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向社会主义过渡》同步训练
1、1954年12月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提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用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任务已经结束。但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仍然需要存在。”这一转变从本质上反映了我国( )
A.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B.从政治上向社会主义过渡
C.社会主义建设已经全面展开 D.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能发生转变
2、从1953年开始,我国开始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当时的主要任务有两点,一是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尤其注重重工业建设,二是加快推进各经济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造。这反映出我国“一五”计划( )
A.最初从模仿国外经验开始 B.开始就注重工农业均衡发展
C.奠定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 D.确保了社会生产力高速增长
3、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国抗美援朝总会先后组织了三次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两次邀请中国人民志愿军归国代表团回国,到二十四个省区,向四千多万听众报告志愿军在前线作战的事迹;还利用广播、报刊、小册子、开会传达等方式扩大宣传。这些活动( )
A.保障了军事战争的胜利 B.增强了民族团结的意识
C.建立了爱国统一战线 D.提升了新中国国际地位
4、“五四宪法”的制定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宪法草案(初稿)的提出与讨论,先后举行了七次正式会议进行讨论;第二阶段是宪法草案的公布与全民讨论,历时近三个月,全国人民关于宪法草案的意见有52万多条。这说明“五四宪法”的制定( )
A.具有开放性与民主性 B.呈现出阶段性的发展特征
C.表现出程序繁琐复杂 D.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
5、“五四宪法”的制定不仅借鉴了包括苏联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立宪经验,而且也充分吸收了西方国家宪法中的先进思想,与此同时,“五四宪法”充分总结和考虑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并且结合当时过渡时期的特殊国情,吸收外国经验,以世界性的眼光确立了中国式的风格。据此可知,“五四宪法”的制定( )
A.体现原则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结合
B.彰显了制宪主体的广泛性特征
C.为社会主义改造提供了法律依据
D.坚持了民族化与国际化的统一
6、1958年1月9日,我国颁布了新中国第一部户籍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确立了一套较完善的户口管理制度。中国政府开始对人口自由流动实行严格限制和政府管制。第一次明确将城乡居民区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种不同户籍。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
A.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B.农村经济的结构性调整
C.农村人口结构的变动 D.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需求
7、中国共产党在《共同纲领》的制定过程中,特别邀请了自辛亥革命以来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代表人物,他们中有些是前清翰林学士、老同盟会会员,有些是从反动阵营中分化出来的前国民党高官、国民党军队起义将领,有些甚至还是昔日战场上的对手。这说明《共同纲领》的制定体现了( )
A.民族平等精神 B.人民至上精神
C.依法治国精神 D.民主协商精神
8、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全国仅有城镇人口5700多万,1952年,上升到7000多万人,而到1957年,则达到了9949万人。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在于( )
A.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B.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
C.农业社会主义的改造 D.社会主义工业化实施
9、抗美援朝战争进入对峙阶段后,1951年6月,苏联提议,五大国(苏联、法国、英国、美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和平公约,新中国政府也表示,如今国际上任何重大问题,如果没有苏联和新中国参加都无法解决。随后,美国同意和谈。这表明( )
A.抗美援朝极大地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B.社会主义阵营放弃与西方国家的冷战对峙
C.上述五大国在联合国中开始发挥决定作用
D.五大国缔结和约,实现了朝鲜半岛的统一
10、“一五”计划期间,苏联对华援助的156个项目,大部分是重工业,绝大多数是中国新兴部门的企业,其中国防工业占相当大比重。这些项目的引进( )
A.根源于苏联发展模式影响 B.服务于实现三大改造
C.有助于弥补经济发展短板 D.奠定了经济发展格局
11、1958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颁布。《条例》以法律形式规范了全国的户口登记制度,规定了控制人口迁徙的两项基本制度—户口迁移的事先审批制度和凭证落户制度,目的是“既不能让城市劳动力盲目增加,也不能让农村劳动力盲目外流”。这在一定程度上( )
A.形成了相对合理的经济结构
