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5.2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课件(共6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5.2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课件(共6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2-06 12:33: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0张PPT)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思维导图自然地理环境自然带差异性地带性分异非地带性分异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影响因素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等水平地带分异山地垂直分异
A
B
C
D
E
F
漠河
北京
海南
包头
吐鲁番
南京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
水热组合不同
气候类型不同
形成与之统一的植被、土壤类型
自然带
一、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表现
自然带的形成:
因为植被能较明显地体现自然环境的特征,
所以自然带往往以植被类型命名
温度带+植被类型+带
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
(以北半球为例)
陆地自然带及其与气候类型的对应关系
A

B

C

D


温 带

热带季雨林带
F
漠河
北京
海南
南京
对照自然带分布图,说出下列城市对应的陆地自然带名称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____延伸 ____更替
东西
南北
热量
纬度位置
(太阳辐射)
1
4
3
2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规律名称
分布特征
图示
形成基础
根本原因
二、陆地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北京
包头
吐鲁番
对照自然带分布图,说出下列城市对应的陆地自然带名称
温带草原带
温带荒漠带
水分
海陆位置
1
4
3
2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规律名称
分布特征
图示
形成基础
根本原因
二、陆地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
____延伸
____更替
南北东西
温 带
二、陆地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
____延伸 ____更替
东西
南北
热量
纬度位置
(太阳辐射)
1
4
3
2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纬度地带性)
规律名称
分布特征
图示
形成基础
根本原因
水分
海陆位置
1
4
3
2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经度地带性)
____延伸
____更替
南北东西
(一)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知识点1: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银杏黄时秋意浓”,每至暮秋,银杏树便“尽换黄金甲”,当秋风袭来,遍地碎金,如梦如幻的浪漫景色吸引大量游人前去观赏。下图为我国主要银杏观赏地分布及某地银杏大道景观。据此完成1-2题。
1.湖州的地带性植被为A.常绿阔叶林 B.针阔叶混交林C.落叶阔叶林 D.针叶林
2.与浙江湖州相比,辽宁丹东的银杏最佳观赏期较短,其原因是A.丹东地势高,光照强,银杏叶黄得早B.丹东受冬季风影响大,银杏叶掉落快C.湖州离海近,气温高,银杏叶黄得晚D.湖州秋季阴雨天气多,银杏叶掉落慢
A
B
能力内化
知识点1: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温带雨林是在中纬度的高雨量地区生长的针叶或阔叶森林。温带雨林在很多方面与热带雨林相似,如都有高大乔木、众多的附生植物和植物群落的空间分层现象。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保存着古老而广阔的温带雨林, 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下图为塔斯马尼亚岛等高线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塔斯马尼亚岛温带雨林保护区的核心位置是A.① B.② C.③ D.④
4.与热带雨林比较, 温带雨林的特点是A.树木年轮现象更显著
B.生物多样性更加事富C.土壤的腐殖质层更薄
D.植物的垂直分层更多
B
A
知识点1: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干旱指数是反映气候干旱程度的指标,通常为年蒸发量与年降水量的比值,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一个区域植被覆盖程度。下图为黄土高原多年平均干旱指数。据此完成5-6题。
5.从图中干旱指数看,图示地区植被覆盖率最高的是( )A.西部 B.东部 C.南部 D.北部
6.图示地区植被自东南向西北可能依次为( )A.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
B.森林草原-森林-草原-荒漠草原C.草原-荒漠草原-森林-森林草原
D.荒漠草原-草原-森林草原-森林
C
A
如果考虑地形因素,自然带是否也有这样的分异规律呢?
____延伸 ____更替
规律名称
分布特征
图示
形成基础
根本原因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1
4
3
2
水平垂直
水热组合
海拔变化
二、陆地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
(二)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欧洲阿尔卑斯山垂直自然带谱
【探究一:山麓自然带(基带)】
天山43°N
1.结合天山所处的水平自然带,推断天山博格达峰的基带分布有何规律?
天山北坡博格达峰
规律一:
基带与山体所处水平自然带相一致
温 带
读“我国部分山地垂直自然带谱”据此完成下题。
按高纬到低纬的排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甲-丙-乙
知识点2: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A
【探究二:垂直带谱的变化规律】
2.对比分析,寻找联系:
观察珠穆朗玛峰的垂直自然带变化,与学过的哪一种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相似?
规律二:
山体垂直带谱的变化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相似。
学以致用:若一座山位于赤道,且山体足够高,根据所学地理规律,正确排列甲山地垂直自然带。【探究三: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影响因素】
【思考】
纬度相当的三座名山的自然带谱数量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思考】
纬度相当的三座名山的自然带谱数量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思考3:纬度相当的三座名山,山体自然带数量有何不同?你有什么发现?
规律三:
一般情况,纬度相当的山体,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谱越复杂。
【探究三: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影响因素】
思考:阅读珠峰垂直自然带谱,分析珠峰南、北坡自然带数量有差异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山体相对高度
【探究三: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影响因素】
思考4:相同高度的山体,自然带数量多少与纬度有何关联?
思考5:相同高度的山体,同类自然带的海拔高度与纬度又有何关联?
规律四:
相同高度的山体,纬度越低,自然带谱越复杂。
规律五:相同高度的山体,纬度越低,同类自然带海拔越高,纬度越高,同类自然带海拔越低。
【探究三: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影响因素】
小结:
一般来说,山体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谱越复杂。
读“我国部分山地垂直自然带谱”据此完成下题。
与同纬度地区相比,丙图中苔原带缺失的原因是
A.纬度低
B.海拔低
C.地处阴坡
D.地处背风坡
知识点2: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B
【探究四:同类自然带海拔高低的影响因素】
欧洲阿尔卑斯山的垂直地带分布
阿尔卑斯山(45°N-48°N)垂直带谱
思考6:阅读阿尔卑斯山垂直自然带谱,指出“高山草甸带”上界在南坡和北坡海拔差异,并分析原因?
规律六:
同一自然带,阳坡分布海拔高;阴坡分布海拔低。
NSNS南半球北半球请根据阴阳坡判断中纬度某山体所处半球山体1山体2A自然带A自然带【探究四:同类自然带海拔高低的影响因素】
思考8:阅读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谱,指出“高山草甸带”上界在南坡和北坡海拔差异,尝试解释原因?
思考9:阅读太行山垂直自然带谱,指出“高山草甸带”上界在东坡和西坡海拔差异,尝试解释原因?你发现了什么?
太行山垂直自然带谱(34°N-40°N)
乞力马扎罗山
(4°S)
规律七:
①如果热量充足条件下(低纬),迎风坡自然带偏高;
②如果是热量条件不足的条件下,水分条件起到了决定性影响,迎风坡自然带偏低。
大气环流与世界气候类型




