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在东北抗联部队与伪军作战中,经常出现“唱着打”的场面,即:喊话、唱歌、射击轮番进行。在东北抗联诸多的歌曲中就有《劝满洲士兵歌》《劝夫回头》《千万别上鬼子当》《满军哗变歌》等十余首作品。这些作品( )
A.宣传我党的抗日统一战线政策,瓦解敌人斗志
B.扭转了东北抗战的根本形势,分化了日军阵营
C.保障抗日战争取得彻底的胜利
D.促进了国共两党团结抗日,共赴国难
2、1937年11月,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否则,远东的暴力和动乱“就会达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就不可能制止和控制的程度”。他的主要目的在于( )
A.争取各国对华同情和帮助 B.警示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
C.批评列强对日的绥靖政策 D.敦促列强维护原有世界格局
3、当攻下中国的武汉时,日本国民日夜狂欢。日本政府认识到,“汉口的陷落并非事变之终点”,中国的抗战意志并未衰退,为进攻广州和武汉,日本向中国战场投入的军力已达当时日本兵力的极限,日本统治集团一直在担心对华战争的军事被动态势的出现。在这一背景下,日本开始( )
A.加强了对国民政府军队的进攻 B.发动太平洋战争
C.破坏国共两党的联合抗日局面 D.调整了侵华方针
4、1940年1月11日,毛泽东说:“目前还不是全国下雨之时,在全国任务还是组织进步力量,力争中间阶层,击破大资产阶级的动摇与反动,这种可能性现在还未丧失。”这一讲话旨在( )
A.宣传党的土地革命策略 B.鼓励民主人士投身革命
C.维护国共合作抗日局面 D.号召工作重心向城市转移
5、“它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永远值得纪念的一个伟大事件,它准备了抗战的思想,准备了抗战的人心,准备了抗战的干部,它所展现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已经成为中国青年乃至我们民族英勇奋斗的不竭的精神源泉。”材料中所评述的历史事件最有可能是( )
A.“一·二八”事变 B.五四运动
C.“一二·九”运动 D.西安事变
6、1943年,国民党宣称五四运动是“国民革命运动中的一个支流”,指出:“五四运动的发生,虽是青年学生激于爱国的热情,为一种爱国的自发的救国运动,但其内容原因,完全是本党革命思想普遍深入青年心坎的效果。”国民党这一论述意在( )
A.借助三民主义凝聚抗战共识 B.强调抗战期间国共合作的重要性
C.巩固其在抗战中的领导地位 D.号召国民坚定国民革命奋斗目标
7、1932年2月底,国立武汉大学全校师生陆续迁往珞珈山新校舍;3月7日,时任武大校长王世杰发表讲话:“本来,关于新校舍建筑告一段落,我们是打算在这里举行一个纪念仪式的,但目前国难日亟,仪式将延到一个相当时期举行。”“国难日亟”的原因是( )
A.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波及中国
B.国民政府第五次“围剿”革命根据地
C.官僚资本主义巧取豪夺激化矛盾
D.日本在东北和华东地区不断扩大侵略
8、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中指出: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给中国一切阶级和一切政治派别提出了“怎么办”的问题。他分析道:“时局的特点,是新的民族革命高潮的到来,中国处在新的全国大革命的前夜。”这一认识( )
A.配合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 B.适应国家形势的变化
C.有利于扩大中共的阶级基础 D.推动国共关系的缓和
9、1937年2月20日,中共表示愿意将“工农民主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这反映出中共( )
A.期望对国民党政府进行改组 B.已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领导者
C.将武装力量并入国民党军队 D.向国民党表达合作抗日的诚意
10、1937年8月1日,中共中央在部队的政治工作中提出要“在友军和居民中解释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和实现民主的重要性”;同年9月25日,要求在新闻宣传过程中重点体现与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的内容。中共中央提出这些主张旨在( )
A.推动国共两党关系缓和 B.健全国内新闻宣传体系
C.推进全面抗战局面发展 D.争取国际力量支持抗战
11、有学者认为:中国局部抗战开始后,与国民党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相比较,中国共产党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救国主张,更符合中国城市人口的心态,包括学生、知识分子、很大一部分资产阶级和许多工人。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A.在全国各大城市发展了大批党员
B.促成联蒋抗日方针的全面实施
C.以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为核心
D.与社会各界达成共赴国难共识
12、1937年8月22日,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指出:“中国的抗战是场艰苦的持久战。争取抗战胜利的关键,在于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可知此次会议( )
A.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B.阐明了党的全面抗战路线
C.表明国共两党抗战思想走向统一
D.标志着敌后战场成为抗战的主战场