B.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推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D.暴露了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
12、1960年9月30日,中央转发的国家计委党组《关于一九六一年国民经济计划控制数字的报告》中,第一次正式提出了“调整、巩固、提高、充实”八字方针。八字方针的核心是( )
A.调整 B.巩固 C.充实 D.提高
13、针对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经济建设中的“缺点和错误”,党和政府的纠正措施是( )
A.正确分析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B.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14、下列与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有关的是( )
①第一颗原子弹、氢弹试爆成功
②涌现出王进喜、焦裕禄、雷锋等英雄模范人物
③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④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15、《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是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这就是著名的“四面八方”政策。这一政策( )
A.与另起炉灶的政策相符合 B.具有新民主主义的性质
C.贯彻了社会主义改造思想 D.保障一五计划顺利实现
16、下列歌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依次为( )
①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②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③铁流两万五千里,红军威名天下扬
④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
A.②③④① B.①②③④ C.③④②① D.②④③①
17、一五计划在工业建设方面的最大特点是( )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优先发展轻工业
C.轻重工业发展并重 D.农轻重均衡发展
18、1956年底,标志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我国完成了( )
①对农业的改造
②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③对手工业的改造
④一五计划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某校历史兴趣小组想要了解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他们要找的文献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包头是沟通北方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之间的交通要冲,1923年京包铁路通车,包头商业曾急剧发展。1926年后,多方军队驻防包头,军饷皆由地方支出。之后连遭荒旱,引发的鼠疫造成4000余人死亡。农牧凋敞,商业陷入长期萧条。1937年后,包头与西北各省商路基本断绝,人口由上一年的119614人剧减到65215人。建国初期的包头是一个以皮毛、粮食交易等商贸活动为主的城市。
——摘编自《近代历史发展背景下的包头城市职能演变研究》等
材料二:包头地区拥有白云鄂博铁矿,煤、石灰石、萤石、耐火黏土等辅助原料也应有尽有。1955年集二铁路建成,苏联通过它向包钢运输了大批建设所需的设备。包钢是建国初期“156项工程”项目之一,在国家统一安排下,来自全国各地、各部门的干部、工人、转业军人、学生和技术人员怀着建设新中国、支援边疆建设的热情来到包头,成为草原钢城的创业者。在土地征用和资源勘探等问题上,政府尊重当地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感情,各厂矿还注重对少数民族建设人才的培养。1959年10月16日,包钢一号高炉出铁,结束了内蒙古地区“寸铁不产”的历史。包钢和鞍钢、武钢一起成为我国最早建设的钢铁工业基地。
——摘编自《“一五”计划与包头工业基地的建设》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解放前包头经济的发展状况。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包头草原钢城迅速崛起的原因及影响。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工业结构的不合理分配和地区分布的不均衡,客观上注定了中国民族工业不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民族工业不完整的发展道路,致使民族工业相对于外国资本主义力量薄弱,无法摆脱外国资本主义的控制。
——摘编自张汝《论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畸形发展》
材料二 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的重任。“一五”计划进行了多项重点工程建设,其中冶金、机械、能源工业企业分别是20个,24个、52个,化工企业7个,轻工和医药企业3个,国防军工企业44个。我国“一五”计划实施过程中,民用工业企业中分别有50个部署在东北地区,32个部署在中部地区;国防工业企业中的大部分部署在了中、西部地区。
——摘编自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和实践》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工业结构不合理和地区分布不均衡”的具体表现,并分析此种状况带来的严重后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一五”计划时期工业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一届人大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结束了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任务,从本质上反映了我国在政治上向社会主义过渡,B项正确。1949年新中国成立,结束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使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排除A项;直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才全面展开,排除C项;政治协商会议职能发生转变是具体表现,不是本质,排除D项。
