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伞表演》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跳伞表演》。
2、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结构特点: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十几减9、减8的减法基础上创设了跳伞表演这一情景来学习十几减7、减6等数的减法。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意识。
(2)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根据“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这类实际问题来复习巩固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为今后学习做好铺垫。
3、学情分析:学生由于有了前几节的学习,因此学习起来不太困难,学习的重点让学生总结用减法计算题特征。
4、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和实际操作,进一步体会“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可以用减法计算,丰富对减法意义的认识。
2、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探索相关的退位减法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解题策略的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乐于探究。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意识。
3、通过整理算式,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及良好的思维习惯。
5、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难点:理解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用减法计算。
6、教学方法:动手操作。引导发现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新课。今天,老师带大家观看美丽的大森林举行的一场精彩的跳伞表演。投影出示10页的主题图,边观察边思考: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1)我看到飞行员在表演跳伞,降落伞有红色的、蓝色的,还有黄色队。 (2)我想到了红伞比黄伞多多少个?蓝伞比黄伞多多少个?红伞比蓝伞多多少个? (3)黄伞比红伞少多少个?黄伞比蓝伞少多少个?蓝伞比红伞少多少个? 老师利用手中的,吸引孩子眼球,激发孩子学习兴趣,让孩子在情境中走入新课,为后面学习奠定基础。通过交流对歌手大赛的了解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小结:播放很快将学生带入到学习情境中,交流对跳伞表演、的了解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探究新知 1、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1)根据同学们提出的数学问题,列出相关算式,写在本上。 (2)学生汇报,说明算式的含义,并对算式进行分类、整理。 (3)用圆片或小棒摆一摆,算一算。 红伞比黄伞多几个? 14—6 =8 蓝伞比红伞少几个? 14—7 =7 2、思考: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3、小结: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可以用减法计算。比一比,算一算 1、说一说片所表达的内容,找到数学信息。 2、列式计算 3、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进一步体会“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可以用减法计算” …学生汇报,说明算式的含义,并对算式进行分类、整理用圆片或小棒摆一摆,算一算、列式计算进一步体会“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可以用减法计算” 通过估算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以提高他们观察、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同屏汇报方便学生理解不同的估算方法,发展“数感”。引导学生运用不同方法思考、解决问题,为学生比较、交流提供了便利,体现了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突出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结:整个学习过程都是学生自主探索、小组交流再全班汇报而产生,学生真正经历了知识的产生过程,并借助直观展示、观察、交流自己的发现。
巩固应用 。1、谁摘得多,多几个? (1)、说一说片所表达的内容,找到数学信息。 (2)、列式计算 (3)、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进一步体会“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可以用减法计算”。 2黄花比红花少几朵? (1)、说一说片所表达的内容找到数学信息。 (2)、列式计算 (3)、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进一步体会“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可以用减法计算”。 3、谁多?多几只 1、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后和同伴交流,2、完成此题,并同屏展示,说出想法。4.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后再和全班交流。 情境的创设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了探究的欲望。通过四位小歌手带给我们的四道有层次的练习,使学生及时巩固了所学知识,教师获得了足够的反馈信息,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了数学的应用意识。
小结:解决四道习题时,极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一目了然,利用拖动功能,学生大大增加了学习兴趣,同时又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呢? 总结汇报 通过学生对知识梳理、总结,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板书设计: 跳伞表演 比较两个数的多少用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