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词四首 满江红(小住京华)课件(共33张PPT)+教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12词四首 满江红(小住京华)课件(共33张PPT)+教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06 14:25:30

内容文字预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12课《满江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1.理解词作的内容及其蕴含的感情。把握词作的主旨。
过程方法目标
2.诵读、探究学习作者借典故抒情的方法。
情感态度目标
3.词人的政治抱负和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1.理解词作的内容及其蕴含的感情。把握词作的主旨
2.学习词人的政治抱负和爱国热情。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借典故抒情的方法。
【课时计划】
2课时
一.课前导入,激发兴趣
精忠爱国英雄岳飞《满江红》气壮山河,成为千古不朽的杰作,鉴湖女侠秋瑾的《满江红》气冲斗牛,颇有一些大丈夫的气魄,有巾帼不让须眉的本色。
二.朗诵诗歌,整体感知
(一)熟读词体会词在节奏,韵律上的美感
1.听录音范读
2.个别读纠正
3.齐读巩固
4.自由读提升
(二)作家作品简介
秋瑾(1875—1907)1875年生于绍兴,原名闺谨,字璿卿,自号竞雄,别号鉴湖女侠,汉侠女儿。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是我国近代杰出的革命家、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生于一个封建家庭,幼怀大志,性格豪放,酷爱诗文和骑马击剑,能文能武,敢说敢为。1904年自费留学日本,积极参加反对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活动,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创办《中国女报》,宣传革命。后回绍兴组织光复会,与徐锡麟分头准备皖浙两省起义,事发后被捕,坚贞不屈,六月六日就义于绍兴古轩亭口。
(三)创作背景简介
1903年春,王廷均用钱捐得户部主事官职,秋瑾随夫入京。时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而其夫无心国事。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廷均发生冲突,离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后由吴芝瑛出面调解,而秋瑾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不久即东渡日本留学。这首词是她在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 。
三.译读诗词,感知大意
1.结合课下注释,同桌说说大意。
2.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作者笔下的情景?
翻译 在北京暂住,转眼又到了中秋佳节。篱笆下的菊花遍地盛开,(我的)容颜却是那么的憔悴。刘邦用四面楚歌战胜了项羽,我漂泊了八年还想着那个家作什么。既然我那么痛苦,何必还强颜欢笑呢,离开也没有什么难的!我虽然不是男儿身,心却比男儿还刚烈。有志气的文人肝胆相照的胸襟,常常是不被人理解的。那些心胸狭窄的俗人怎么能够明白我的心意?自古英雄衰弱的时候总是要受尽痛苦折磨的。在这个迷茫的社会里,我要去哪里寻觅知音?(我的)泪水浸湿了衣裳。
3.概括词的上阕和下阕的内容。
【点拨】上阕主要从客居京华写起,写了词人心中的国难心愁,表达了抗争之心。
下阕写作者虽有凌云壮志,但知音难觅,不觉泪湿衣襟。
4.概括内容主题
【点拨】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不愿过贵妇人生活,意欲突破家庭束缚、追求自由、投身革命的思想感情,曲折地反映了革命者参加革命前的苦闷彷徨和投身革命的雄心壮志,尽显巾帼英雄的豪迈气概。
三.研读诗词,深入探究
1.品析“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这句包含了哪些信息?
【点拨】这句点明了写作的时间和地点,中秋节,北京城。流露出作者对时光飞逝、年华虚度的苦闷心情。
2.“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这句化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点拨】内容上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以外在自然景观的清秀明丽(以乐景衬哀情)反衬青春蹉跎,国难当头的苦闷。“拭”生动传神写出秋色澄明。在结构上,渲染气氛,为下文抒发情感做铺垫。
3.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这句化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点拨】化用汉军破楚的故事来比喻说明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暗指当时的国事。表达了词人不愿过贵妇人生活,意欲突破家庭束缚、追求自由、投身革命,担忧国家的危难的思想感情。
4.怎样理解“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的内涵?
【点拨】这句进一步说明了自己表面上过着贵妇人的生活,实则奴仆不如的“八年风味”;“殊未屑”表明了作者对贵妇人的生活,并不留恋,相反加以蔑视,不能做男儿的遗憾之情。
5. 赏析: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点拨】①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作者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②运用“身”与“心”、“列”与“烈”两句四字谐音(对比、反衬),来表达词人的抱负和虽然身为女儿身,但反抗压迫寻求解放的决心绝不会比男子差思想感情。
6.理解: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点拨】表明词人素有济世情怀,“肝胆”指关注世事,关注民生的诚心,及为之奋斗牺牲勇气。“因人常热”热血未冷,对封建专制的痛恨,对民生疾苦同情。
7.理解: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点拨】反问语气强烈,表面词人匡国济世凌云壮志是俗人不能理解的。
8.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运用典故抒发了什么情感?
【点拨】引用白居易《琵琶行》“江州司马青衫湿”典故(用典、直抒胸臆)抒发了词人走向革命前夕的苦闷、知音难觅的悲伤、对自己前途的担忧。
四.赏读诗词,写作鉴赏
1.多用典故,意蕴深厚。