13、《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在共产党员被选为某一行政机关之主管人员时,应保证该机关之职员有三分之二为党外人士充任,共产党员应与这些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不得一意孤行,把持包办。”这一规定( )
A.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批判了国民党消极抗战的政策
C.推进了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建设 D.改变了国统区固有的政治体制
14、中国共产党某次会议通过的决议认为:“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议决。”这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 )
A.调整了党的最高纲领 B.制定出党的最低纲领
C.认识到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D.宣布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15、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冲破重重阻挠,汇集新华门前向当局请愿,提出反对“防共自治运动”等六项抗日救国要求,但是,示威游行队伍遭到军警镇压,随后这场运动很快发展为全国性的群众抗日救亡运动。这场运动( )
A.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B.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C.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 D.表明全国团结抗战的局面初步形成
16、某学生梳理了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的重要史实。其中①应为( )
A.“八一宣言” B.四渡赤水 C.西安事变 D.淞沪会战
17、1940年,毛泽东在《团结到底》中提出:“共产党人不许可同人家建立无原则的统一战线,因此,必须反对所谓溶共、限共、防共、制共的一套,必须反对党内的右倾机会主义。”据此可知,当时处理国共关系时中国共产党的策略是( )
A.对国民党的反共活动予以让步 B.反对与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
C.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D.认真贯彻和落实全面抗战路线
18、如图所示是1938年出版的《抗战漫画》创刊号封面《兽行》。该漫画展现了耀武扬威的日本士兵,带血的匕首,冒浓烟的房屋以及国人的尸体。该漫画内容( )
A.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B.控诉了侵华日军的滔天罪行
C.揭露了日本侵华的历史根源 D.反映了日本军事力量的强大
19、近代中国某一事件发生时社会上出现了这些主张:①改组南京政府,容纳各党各派共同负责救国;②停止一切内战……⑦确实遵行总理遗嘱;⑧立即召开救国会议。这些主张( )
A.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蓬勃开展
B.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C.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反蒋抗日的政策
D.有利于改善抗日根据地的处境
20、1935年,蒋介石作对外关系演讲时说:“以不侵犯主权为限度,谋各友邦之政治协调;以互惠平等为原则,谋各友邦之经济合作。否则即听命党国,下最后之决心。”这反映了蒋介石( )
A.对日本仍抱有幻想 B.已放弃不抵抗政策
C.决定停止内战准备抗日 D.坚持“攘外必先安内”
21、《黄河》1939年在延安首演后迅速传播,“那时,所有的工矿企业、机关学校,几乎是有人群的地方,都能听到唱《黄河》的歌声,就连国民党宪兵去上操,都唱着:‘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这首歌在当时广泛传唱主要是因为( )
A.学校音乐教育的迅速发展 B.侵略激化了中日民族矛盾
C.民众丰富文化生活的需要 D.延安是抗日战争的大后方
22、《黄河》1939年在延安首演后迅速传播,“那时,所有的工矿企业、机关学校,几乎是有人群的地方,都能听到唱《黄河》的歌声,就连国民党宪兵去上操,都唱着:‘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这首歌在当时广泛传唱主要是因为( )
A.学校音乐教育的迅速发展 B.侵略激化了中日民族矛盾
C.民众丰富文化生活的需要 D.延安是抗日战争的大后方
23、与下面电报内容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东北易帜 B.九一八事变 C.华北事变 D.一二 九运动
24、1938年,毛泽东指出:“在民族斗争中,阶级斗争是以民族斗争的形式出现的,这种形式,表现了两者的一致性……一切阶级斗争的要求都应以民族斗争的需要为出发点。”这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 )
A.反对国民党的妥协退让政策 B.竭力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在与国民党进行“党内合作” D.找到了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
二、材料题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2年日本对上海等地发动武装进攻后,中共中央在发给各地党部的信函明确提出,各地党的中心任务是“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与一切帝国主义,反对国民党的南京政府与一切国民党的派别,以及一切反革命派别”,在反日斗争过程中,要“集中力量建立下层的群众基础”。