2、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我国开始模仿苏联计划经验,编制了新中国“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为工业化建设树立了良好的开端,故A项正确;新中国“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B项错误;三大改造的完成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C项错误;D项中“确保”说法有违基本史实,排除。
3、答案:B
4、答案:A
解析:考查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从材料可以看出,在“五四宪法”的制定过程中,两个阶段都充分地征询全国人民的意见,在三个月之内展开全民大讨论,充分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这说明制宪过程具有开放性和民主性的特点,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五四宪法”的制定所表现出的程序繁琐、阶段性发展和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特点,故B、C、D三项错误。
5、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看,“五四宪法”在借鉴苏联经验的同时还吸收了西方其他国家的宪法的先进思想,这体现了国际化,“五四宪法”还结合中国的革命经验与当时中国国情,这体现了民族化,故选D项;材料突出强调“五四宪法”是集苏联、西方经验并且结合中国历史和现实制定的,没有体现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结合,排除A项;材料突出强调“五四宪法”的来源,并没有直接体现人民是参加宪政的主体,排除B项;材料未强调“五四宪法”的作用,排除C项:
6、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经济建设。根据题干内容可知,1958年1月9日国家通过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完善了我国的户口管理制度,第一次将城乡居民区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限制了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这是计划经济时代国家为了进行正常经济建设,运用政策手段调整经济的体现。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7、答案:D
解析:A.材料并未涉及民族平等,故A错误; B.材料反映的是参与制定《共同纲领》的人员包括了来自全国各界的代表,并未体现人民至上,故B错误; C.材料与依法治国无关,故C错误; D.材料的关键信息“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代表人物”、“前清翰林学士、老同盟会员”、“前国民党高官、国民党军队起义将领”,说明参与制定《共同纲领》的人员包括了来自全国各界的代表,体现了民主协商精神,故D正确。 故选:D。
8、答案:D
9、答案:A
解析:材料中反映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结合材料时间可知是因为中国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并打败了美国,故A项正确;当时处于美苏冷战时期,社会主义阵营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并未放弃冷战对峙,故B项错误;联合国成立之初,被美国控制且材料中五大国不是联合国,故C项错误;材料只是提及五大国缔结朝鲜的和平公约,朝鲜半岛并未实现统一,故D项错误。
10、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一五”计划。由“绝大多数是中国新兴部门的企业”可以判断,“一五”计划中苏联援华项目有利于填补我国工业的空白,弥补经济发展短板,故C项正确。
11、答案:C
12、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大跃进运动等因素的影响,1959年中国经济建设出现严重困难,1960年中央开始对经济建设方针进行调整,核心调整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关系,故A正确;“巩固、提高、充实”均是围绕核心进行的,故排除BCD。故选:A。
13、答案:D
14、答案:B
15、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可知,这一政策既保证了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又发挥了私人经济的积极作用;既保障公认的利益,又使资本家有利可获,因此“四面八方”政策属于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策,B项正确;“另起炉灶”指不承认国民党的旧的屈辱外交,要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这与“四面八方”政策无关,A项排除;社会主义改造将经济中的私有成分转化为公有制,“四面八方”政策与社会主义改造不符,C项排除;“四面八方”政策适应了党和国家经济重心由农村向城市的转移,推动了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一五计划”开始于1953年,时间不符,D项排除。故选:B。
16、答案:A
解析:①“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指的是1950年—1953年的抗美援朝;②“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指的是1926年—1927年的北伐战争;③“铁流两万五千里,红军威名天下扬”指的是1934年—1936年的红军长征;④“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指的是1937年—1945年的全民族抗战;选择A项符合题意。