①“为篱下,黄花开遍”,是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以外在自然景观的清秀明丽反衬青春蹉跎而又无可奈何的沉重失落感和怨幽之情。 ②“四面歌残终破楚”作者又用《史记 项羽本纪》中汉军破楚的故事,一方面说明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另一方面叹清王朝却面对帝国主义的“豆剖瓜分”的束手无策、一退再退、软弱腐败的窘态。 ③“不因人热”, 因:依靠。汉时梁鸿不趁他人热灶烧火煮饭。比喻为人孤僻高傲。也比喻不依赖别人。(典故出自《东观汉记 梁鸿传》:“比舍先炊已,呼鸿及热釜炊。鸿曰:‘童子鸿不因人热者也。’灭灶更燃火。”) 表明自己虽真心诚意地结交志同道合的同志,但叹无知音可交。
④“莽红尘, 何处觅知音?青衫湿!”“青衫湿”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江州司马青衫湿”,这里指自己泪湿衣衫,极言知音难觅,不禁潸然泪下的苦闷心情,自己对前途的担心和忧虑。
(2)格调高昂,语言刚健。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平生肝胆”“英雄末路”等词句脱口而出,不假雕饰,显得清新自然,却又刚健质朴。而结语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知音难觅、不禁潸然泪下的苦闷。
五.拓展延伸,巩固提升
1.请对“四面歌残终破楚”一句作简要赏析。
【明确】运用“四面楚歌”的典故(或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国家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困境,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2.“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抒发了作者决心比超男子,渴望投身革命、匡国济世的思想感情。
3.“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抒发了作者决心比超男子,渴望投身革命、匡国济世的思想感情。
4.“苦将侬,强派作娥眉,殊未屑!”中“娥眉”指什么?这一句 写出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明确】不能做男儿的遗憾之情。
5.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展现的画面。
【明确】天高气爽,篱笆下菊花盛开,一地金黄;秋风拂来,暗香盈袖,秋天的容颜像擦拭过一般明净。(仅翻译句子给1分。有合理想象,语言生动,给3分)
6.这首词结尾长叹“青衫湿”,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简要概括。
【明确】本句引用典故,抒发了词人知音难觅,不禁潸然泪下的苦闷心情。(或本句引用唐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诗义,抒发了词人对自己前途的担心和忧虑。知音难遇的苦闷(忧郁、怅、感慨)。
7.下列对词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以明丽清爽的秋景来烘托词人悦的心境。
B.“四面歌残终破楚”用“四面楚歌”的典故喻指国破,词人为国家命运而担忧。
C.“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表现词人与天命抗争、与传统决裂的勇气和决心。
D.下片开篇通过身与心的对比与反村,写出了词人不是男儿胜似男儿的豪迈气概。
8.下列对词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
A.这首词是词人中秋节的述怀之作,题目中的“京华”是指现在的北京。
B.“为篱下黄花开”中的“为篱下”化用了陶潜“采菊东篱下"”的典故。
C.“四面歌残终破楚”运用了对比手法,反映词人对冲破家庭牢笼的渴望。
D.“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展现了词人巾国英雄的形象.
9.下列句子对这首词理解有误的一句是(3分)( C )
A.《满江红》作于1903年,作者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著名活动家,妇女解放运动先驱秋瑾。
B.“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本句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
C.《满江红》是题目,作者是浙江绍兴人,别号“易安居士”。
D.“为篱下黄花开遍”,是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以外在自然景观的清秀明丽反衬青春蹉跎而又无可奈何的沉重失落感和幽怨之情。
【明确】满江红是词牌名。别号是鉴湖女侠。
板书设计(共33张PPT)
12 满江红
部编版 九年级下
新知讲解
新知导入
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一首气壮山河、传诵千古的名篇。表现了作者大无畏的英雄气慨,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秋瑾(1875—1907)1875年生于绍兴,
原名闺谨,字璿卿,自号竞雄,别号鉴湖
女侠,汉侠女儿。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是我国近代杰出的革命家、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生于一个
封建家庭,幼怀大志,性格豪放,酷爱诗
文和骑马击剑,能文能武,敢说敢为。
1904年自费留学日本,积极参加反对清朝
封建统治的革命活动,并加入同盟会。回
国后创办《中国女报》,宣传革命。后回绍兴组织光复会,与徐锡麟分头准备皖浙两省起义,事发后被捕,坚贞不屈,六月六日就义于绍兴古轩亭口。
秋瑾的创作
秋瑾短促的一生创作了很多诗词。现在《秋瑾集》收存诗、词、歌220多首,另有集外佚诗约15首,共二百四十余首。如以1904年东渡日本为界,其诗作可分为前后期。
前期:1891-1904 咏物写景、感事抒怀、思念亲友。
后期:1904-1907 抒发革命豪情,对祖国前途的忧虑。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1903年春,王廷均用钱捐得户部主事官职,秋瑾随夫入京。时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而其夫无心国事。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廷均发生冲突,离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后由吴芝瑛出面调解,而秋瑾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不久即东渡日本留学。这首词是她在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 。
1939年周恩来题词“勿忘鉴湖女侠之遗风”
孙中山为秋瑾烈士题词“巾帼英雄”
1958年9月9日,吴玉章为秋瑾烈士题词
新知讲解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新知讲解