——据张涛《从“保卫苏联”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材料二 1935年8月25日至27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召开会议,全面讨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问题。会议详细阐明了中共制定新策略的两个基本出发点,指出中共的迫切任务是“不仅吸收最广大的、真正革命的、有觉悟的和忠实的分子,而且吸收中国社会上各阶级和阶层中,一切可能的、那怕是暂时的动摇的同盟者及同路人”共同参加民族解放斗争。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中共甚至不排除与蒋介石建立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据张涛《从“保卫苏联”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认识的变化。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认识变化的原因、影响。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9月2日,星期四。驻军,庄里镇。
今天开方面军抗日誓师大会,正式宣布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一二零师……街上都挂了青天白日的旗帜祝贺。
下午1时……一万多指战员等着主席宣布开会。有如下三个重要训话∶
一、朱总司令训话大意∶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到了华北,占领了平津,并且打到上海来了……华北一万万五千万人民正在盼望我们到华北去……我们不与日本的飞机、大炮打,我们专打日本的后、侧方的铁道、汽车路、火车、汽车、粮食窝,我们一定能取得胜利的!……
三、贺总指挥训话:10年前我们为什么丢开白帽子戴红帽子,今天为什么收起红军帽子戴国民革命军帽子。过去因为国民党叛变革命,今天为了抗日,我们戴国民革命军帽子没有关系,只要是为民族解放的事,老子穿花裤子都可以的。
——摘自《王恩茂日记·上》
根据日记内容说明此次誓师大会的历史背景,并分别概括"朱总司令"和"贺总指挥"讲话的主要内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该日记有何史料价值,并指出使用日记史料进行历史研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立刻撤退占领东三省的海陆空军!自动取消一切不平等条约!……反对帝国主义进攻苏联,武装拥护苏联!反对帝国主义国民党进攻苏区与红军,拥护苏区与红军!反对世界第二次大战!打倒各派国民党,打倒一切军阀!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1931年9月20日)
材料二 乃自“九一八”以来,日本侵夺我东四省,淞沪之役,中国东南重要商镇,沦于兵燹;继以热河失守;继于长城各口之役;屠杀焚毁之祸,扩而及于河北;又继之以冀东伪组织之设立;察北匪军之养成;中国领土主权,横被侵削。
——摘编自国民政府《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1937年8月14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此宣言发布的背景,说明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并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全面抗战爆发前日本对中国发动的军事行动,简要谈谈你对《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的认识。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A.从材料中“唱着打”和“抗联歌曲”信息可知,这是在宣传我党的抗日统一战线政策,有利于瓦解敌人斗志,A项正确。B.这些抗联歌曲并未扭转东北抗战的根本形势,B项错误。C.抗日战争取得彻底胜利的根本保障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项错误。D.涉及到国共合作抗日,选项说法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
2、答案:A
解析:“1937年11月”“中国”是此题的主要限制词。“主要目的”是此题的关键词,即试题的测试方向,是求答内容。由限制词和关键词可知,当时日本帝国主义已全面侵华,中国正在实行全民族抗战。顾维钧的讲话实际上是希望与会各国对中国的抗战进行援助,故选A项。B项错误;C、D两项在题干中无从体现。
3、答案:D
解析:结合“进攻广州和武汉”以及“攻下中国的武汉”可判断出这是1938年10月,结合所学,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本被迫改变侵华方针,对国民政府以诱降为主,用主要兵力对抗共产党及其解放区的抗日力量,D项正确;日军攻占广州和武汉之后,对国民党的军事进攻有所减弱,A项错误;太平洋战争爆发是1941年,排除B项;抗战相持阶段后,日军方针是诱降国民党,进攻共产党,C项的表述有失偏颇。
4、答案:C
解析:由材料“在全国任务还是组织进步力量,力争中间阶层,击破大资产阶级的动摇与反动,这种可能性现在还未丧失”可知毛泽东维护国共两党合作共同抗日,故选C项。
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一二·九”运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材料所描述的事件为(全面)抗战前夕发生的一场学生爱国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12月,由北平学生发起的“一二·九”运动,宣传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救国主张,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故选C项;“一·二八”事变、西安事变不是中国青年(学生)发起的运动,故排除A、D两项;五四运动与抗日战争没有关系,故排除B项。