大气环流
大陆西部
大陆中部
大陆东部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温 带
温 带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总结
1.基带与山体所处水平自然带相一致
2.山体垂直带谱的变化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相似。
3.一般来说,山体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谱越复杂。
4.同一自然带,阳坡分布上界海拔高;阴坡分布上界海拔低。
5.相同高度的山体,纬度越低,同类自然带海拔越高,纬度越高,同类自然带海拔越低。
6.①如果热量充足条件下(低纬),迎风坡自然带偏高;②如果是热量条件不足的条件下,水分条件起到了决定性影响,迎风坡自然带偏低。
(2018年江苏卷)图5为“我国西部某山地北坡垂直带谱示意图”。据该山地海拔2500~3400m间的一小流域水量平衡实验资料,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60mm,水量支出中蒸发占28%,下渗占2%,不产生地表径流。据此回答1—2题。
1.该小流域内水量支出占比最大的是A.地表蒸发 B.植物截留和蒸腾
C.地下径流 D.转化为固态水
2.甲表示的自然带是A.山地落叶阔叶林带 B.山地草原带C.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D.荒漠带
B
B
能力内化
贡嘠山(29°35′N,101°52′E)位于四川省西部,为大雪山的主峰,被誉为“蜀山之王”。康定木兰是我国川西山区特有的一种原始落叶灌木,每年3—4月先开花后长叶,7—9月结果。下图示意贡嘠山垂直自然带谱(单位:m)。据此完成3—4题。
3.贡嘎山东坡自然带的基带为
A.稀树灌丛带
B.常绿阔叶林带
C.针叶林带
D.热带雨林带
4.贡嘎山东西两坡自然带谱差异
较大的主导因素是
A.海拔高度
B.坡度
C.纬度
D.相对高度
知识点2: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B
D
知识点2: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下图为世界某著名山脉东西两坡不同垂直地带景观图,读图回答3—4题。
3.判断甲坡坡向及图例①代表的景观类型
A.东坡 常绿阔叶林 B.西坡 常绿硬叶林
C.东坡 亚热带草原 D.西坡 落叶阔叶林
4.导致20°S附近甲乙两坡垂直景观复杂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 B.光照 C.水分 D.高差
B
C
二、陆地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
____延伸 ____更替
东西
南北
热量
纬度位置
(太阳辐射)
1
4
3
2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纬度地带性)
规律名称
分布特征
图示
形成基础
根本原因
水分
海陆位置
1
4
3
2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经度地带性)
____延伸
____更替
南北东西
地带性分异规律
____延伸 ____更替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1
4
3
2
水平垂直
水热组合
海拔变化
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下列古诗句反映了自然带分布的哪种地域分异规律?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探究五:影响雪线海拔高低的原因】
雪线是常年积雪带的下界,即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是夏季气温0℃等温线。
雪线以上年降雪量大于年消融量,降雪逐年累积,形成常年积雪,进而变成粒雪和冰川冰,发育冰川。
天山北坡博格达峰