17、答案:A
解析:一五计划时期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A正确,排除B;一五计划时期,优先发展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发展速度不及重工业,因此C中的“并重”不符合史实,排除;一五计划时期,农轻重比例失衡,排除D。
18、答案:A
解析:1956年我国完成了三大改造,即对农业的改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对手工业的改造,A项正确;1957年一五计划完成,排除B、C、D项。故选A项。
19、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D项正确;《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纲领,排除A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排除B项;《共同纲领》其临时宪法作用,排除C项。故选D项。
20、答案:(1)经济状况:包头是连接游牧和农耕经济的重要区域,因交通条件的改善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商业快速发展,后来受地方政治环境变化、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了农牧业萧条、商路断绝、人口锐减的局面。
(2)原因:国家民族独立成为其发展的前提;一五计划将其列入国家建设的重点项目;包头周围自然资源丰富;便于得到苏联直接的帮助;党和政府集中全国各地和各行各业的全力支援;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情等。
影响:改变了中国钢铁工业布局,支援了国家经济建设;改变了地区的经济结构,加快包头城市化的进程,促进了内蒙古的经济建设等。
解析:(1)经济状况:根据材料一“包头是沟通北方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之间的交通要冲,1923年京包铁路通车,包头商业曾急剧发展”可知,包头是连接游牧和农耕经济的重要区域,因交通条件的改善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商业快速发展;根据“1926年后,多方军队驻防包头,军饷皆由地方支出。之后连遭荒旱,引发的鼠疫造成4000余人死亡”可知,后来受地方政治环境变化、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至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了农牧业萧条、商路断绝、人口锐减的局面。
(2)原因:根据材料二“1955年”并结合所学可知,国家民族独立成为其发展的前提;根据“包钢是建国初期‘156项工程’项目之一”可知,一五计划将其列入国家建设的重点项目;根据“包头地区拥有白云鄂博铁矿,煤、石灰石、萤石、耐火黏土等辅助原料也应有尽有”可知,包头周围自然资源丰富;根据“1955年集二铁路建成,苏联通过它向包钢运输了大批建设所需的设备”可知,便于得到苏联直接的帮助;根据“在国家统一安排下,来自全国各地、各部门的干部、工人、转业军人、学生和技术人员怀着建设新中国、支援边疆建设的热情来到包头”可知,党和政府集中全国各地和各行各业的全力支援;结合所学从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情角度进行补充。影响:根据材料二“1959年10月16日,包钢一号高炉出铁,结束了内蒙古地区‘寸铁不产’的历史。包钢和鞍钢、武钢一起成为我国最早建设的钢铁工业基地”并结合所学从改变了中国钢铁工业布局,支援了国家经济建设;包钢的建设改变了地区的经济结构,加快包头城市化的进程,促进了内蒙古的经济建设等角度分析。
21、
(1)答案:具体表现:工业结构不平衡:主要分布在轻工业,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地区分布不均衡: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和通商口岸,内陆地区极少。严重后果:中国的民族工业既未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也无法摆脱外国资本主义的控制。
解析:表现:根据材料“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在工业结构和地区分布上的畸形发展”并所学知识可知,工业结构不平衡:主要分布在轻工业,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地区分布不均衡: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和通商口岸,内陆地区极少。严重后果:根据材料“致使民族工业相对于外国资本主义力量薄弱,无法摆脱外国资本主义的控制”可归纳出中国的民族业既末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也无法摆脱外国资本主义的控制。
(2)答案: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集中部署在东北和中西部地区。原因: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影响;新中国初期工业落后,重工业薄弱;中国处于帝国主义包围封锁之中,发展国防工业的需要。
解析:特点:由材料“从中国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采取的策略是“一五计划”中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根据材料“民用工业企业中分别有50个部署在东北地区,32个部署在中部地区;国防工业企业中的大部分部署在了中、西部地区”可知,从空间部署看,工业主要集中在东北和中西部。原因:由所学知识可知,建国初我国受到苏联影响较大,学习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深受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影响;根据材料“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的重任”可知,新中国建国初期,工业落后,重工业基础薄弱;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建国初,新中国处于帝国主义包围封锁之中,有发展国防工业的迫切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