6、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1943年”、“五四运动是‘国民革命运动中的一个支流’”、“完全是本党革命思想普遍深入青年心坎的效果”等信息可知,国民党认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受到了国民党革命思想的影响,是国民大革命的一部分,这种观念反映出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国民党拉拢爱国青年,巩固其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领导地位,C项正确;凝聚抗战共识不是这一时期国民党的根本目的,排除A项;这一论述体现了国民党认识到了群众对革命的重要性,而非国共合作的重要性,排除B项;国民大革命的目标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统治,而抗战时期是反抗日本法西斯侵略,排除D项。故选C项。
7、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材料中的时间为1932年2-3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时段前,日本在东北发动九一八事变,侵略东三省,又在上海发动一·二八事变,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致使“国难日亟”,D项正确;“国难日亟”的原因是日本在东北和华东地区不断扩大侵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波及中国与“国难”二字的内涵不符,排除A项;国民政府第五次“围剿”革命根据地是在1934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官僚资本主义巧取豪夺激化矛盾与“国难”二字的内涵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8、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时局的特点,是新的民族革命高潮的到来,中国处在新的全国大革命的前夜”等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日本侵略加剧,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毛泽东主张各阶级联合起来共同抗击日本侵略,B项正确。国民革命运动的对象是打倒列强、除军阀,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材料信息与扩大中共的阶级基础无关,中共的阶级基础是工人和农民,排除C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国共关系有对抗到合作,由内战到和平,排除D项。
9、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中共表示愿意将‘工农民主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之指导’”可知,中国共产党向国民党表达合作的诚意,进行政府和军队的改组,故D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中共政府和军队的改组,而非国民政府,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时间“1937年2月20日”可知,当时中共还不是抗日战争的主要领导者,故B项错误;C项中的“并入”说法错误,故C项错误。故选:D。
10、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抗战政策,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由材料可知,1937年8月1日,中共中央要求“在友军和居民中解释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和实现民主的重要性”,同年9月25日,又要求“在新闻宣传过程中重点体现与国民党建立的统一战线内容”,这些主张均是为了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促进全面抗战局面的发展,故选C项;材料中中国共产党的这些主张不单面向国民党军队,还面向普通民众,故些主张的主要目的不仅仅是推动国共关系的缓和,故排除A项;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国际力量,故排除D项。
11、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国局部抗战开始后,中国共产党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救国主张,更符合中国城市人口的心态,这是因为抗日救国主张符合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C项正确;材料中看不出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各大城市发展了大批党员,排除A项;材料看不出促成联蒋抗日方针已经全面实施,排除B项;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主张更符合中国城市人口的心态,但当时一些力量仍然支持国民党,排除D项。故选:C。
12、答案:B
解析:根据“争取抗战胜利的关键,在于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可知,洛川会议主张全民族团结抗战,阐明了党的全面抗战路线,故B正确;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排除A;材料只反映了中共的抗战思想,没有体现国民党的抗战思想,排除C;1940年《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标志着毛泽东思想成熟,排除D。故选:B。