小住 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
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
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京城之美称。因京城是文物、人才汇集之地,故称为京华。
此处用《史记·项羽本纪》中汉军破楚的故事,来比喻说明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
指女子细长而略弯的眉毛。这里借指女子。
暂时居住。
因为。

满江红
秋瑾




新知讲解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算平生肝胆,
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
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刚烈,有节操。
指真诚的心。
白居易《琵琶行》中有“江州司马青衫湿”句,指眼泪打湿了衣服。
属类,范围。
激动。
莽莽人世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译文;在北京暂住,转眼又到了中秋佳节。篱笆下的菊花遍地盛开,(我的)容颜却是那么的憔悴。刘邦用四面楚歌战胜了项羽,我漂泊了八年还想着那个家作什么。既然我那么痛苦,何必还强颜欢笑呢,离开也没有什么难的!我虽然不是男儿身,心却比男儿还刚烈。有志气的文人肝胆相照的胸襟,常常是不被人理解的。那些心胸狭窄的俗人怎么能够明白我的心意?自古英雄衰弱的时候总是要受尽痛苦折磨的。在这个迷茫的社会里,我要去哪里寻觅知音?(我的)泪水浸湿了衣裳。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上阕:主要从客居京华写起,写了词人心中的国难心愁,表达了抗争之心。
下阕:写作者虽有凌云壮志,但知音难觅,不觉泪湿衣襟。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不愿过贵妇人生活,意欲突破家庭束缚、追求自由、投身革命的思想感情,曲折地反映了革命者参加革命前的苦闷彷徨和投身革命的雄心壮志,尽显巾帼英雄的豪迈气概。
新知导入
合作探究




1.品析“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这句包含了哪些信息?
这句点明了写作的时间和地点,中秋节,北京城。流露出作者对时光飞逝、年华虚度的苦闷心情。
合作探究
2.“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这句化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内容上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以外在自然景观的清秀明丽(以乐景衬哀情)反衬青春蹉跎,国难当头的苦闷。“拭”生动传神写出秋色澄明。
在结构上,渲染气氛,为下文抒发情感做铺垫。
合作探究
3.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这句化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化用汉军破楚的故事来比喻说明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暗指当时的国事。表达了词人不愿过贵妇人生活,意欲突破家庭束缚、追求自由、投身革命,担忧国家的危难的思想感情。
合作探究
4.怎样理解“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的内涵?
这句进一步说明了自己表面上过着贵妇人的生活,实则奴仆不如的“八年风味”;“殊未屑”表明了作者对贵妇人的生活,并不留恋,相反加以蔑视,不能做男儿的遗憾之情。
合作探究
5.赏析: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①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作者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②运用“身”与“心”、“列”与“烈”两句四字谐音(对比、反衬),来表达词人的抱负和虽然身为女儿身,但反抗压迫寻求解放的决心绝不会比男子差思想感情。
合作探究
6.理解: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表明词人素有济世情怀,“肝胆”指关注世事,关注民生的诚心,及为之奋斗牺牲勇气。“因人常热”热血未冷,对封建专制的痛恨,对民生疾苦同情。
合作探究
7.理解: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反问语气强烈,表面词人匡国济世凌云壮志是俗人不能理解的。
合作探究
8.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运用典故抒发了什么情感?
引用白居易《琵琶行》“江州司马青衫湿”典故(用典、直抒胸臆)抒发了词人走向革命前夕的苦闷、知音难觅的悲伤、对自己前途的担忧。
新知导入
合作探究




