年蒙古灭金。
ABC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D项女真族、蒙古族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女真族、蒙古族的崛起及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知道1115年女真族完颜阿骨打建立金,1125年金灭辽;1227年蒙古族铁木真建立蒙古政权,1234年蒙古灭金。
11.【答案】(1)从上往下依次为:西夏、金、南宋。
(2)D
(3)意义:元朝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知识点】西夏与北宋的关系;女真族的崛起;南宋的偏安;蒙古族的兴起与蒙古灭夏金;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信息即地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蒙古政权刚建立时,紧挨着它的以中兴为都城的是西夏,以中都为都城的是金,长江以南以临安为都城的是南宋;
(2)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2世纪的蒙古高原“没有逃避的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后来铁木真率部多次征讨,逐一打败草原上各个强大的势力,与1206年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故选项D符合题意;
(3)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元朝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故答案为:(1) 从上往下依次为:西夏、金、南宋。
(2)D
(3) 意义:元朝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点评】(1)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即地图,结合其中的文字提示,看懂地图中的政权分布即势力范围,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识记回答,注意要看懂地图;
(2)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需要学生准确记忆;
(3)本题考查理解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识记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最好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不要死记硬背。
12.【答案】(1)盟约:澶渊之盟。关系: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2)标志:宋金达成和议。分界线:淮水至大散关一线。
(3)独特地位: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民族关系发展:①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区别;②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4)趋势:由政权分裂走向统一(或由分裂走向统一)。
【知识点】辽与北宋的和战;南宋的偏安;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澶渊之盟的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真宗时,宋辽议和,辽撤兵,宋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有利于双方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的交流,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2)本题考查宋金对峙的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岳飞被杀后,南宋和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河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3)本题考查元朝的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元朝时期由于疆域辽阔,各民族交往频繁,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区别;在民族融合过程中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4)本题考查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宋到元政权有分裂走向统一。
故答案为:(1)盟约:澶渊之盟。关系: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2)标志:宋金达成和议。分界线:淮水至大散关一线。
(3)独特地位: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民族关系发展:①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区别;②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4)趋势:由政权分裂走向统一(或由分裂走向统一)。
【点评】本题考查澶渊之盟、宋金和议、元朝、宋元的时代特征等知识。难度较大,熟悉教材插图,能够识读不同时期的疆域图,能够将材料和所学知识相结合,分析、归纳所学知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方可作答。
13.【答案】(1)唐太宗(或李世民)、宋太祖(或赵匡胤)、铁木真。
(2)贞观之治、
(3)统一蒙古。
(4)重视农业生产、重用人才、重视吏治 等。
【知识点】“贞观之治”;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蒙古族的兴起与蒙古灭夏金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材料中的“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分别指的是 唐太宗(或李世民)、宋太祖(或赵匡胤)、铁木真;
(2)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之一,他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被誉为“贞观之治”;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成吉思汗铁木真的最突出贡献是统一了蒙古草原;
(4)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他们在治理国家方面采取的共同措施有: 重视农业生产、重用人才、重视吏治等;
故答案为:(1) 唐太宗(或李世民)、宋太祖(或赵匡胤)、铁木真。
(2)贞观之治
(3)统一蒙古
(4) 重视农业生产、重用人才、重视吏治等。
【点评】本题的前三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和材料信息,结合对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些都是课本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最后一题是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理解,找出他们的共同点回答。
14.【答案】(1)蒙古。各部落之间战乱频繁。
(2)统一蒙古各部。成吉思汗。
(3)促进了蒙古民族的发展和进步;为以后元朝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促进了中华民族各民族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促进了中外交流等;对历史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人。
【知识点】蒙古族的兴起与蒙古灭夏金;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成吉思汗的知识。依据材料中“12世纪时,蒙古草原上分布着许多部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铁木真是蒙古的领袖人物。依据材料“相互之间频繁发生战争”可知,蒙古族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各部落之间战乱频繁。
(2)本题考查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知识。依据材料一中“铁木真率部多次征讨,逐一打败了草原上各个强大的势力,于1206年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可知,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解决了部落之间的战争。蒙古各部尊称铁木真为“成吉思汗”。
(3)本题考查蒙古统一的影响。依据材料中“铁木真征服之地有:内外蒙古,满洲,中国本部西北部,天山南北路,俄领中亚西亚,阿富汗,波斯东半部及高加索山附近”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蒙古的统一促进了蒙古民族的发展和进步;为以后元朝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促进了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的文化和经济交流;促进了中外交流等。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对历史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人、维护了人民的利益,因此受到后世的尊敬和怀念。
故答案为:(1)蒙古。各部落之间战乱频繁。
(2)统一蒙古各部。成吉思汗。
(3)促进了蒙古民族的发展和进步;为以后元朝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促进了中华民族各民族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促进了中外交流等;对历史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人。
【点评】本题考查成吉思汗和统一蒙古的相关知识。难度较大,需要熟练掌握基础知识,通过图片和关键词,将材料和所学知识相结合,分析、归纳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方可作答。
试题分析部分
1、试卷总体分布分析
总分:87分
分值分布 客观题(占比) 20.0(23.0%)
主观题(占比) 67.0(77.0%)
题量分布 客观题(占比) 10(71.4%)
主观题(占比) 4(28.6%)
2、试卷题量分布分析
大题题型 题目量(占比) 分值(占比)
问答题 1(7.1%) 12.0(13.8%)
材料分析题 3(21.4%) 55.0(63.2%)
单选题 10(71.4%) 20.0(23.0%)
3、试卷难度结构分析
序号 难易度 占比
1 普通 (78.6%)
2 容易 (7.1%)
3 困难 (14.3%)
4、试卷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认知水平) 分值(占比) 对应题号
1 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14.0(16.1%) 1,11
2 女真族的崛起 14.0(16.1%) 10,11
3 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61.0(70.1%) 1,5,6,7,8,9,10,11,12,14
4 辽与北宋的和战 22.0(25.3%) 1,12
5 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2.0(2.3%) 1
6 南宋的偏安 34.0(39.1%) 1,11,12
7 蒙古族的兴起与蒙古灭夏金 55.0(63.2%) 2,3,4,6,11,13,14
8 “贞观之治” 20.0(23.0%) 13
9 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20.0(23.0%) 13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