13、答案:A
14、答案:C
解析:“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遵行此决议”说明当时中国共产党已经认识到统一战线的重要性,结合所学可知此次会议应为中共“三大”,故C项正确;中共“二大”上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此时并未调整该纲领,排除A项;中共“二大”上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排除B项;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排除D项。
15、答案:C
解析:据“1935年12月9日”“提出反对‘防共自治运动’等六项抗日救国要求”“群众抗日救亡运动”等信息可知,这场运动是一二 九运动,该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抗日救亡运动掀起了新高潮,故选C项;局部抗战开始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排除A项;B项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使国共十年内战的局面基本结束,全国团结抗战的局面初步形成,排除D项。
16、答案:C
解析:据“1936年”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西安事变发生于这一时间,故选C项;“八一宣言”发表于1935年,排除A项;四渡赤水发生于1935年,排除B项;淞沪会战发生于1937年,排除D项。
17、答案:C
解析:据材料“不许可同人家建立无原则的统一战线”“反对党内的右倾机会主义”可知,在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贯彻独立自主原则,C项正确;毛泽东反对的是与国民党建立无原则的统一战线,这不是对国民党反共活动的让步,也不是反对建立统一战线,排除A、B两项;全面抗战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动员民众抗战的路线,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D项。
18、答案:B
解析:据材料“漫画展现了耀武扬威的日本士兵,带血的匕首,冒浓烟的房屋以及国人的尸体”可知,该漫画控诉了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所犯下的罪行,B项正确;一二·九运动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日本侵华的恶行,不是历史根源,排除C项;材料并未强调日军的军事力量,排除D项。
19、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中“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确实遵行总理遗嘱”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西安事变发生后,西北军民的一致主张,这些主张有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B正确;国民革命以“打倒列强,除军阀”为目标,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A;材料并未涉及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和抗日根据地的处境,排除C、D。
20、答案:A
解析:据材料“谋各友邦之政治协调”“谋各友邦之经济合作”可知,1935年蒋介石还幻想谋求“政治协调”“经济合作”,说明他仍然对日本抱有幻想,故选A项;蒋介石对日本抱有幻想,因此并没有放弃不抵抗政策,也没有决定停止内战准备抗日,排除B、C两项;材料没有涉及对红军的“围剿”等“安内”措施,排除D项。
21、答案:B
解析:据材料中的时间可知,此时处于全面抗战阶段,中日民族矛盾是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黄河》的传唱体现了这一点,B项正确;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民众丰富文化生活的需要与抗日歌曲的广泛传唱关系不大,排除A、C两项;该歌曲并不仅仅是在延安传唱,排除D项。
22、答案:B
解析:据材料中的时间可知,此时处于全面抗战阶段,中日民族矛盾是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黄河》的传唱体现了这一点,B项正确;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民众丰富文化生活的需要与抗日歌曲的广泛传唱关系不大,排除A、C两项;该歌曲并不仅仅是在延安传唱,排除D项。
23、答案:B
解析:根据电报中“沈阳”“北大营”“不抵抗主义”可知,其涉及的史实是九一八事变,B正确;东北易帜是指1928年底,张学良通电全国,宣告东北三省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A;华北事变是1935年日军为侵占华北而蓄意制造的一连串事件,与沈阳无关,排除C;一二·九运动是抗日救亡运动,与电报内容不符,排除D。
24、答案:B
25、答案:(1)一开始是反帝反侵略(所有帝国主义国家)和反对国民党的所有力量;后来是联合最广大的抗日同盟者(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原因: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日民族矛盾不断上升;共产国际的影响;法西斯势力的日益膨胀;中共的高瞻远瞩,以民族利益为重等。
影响:缓和国共关系;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进而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改善了中国共产党的处境。