1.多用典故,意蕴深厚。
①“为篱下,黄花开遍”,是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以外在自然景观的清秀明丽反衬青春蹉跎而又无可奈何的沉重失落感和怨幽之情。 ②“四面歌残终破楚”作者又用《史记 项羽本纪》中汉军破楚的故事,一方面说明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另一方面叹清王朝却面对帝国主义的“豆剖瓜分”的束手无策、一退再退、软弱腐败的窘态。
合作探究
③“不因人热”, 因:依靠。汉时梁鸿不趁他人热灶烧火煮饭。比喻为人孤僻高傲。也比喻不依赖别人。(典故出自《东观汉记 梁鸿传》:“比舍先炊已,呼鸿及热釜炊。鸿曰:‘童子鸿不因人热者也。’灭灶更燃火。”) 表明自己虽真心诚意地结交志同道合的同志,但叹无知音可交。
④“莽红尘, 何处觅知音?青衫湿!”“青衫湿”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江州司马青衫湿”,这里指自己泪湿衣衫,极言知音难觅,不禁潸然泪下的苦闷心情,自己对前途的担心和忧虑。
合作探究
(2)格调高昂,语言刚健。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平生肝胆”“英雄末路”等词句脱口而出,不假雕饰,显得清新自然,却又刚健质朴。而结语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知音难觅、不禁潸然泪下的苦闷。
新知导入
课堂练习
1.请对“四面歌残终破楚”一句作简要赏析。

2.“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运用“四面楚歌”的典故(或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国家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困境,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抒发了作者决心比超男子,渴望投身革命、匡国济世的思想感情。
新知导入
课堂练习
3.“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苦将侬,强派作娥眉,殊未屑!”中“娥眉”指什么?这一句 写出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抒发了作者决心比超男子,渴望投身革命、匡国济世的思想感情。
不能做男儿的遗憾之情。
新知导入
课堂练习
5.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展现的画面。
天高气爽,篱笆下菊花盛开,一地金黄;秋风拂来,暗香盈袖,秋天的容颜像擦拭过一般明净。(仅翻译句子给1分。有合理想象,语言生动,给3分)
新知导入
课堂练习
6.这首词结尾长叹“青衫湿”,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简要概括。
本句引用典故,抒发了词人知音难觅,不禁潸然泪下的苦闷心情。(或本句引用唐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诗义,抒发了词人对自己前途的担心和忧虑。知音难遇的苦闷(忧郁、怅、感慨)。
新知导入
课堂练习
7.下列对词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以明丽清爽的秋景来烘托词人悦的心境。
B.“四面歌残终破楚”用“四面楚歌”的典故喻指国破,词人为国家命运而担忧。
C.“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表现词人与天命抗争、与传统决裂的勇气和决心。
D.下片开篇通过身与心的对比与反村,写出了词人不是男儿胜似男儿的豪迈气概。
A
新知导入
课堂练习
8.下列对词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是词人中秋节的述怀之作,题目中的“京华”是指现在的北京。
B.“为篱下黄花开”中的“为篱下”化用了陶潜“采菊东篱下"”的典故。
C.“四面歌残终破楚”运用了对比手法,反映词人对冲破家庭牢笼的渴望。
D.“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展现了词人巾国英雄的形象.
C
新知导入
课堂练习
9.下列句子对这首词理解有误的一句是( )
A.《满江红》作于1903年,作者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著名活动家,妇女解放运动先驱秋瑾。
B.“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本句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
C.《满江红》是题目,作者是浙江绍兴人,别号“易安居士”。
D.“为篱下黄花开遍”,是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以外在自然景观的清秀明丽反衬青春蹉跎而又无可奈何的沉重失落感和幽怨之情。
C
摆脱世俗走向革命
用典
上片:
回顾过往生活
下片:
思虑未来前途
满江红
板书设计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