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有:
一是降水量,迎风坡降水量大,雪线低,背风坡降水量小,雪线高。
二是温度,阳坡温度高,雪线高,阴坡温度低,雪线低;
山坡所处的纬度低,热量充足,雪线高,纬度高,雪线低。
三是坡度,坡度大,积雪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偏高;
坡度小,有利于积雪沉积,雪线偏低。
三是人类活动,随着全球变暖,雪线升高。
(2012·江苏·1~2)雪线高度是指永久性积雪的下限高度, 与所在地区的气温与降水有密切关系。 图1是根据我国气象台站观测资料模拟的各地雪线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图1
1.模拟的我国雪线高度分布的基本趋势是
A.从南向北逐渐升高
B.从西向东逐渐升高
C.从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
D.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
【感悟高考】
C
(2012·江苏·1~2)雪线高度是指永久性积雪的下限高度, 与所在地区的气温与降水有密切关系。 图1是根据我国气象台站观测资料模拟的各地雪线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图1
2.梅里雪山位于横断山区,雪线高度4000米左右。该山雪线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抬升,降水丰富
B.纬度低,气温比较高
C.距海远,降水比较少
D.山坡陡,冰雪下移快
【感悟高考】
A
[链接高考]3.磷高累积区是( )A.高山草甸带 B.高山冰雪带C.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 D.常绿阔叶林带4.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000~3000米处( )A.大气温度较低 B.生物生产量较低 C.土壤含水量较低 D.地表径流量较小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图2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据此完成3-4题。AC5.图中所示山地A.各自然带的界线随季节变化而移动B.北坡热量条件差,林带上界比南坡低C.南坡冰雪带下界因降水量大而较低D.南北坡山麓水平距离造成基带差异大C(12年北京)下图为某山地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6.该山地位于A.喜马拉雅山脉B.天山山脉C.祁连山脉D.昆仑山脉A(2016 上海卷)海南岛西部某些地方呈现热带稀疏草原的自然景观,这一现象引起地理工作者的思考。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海南岛西部的热带稀树草原景观反映了什么地域分异现象?说明判断理由。理由:海南岛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应该出现的是热带季雨林景观,南海南岛西部却呈现热带稀树草原景观,因此其反映的是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考点三:非地带性现象】(三)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分析
1.概念:由于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的影响,陆地自然带不具备水平地域分布规律和山地垂直分异规律,或者是陆地自然带表现得不完整或不鲜明,称为非地带性。
特殊热带雨林:迎风坡,洋流与地形的影响。特殊的热带草原:东非高原的影响(地形的影响)特殊的热带沙漠:秘鲁寒流的影响地形的影响地图册第50页典型地区自然带和地表景观成因影响因素地带性分布理想状态非地带性分布现实状态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无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是海洋,没有陆地海陆分布南美洲南端大陆东部巴塔哥尼亚高原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荒漠带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进入,山地背风坡地形东非高原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高原,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地形南美洲大陆西岸(3°S—20°S)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狭长)安第斯山脉的阻挡、秘鲁寒流降温减湿地形、洋流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中美洲东部热带草原带热带雨林带地形迎风坡、来自海洋的信风、暖流增温增湿地形、洋流天山山麓温带荒漠带绿洲天山冰雪融水局部水分因素 地区 自然带和地表景观 成因
理想状态 现实状况 海陆
分布 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 苔原带针叶林带 缺失 南半球该纬度几乎没有陆地
北极地区 冰原带 缺失 北极地区以北冰洋洋面为主
地形
起伏 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40°S以南) 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荒漠带 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进入,处于背风坡
科迪勒拉山系西侧 东西延伸,南北更替,呈带状 南北延伸,南北更替,呈狭长条状 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
东非高原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地势高,气温低,对流弱,降水少
因素 地区 自然带和地表景观 成因
理想状态 现实状况 洋
