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黄山奇石(第二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9 黄山奇石(第二课时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06 19:06: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9 黄山奇石 第二课时
教学准备
学情分析
《黄山奇石》写的是在闻名中外的黄山景区,奇峰罗列,怪石嶙峋,景色神奇,十分有趣。
本文共有六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介绍黄山风景区的地理位置,以及景色”秀丽神奇”的特点,用“尤其”一词引出本课主题——黄山奇石。第二至第五自然段每段介绍 一块奇石,具体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这几块奇石的神奇有趣。这几段都介绍了奇石的名字和形状,但每段写法各有不同。有的段落先介绍名字,再说形状,有的则相反,这样避免了重复单调。第四段用过渡句承上启下,使段落之间更连贯紧凑。最后一个自然段概括地介绍了怪石,表现出了黄山奇石数量之多和形状之趣,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黄山奇石有趣,作者写得也有很趣,一块块本无生命的石头,被作者描绘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读了这篇课文,我们每一个人一定会更喜爱黄山奇石,也一定会更欣赏黄山奇石了!由喜爱黄山奇石到爱祖国的壮美山川,这正是文章的主旨。
课文中的插图是“猴子观海的”照片,形象地诠释了“陡峭的山峰”“翻滚的云海”,图文对应,妙趣横生。
文后的“想想说说”意在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与教学目标和教学难点紧密结合。
教学工具
本文要求通过教学,学生能认字16个,会写字10个,会认词语11个。我准备在第一课时完成识字教学和初读课文,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初步了解。通过第一自然段找中心句的学习,明确文章的主题。
第二课时重点讲解课文。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以及学习能力,讲解课文时,我准备更多的让学生自主学习,让他们到文章中找“奇石”“说奇石”“演奇石”,“给奇石取名”等教学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孩子们都没有去过黄山,对黄山奇石缺乏感性认识,再加上大多数是留守儿童,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文化水平非常低,要是布置他们自己在课前准备阶段查找有关黄山的资料,是不现实的。所以,我准备在课前搜集一些景区的图片或视频,让他们先观看,对黄山景物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学习,懂得课文具体介绍了哪些奇石。
2、学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陡峭”“翻滚的云海”等词语的意思。
二、能力目标:
1、能用积累的词语说一处景物,仿照课文中的句子,学习用“像”说说图片中的石头。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试着背诵课文2-5自然段。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激起热爱祖国壮美山川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课文具体介绍了哪些奇石。
2、理解文中“陡峭”“翻滚”等词语的意思。
难点: 1、能用积累的词语说一处景物,学习用“像”说说图片中的石头。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山川的情感。
教学方法
9 黄山奇石
仙桃石 天狗望月
猴子观海 神奇秀丽 狮子抢球
仙人指路 仙女弹琴
金鸡叫天都
(详写) (略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第一自然段,这段中有一句话概括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谁来说说。,
2、点名学生说出: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评价后全班齐读)
师: 现在,我们一起来观看黄山风景区的视频,一起来领略黄山秀丽神奇的景色吧!(出示课件里的视频)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黄山,去观赏那些有趣的怪石吧。
二、新授
一)找奇石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一找,文章写了那些奇石?
2、交流分享:学生说自己找到的奇石(教师相机板书)
( 过渡:接下来,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观赏仙桃石吧。)
二)赏奇石
1、学习第二自然段“仙桃石”
1)点名读。(评价,点赞)
( 课件出示句子)
2)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这句话里哪些词语用得特别好?
(引导学生说,明确:“飞“”落”特别好,一“飞“一“落”把石头写活了,那么大的一块石头宛如小鸟一般轻松自如地从天上飞来,落在了山顶的石盘上,真是妙不可言。)(评价)
师: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把奇石比作一个大仙桃,写得真形象。
3)齐读,读出轻快、美妙的语气。
2、学习第3自然段 :“猴子观海”(出示课件)
1)仔细观察图片,说一说:“猴子“在哪呢?它在干什么?
2)课文中找句子读出来(出示课件)。指导读准短语的字音,读通句子。
3)图文对照理解词语:
A 、“陡峭”是什么意思?(指山势高而陡)理解“陡峭的山峰”。
B、“猴子观海”观看的是什么海?(理解:翻滚的云海)
(引导学生看课文插图“猴子观海”的照片:课文中插图就是“猴子观海”,你看,这山峰是多么的陡峭,这云翻腾得多么厉害!)
4)想象画面,指导朗读:让我们的大脑动起来,发挥我们丰富的想像力,想一想,猴子观海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呢(生自主说)
现在。请听老师的提示,读出猴子观海时的不同心情:
预设1、师:这是一只开心的、好奇的猴子。
预设2、师:这是一只孤单的猴子。
预设3、师:这是一只被翻滚的云海惊吓到了的猴子。
(评价,点赞)
5)、读后标出动词“抱、蹲、望”,再做动作读一读“猴子观海”。(评价点赞)
过渡:老师带着同学们观赏了“仙桃石”和“猴子观海“,现在,请同学们也按照先看图再想象的方法,自己去观赏“仙人指路“和”金鸡叫天都”吧。
3、合作探究,学习4、5自然段。(出示课件,提出要求)
1)全班分成两大组学习4、5自然段,(出示课件,提出要求),比一比谁知道的多。
2)交流分享,明确:
学习"仙人指路 "
A、”仙人指路 就更有趣了‘’,你从哪里感受到它的有趣?
( 抓住关键词“更有趣”“真像”“!”,)
确实有趣,你看, 作者都把奇石当作人来写了。你是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的?(站、伸、指)
B、 读文看图,标出动词(站、伸、指),指导该组同学边读边做动作,读出“仙人指路”的有趣。
学习“金鸡叫天都”
出示课件:
A、引导学生看图描述,注意突出动词“伸、啼叫”。
B、理解词语”天都”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是金鸡呢?(引导学生说后,评价)
学生交流后,明确:
因为有了阳光的照射,几块奇石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所以称为金鸡。(师:石头变成雄鸡,这是想象的作用,有了丰富的想象,黄山的奇石才这样奇特,这样有趣。)
C、该组齐读此段。(评价)
4、学习课文第6自然段。
过渡:课文2-5自然段给我们详细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现在,我们看看第6 自然段给我们介绍的石头,他们的名字也挺有趣呢,看看你喜欢哪块石头。
1)、生齐读第6自然段。
2)、跟同桌交流,说说自己喜欢的石头。
三、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按照”总——分”的顺序描述了黄山奇石,详细地给我们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略写了“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是一些多么有趣的石头呀,正如课文第1自然段中所写的那样:“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你喜欢他们吗?等到我们长大了,一定要去黄山,近距离的看看这些有趣的石头,饱览祖国美丽的风景。那时,你也可以给那些没有名字的石头起个美名呢!
现在,就让我们把对黄山奇石的爱演出来吧。同学们看一看,猜一猜,谁演得最像,我们就把最美的赞送给他。
四、练习巩固
1、猜奇石、演奇石
A、课件出示奇石,同学们猜一猜它的名字。
B、 让几个学生自主上台表演,其它同学猜猜他演的奇石是什么。
2、说话练习
用文中积累 的词语,仿照例句说一处景物”,用上“像”。(课件出示例句)
五、家庭作业。
请你当个小导游,把黄山奇石介绍给家人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