26、
(1)答案:背景∶七七事变后,日本全面侵华,中华民族危机空前加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共产党接受国民党军队的改编。内容∶朱总司令∶创建抗日根据地;坚持游击战。贺总指挥;国民党背叛革命,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日本全面侵华加剧民族矛盾。
解析:背景:根据材料“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到了华北,占领了平津,并且打到上海来了……华北一万万五千万人民正在盼望我们到华北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七七事变后,日本全面侵华,中华民族危机空前加深;根据材料“正式宣布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一二零师……街上都挂了青天白日的旗帜祝贺”可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共产党接受国民党军队的改编。内容:朱总司令:根据材料“我们不与日本的飞机、大炮打,我们专打日本的后、侧方的铁道、汽车路、火车、汽车、粮食窝,我们一定能取得胜利的!”可知,创建抗日根据地、坚持游击战。贺总指挥:根据材料“过去因为国民党叛变革命”可知,国民党背叛革命,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根据材料“只要是为民族解放的事,老子穿花裤子都可以的”可知,日本全面侵华加剧民族矛盾。
(2)答案:史料价值∶日记记录是作者当天亲历的事情,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可作为研究中共党史的一手文献资料。注意问题∶日记受记录者的学识、阶级立场、情感影响较大,具有鲜明的主观色彩,使用时要注意甄别;日记代表的只是个人的认知,用作史料时需多方搜集史料,多源互评。
解析:史料价值:从可信度看,日记记录是作者当天亲历的事情,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可作为研究中共党史的一手文献资料。注意问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记受记录者的学识、阶级立场、情感彩响较大,具有鲜明的主观色彩,使用时要注意甄别;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记代表的只是个人的认知,用作史料时需多方搜集史料,多源互评。
27、
(1)答案:背景:九一八事变爆发,0军发动侵华战争,民族危机加深;南京国民政府正以主要力量“围剿”红军及革命根据地;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下,法西斯势力猖獗。
政策:反蒋抗战,武装保卫苏联。
评价:反映了当时阶级矛盾尖锐;中国共产党坚决的抗日立场;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的不成熟。
解析:背景:根据材料一“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立刻撤退占领东三省的海陆空军!自动取消一切不平等条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军发动侵华战争,民族危机加深;根据材料一“反对帝国主义国民党进攻苏区与红军,拥护苏区与红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京国民政府正以主要力量“围剿”红军及革命根据地;根据材料一“反对帝国主义进攻苏联,武装拥护苏联”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下,法西斯势力猖獗。政策:根据材料一“反对帝国主义进攻苏联,武装拥护苏联!反对帝国主义国民党进攻苏区与红军,拥护苏区与红军!反对世界第二次大战!打倒各派国民党,打倒一切军阀”可知,反蒋抗战,武装保卫苏联。评价:中国共产党反对国民党反动派、反对日本侵略者的政策,反映了当时阶级矛盾尖锐以及中国共产党坚决的抗日立场;根据材料一“反对帝国主义进攻苏联,武装拥护苏联”可知,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不够成熟。
(2)答案:行动:制造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发动一 二八事变,攻打上海;制造华北事变,加紧侵略华北。
认识:日本一系列侵华行动,严重威胁中国主权,《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表明了南京国民政府自卫抗战的决心;日本侵华直接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为维护统治,南京国民政府被迫抗战;该声明也反映了抗日战争开始于九一八事变。
解析:行动:根据材料二“乃自‘九一八’以来,日本侵夺我东四省,淞沪之役,中国东南重要商镇,沦于兵燹;继以热河失守;继于长城各口之役;屠杀焚毁之祸,扩而及于河北;又继之以冀东伪组织之设立;察北匪军之养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全面抗战爆发前,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发动一 二八事变,攻打上海;制造华北事变,加紧侵略华北。认识:根据材料二“中国领土主权,横被侵削”可知,日本一系列侵华行动,严重威胁中国主权,这一声明书表明了南京国民政府自卫抗战的决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侵华直接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为维护其统治,南京国民政府被迫抗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声明也反映了抗日战争从九一八事变开始。