流 北半球中高纬大陆东、西两岸 东、西两岸自然带的纬度应该大致相当 东岸自然带向较低纬延伸,西岸自然带向较高纬延伸 东岸有寒流,降温减湿;西岸有暖流,增温增湿
北半球中低纬大陆东、西两岸 东、西两岸自然带的纬度应该大致相当 东岸自然带向较高纬延伸,西岸自然带向较低纬延伸 东岸是暖流
西岸是寒流
南半球副热带地区大陆西岸 森林带或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寒流起降温减湿作用
欧洲西岸 针阔混交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分布范围特别广 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分 昆仑山麓 温带荒漠带 绿洲 冰雪融水和地下水丰富
尼罗河谷地 热带荒漠带 绿洲 尼罗河河水灌溉
【例4】(2017·试题调研)下图中四个箭头方向表示自然带更替方向,读图完成1~2题。1.四个箭头方向中,出现非地带性现象的是(  )A.a    B.b    C.c    D.d2.上述非地带性现象出现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B.海陆分布  C.洋流  D.岩石性质DA知识点2: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下图为某山脉南、北两坡气候资料图,实线表示气温,虚线表示降水。据此完成3—4题。
5,该山脉南坡为
A.背风坡、阳坡 B.迎风坡、阴坡
C.迎风坡、阳坡 D.背风坡、阴坡
6,该山
A.山麓自然植被根系浅,叶质坚硬,叶面有蜡质
B.山麓自然植被在欧洲西部广泛分布
C.山麓的自然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南坡林线上限比北坡高
C
D
(2010年合肥模拟)读甲、乙、丙三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甲、乙两地均位于我国,丙地位于某岛屿,回答下列各题。
学以致用
(1)甲、乙、丙三地纬度按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
A
(2)甲地某高度上,北坡为针叶林,南坡为灌木草甸,可能是因为(  )
A.南坡为向阳坡 B.北坡为向阳坡
C.南坡为迎风坡 D.北坡为迎风坡
D
(3)乙地山脉为我国两大自然区分界线,则乙地可能是_____(山脉)。
(4)甲地雪线南坡高于北坡的原因是什么?
(5)丙地东西两坡垂直自然带基带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秦岭
(2010年合肥模拟)读甲、乙、丙三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甲、乙两地均位于我国,丙地位于某岛屿,回答下列各题。
①南坡为阳坡,气温高 ②北坡为迎风坡,降水量多
山地的东坡为迎风坡,形成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西侧为背风坡,降水较少,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2014上海卷]读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在地理位置、地形地势、大气环流和洋流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澳大利亚大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半环状自然带格局。(1).判断A、B两地所属的自然带类型,解释导致这两个自然带特征差异的主要原因。类型:A:热带雨林带,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原因:这两个自然带所处纬度不同,获得热量不同高考再现[2014上海卷]读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2).阐述图中B、C、D、三地水分差异及其主要原因。水分差异:B、C、D三地均受到南半球东南信风带的影响。B地处于迎风区,可以获得较充沛的来自海洋的水汽,因此降水最多;C地虽然距海岸线不远,但由于受到地形影响,处于背风坡,因此降水量明显少于B地;D地位于西海岸,东南信风表现为离岸风,水汽含量较低,因此降水量最低。[2014上海卷]读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在地理位置、地形地势、大气环流和洋流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澳大利亚大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半环状自然带格局。(3).以C地所在的自然带为例,分析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C地位于热带稀疏草原带,降水相对较少,气候较为干旱,适合发展畜牧业或小麦种植业。【巩固练习】读某沿海地区一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1.该山地可能位于( )A.北半球温带地区B.北半球亚热带地区C.南半球温带地区D.南半球亚热带地区2.若该山地麓的年平均气温为12℃,则该山地的海拔不超过( )A.1000米B.2000米C.3000米D.4000米CB(2013海南卷)我国天然白桦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北京喇叭沟门口有一片天然白桦林。图3示意喇叭沟门在北京的位置。据此完成3-5题。3.北京的地带性植被属于()A.常绿阔叶林B.针阔叶混交林C.落叶阔叶林D.针叶林4.喇叭沟门有天然白桦林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大气环流D.地形5.北京香山红叶最佳观赏期一般在10月下旬至11月初,那么,赴喇叭沟门观赏白桦林金黄色树叶美景宜选在()A.9月中旬B.10月上旬C.10月下旬D.11月中旬CBD小结地带性水平方向垂直方向:纬度地带性分异干湿度(经度)地带性分异垂直地带分异非地带性:地方性分异规律学习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意义:掌握规律,因地制宜陆地自然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